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常识

 图书 馆员 2011-07-29
中药常识 
中药的采集

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是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中药材 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千金翼方》中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依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由此可见,中药材采集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因而也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好坏的重要因素。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积累是不相同的,甚至会有很大区别。首先,植物生长年限的长短与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质和量有着密切关系。据研究资料报道,甘草中的甘草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生长三、四年者含量较之生长一年者几乎高出一倍。人参总皂忒的含量,以6~7年采收者最高。其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月份的变化,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丹参以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7月采收为宜。黄连中小檗碱含量大幅度增高的趋势可延续到第6年,而一年内又以7月份含量最高,因而黄连的最佳采收期是第 6年的7月份。再者,时辰的变更与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亦有密切关系。如金银花一天之内以早晨9时采摘最好,否则因花蕾开放而降低质量;曼陀罗中生物碱的含量,早晨叶子含量高,晚上根中含量高。植物类药材其根、茎、叶、花、果实各器官的生长成熟期有明 显的季节性,根据前人长期的实践经验,其采收时节和方法通常以入药部位的生长特性为依据,大致可按药用部位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全草类

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有的割取植物的地上部分,如薄荷、荆芥、益母草、紫苏等。以带根全草入药的,则连根拔起全株,如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其采收原则与此相同,应在生长旺盛时割取,如夜交藤、忍冬藤。

(二)叶类

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大青叶、荷叶、艾叶、批把叶等。荷叶在荷花含苞欲放或盛开时采收者,色泽翠绿,质量最好。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来集。

(己)花类

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摘,采摘时间很重要。若采收过迟,则易致花瓣脱落和变色,气味散失,影响质量,如菊花、旋覆花,有些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来摘花蕾,如金银花、槐花、辛夷;有的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而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至于蒲黄之类以花粉入药的,则须于花朵盛开时采收。

(四)果实和种子类

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马兜铃。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以种子入

药的,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然后进行脱粒。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

果实。有些干果成熟后很快脱落,或果壳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白豆葱、牵牛子等,最好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取。容易变质的浆果,加枸杞、女贞子,在略熟时

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好。

〔五)根和根茎类

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为佳,认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柏,津润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这种认识是很

正确的。早春二月,新芽未荫;深秋时节,多数植物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营养物质多贮存于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时采收质量好,产量高,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天麻在冬季至翌年清明前茎苗未出时采收者名“冬麻”,体坚色亮,质量较佳;春季茎苗出土再采者名“春麻”,体轻色暗,质量较差。此外,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

(六)树皮和根皮类

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此时植物生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而且树木枝干内浆汁丰富,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树皮易于剥离,如黄拍、厚朴、杜仲。但肉桂 多在十月采收,因此时油多容易剥离。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或环剥树皮等简单方法,以保护药源。至于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相类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 萌发前采集,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棕根皮。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其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 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矿物类药材大多可随时采收。

 中药炮制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 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在制备各种剂型之前,一般应根据医疗、 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 才能使之既充分发挥疗效又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 用药的目的。一般来讲,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讲究火候。正 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直接 关系药效,而少数毒性和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 措施。药物炮制法的应用与发展,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方法多样,内容丰富。

第一 炮制的目的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炮制目的;在炮制某一具体药物时,又往往具有几方面的目的。总的说来,炮制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附子、川鸟、草乌、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生用内服易于中毒,炮制后 能降低其毒性。巴豆、续随子泻下作用剧烈,宜去油取霜用。常山用酒炒,可减轻其催吐的副作用。对于有毒药物,炮制应当适度,不可太过或不及。 如巴豆制霜,应保留脂肪油在18%~20%左右,马钱子砂烫,其士的宁生物碱含量应在0.8%左右。含量偏高,容易中毒,除去或破坏太过。疗效难以保证。

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在中药的炮制过程中,常常加入一些辅助药料拌和,这些拌和的药料称为辅料。辅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两大类。添加辅料的目的各异,但主要用于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对于液体辅料来说,尤其如此。蜂蜜、酒、姜汁、胆汁等液体辅料,本身就是药物,都具有重要的医疗作用,它们与被拌和的药物的某些作用之间,存在着协同配伍关系。如蜜炙百部、紫菀,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炒川芎、当归,能增强温经活血作用;醋炒玄胡、香附,能增强止痛作用;姜汁炙可加强止呕作用,如姜川连、姜竹茹;牛胆汁制南星能增强息风止痉作用。不加辅料的其它炮制方法,也能增强药物的作用,如明矾煅为枯矾,可增强燥湿、收敛作用;槐花炒制,能增强止血作用。

三、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药物的某些性味功效,在某种条件下不一定适应临床应用的需要,但经过炮制处理,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以适应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的需要。如吴茱萸,其性味辛热燥烈,宜于里寒之证,若以黄连水拌炒,或甘草水浸泡,去其温烈之性,对于肝火犯胃之呕吐腹痛,亦常用之,生地黄本为甘苦寒之品,长于清热凉血,经入黄酒反复蒸晒后而为熟地黄,其药性微温而以补血见长,适宜于血虚证,生姜煨熟,则能减缓其发散力,而增强温中之效,尤宜于治疗中寒腹痛之证;何首乌生用能泻下通便,制熟后则失去泻下作用而专补肝肾等。

再者,由于每一单味药物往往具有多种功效,这些互不相同的功效,有时不能全部适用于某一临床证情,如麻黄具有辛温发汗解表和平喘止咳等功效,对于风寒表实而兼咳端者,可全面发挥其功效·对于热銮于肺,汗出而咳喘者,其温散发汗作用,显然不利于病倩,若通过炮制以蜜炙麻黄入药,则辛温发汗之力受到制约,而平喘止咳之力增强,宜用于喘咳之证。

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一般的中药材在采集以后,均可直接使用鲜品。诸如地黄、芦根、石斛等许多鲜品药材的疗效,较之干品更佳。然而,由于产地、季节等等因素的限制,多种药材无法直接使用鲜品,皆需干燥处理,才可贮存、运输。多数药材可以日光曝晒,或人工烘烤进行干燥,但有少数动物药及富含汁液的植物药,需经特殊处理。如肉苁蓉之肉质茎富含汁液,春季采者所含水分较少,可半埋于沙中晒干,而秋季采者,茎中水分较多,需投入盐水湖中,加工为盐苁蓉,方可避免腐烂变质。桑螺峭为螳螂之卵鞘,内有虫卵,应蒸后晒干,杀死虫卵,以防贮存过程中因虫卵孵化而失效。

五、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具、矫味,以便于眼用。

第二 炮制的方法

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五大类型。

一、修治

1.纯净处理 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如捡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

2.粉碎处理 采用捣、碾、镑、挫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水中角、羚羊角镑成薄片,或挫成粉末等。

3.切制处理 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它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片有很多规格。如天麻、摈榔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白茅根、麻黄宜铡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块等。

二、水制

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药材以便于切制和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主要内容如下:

1.洗 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除少数易溶,或不易干燥的花、叶、果及肉类药材外,大多需要淘洗。

2.淋 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3.泡 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4.润 又称闷或伏。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掖体辅料徐徐入内,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材软化,便于切制饮片,如淋润荆芥,泡润摈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伏润天麻,盖润大黄等。

5.漂 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去掉腥味、盐分及毒性成分的方法。如将昆布、海藻、盐附子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

6.水飞 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大量生产则用球磨机研磨,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粉粒则下沉,细粗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倾出的混悬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此法所制粉末既细,又减少了研磨中粉末的飞扬损失。常用于矿物类,贝甲类药物的制粉。如飞朱砂、飞炉甘石、飞雄黄。

三、火制

用火加热处理药物的方法。本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炮制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其主要内容如下:

1.炒 炒有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微黄称炒黄;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有焦香气者称炒焦;用武火炒至药材表面焦黑,部分炭化,内部焦黄,但仍保留有药材固有气味(即存性)者称炒炭。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物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效。除清炒法外,还可拌
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效,如土炒白术、麸炒积壳、米炒斑蝥等。与砂或滑石、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药物受热均匀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或便于服用,如砂炒穿山甲,蛤粉炒阿胶等。

2.炙 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通常使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如蜜制黄芪、蜜制甘草、酒炙川芎、醋炙香附、盐水炙杜仲等。炙可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3.煅 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其中直接放炉火上或容器内而不密闭加热者,称为明煅,此法多用于矿物药或动物甲壳类药,如锻牡蛎、锻石膏等。将药材置于密闭容器内加热煅烧者,称为密闭或焖煅,本法适用于质地轻松,可炭化的药材,如煅血余炭,煅棕榈炭。

4.煨 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人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称为煨法。其中以面糊包裹者,称为面裹煨;以湿草纸包裹者,称纸裹煨,以草纸分层隔开者,称隔纸煨;将药材直接埋入火灰中,使其高热发泡者,称为直接煨。

5.烘焙 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叫烘焙。

四、水火共制

常见的水火共制包括蒸、煮、掸、淬等。

1.煮 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如醋煮芜花、酒煮黄岑。

2.蒸 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方法。不加辅料者,称为清蒸;加辅料者,称为辅料蒸。加热的时间,视炮制的目的而定。如改变药物性味功效者,宜久蒸或反复蒸晒,如蒸制熟地、何首乌;为使药材软化,以便于切制者,以变软透心为度,如蒸茯苓、厚朴,为便于干燥或杀死虫卵,以利于保存者,加热蒸至“园气”即可取出晒干,如蒸银杏、女贞子、桑螵蛸。

3.氵单 是将药物快速放人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和肉质多汁药物的干燥处理,如掸杏仁,桃仁以去皮氵单马齿苑、天门冬以便于晒干贮存。

4.淬 是将药物锻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其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醋淬自然钢、鞍甲,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

五、其他制法

除上述四类以外的一些特殊制法,均概括于此类。常用的有制霜、发酵、发芽等。

1.制霜 种子类药材压榨去油或矿物药材重结晶后的制品,称为霜。其相应的炮制方法称为制霜。前者如巴豆霜,后者如西瓜霜。

2.发酵 将药材与辅料拌和,置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变原药的药性,以生产新药的方法,称为发酵洁。如神曲、淡豆豉。

3.发芽 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于药材用水浸泡后,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萌发幼芽,称为发芽。如谷芽、麦芽、大豆、黄卷等。

  中药性能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蓟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清代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除了用上述“以偏纠偏”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外,古人还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了探究。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前人不可能对这些物质进行深入细致的认识,所以长期以来,仍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中药的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副作用的产生固然与药物的偏性有关,更重要的是因为一味中药往往有多种作用,治疗时利用其一种或一部分作用,其它作用便成为副作用。例如,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等作用,对于热结便秘之证,上述两项作用皆为治疗作用;对于冷积便秘之证,泻下攻积为治疗作用,而清热泻火便成为副作用,可造成寒凉遏伏阳气及苦寒伐胃等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常将大黄与温补脾胃的附子、干姜、党参、甘草等同用。吴茱萸有温中止呕作用,故最宜于胃寒呕吐;对于胃热呕吐,其温中作用便成为副作用,故常与清热的黄连、桅子等用。

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与人的体质因素等也有密切关系。

正确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这是临床用药的一条基本原则。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前人往往将药物的性状和性能相联系,并用药物的性状,即一般所说的形色、气味、质地、入药部位等解释药物作用的原理。随着认识的深入,前人也意识到两者的涵义、认识方法截然不同,不能混淆。

第一 四气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可知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则是首先由《本经》提出的。宋代寇宗爽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四气”改为“四性”。他在《本草衍义》中提出:“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序例(指《本经·序例》)中
'气’字,恐后世误书,当改为'性’字,于义方允。”但是,不论称四气,还是称四性,涵义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而四气的称谓沿用已久,习称至今。正如李时珍所说:“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燥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间》以来,只以气味言,卒难改易,故从旧尔。”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 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 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 进一步区分。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 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 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 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 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 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 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 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 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具有温里 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必须明确两点:

(1)药性寒热与药物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药性寒热 与八纲寒热相对应,是高层次上的抽象,而阴阳则是更高层次上的抽象。 药性寒热只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并不 说明药物的具体作用。因此,掌握药性寒热不能脱离其具体功效。正如徐 灵胎所说:“同一热药,而附子之热与干姜之热迥乎不同,同一寒药。而 石杏之寒与黄连之寒迥乎不同。”也就是说,对于药性寒热,不仅要从共 性方面进行理解,还必须结合每一药物的具体作用,方能掌握其性寒或性 热的特点。

(2)药性寒热是从特定角度概括药物作用性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 的一个侧面,而非所有方面。

对药物作用可从不同角度认识,如作用性质、作用范围、作用趋势、作用 强度、作用的益害性等。药性寒热是从药物对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 影响这一特定角度来概括药物作用性质,而不概括药物作用的所有方面。 因此,必须与其它方面的内容相结合,方能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 和作用。

药性寒热与治则:《本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 至真要大论》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指出了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 系。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王叔和谓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便是此意。至于寒热错杂 之证,往往来用寒药热药并用。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 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第二 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辛 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 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伍关系,故习称五味。

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 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 就是最初的“滋味说”。《周礼·天官》所载”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 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即是当时代表性的论述。 后来,由于五行学说的盛行和影响,这种原初的“滋味说”遂被改造成为 “五味说”。”五味”的提法在《尚书》、《周礼》、《左传》、《礼记》 中皆有记载,其重点偏于四时五味饮食调养。而在《内经分校逦堆? 在内容和系统性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一时期。

在《内经》中,根据五行学说,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 了。在人体则以五脏为中心,五味、五色、五臭等皆与四时五脏相配属, 故有“五味所入”,“色味当五脏”等论述。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 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 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同时还论述了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的 损害。这些损害有种种表现,总其大要,或直接损伤本脏,或伐其所胜而 伤及他脏。故《内经》又提出了”五禁”等告诫。这些论述对于指导临床 用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拍 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 行血等作用。一般治疗表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 药物木香、红花,都有辛味。

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这样,辛就 不仅与味觉,而且与嗅觉有关了。古代对药物气臭的论述十分粗略,但对 芳香之品的实际应用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外来香料、 香药不断输入。到了来代,由于香药盛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芳香药 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丰富。芳香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外,还包含了芳 香辟秽,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 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

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 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 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

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如龙骨、牡顿涩精,赤石脂、禹余粮 涩肠止泻,莲子固精止带,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

酸味药的作用与涩味药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等皆是涩 味药所不具备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泄的含义较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泻下通便,用于热 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降泄肺气,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喘。枇杷叶除 能降泄肺气外,还能降泄胃气,用于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有指清泄的, 如桅子、黄岑清热泻火,用于火热上炎,神躁心烦,目赤口苦等证。燥即 燥湿,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燥药如苍术、厚朴, 用于寒湿证,称为苦温燥湿;寒性的苦燥药如黄连、黄柏,用于湿热证, 称为苦寒燥湿。

“苦能坚”的提法源于《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肾欲坚,急 食苦以坚之。”后世举知母、黄相等苦味药用治肾阴亏虚、相火抗盛的痿 证为例,认为苦能坚阴,并以“泻火存阴”之理解释之。而泻火与存阴乃 属因果关系,故“存阴”是间接作用,“泻火”才是直接作用。因而苦能 坚阴实与苦能清泄直接相关。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多用于瘰疬、缨瘤、痰核、檄 瘕等病证。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鳖甲软坚消胺,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 猪苓、获苓、薏苡仁、通草等。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 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后来由于将 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 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 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 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 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 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 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

由以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由于 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井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 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 了。而五味的实际意义,一是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二是提示药物作用的 基本范围。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用“味”来提示、归纳药物作用的基本范 围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 药物的作用和性能。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 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 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

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 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 准确的认识。例如,紫苏、辛夷性味皆是辛温,都有发散风寒的作用,而 前者发散力较强,又能行气和中;后者发散力较弱,而长于通鼻窍。因此, 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

第三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 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如呕吐、喘 咳),向下(如泄利、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 解)。能够针对病倩,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 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因而沉 实际上包含着向内和向下两种作用趋向。升降浮沉之中,升浮属阳,沉降 属阴。一般具有升阳发表、法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 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 、潜阳 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 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如南瓜子的 杀虫功效。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 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一般说来,病变在上、 在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桂枝发表,在下、在 里宜用沉降,而不宜用升浮,如里实便秘之证,用大黄、芒硝攻下。病势 逆上苔,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之头痛,当用牡砺、石决明潜降;病势 陷下者,宜升而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人参、黄芪、升麻、柴胡等药 益气升阳。

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当时很强调药性升降浮沉与四时气候 的关系:“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张元素《医学 启源》)。注意服药、服食与季节、气候的关系,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1·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 温热之性; 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故李时珍说: “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但对此“无”字,应理解为 “多数不”。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药性 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 重要因素。实际上,由于性味和升降浮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药物作用特点 的概括。因此,从逻辑关系而言,升降浮沉与性味是间接相关,与功效是 直接相关。

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前人重视药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认为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种子、果实、矿物、 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的。然而,前人也认识到,上述关系井非是绝对 的,如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是沉降的;苍耳子祛风解表,善 通鼻窍,药性是升浮的。药性升降浮沉与质地的关系是前人根据用药经验 旧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纳并不完全。因为两者之间并无本质联系,所以 现代并不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为判断或解释药性升降浮沉的根本依据。

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配伍。例如,酒炒则升,姜汁炒 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 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 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而在某些 情况下,又需要利用升降配合以斡旋气机,恢复脏腑功能。如血府逐瘀汤 中用柴胡、枳壳一升一降,以助气血周行。故李时珍说:“升降在物,亦 在人也。”

第四 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 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 的作用,而对其它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 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同属补药, 也有补肺、补脾、补肝、补肾的不同。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 各有出侧重。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洽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由于经络能 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病变 亦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候表现以确定病位,这是辨证 的重要内容。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因而与疾病位有着密不可分的? 关系。例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证候表现,如昏迷、 癫狂、呆痴、健忘等,可出推断为心的病变。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 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惊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入心经。同 理,桔梗、杏仁能止胸闷、咳喘,归肺经;全蝎能止抽搐,归肝经。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故有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不 同,经络辩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因而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医家 在确定药物归经时,或出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这样一来, 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所不同。例如,本草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 归膀胱经,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之证,
其归膀胱经,是依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泽泻 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是指膀胱之腑。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 利水药,虽都归膀胱经,但两者包含的意义是不同的。至于有的药物只归 一经,有的药物则归数经,这正说明不同药物的作角范围有广、狭义之分。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正如徐灵胎所说:“不知经络而用 药,其失也泛"例如,里实热证有肺热、心火、肝火、胃火等不同,应当分 另别选用清泄肺热、心火、肝火、胃火的药物来治疗。头痛的原因了很多, 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芜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善治阳明经 头痛,柴胡善治少阳出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 痛。治疗头痛时,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可以提高疗效。

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由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 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并不单纯使用某一 经的药物。如肺病而见脾虚者,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逐渐向愈。 肝阳上亢往往因于肾阴不足,每以平肝潜阳药与滋补肾经的药同用,使肝 有所涵而虚阳自潜。若拘泥于见肺治肺,见肝治肝,单纯分经用药,其效 果必受影响。故徐灵胎又指出:“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

此外还须注意,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 因两者的涵义与认识方法都不相同。再者,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 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了解以上内容,对于正确进 行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 毒性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 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认识中药的毒性,了 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西汉以前是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周礼·天官》:“医师 聚集药以供医事。”《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 果为助……”对此,丹波元坚《药治通义》指出:“毒药二字,古多连称, 见《素问》及《周官》,即总括药饵之词。”古代毒药概念一方面反映了 药食分离在认识上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 副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故笼统称为”毒药”。《周礼》载:“服药弗 暝眩,厥疾弗廖。”《礼记》谓:“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 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着出,当时服用药 物是具有相当危险性的事,故人们只能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

东汉时代,《本经》提出了“有毒、无毒”的区分,并谓:“若用毒药疗 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内经》 七篇大论中,亦有大毒、常毒、小毒等论述。从毒药连称到有毒无毒的区 分,反映了人们对毒性认识的进步。东汉以后的本草著作对有毒药物都标 出其毒性。

前人是以偏性的强弱来解释有毒、无毒及毒性大小的。有毒药物的治疗剂 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因而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 应。无毒药物安全度较大,但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人参、艾叶、 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这与剂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等有密切 关系。

毒性反应是临床用药时应当尽勘苊獾摹S捎诙拘苑从Φ牟胍┪镏? 加工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量、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病人的体 质、年龄、证候性质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从上述 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避免中毒发生。

有毒药物偏性强,根据以偏纠偏、以毒攻毒的原则,有毒药物有其可利用 的一面。古今利用某些有毒药物治疗恶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 癌肿 瘕等积累了大量经验,获得肯定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的记载大多是正确的,但由于? 历史条件和个人经验与认识的局限性,其中也有一些错误之处。如《本经》
认为丹砂无毒,且列于上品药之首;《本草纲目》认为马钱子无毒等。我 们应当借鉴古代用药经验,亦应借鉴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更应重视临床 报道,以便更好地认识中药的毒性。

对于药物中毒的诊断和解救,古代文献有不少记载,其中包含了不少宝贵 经 验。在当今条件下,应结合现代认识及诊断方法、解救措施,以取得更 好的解救效果。

  • 中药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池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 同用。

  •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 情“’的提法首见于《神农本革经》。其序例云:“药……有单行者,有 相须者,有相使茬,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 情,合和砚之。”其中首先谈到”单行”。单行就是指用单位药治病。病 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 味黄芬洽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以及许多行之有效 的“单方”绰。它符合简便廉验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但若病倩较重, 或病倩比较复杂,单味药力量有限,且难全面兼顾治疗要求口有的药物具 有毒副作用,单味应用难以避免不良反应,因此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 上的药物。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 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 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 配伍关系问题。前人总结的“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 是讲配伍关系。现分述如下。

    (一)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 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 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二)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 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 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 疗效果;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泄痢,腹痛里急,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 为主,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雷丸 驱虫,配伍泻下通便的大黄,可增强雷丸的驱虫效果。

    (三)相畏。

    那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 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四)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 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 对待而言的。

    (五)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 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恶,只彪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并非二药的各种 功效全部相恶。如生姜恶黄芩,只是生姜的温肺、温胃功效与黄芩的清肺、 清胃功效互相牵制而疗效降低低,但生姜还能和中开胃治不欲饮食并喜呕 之证,黄岑尚可清泄少阳以除热邪,在这些方面,两药并不一定相恶。

    两药是否相恶,还与所治证候有关。如用人参治元气虚脱或脾肺纯虑无实 之证,而伍以消积导滞的莱菔子,则人参补气效果降低。但对脾虚食积气 滞之证,如单用人参益气,则不利于积滞胀满之证,单用莱菔子消积导滞, 又会加重气虚。两者合用相制而相成,故《本草新编》说:“人参得莱菔 子,其功更神。”故相恶配伍原则上应当避免,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因 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历代本草文献中所列相恶药物达百种以上,而临床医 家并不将相恶配伍都作配伍禁忌对待。

    (六)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 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见”用药禁忌”)。

    上述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 有些药物因了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 些药物可能互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 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 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 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使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 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 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 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 中药的用法

    用法,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内容十分广泛。本书主要讨论中药的给药途径、 应用形式、煎煮方法和服药方法。

    一、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亦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因为机体的不同组织对于药物的 吸收性能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亦有差别,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消 除情况也不一样。所以,给药途径不同,会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数量以 及作用强度。有的药甚至必须以某种特定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

    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 下给药、粘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本世纪30年代后,中药的 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不同的途径给药各有其特点。临床用药时,具体应选择何种途径给药,除 应考虑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外,还需注意病证与药物双方对给药途径的选 择。而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则是通过对剂型的选择来体现的。

    二、应用形式

    无论从什么形式给药,都需要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医疗、预防应用的一定 剂型。传统中药剂型中,有供口服的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滋膏剂、 露剂;供皮肤用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 还有供体腔使用的栓剂、药条、钉剂等等。本世纪30年代研创出了中药注 射剂,以后又发展了胶囊剂、冲剂、气雾剂、膜剂等新剂型。其具体内容 可参见《中药药剂学》。

    三、煎煮方法

    中药的疗效除与剂型的类别有关外,还与制剂工艺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汤 剂是临床应用中药最常采用的剂型,并且大多由病家自制,为了保证临床 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医生应将汤剂的正确煎煮法向病家交待清楚。煎 药器具: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 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 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 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 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加水多少:按理论 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 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 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 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 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 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前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 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 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 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煎煮火候及时间: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适宜。煎一般药宜先 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 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 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 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榨渣取汁:汤剂煎减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煮后都会吸附一 定药掖。其次,已经溶入药掖中的有效成分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 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分容 易损失或破坏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所占比例 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煎煮次数: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 三次,最少应煎两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

    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 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 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 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

    人药方法: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 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 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人药 方法。

    1.先煎如磁石、牡蜕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 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J1乌、附于等药因其毒烈性经久煎可 以降低,也宜先煎。制川乌、制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再入它药同煎,以确 保用药安全。

    2.后下如薄荷、白豆寇、大黄、番泻叶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 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 钟即可。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3.包煎如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 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于、茸茁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 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筹药材有 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人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4.另煎如人参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
    造成浪费。

    5.烊化如阿胶等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 容易熬侥,宜另行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兑服。

    6.冲服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材,宜用煎好的其它药 液或开水冲服。

    四、眼药方法

    口眼,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眼给药的效果,除受到剂型等 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及服药的冷热等服药方法有 关。

    (一)服药时间

    迢时眼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对此甚为重视。《扬液本草》 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 后盖有义在其中也。’’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病情需要及药 物特性来确定。

    清晨空腹时,因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无食物,所眼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 能迅速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 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饭前,胃中亦空虚。驱虫药、攻下药及其它治疗胃肠遣疾病的药物宜饭前 眼用。因饭能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眼用。

    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和,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 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 挥药效。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迸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 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安 神药用于治失眠,宜在睡的30分钟至1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

    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

    应眼一-次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眼药,急性病则不拘时眼。

    (二)服药多少

    一般疾病眼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病倩急重者,可 每隔四小时左右眼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 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眼药应适可而止。一般以得汗、得 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呕吐病人眼药宜小量频服。小量,药物对胃的刺激小,不致药入即吐,频 服,才能保证一定的眼药量。

    (三)服药冷热

    临床用药时,服药的冷热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一般汤药多宜温眼。如 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眼。特别是辛温发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不仅药宜热服,服药后需温覆取汗。至于治热病所用寒药,如热在胃肠, 患者欲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它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寒药仍以温服 为宜。另外,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者。

    此外,对于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都宜用温开水送服。

  • 中药禁忌

  • 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配伍禁忌·

    《本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 果不一样。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 的配伍关系,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为害,甚于相恶”,可能危害患者 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目前医药界 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 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 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五代后蜀韩保升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者六十 种,相反者十八种”,今人所谓”十八反”之名,盖源于此。相畏为中药 七情之一,内容已如前述。但从宋代开始,一些医药著作中,出现畏、恶、 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本经》“相畏”的原义相悖。作为配伍禁忌的“十九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 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 学家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尚若运用得当, 可愈沉疴痼疾。

    现代对十八反、十九畏进行了药理实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十 八反、十九畏牵涉的问题较多,各地的实验条件和方法存在差异,使实验 结果相差很大。简单的毒性试验大多得到负结果或互相矛盾的结果。早期 的研究结果趋向于全盘否定;近年来,观察逐渐深入,“不宜轻易否定” 的呼声渐高。此外还有的实验证明,十八反、十九畏药对对人体毒副作用 的大小,与药物的绝对剂量及相互间的相对剂量有关。

    总的说来,由于对十八反、十九畏的实验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目前决定 其取舍还为时过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故凡属十八反、十九畏的药对, 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不应使用。

    二、妊娠用药禁忌

    妊娠用药禁忌,主要讨论妊娠禁忌药。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 妊娠、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

    古代医药家很早就对妊娠禁忌药有所认识,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即载有 6种具堕胎作用的药,梁代《本草经集注·序例·诸病通用药》专设堕胎 药一项,收载堕胎药41种。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在我国古代,堕胎是违反 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所以,前人记载堕胎药,主要还是从妊娠禁忌药的 角度来认识、对待,而不是在寻求堕胎的有效药。

    在为数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不同的药对妊娠的危害程度是有所不同的, 因而在临床上也应区别对待。古代对妊娠禁忌药主要提禁用与忌用,极少 提慎用。近代则多根据临床实际,将妊娠禁忌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 属禁用的多系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堕胎作用较强的药。慎用 药则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中的部分药。

    禁用药:水银、砒霜、雄黄、轻粉、斑蝥、马钱子、蟾酥、川乌、草乌、 藜芦、胆矾、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麝香、干 漆、水蛭、虻虫、三棱、莪术等。

    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 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在众多的妊娠禁忌药中,妊娠禁忌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能引起 堕胎是早期妊娠禁忌的主要理由。随着对妊娠禁忌药的认识逐渐深入,对 妊娠禁忌理由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归纳起来,主要包括:①对母体不利, ②对胎儿不利,③对产程不利;④对小儿不利。

    今天,无论从用药安全的角度,还是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认识这几点,都 是应当给予高度重视的。

    总的说来,对于妊娠禁忌的,如无特殊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 事故。如孕妇患病非用不可,则应注意辨证准确,掌握好剂量与疗程,并 通过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尽量减轻药物对妊娠的危害,做到用药有效而安 全。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 所说的忌口。一般而言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 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 及烟、酒;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 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 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 食品。

  • 中医中药 汇总

                    资源来自网络      江南柳月 收藏

    中药之最

    中医妙语122句

    药性赋

    方剂歌诀

    中药学口诀上下

    中医常见舌苔图象

    舌诊、脉诊(视频)

    李乃民:有病早知道《望舌诊病》(视频)

    怎样煎煮和服用中药

    喝中药不能加糖

    冷藏中药饮用前应用开水彻底泡热

    中药养生日常妙用小法

    中草药用法

    中药毒副作用备览

    膏药制作方法(视频)

    原生昆虫药物治病小绝招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

    什么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人的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 说明什么

    李里:扶阳与中医文化(视频)

    中医学基础理论大全

    常用的补气中药材

    中药材别名大全

    中医药引知多少

    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

    中药之秘在于量

    阴阳五行学说和生命的起源

    黄金档搭 药效倍增

    冬虫夏草辨别小策略

    教您认识中草药!【《神农本草经》图册119P】

    仙人掌的药用价值

    松针的神奇功效

    松针的药用价值

    话说中药茯苓(视频)

    话说中药人参(视频)

    话说中药阿胶(视频)

    话说中药天麻(视频)

    话说中药荷叶(视频)

    话说中药何首乌(视频)

    鱼腥草     一点红         青木香

    中医概述颈椎病的四种病因

    下列中药不宜与抗生素合用

    西方人为什么关注中医药

    十二种不可治之人

    什么是中医的瞑眩反应

    为了中医呐喊——邓铁涛访谈

    中医绝招,五首曲子保你健康

    用中成药 跟口臭说再见

    中药养颜巧配伍

    中医补水复活丝质肌肤

    中医终结成人痘

    中医治疗尿毒症

    身体疲累,中药补养

    中医治痔疮

    关于用艾叶水泡脚的利与弊

    中药泡脚药方

    泡脚泡出你的精气神

    人流后中医调养很重要

    身体虚弱,推荐中医滋补煲

    十大最经典抗衰老中药(组图)

    治疗白头发

    除疣外治八法

    《本草纲目》大全

    60集纪录片《黄帝内经》

    60集《黄帝內經》(視頻合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