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和治疗冻耳的中医偏方

 相伴今宵 2011-08-01
 冻伤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一种冬季常见病,以暴露部位出;现充血性水肿红斑,遇温高时皮肤瘙痒为特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溃疡等现象。该病病程较长,冬季还会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在治疗方面,虽方法较多,但很少能根治,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

  

        中医方剂一:

  当归30克,桂枝15克,赤芍12克,细辛3克,通草15克,大枣、甘草各10克。桂枝去皮,通草炙,大枣去擘,水煎服,每周2剂,连续服用1个月。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故能预防冻耳。

  中医方剂二:

  当归、黄柏各30克,麻油20毫升。将药和麻油混匀,放入铜器中,加热10分钟左右,然后下适量蜂蜡,待蜡熔化,即可将油收起,待冷后成软膏,再用时先以浓茶或甘草汤洗净耳部,拭干,然后再涂本膏,每日1--2次。

  本方适用于冻耳而有溃烂者。

  中医方剂三:

  内桂、干姜、辣椒各15克;用植物油250克浸药3回,炸橘去渣,人黄蜡60克融化。

  本方温肌肉,通血脉,常食防耳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