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1、请指出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的哪一层?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故事背景,作者杜甫的生平,“古风”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杜甫的艺术风格,新出现的词、句的含义;基本技能方面,一是要在阅读别的诗文时,也能读懂本课中出现的生字词,即活学活用本课的生词,二是要能分辨出古诗文中的虚写部分和实写部分。此目标对应布鲁姆目标的知道和理解两个层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此目标对应布鲁姆目标的运用、分析和综合三个层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们要能体会到差役的凶恶、老妇一家的不幸,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厚重感情。此目标主要对应布鲁姆目标的评价层次 2 、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分析教学目标的? 答: 3、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哪个软件辅助?请对比这两种软件支持教学目标分析的特点。 答: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 word 软件进行辅助。 思维导图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 1 )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2 )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枝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 3 )分枝由产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词或图构成;( 4 )各分枝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思维导图能使我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而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它可以很方便地画出相应的层次结构图。 而 word 软件,则是我们比较熟知和经常使用的,可以在菜单栏“插入”→“图示” →选择组织结构图也可以画层次结构图,在板式上有许多变化,在文字处理上,它有优势,可以弥补思维导图的不足。 4 、案例中,第一堂课效果不理想时,王老师对教学做出了调整,这种调整体现了来自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哪些信息?你怎么评价王老师在第一次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思考和调整? 答:案例中,第一堂课效果不理想时, 5 .王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是否规范?如果不规范,应该怎样修改? 答: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阐述较为明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高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简称为 ABCD 模式,即 A ——对象; B ——行为; C ——条件; D ——标准。应按这个标准进行更细化的阐述,如“获得怎样读懂古诗文的方法”和“提高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这个的标准就不够清楚,需要说明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最后分析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们要能体会到差役的凶恶、老妇一家的不幸,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厚重感情。(情感类教学目标的阐述可运用“表现目标陈述法”,又如“培养关注民生,关注现实的素养” 难以直接评价、判断,所以,必须列举几方面的具体行为,通过对这些行为的观察,来判断学生是否“关注民生,关注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