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造心脏瓣膜的种类及其特性

 krrish 2011-07-29
人造心脏瓣膜的种类及其特性

三、人造心脏瓣膜的种类及其特性
(一)机械瓣膜
自1960年球型瓣膜问世后,人们不断地对人造机械瓣膜的设计和材料进行改进,先后经历了笼球瓣、笼碟瓣、侧倾碟及双叶瓣四代的发展,但由于某些设计材料上的缺陷,大部分已经弃用,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是侧倾碟单叶瓣和双叶瓣。侧倾碟单叶瓣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在临床应用时,无论是机械特性、还是血流动力学性能、或是人造瓣膜有关合并症,均达到了临床可以接受的程度。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进口的SORM瓣、MEDTRONIC瓣及国产的C-L瓣、GK-2瓣等。
双叶瓣其启闭原理接近自体瓣,为中心血流,明显改善了血流动力学性能及流畅,瓣膜有关的合并症降低到一个新水平。
双叶瓣既然作为机械瓣最新的一代,应该在其设计中体现了几十年的机械瓣研究成果,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进口的 ST·JADEMEDICAL瓣、CARBOMEDICS瓣、ATS瓣、SORIN瓣,国产双叶瓣也已应用于临床。然而,至今的人造心脏瓣膜并未达到完美境界,瓣膜有关的合并症并未彻底解决,长期存活率并不令人满意,因此,真正理想的机械瓣膜有待人们继续研究。目前,人们试图用高分子材料仿生模压成瓣膜,使用或不使用支架,被称为高分子瓣。随着聚胺类高分子材料研究的进展,近年来有突破性发展,预计可在短时间内有实用性瓣膜进入实验室及临床。
(二)生物瓣
由于机械瓣存在不可克服的缺点,如血栓栓塞率高,与高凝有关的合并症以及长期存活率低等问题,生物瓣的研究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第二大系列,从未终止过。生物瓣为中心血流型,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多数病人不必终生抗凝;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与瓣膜有关的合并症明显低于机械瓣,因此,尽管其寿命问题至今未能获得满意解决,多数病人面临二次手术的机会,但生物瓣在临床应用的地位,依旧无法用机械瓣替代。目前国外一般生物瓣使用约占30%,欧洲约占22%。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一度因机械瓣短缺,生物瓣应用约占7%,但由于质量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之20世纪90年代后生物瓣衰坏病例增多,因此,机械瓣使用占多数,但近年来随着生物瓣质量改进,生物瓣的应用又呈上升趋势。
生物瓣可分为两大类,同种瓣与异种瓣分别介绍如下:
1.异种生物瓣由于同种瓣的来源、灭菌及贮存、以及满足各种型号的尺寸方面,有很大困难,故很自然地考虑到非人类瓣膜植入体内的问题。1965年首次开始使用专门处理过的猪主动脉瓣植入到人体,当时的猪瓣是经过有机汞盐溶液或4%甲醛溶液处理,并安装在金属支架内。这些人工瓣短期内衰坏率很高,此后改用戊二醛代替甲醛溶液处理异种瓣,明显增加生物组织的结构强度和植入后寿命,自此异种生物瓣获得广泛应用,早期效果优良,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①跨瓣压差大,尤其是小口径猪瓣,在同一尺寸中有效开口面积小。②材料的疲劳与磨损,早期衰坏率高,10年中出现瓣膜衰坏者约占70%~80%。③瓣叶钙化与撕裂是瓣膜衰坏的主要原因,显然瓣膜处理的方法与设计受到挑战。80年代后经过不断改进,异种生物瓣在血流动力学特性及抗衰坏、防钙化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进步。目前临床应用的异种生物瓣主要包括猪主动脉瓣及牛心包瓣二类,多用于老年患者、有生育愿望的育龄妇女及右心系统瓣膜替换。
2.同种生物瓣同种生物瓣多取自人尸体的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经过消毒、灭菌,组织培养及低温保存而制成,其使用寿命多较异种生物瓣长,目前多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畸形纠正及瓣膜性心内膜炎的换瓣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