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尉探梅记

 苏迷 2011-07-29

邓尉探梅记

子翚

    幼时看《梅花巾》电影,而知光福有梅花。中学时,读龚自珍《病梅馆记》而知光福邓尉乃探梅胜地。壬午(2002年)早春,曾邓尉探梅。

 

    庚寅新春,来虹居院中红梅已绽放多日,知赏梅时节来矣。元宵节,适周日有暇,予遂邀钟华君下午同游,出门前尚是阴天,驱车往光福,一路竟放晴。

 

    下午三时许,车抵光福邓尉山下之香雪海,公路两侧停满汽车。山人摆摊卖折枝梅花及青梅、梅花糕者,也随处可见。予在其对面司徒庙路口找到一车位,乃泊车,购票入内。

 

    香雪海景点,在光福邓尉山西之马驾山(亦名吾家山),而梅花林则在马驾山山脚下,乃中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据传为乾隆六次巡游之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江苏巡抚宋荦登马驾山赏梅,只见白梅似海,暗香浮动,天姿皎洁,冷艳如雪。其领略“遥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顷”之意境后,感慨万千,遂给其取“香雪海”,千古绝唱。

 

    “香雪海”之梅花林,在马驾山山脚下东,约百亩之广,沿香雪胜地石子路一路观花,游人脸上皆是春意盎然,梅花下之男子似有一份诗性,梅花下之女子似有一份画意,梅花下之孩童似有一份真趣。入口不远处,一株粉红梅花虽不大,却灿烂如妙龄少女;折向北,一株紫红色梅花,花色似过妖,予与钟华均不甚喜。初入梅林时,有暗香久之,也不觉有香。忽闻歌声,循声沿沟渠往东,见沟渠内梅花随流而漂,有一小亭,有五六人正在表演,年龄均已五十上下,大提琴伴奏者均是男子,引吭高歌者是一名女子,先是《走进新时代》,继之则《红梅赞》,歌声虽不算上乘,然是光福里人自娱自乐,且有大提琴伴奏,也实属不易。在梅林雪海中穿梭,姿态优者有之,造型奇者有之,恨吾不能画,仅以相机记录之。若王冕金农来此探梅,画兴定浓!往西沿级登山,山不高。山上梅花不多,仅零星点缀,遂先往最高拾级攀登,新铺水泥道板,道板左侧,见一树上绕有标签,予上前审视,乃“木荷”,为山茶科,钟华惊喜,摩挲树干,仰视树稍,曰:“‘木荷’乃吴地稀有树木,是亚热带边界树种。方志所载,木荷仅在光福有之。”

 

    半山腰有一亭,为梅花亭,乃明国香山匠人姚承祖设计建造。在梅花林之山建此梅花亭,别有诗意,仰视亭顶,是梅花图案;俯察亭基,也是梅花图案,匠心独立,真不愧是蒯祥后又一位江南古建高手。钟华曰:“据记载,姚承祖留下之建筑有一千多件,在苏知名者仅三件,此是其一。姚氏虽略通文字,却留有建造设计之详细文字记载,叹为奇迹”。予以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姚氏当是其时建筑行业之状元。予叹曰:“吾姑苏邓尉附近有香山,在其一带民风皆淳雅。古建筑、木雕、石雕、苏绣缂丝以及农民书画,大抵都是文脉相承者。”梅花亭南有一巨碑,乃乾隆探梅御诗碑刻,面东字迹已损,不能辨,背面字迹可辨,据称乃乾隆三次南巡重游香雪海时所书。

 

    再向上攀登数十步,乃最高处之望湖亭,望湖亭本以为是望太湖之亭,环顾四周,其西南处,依然山外有山,不知山为何名,其东北有一湖泊,其名为西崦湖。予以为望湖亭之所望之湖即为此湖。西崦湖不甚宽阔,却四周有山,予谓钟华曰:“西崦湖及四周之山若能移至姑苏古城,则姑苏或比天堂更美!”又曰:“太湖边群山环绕,若将群山削平填于太湖,或许太湖正可填满矣。”抬头向东眺望,所见者正是邓尉山,南北横亘,山脚村舍成片,以粉墙黛瓦居多,也有琉璃红瓦者,或为别墅,阳光照射下,红者更是显眼。一如近处之梅林,以雪成海,其间也夹杂红梅、绿梅,而以红梅最为显眼。高处望香雪海,似觉其又可作白梅如雪之花园。比如,北海公园之“海”也是此意。予侧身谓钟华曰:“现之香雪海景点似觉不甚大,如将其扩至西崦湖边,再赏,其气势自是不可同日而语耳!”钟华君以为然。

庚寅元宵邓尉香雪图

庚寅元宵邓尉香雪图

 

庚寅元宵邓尉香雪图庚寅元宵邓尉香雪图

    下山时先望北之水泥道板,一片常绿阔叶林,乃是木荷林,其树当是近十来年所新植,比之最先看到有百余树龄之木荷细多矣。钟华君拾得落于山坡之木荷花及叶子,木荷花已枯,但硬,似微型小荷花;初看木荷与香樟相似,但叶子更阔且厚,手感稍硬,路边有牌子标明“六月开花”。予遂与钟华君相约届时同赏木荷之花。

 

     从木荷林返回往南有一平房,平房东有平台,予与钟华君趋之,乃“闻梅馆”。据称“闻梅馆”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其二侧石柱为:“寻宋商邱题咏遗文,入胜出幽,十里梅香,归吐纳;访清高宗游观陈迹,抚今怀昔,四围山色感兴亡”。“闻梅馆”匾额为新制,集电脑用字之新隶书,梅花之高雅为之失色。入内有三株红梅盆景,有红纸标价,中间最大为五百六十元,姿态尚可,是邓尉山里之人盆景展卖。馆之西南角有一株石楠,以前未曾见;馆之东南角有一株近百年之紫薇,也是显眼,印象中比网狮园内一株紫薇为小。站馆前石栏处,再赏梅林,似觉此为最佳赏梅处,梅林又似云,似海,层层叠叠,又觉雍容华贵,“香雪海”大凡可解为:梅林闻之则香,赏之似雪之海洋之意。此景可与洞庭林屋山之梅花作比较:林屋山之白梅林中夹杂绿色,乃枇杷树与橘树,而邓尉香雪之白梅林中间有红梅,二者各有千秋;林屋山下之梅,乃纯自然,美而素,邓尉香雪之梅自然之中似乎又略施脂粉,美而稍艳;前者为浣纱溪边之西施,后者为入吴后之西施。明代姚希孟《梅花杂咏》云:“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予信然。

 

    依依不舍告别邓尉香雪时,钟华君买梅花糕,二人同享。归后,予坐来虹居窗下,窗外红梅依然,从雕有梅花图案之柜内取出购于婺源之梅花酒,置梅花酒于雕有梅花图案之桌上,读《光福镇志》历代名人咏梅诗,固以感怀,乃仿唐寅《桃花庵歌》,试作《梅花歌》,歌曰:

    “梅花仙人爱梅花,梅花山里探梅花;梅花路边卖梅花,梅花树下唱梅花;梅花枝前梅花香,梅花渠边梅花落;梅花坡上梅花赏,梅花摊尝梅花糕;梅花柜藏梅花酒,梅花酒上梅花桌;梅花桌前读梅花,梅花酒后思梅花;梅花窗下梅花记,梅花楼上梅花梦”。

 

                                                              唐寅正月十六夜于来虹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