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

 漫天大火 2011-07-29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
 

(一)选穴处方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以太阳经、少阳经、督脉局部腧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或平补平泻,并加用灸法。

1、基本处方及选穴思路

   基本处方:颈椎夹脊穴、风池、天柱、大椎、肩中俞、肩外俞、肩井、曲池、合谷、外关、后溪。

选穴思路:

   (1)立足病变局部:本病其病变部位明确,病位在颈。颈项部为头颅之枢机,除手厥阴心包经和带脉外,几乎所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由此通过,因而此处经络分布的密度最高,是联系全身脏腑的一个枢纽。

   从《针灸古籍腧穴主治检索系统》收入的62种古籍中关于项强痛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项强痛共涉及文献190条,穴位122个,总计315穴次。常用穴位及其次数如下,后溪18,风府16,承浆15,前谷10,天柱9,委中7,申脉7,风池7,肩井7,少海5,昆仑5,束骨5,大椎5。

   从《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1970-2002年)收录的40398条信息中分析。共收集针灸治疗颈椎病论文845篇,涉及病例71103例,对穴位、治疗方法出现频次占文章数10%以上进行总结,其中常用穴位为夹脊39988例∕433篇,风池39009例∕401篇,大椎26781例∕265篇,阿是穴23016例∕244篇,曲池25851例∕239篇,外关20620例∕212篇,合谷20988例∕209篇,肩井21654例∕193篇,肩髃16904例∕171篇,百会17106例∕155篇,天宗14176例∕119篇。

   文献资料显示,临床选穴以局部取穴为主,常取头项部和上背部穴位,如风池、肩井、大椎穴,现代文献更强调取颈夹脊、阿是穴,并与循经取穴相结合,古代文献中偏重取后溪、前谷、委中、申脉穴,现代文献偏重取曲池、外关、合谷穴。

   颈夹脊穴为经外奇穴,位于颈背部,行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故而兼具二者的主治功能,能资助督脉,调整全身的阳气。夹督脉伴足太阳膀胱经穴分布,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针刺颈部夹脊穴,能直达病所,疏通局部经络,使颈部经络通畅、功能协调,具有疏理局部气血而止痛的作用;风池、肩井为足少阳经穴,同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阳维主一身之表,维系六阳经经气,风池又为祛风之要穴,有疏利颈部关节的作用,故《甲乙经》曰:“颈项不得顾……风池主之。”《针灸大成》记载:“风池能治颈项如拔,痛不得顾”;大椎是督脉穴,为诸阳之会,刺之能激发诸阳经经气,通阳活络;天柱因穴位于颈项部而得名,为足太阳膀胱经穴,膀胱与肾相表里,肾主骨生髓通脑,故犹如支柱的天柱穴有上连下贯的作用,既能益气升清,又有滋水涵木、通经活络的作用,是治疗颈部疾病的要穴。肩中俞、肩外俞为手太阳经穴,诸穴疏通局部太阳经气。

   (2)结合循经取穴:颈椎病是一种病位在颈、又可涉及全身的疾病。因途经颈项的经脉不但循行于项背,而且网络四肢,和全身也有密切的关系。故而颈椎病的症状不仅见于项背,也可见周身功能失调的表现。

   后溪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相通,外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阳维脉相通,以疏调阳气,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循经取穴与局部用穴远近相配,共奏祛风散寒、疏筋活络、理气止痛之功。

   (3)辨病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按西医分型辨证取穴治疗,根据X线片或CT提示的颈椎病变部位及临床症状,单纯选取相应的夹脊穴进行针刺,或根据病变部位和神经节段理论选取相应夹脊穴。从其局部位置考虑,颈夹脊穴为邻近椎动脉的体表投影,其下都有相应的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亦是颈椎负重最大,最易劳损的部位,为颈椎病的常见颈肌紧张部位,故取之可缓解颈肌痉孪,并可协助恢复颈部生物力学平衡,而减轻对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造成的压迫或刺激,改善颈部的微循环状态,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调整作用,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以达疏通经络,舒筋止痛之功。

   (4)双侧用穴:双侧取穴的特点是根据颈椎的解剖生理特点。颈椎节段失稳发生于颈椎病的早期并持续一断时间,而颈部软组织(包括肌肉)是维持颈椎生理弧度和颈椎稳定性的重要保证,它们的异常必然导致颈椎节段的不稳和颈椎生理弧度的改变。而颈椎有左右侧对称的特点,故其稳定性要靠颈部双侧力学的平衡来完成。所以,虽然临床有椎间盘突向一侧或一侧椎间关节增生的病例,但依据中医学“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其病位是在两侧,取颈部的双侧穴位有助于纠正被打破的力学平衡,这与中医阴阳平衡,左右经络之气相通的观点是一致的。

2、辨证加减

   因途经颈项的经脉不但循行于项背,网络四肢,和脏腑也有密切的关系。故而颈椎病的症状不仅见于项背,四肢,也可内涉脏腑,出现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

风寒湿者加风门、风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气滞血瘀者加膈俞、条口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痰湿阻络者加丰隆、脾俞化痰祛湿、通络止痛;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养老、太溪补益肝肾、养筋强骨;气血亏虚者加肝俞、脾俞、足三里补益气血、荣养经筋。

3、对症及其它选穴

   根据压痛点所在取阿是穴、天宗,疏通经气,活络止痛;上肢及手指麻痛甚者加曲池、合谷,外关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头晕、头痛、目眩者加百会、风池、太阳祛风醒脑、明目止痛;恶心、呕吐加天突、内关调理胃肠。

(二)操作方法及疗程提示

1、操作提示:局部穴位用平补平泻法,间歇行针。远部各穴用提插捻转法,根据证候的虚实施行补泻手法。根据病变部位选取相应颈夹脊穴,操作时患者正坐,微低头,以30号1.5~2寸毫针,从夹脊穴75°或旁开夹脊穴0.5寸以45°向颈椎斜刺,有抵触感时,上提少许行针得气后,平补平泻,使针感向项、肩臂部传导。大椎穴直刺1~1.5寸得气后,将针稍提使针尖向患侧斜刺,行平补平泻,使针感向肩臂传导。肩井穴,以押手拇、食中指提捏起肩井穴,直刺得气后,微向颈部斜刺,使针感向项部传导。肝俞、肾俞、足三里行捻转补法,余各穴行捻转泻法。每次留针10~15min。

2、针刺疗程提示: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