分享

中医文献加味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

 淄水渔夫 2011-07-27

加味乌梅丸治疗慢性腹泻

作者:周晴 徐燎宇

关键词:加味乌梅丸 慢性腹泻 中医药疗法
——附42例的疗效观察
 
    加味乌梅丸组成
 
    组成:乌梅15g,川连6g,炮姜炭6g,淡附片6g,黄柏12g,炒党参15g,焦白术30g,炙甘草6g。
 
    加减:每泻先腹痛者,为肝气犯脾,合痛泻要方;如兼腹胀者,为肝失疏泄,合柴胡疏肝散;泻下粘冻者,为邪伤气分,加薏苡附子败酱散;泻下夹血者,为血络受损,加参三七、地榆炭、仙鹤草。
 
    功效:苦寒燥湿,温中散寒,涩肠止泻,健脾化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早晚各1次。期间不服用其他止泻药。
 
    临床应用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2002年8月至2004年3月间门诊病人,符合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腹泻诊断标准者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18岁~65岁之间;病程3月~15年,其中1年以内者15例,1~10年者20例,10年以上者7例;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9例,溃疡性结肠炎11例,胃肠功能紊乱8例,肠癌术后14例。
 
    疗效标准:痊愈:大便成形,便次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临床检验正常;好转:大便基本成形,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60天以上症状无改善。
 
    治疗结果:42例中,痊愈24例(57.1%),好转12例(28.6%),无效6例(14.3%),总有效率达85.7%。疗程在7天以内者3例,8~14天者11例,15~30天者14例,31~60天者6例,60天以上者2例。
 
    典型病例
 
    沈××,女,46岁,就诊日期:2002年9月10日。患者平日无不适症状,于两年前自己触及下腹部似有块状物,于外院就诊后诊断结肠癌,即行手术治疗,术后每日腹泻,日行2~4次,常夹不消化食物,无腹痛,腹胀,胃纳欠佳,舌质淡红,苔腻微黄,脉细濡。证属:脾气亏虚,湿阻气滞。治拟苦辛酸合法,健脾化湿行气,参以抗癌之品。以乌梅丸化裁。处方:炒党参15g,焦白术30g,山药15g,茯苓12g,川连6g,炮姜炭6g,淡附片6g,黄柏12g,乌梅15g,炙甘草6g,广木香10g,制香附10g,山慈菇15g,半枝莲30g,蛇舌草30g,焦楂曲各15g,生草5g。
 
    9月17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腹泻减少至每日1~2次,胃纳佳,但仍有便溏,且伴肠鸣漉漉,再拟上方加入生黄芪15克,继服7剂后腹泻基本痊愈,改予小剂量乌梅丸以善后。
 
    讨  论
 
    慢性腹泻是指长时间排便次数增多,泻下溏薄如水样,或夹有粘冻的一种常见肠道疾病。1发生的原因很多,有器质性病变,如结肠炎、[2、3]痢疾、肠癌、肠结核等,也有功能性腹泻4、过敏性腹泻。5有些患者服用止泻药和抗菌素仍然不能得到缓解,笔者师从顾丕荣医师用苦辛酸法治疗慢性腹泻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般认为脾虚湿胜是导致本证发生的重要因素,6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所谓“湿胜则濡泄”,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景岳全书·泄泻》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7但顾老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体会,脉、舌、症三者合参,久泄邪入厥阴,厥阴为三阴之尽,阴尽阳生,故见寒热错杂,8虚实并见,宗刘完素之法:“末治久泄法,仲景论厥阴经治法是也”。因此单用苦寒燥湿、甘淡渗湿、健脾化湿之品难以奏效,而须用苦辛酸合法,方能起验,以乌梅丸化裁。乌梅丸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以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等为方,主治蛔厥,但原书中又说“又主久利”。9《大明本草》中也记载:乌梅“和建茶、干姜为丸服,止休息痢”,故本方不但安蛔,亦能止痢,不必拘于蛔厥一证。方中乌梅为君药,入肝能敛阴柔肝以制木,入大肠有涩肠止泻之功,10配炮姜炭、淡附片辛热之品温脏驱寒,川连、黄柏苦寒燥湿且清肠热,加上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以补中虚,故用于久泻最适宜不过,全方补虚泻实,寒热并用,调和肝脾,辛开苦降。11一消一补,虚实并治,具有益气温中、温补下焦虚寒、苦寒燥湿、调和阴阳的作用。12用乌梅丸化裁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药证相符,调治得宜,故得良效。
 
    参考文献
 
    [1]何莉;,刘怀刚, 廉士泉·中医治疗慢性腹泻的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1): 2346~2347.
 
    [2]欧阳钦·慢性腹泻与常见相关疾病:慢性腹泻与炎症性肠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10): 577~578.
 
    [3]姚茹冰; 邱明义·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病变结肠粘膜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2.10.28; 6(5): 307.
 
    [4]刘劲松; 侯晓华·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肠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10.10; 23(10): 578-580.
 
    [5]李岩·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肠病[J].辽宁医学杂志,2003,17(4): 171~172.
 
    [6]孙晓春.老年慢性腹泻的中成药疗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 68~69.
 
    [7]傅肖岩; 劳绍贤·中医药治疗慢性腹泻研究摄要[J].中医药学刊,2003,21(7): 1068-1070.
 
    [8]吕文; 邢斌·乌梅丸治疗消化系统寒热虚实错杂证例析[J].中医药学刊,2003.11.18; 21(11): 1955~1956.
 
    [9]周孜·乌梅丸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1986; (4): 51-53.
 
    [10]宋俊生; 郝应强·乌梅丸的药理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5.09.15; 14(3): 44.
 
    [11]  周孜.乌梅丸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J].中医药信息,1986; (1): 29~31.
 
    [12]  何赛萍·乌梅丸当属和解剂-与六版方剂学教材商榷[J].中医教育,2003.03.30; 22(2): 74-7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