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 一. 填空题 1.蒸馏是分离 __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蒸馏分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_______,但气相组成________液相组成。 3. 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________液相泡点温度。 4. 在精馏过程中,增大操作压强,则物系的相对挥发度________,塔顶温度_________,塔釜温度_______,对分离过程___________。 5. 两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是指溶液中_______的挥发度对________的挥发度的比值,a=1表示_______。 6. 所谓理论板是指该板的气液两相____________,且塔板上_________________。 7. 某两组分物系,其相对挥发度α=3,对第n,n-1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xn=0.3,则yn-1 =_________________。 8. 某精馏塔的温度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 9.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0. 在总压为103.3kPa温度为95℃下,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汽分别为 11. 精馏塔有____________进料热状态,其中__________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 12. 在操作的精馏塔中,测得相邻两塔板的两相四个组成为0.62,0.70,0.75,0.82.则 13. 对于不同的进料热状态, (1)冷液进料, (2)饱和液体进料, (3)气液混合物进料, (4)饱和蒸汽进料, (5)过热蒸汽进料, 14. 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_________,馏出液量等于____________,操作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15. 板塔式的流体力学性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塔板负荷性能图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条线组成,五条线围成的区域为_________,操作点应在_________。 17. 加大板间距,则液泛线_________;减少塔板开孔率,则漏液线_________;增加降业管面积,则液相负荷上限线__________。 18. 塔板的操作弹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选择题 1. 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改变,则精馏段液气比L/V( ),馏出液组成 A. 增加 B. 不变 C. 不确定 D. 减少 2. 精馏塔的设计中,若进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汽进料改为液体进料,其他条件不变,则所需理论板数n( ), L( ), V( ), L´( ), V´( )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不确定 3. 对于饱和蒸汽进料,则L´( ) L, V´( )V.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不确定 4. 某减压操作的精馏塔,若真空度加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塔釜残液组成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加 D. 不确定 5. 操作中的精馏塔, A. D增大,R减小; B. D不变,R增加; C. D减小,R增加; D. D减小,R不变 6.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 A. 不确定 B. 增加 C. 不变 D. 减少 7.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 V´( )。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不确定 8. 用某精馏塔分离二元混合物,规定产品组成 A. 9. 精馏塔设计中,增大操作压强,则相对挥发度( ),塔顶温度( ),塔釜温度(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少 D.不确定 10. 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 A. C. 11. 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为 A. 12. 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 A. 60 13. 下列塔板属于错流塔板的有( )。 A. 浮阀塔板 B. 穿流塔板 C.刨罩塔板 D. 淋降筛板 14. 精馏塔设计中,增加塔板开孔率,可使漏液线( )。 A. 上移 B. 不动 C.下移 D. 无法确定 15.完成某分离任务需理论板数为 A. 14层 B. 10层 C.12层 D. 无法确定 三、计算题 1. 计算含苯0.4(摩尔分数)的苯——甲苯混合液在压强101.33 苯(A)和甲苯(B)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如下:
2. 试根据题1中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计算苯——甲苯混合液在压强101.33 3. 试根据题1中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计算苯——甲苯混合液在85~100℃下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4.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含苯0.4(摩尔分数,下同)的苯——甲苯混合液,要求馏出物组成为0.95,苯的回收率不低于90%,试求: (1)馏出液的采出率 (2)釜残液组成 5.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二硫化碳(A)和四缕化碳(B)混合液,原料液流量为10000kg/h、组成为0.3(质量分数,下同)。若要求釜残液组成不大于0.05,二硫化碳回收率为88%,试求馏出液流量和组成,分别以摩尔流量和摩尔分率表示。 6.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混合液,已知进料液量为100kg/h、组成为0.45(摩尔分数,下同)。饱和液体进料;操作回流比为2.6,馏出液组成为0.96,釜残液组成为0.02,试求: ⑴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 (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7.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两组理想溶液,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泡点进料。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和提馏段操作方程分别为 和 试求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蒸汽量。 8. 在常压连续蒸馏塔中,分离含甲醇0.4(摩尔分数)的甲醇——水混合液。试求进料温度为40℃时的热状况参数。已知进料泡点温度为75.3℃。操作条件下甲醇的气化热为1055kJ/kg、比热容为2.68kJ/(kg.℃);水的气化热为2320kJ/kg、比热容为4.19 kJ/(kg.℃)。 9.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含苯0.4(摩尔分数,下同)的苯——甲苯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馏出液组成为0.9,釜残液组成为0.06。塔顶采用混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在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7。试求理论板数和进料位置。 10. 在连续的精馏塔中,分离两组理想溶液。已知原料组成为0.3(摩尔分数,下同),泡点进料,馏出液组成为0.9,釜残液组成为0.05,操作回流比为2.5,试写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11. 在连续的精馏塔中分离理想溶液,原料液组成为0.35(摩尔分数,下同),馏出液组成为0.95,回流比取为最小回流比的1.3倍,物系的平均度为2.0,试求以下两种进料情况下的操作回流比。 (1)饱和蒸汽进料; (2)饱和液体进料; 12.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理想两组分溶液。馏出液组成为0.94(摩尔分数,下同),釜残液组成为0.04,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2倍,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进料方程为 (1)进料组成和进料热状况参数; (2)精馏段操作方程; 13.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理想两组分溶液。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0。实验测得塔顶第一层塔板的单板率 EML1=0.6,且已知精馏塔操作线方程为 14.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理想两组分溶液。实验测得馏出液组成为0.95(摩尔分数,下同),回流比为3.5,精馏段内某相邻两板的上升蒸汽组成分别为 15. 在常压连续板式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溶液。原料液流量为50kmol/h,组成为0.3(摩尔分数,下同),泡点进料。馏出液组成为0.95,釜残液组成为0.05,操作回流比为2.5,图解所需理论板数为21(包括再沸器),全塔效率为50%。空塔气速为0.8m/s,板间距为0.4m。全塔平均温度为70℃,平均压强为103.3kpa.试求: (1)塔的有效高度; (2)塔径。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均相混合物 挥发度差异 2. 相同 3.大于 4. 下降 升到 升高 不利 5.易挥发组分 难挥发组分 不能用蒸馏方法分离 6.互呈平衡 液相组成均匀一致 7. 0.794 8. R=3 10. 12. 13. (1)> > (2)= > (3)< > (4)< = (5)< < 14. ∞ 0 16.雾沫夹带线 液泛线 液相负荷上限 适宜操作区 适宜操作区内 17. 上移 下移 右移 18. 操作线与负荷性能图上曲线的两个交点所对应的气体流量的上限与下限的比值。 二、选择题 1. A A A 2. A B B C C 3. A B 4. A C 5. C 6. C 7. A A 8. C 9. C A A 10. C 11. A 12. B 13. A、C 14. A 15. C 三、计算题 1. (2) (2) 10. 12. (1)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