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文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治

 淄水渔夫 2011-07-27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治

作者:沈丽君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药疗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多发于青壮年育龄妇女。近年来我国发病率高达25%左右,导致不孕症的发生率为20%~66%,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工作、学习与生育。
 
    本病好发部位在子宫肌层(子宫肌腺病)、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腹膜和子宫骶骨韧带等。异位的子宫内膜随着月经周期性激素影响而发生增生、分泌、脱落、出血等周期变化,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症状个体差异很大,少数患者可无症状。常见以痛经和症瘕为主要症状和体征,与祖国医学中的“痛经”、“症瘕”、“不孕”等病症似。其基本病理为气血瘀阻。脉道不通,不通则痛;瘀阻日久,积聚成症成瘕。导致本病气血瘀阻的原因,或由七情所伤,肝脾失调,肝郁气滞,邪滞经脉;或因经期、产后感受寒湿,阻滞脉络,血流不畅;或由手术创伤,如人流术、剖腹产、宫颈电熨术等导致气滞血瘀,因此瘀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与体征的关键。
 
    目前西医采用假孕、假绝经等疗法,近期效果虽好,但副反应大,且难于彻底根治,易于复发,而手术治疗也面临患者年龄和生育等诸多问题故本病为一难治之症。中医以活血化瘀,软坚消症的治疗方法。
 
    基本治法:本人以基本方加减治疗本病,在临床上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且无副作用,兹介绍于下。
 
    基本方药:生蒲黄15g,炙乳没(各)5g,莪术9g,丹参12g,血竭5g,皂角刺15g,三七末2g(分吞)。
 
    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偏寒者加肉桂、小茴香、台乌药;气滞腹胀甚者加川楝子、制香附、枳壳、延胡索;有炎症、热象者加红藤、败酱草、蒲公英;肛门坠胀,里急后重感加黄芪、升麻;盆腔有块物者加三棱、夏枯草、生牡蛎;舌紫暗有瘀、便秘者加桃仁、生川军、全瓜蒌。
 
    中成药:可应用琥珀片(每次3片,日服3次)、参三七片(每次5片,日服2次)、延胡索片(每次5片,日服3次)、润肠片(每晚服,润肠泄热)。
 
    外用药有康妇消炎栓,每晚将肛门处洗净,将药粒推入直肠7厘米处,每日1粒,用7天,间隔2天。月经期仍可连续使用。
 
    中药保留灌肠方:红藤30g,败酱草30g,皂角刺30g,蒲公英30g,徐长卿30g,丹参15g。
 
    将上药煎至100~150ml,加少许藕粉(或生粉)拌成稀稠液,用5号导尿管或小儿肛管插入直肠约15cm,将药液于30分钟内缓慢注入直肠,注完后卧床休息。最好在晚上临睡前灌,一般可保留至次日晨起床后,使药液通过肠壁充分吸收,保留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经期停用。
 
    典型病例:厉×,女32岁,已婚。门诊号:9307486。
 
    痛经5年,近年来呈进行性加剧。平时下腹隐痛,每遇经行腹痛加剧,痛甚常伴恶心呕吐,需服止痛药方能缓解。经行量多,有血块,块下痛缓,伴腰酸,心烦,乳胀,肛门坠胀痛,性交痛,大便干燥欠畅,苔薄舌暗红,脉弦细。B超示:右侧卵巢5.3×4.1cm液性暗区,内见细小光点。妇科检查:右质穹窿扪及—5×5×4cm大小囊性块物。
 
    诊断:中医:痛经(气滞血瘀型),症瘕。西医:子宫内膜异位症,右卵巢内膜囊肿。
 
    治疗:以理气活血,化瘀止痛,软坚消症之法,合芍药甘草汤内服,另加琥珀片,每次3片,每日3次;润肠片,每日5片。经前1周始服延胡索片,每次5片,每日3次。外用康妇消炎栓,每晚肛门塞1粒。连用7天,间隔2天。
 
    经治3个月经周期,痛经明显减轻,续治3个月经周期痛经及其伴随症状基本消失,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大小正常,右后穹窿囊性块物已不明显。B超示:右卵巢液性暗区缩小约4.2×3.1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