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帝的景陵的八个

 昵称875302 2011-07-30

 康熙帝的景陵的八个"首创"

这里所说的首创,包括景陵在建筑规制、陵寝制度、丧葬制度方面是其祖陵甚至明陵所没有的,被后世清陵所效法并成为定制的。这些首创,有的是康熙帝所做,有的是雍正帝而为,但这些都体现在景陵,是从景陵开始的,所以说是景陵的首创。景陵制度在清代陵寝制度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由于康熙、雍正父子的努力,使大清皇陵的制度更加完善。景陵有8个“首创”:

1、首创了功德碑双碑之制

景陵之前的清朝3座皇帝陵,都是一个皇帝立一统功德碑,永陵的功德碑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福陵、昭陵、孝陵的功德碑均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三种文字也好,两种文字也好,都是刻在一统碑上。可是景陵的功德碑却是双碑并立,东碑刻满文,西碑刻汉字。景陵的功德碑是雍正帝立的。雍正帝为什么将历朝历代立单碑的传统做法改为立双碑呢?这既不是雍正帝的故弄玄虚,也不是有意变更祖制,而是事出有因,迫不得已而为之。最初雍正帝并没有立双碑的想法,也是想和祖陵一样,将满汉两种文字刻在一统碑上。可是后来发现,景陵的碑文太长,洋洋4314个字,是孝陵碑文1446个字的三倍,尽管将汉字大大缩小,仅汉字就将碑面安排得满满当当,满文根本无处安排。怎么办?聪明的雍正帝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方法:立两统碑,双碑东西并立,一碑刻满文,一碑刻汉字。这个难题迎刃而解。自景陵立了双碑之后,雍正帝的泰陵、乾隆帝的裕陵、嘉庆帝的昌陵,都效仿景陵,功德碑均立双碑,成为定制。

2、首称功德碑为“圣德神功碑”

景陵的功德碑不仅是第一个立双碑的,而且是第一个称“圣德神功碑”的。

那么景陵以前的功德碑叫什么名称呢?景陵以前的三陵功德碑都叫“神功圣德碑”。景陵只不过是将“神功”和“圣德”两个词的位置互换了一下,将“圣德”二字放在了“神功”的前面。其实还是那几个字。景陵以前的7统功德碑都叫“神功圣德碑”,为什么偏偏到景陵给改了?这两个词的颠倒是一时的笔误,还是立碑者有意为之呢?如果这是一种有意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又蕴涵着怎样特别的含义呢?

对中国历史稍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的庙号都称“祖”,或称“太祖”或称“高祖”。以下皇帝都称“宗”。这是为什么?过去有这么个说法“祖有功,宗有德”。凡是开国的皇帝都是打江山,创基业的,以功为主,所以称“祖”。比如,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称“汉高祖”。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称“唐高祖”。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宋太祖”;以后那些皇帝是看家守业的,以德为主,所以称“宗”。比如太宗、高宗、仁宗等。如果从清太祖努尔哈赤算,康熙帝是第四帝。如果从入关第一帝清世祖顺治帝算,是第二帝,都应该称“宗”,可是康熙帝却称“圣祖”。这明显违背古制。这为什么呢?原来这是雍正帝的主张。雍正帝为了表示对皇父的崇敬才这样做的。他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从继承关系上讲,我的皇父是守成皇帝,应该称宗;但是我皇父一生开疆拓宇,业伟功丰。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如果论功业,是属于开创的皇帝,应该称祖。雍正帝这样说了,下边的大臣很会来事,一致同意,最后决定称圣祖。这样清朝就有3个皇帝称祖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康熙帝功业再大,也不是开国创业之君,称“祖”多少有些勉强。所以将功德碑的名称改了一下,将“圣德”放在“神功”之前,这样多少也能找回一点,做到均衡,两方面都兼顾了。

自景陵的功德碑改称圣德神功碑之后,泰陵、裕陵、昌陵的功德碑也都称“圣德神功碑”了。

3、首创额、碑由嗣帝亲写并钤宝之制

什么是匾,什么是额,有许多人弄不清楚。匾和额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横为匾,竖为额。有时额也称“斗匾”。各寺庙的大雄宝殿等都是匾。北京故宫各主要建筑外檐上所悬挂的差不多都是额,比如午门、太和殿、坤宁宫、储秀宫挂的都是额。清朝皇陵的明楼、大殿和宫门上所悬挂的也是额。有的书上使用“匾额”一词,这是一种不准确的表述。清朝帝后陵明楼上的额题写的是陵名。大殿上的额题写的是“隆恩殿”。宫门上的额题写的是“隆恩门”。明楼内的朱砂碑上镌刻皇帝的庙号和谥号。如景陵朱砂碑上镌刻“圣祖仁皇帝之陵”。皇后因为没有庙号,只刻谥号。如孝东陵朱砂碑上刻“孝惠章皇后之陵”。各陵神道碑上镌刻的是皇帝的庙号和谥号。皇后陵的神道碑上只刻皇后的谥号。额也好,碑也好,都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满文在中间,蒙文在左边,汉字在右边。在景陵以前的3座皇帝陵及孝东陵,这些额和碑上的汉字都不是皇帝亲笔御书,而是由大臣或书法家书写的。额和碑上也不用“宝”(印),可是到了景陵就发生了变化。

陵寝上的3额2碑上的文字都是在墓主人死后,入葬前悬挂、镌刻的。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在墓主人生前书写、悬挂呢?道理很简单,皇帝、皇后生前不会有庙号和谥号的,也不会有陵名的。生前这些额和碑上的文字无法确定,自然也就无法题写、镌刻。康熙帝死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当月的二十四日就确定了庙号和谥号。第二年的二月十七日确定了陵名。经钦天监选择,定于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入葬地宫。可是到了雍正元年的八月,景陵的上述额和碑上的文字还没有写,距入葬日期不足一个月了。

雍正元年八月初十日这天,雍正帝命康熙帝的皇三子诚亲王允祉、七子淳亲王允祐及善于书法的翰林官各恭写一份景陵碑、额上的文字。他自己手执御笔,也亲自书写了一份。随后雍正帝对他们说:“景陵碑匾事关重大。诚亲王、淳亲王素工书法,朕已令其恭写。翰林中善书者,亦令其恭写。朕早蒙皇考庭训,仿学御书,常荷嘉奖。今景陵碑匾,朕亦敬谨书写,非欲自耀己长,但以大礼所在,不亲写,于心不安。尔诸臣可公同细看,不必定用朕书,须择书法极好者用之,方惬朕心。”众大臣何等乖觉,他们都深知皇帝的用心,虽然皇上这么说了,哪能让皇帝写的落选呢。他们装模作样地在阅看完每个人写的字以后,一齐向皇上奏道:“御笔之妙,天矩自然,而仁孝诚敬之意流溢于楮墨之间,正与陵寝大事相称。圣祖仁皇帝在天之灵实为欣慰。” 雍正帝写的堂而皇之地中选了。所以景陵神道碑和3块额上的字都是雍正帝的亲笔御书,并且在碑和额的右下方都钤盖“雍正尊亲之宝”的宝文。宝就是皇帝的大印。自景陵这样做以后,凡帝、后陵碑和额上的字大都是嗣皇帝书写,并钤盖“尊亲之宝”。从此成为定制。如果嗣皇帝年岁太小,尚未入学,不能书写,就由善书的大臣代写,但也钤盖宝文。比如慈禧入葬时,宣统帝溥仪只有4岁,还不会写字,但慈禧陵的额和碑上也盖(实际是镌刻)上了“宣统尊亲之宝”。

4、首创了陵寝额、碑上三种文字大小一致之制

在景陵以前的3座皇帝陵和孝东陵,朱砂碑也好,明楼、大殿、宫门上的额也好,上面的三种文字不仅满文排在了中间,体现了居中而尊的理念,而且故意将满文字体放大,目的是显示满文的尊贵。可是景陵这些额和碑上的字体大小就变了。三种文字大小一致。别看这是一个微小的变化,但他却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民族关系观念的改变,统治手段的提高。他们不再过份地强调满人的优越地位,不仅在口头上表示“满汉为一家”,而且也有了行动。表明了雍正帝的高明和思想上的进步。自景陵以后,凡帝后陵额和碑上的三种文字都大小一致。

5、确定了大碑楼、神路桥、石像生相对位置的基本格局

景陵以前的4座皇帝陵的大碑楼、神路桥、石像生相对位置不固定。自景陵将大碑楼建在陵的最前面,往北依次是神路桥、石像生以后,后来建的泰陵、裕陵、昌陵都是按照这种格局建的。自道光帝的慕陵以后各帝陵虽然不再建大碑楼,但依然按照这种格局设计,再也没有改变。

6、首创了废止火化,入葬棺椁,实行土葬之制

火化是满族的原有风俗。关外三陵和关内的孝陵,葬入地宫的都是骨灰坛子。清朝入关以后,受到了汉族习俗的影响,加上入关后的满族人也改变了关外时的游牧不定居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的葬俗也随着有了重大改变。这个改变首先是从皇家开始的。死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孝诚皇后是第一个不火化的皇室成员。葬在景陵地宫里的另外3个皇后、1个皇贵妃,以及康熙皇帝都没有火化。景陵是清代皇陵中第一个葬入棺椁的陵寝。从此以后,皇帝、皇后死后一律不再火化,使用棺椁,实行土葬。

这在当时,对于满族人来说好像是一个进步,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却是一个退步。

7、首创了皇后死了先入葬,石门不关,等待皇帝的制度

在皇帝陵内总不能只葬皇帝一人,需要有皇后陪葬。尤其是嫡皇后一定要与皇帝合葬的。那么先死的皇后怎么办呢?在景陵以前,合葬到皇帝陵的皇后,皇后如果先死,或先葬他处,或停灵殡宫,等待与皇帝同葬,从无先葬皇后的例子。景陵内的孝诚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都是死在康熙帝之前的,她们都先葬入了景陵地,但石门不关,隧道不填,只在地宫门口处安装一个木门,等待皇帝。到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康熙皇帝葬入了地宫,才关闭了地宫石门,填平了隧道,永不开启。自景陵这样做以后,后世清陵纷纷效仿,成为制度。

8、首创皇贵妃祔葬帝陵之制

在景陵之前的4座皇帝陵内没有祔葬皇贵妃的先例。雍正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在康熙帝入葬景陵时,也将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也葬入了景陵地宫。从此开创了皇帝陵内祔葬皇贵妃的首例。后来的泰陵和裕陵都以景陵为例,地宫内也祔葬了皇贵妃。

雍正皇帝为什么要打破祖制,将敬敏皇贵妃葬入到景陵呢?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我们知道,康熙帝的皇子很多,个个都文武双全,博学多才,精明强干。他们差不多都想将来黄袍加身,位登九五。雍正帝城府很深,谙于权术。他是在十分激烈的储位斗争中登上皇帝宝座的。他的继位,他的许多弟兄都不服气,明里暗里与他抗衡。他于是采取了十分严酷的手段镇压了这些不服气的手足弟兄。所以雍正帝在继位的前后很是孤立。从前到后始终与他坚定地站在一起,为他出谋划策,成为他左膀右臂的只有康熙帝的皇十三子允祥。允祥在保即位初期,对他忠心耿耿,勇于任事,为他排忧犭难,对于他皇位的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雍正帝为了报答允祥的忠心,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拢络允祥,对他恩宠有加,多次施恩,封亲王,加护卫,增俸银。允祥的生母敏妃章佳氏早在23年前就已死去,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妃子。雍正帝即位以后,立刻就将敏妃晋升为敬敏皇贵妃,一下子升了两级。雍正帝似乎觉得这样做还不够,于是决定将敬敏皇贵妃葬入景陵。能够葬入皇帝陵,与皇帝在另一个世界长期相伴,这对于一个妃子来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对于她的子孙后代,对于她的娘家人是难得的旷典和殊荣。特别是敬敏皇贵妃首次葬入皇帝陵,对于她的亲生儿子允祥更是皇恩浩荡,荣耀无比。这样允祥自然更加效忠皇帝,为皇帝卖命。后来的事实果然证实了这一点。允祥为了报答皇恩,不分昼夜地干,特别是为雍正帝挑选万年吉地,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呕心沥血,带病拔山涉水,终于为雍正帝找到了一块上吉佳壤,风水宝地——易县泰宁山下的太平峪。后来雍正帝的泰陵就建在了那里,从此有了清西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