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EMBA悄然涨价 隐患丛生

 老刀片 2011-07-28
国内EMBA悄然涨价 隐患丛生
 
【世界经理人学堂-讯】近些年,国内凡有EMBA项目的商学院在课程设置上都不乏改动,有小试牛刀,也有大刀阔斧,不过殊途同归,都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最终目标是回归教育本质。但这一归途走起来似乎并不平坦。

  中国EMBA项目专业从创立迄今,将近10年。一直以来,EMBA常常以学院赚钱机和富人俱乐部的角色在公众的印象里徘徊,专业学位的本色几乎被遗忘。

  攀升的学费等于在改革道路上自设关卡

  从设立之初,EMBA项目似乎就和金钱有着扯不清的关系。

  就在北大光华新闻发布会的当天,项目改革方案一亮相,最受媒体关注的不是主办方推介有关改革的课程设置,而是事前并未在宣传材料中提及的收费问题。

  “费用上涨了一点,从45万到53.8万。”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学位项目中心主任张志学对媒体说。涨幅接近20%。

  据媒体报道,国内另外几家著名商学院的EMBA费用也纷纷上涨。其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去年学费为39.8万元,今年涨至45.8万元;长江商学院今年春季EMBA学费已涨至62.8万元,明年春季有可能会继续涨价。

  多年以来,EMBA的高学费一直被人们诟病为富人VIP俱乐部的入会费。有高校商学院老师认为,在改革的形势下,项目收费继续抬升,此举无异于在改革道路上自设关卡,改革难度不减反增,回归教育本质遥遥无期。

  “EMBA项目是一个市场化比较高的项目,其价格应该反映成本,更要反映价值。”蔡洪滨解释,北大光华是体制内的学院,长期以来受体制内的限制,其学费并不完全反映它的价值,现在院方希望做的是逐步提高项目的价值和品质,这个过程中间有成本的提升,但也有更大价值的提升。

  此前,有媒体报道,EMBA全球委员会2010年底的数据反映,全球的EMBA班平均价格为6.5万美元,合人民币42万元多,毕业收入13万美元。从这一数据来看,EMBA的高昂收费与其市场收益的确可以得到相应的“收支平衡”。

  即便是市场反映出了教学产品的价值,业内对其教学质量还是有不少责难。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建民在微博上说,“985”高校办MBA和EMBA,更多的动力来自于能够收取高昂学费,其行为短期化,很难为毕业生的学习质量负责。

  国EMBA快速发展背后的隐患

  首先,中国EMBA教育在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上停滞。如果我们把先行者对于中外合作EMBA项目的尝试称之为中国EMBA教育国际化的探索,那么回顾中国EMBA相对较短的历史,从宏观层面讲,似乎除了部分EMBA项目进行了EMBA的国际认证以及国内EMBA项目与亚洲、香港和台湾EMBA项目的频繁互动之外,中国的EMBA教育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陷入了阻滞。而目前国内EMBA项目良莠不齐的生存状态和日益凸显的品牌竞争则越来越呼唤EMBA教育通过国际化的道路来破解发展迷局。

  其次,中国EMBA教育的发展和国际化流于表面。师资在EMBA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在第一批次的EMBA项目中,教育部要求“国外或境外有较好教学声誉的教师达到授课教师总数的30%以上”,但是,在2009年新批准的EMBA项目中,这个要求好像已经不再作为硬性指标。另一方面,相当比例的EMBA项目都把“海外游学”作为长期保留的选修课程,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所谓的“海外游学”更像是走马观花式的“海外游玩”,大部分的安排与交流都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到现象就是,近期不少商学院的EMBA项目都在进行国际认证,相比国际认证,国内很多评估倾向于把结果作为导向。在与国际接轨的“被认证”过程中,不少同行目光直指结果,不少院校纷纷开足马力,功利地“为结果参加评估”。这样的习惯,又出现在了应对国际认证领域。我们先不去评论国际认证的含金量如何,但是这种为了认证而认证的做法,是不是也能算作国际化的表层?

  最后,中国EMBA教育的国际化仍处于量变阶段。2009年EMBA教育的扩容,标志着中国EMBA2.0时代的到来,但是,这一巨大释放似乎除了扩大了项目容量和加剧了不同招生主体之间的竞争态势之外,并未给EMBA教育领域带来更大的变化。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EMBA招生计划的增加,是EMBA招生主体在部分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是EMBA项目学费一波接一波的涨潮,容量、数量和数字的增加及其带来的激烈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就像中国经济在透支着未来的资源一样,国内部分EMBA项目同样在透支商学院的品牌,透支着市场。所以,国内EMBA教育同样存在着均衡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隐忧。【世界经理人学堂-schoo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