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崇文对联讲座之二 什么是对联 什么是对联,人人都知道,但要说出个道道,也还不大容易。 对联是一种对立统一的文学形式。她由上下两联组成,有六个基本 特征,知道了这六点,就知道什么是对联了。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不管是短联,还是长联,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如:泰山南天门联和笔者撰写的春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春联 玉鼠呈祥,高歌华夏和谐曲 金牛兆瑞,盛赞丽春康乐图 无论是从全联的字数看,还是从联中的句数看,或从句中的字数看,都是对等的。 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就是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实词对实词, 虚词对虚词。如:山东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联和笔者撰写的春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数名名名数名名 一城山色半城湖 数名名名数名名 春联 明媚春光,党调七彩千山秀 灿烂水色,政惠九州百业兴 第三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因这方面涉及的问题很多,现仅举一例: 墙上 芦苇 头重 脚轻 根底 浅 山间 竹笋 嘴尖 皮厚 腹中 空 方位 主谓 主谓 方位 偏正结构 主谓结构 偏正结构 第五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这里的平仄,有三层意思。每一单联(上联或下联)要平仄交替,上下两联则要平仄对立;二是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三是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仅把句中平仄,1-7言,句脚平仄,1-8句,列出以供参考。 句中平仄。以上联为例,下联反之。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 句脚平仄,以上联为例,下联反之。 一句:仄 二句:平仄 三句:平平仄 四句:仄平平仄 五句:仄仄平平仄 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面是笔者撰写的一副长联,可供学习参考: 大同颂(264字) 边陲要邑,紫塞雄关。曾是三代京华,两朝重镇。最忆赵王置郡,拓跋建都,徐达筑墙。白登施计,昭君诉怨,冯后临朝。赏不尽寺险悬空,佛娇露齿,龙腾金壁。凤翥玉霄,且看那释塔崔巍,云冈磅礴,华严壮丽。善化辉煌,翠阁朱楼,雕梁画栋,堪称神工鬼斧。还须要传承赤县文明,既同德又同心,同甘同苦,同理想,同目标,奋蹄骐骥疾驱弛,同奔富路; 历史名城,流光溢彩。原来山宗恒岳,水祖桑干。难忘碧染瀛湖,乌吞煤海,黄烧墩堡,丹抹平型,绿淹鹿苑,苍锁雁门。莫辜负采凉擎雪,红石挂烟,烽候披霞。壶泉映月,再添得炭燃火树,电绽银花,意恋荧屏,情归网络。民康物阜,秾李夭桃,更兼燕妒莺惭。正有待智慧勤劳儿女,迎大风破大浪,大赶大追,大构思,大手笔,直上鲲鹏先振翮,大展宏图。 第六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如:郑板桥的春联和笔者撰写的春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上联说春风梳柳,下联说夜雨润花,全联说春天来了,柳暗花明。 春染乾坤,云蒸霞蔚改革画 牛驮岁月,国富民康开放诗 而无情对在这一条上,是特例,什么是无情对?《中国对联大辞典》说:无情对是“依靠巧妙构思,使字面对仗工稳而意义绝不相关(无情)的对联。”这是一个比较权威的表述。再参考襟霞阁主人在《对联作法》中的说法:“无情对……就是把意义绝不相同的字,互相对仗,而且越不相侔,越是称好”。要内容无关,越不相干越好。如: 三星白兰地 五月黄梅天 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公门桃李争荣日(唐诗) 法国荷兰比利时(国名)〖作者:何淡如〗 (原载《大同日报》 说明:此文根据《联律通则》作了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