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巩固产业布局成果 科学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步伐

 田王老羊 2011-08-02

巩固产业布局成果 科学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步伐

   李晶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广州,随着“退二进三”和“双转移”等一系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措施的持续推进,在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到2010年一大变”目标的收官之年,提出了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应。在取得较大成果的同时,如何巩固产业调整成果,科学合理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成为广州急需思考的问题。

    记者在广州采访期间,深深感受到产业结构调整给市民带来的诸多实惠。不论是城中村改造、第二产业转移,还是城中河涌治理、功能设施建设完善等,广州市政府都舍弃巨大的商业利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惜成本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市民生活环境。在看到市民休闲的清水河时,很难想到曾经是老鼠、蟑螂乱窜的臭水沟;看到绿树成荫的城市绿化带,很难想象以前是老旧楼房;看到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很难想象曾是工业辉煌时代的旧厂房;看到上千家专业批发市场,很难想象以前只是些大而散的集贸市场。而这些只是广州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取得一小部分成果。

    随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广州三次产业比例已经从1978年的11.7:58.6:29.7调整为2009年的1.9:37.2:60.9,经济结构实现了由轻纺工业主导到重化工业主导再到现代服务业主导的历史性跃迁,核心产业也相应发生调整和更新。

    2010年广州市提出,以促进高端发展和绿色增长为取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心城区要依托五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经济,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着眼长远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核心作用。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低碳型和循环型转变。

    发改委的领导同志告诉记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特别是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战略支撑。广州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才能拥有对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更大的支配力、控制力和配置力,才能不断提升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辐射和资源配置能力,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中更好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目前,广州正经历着产业链低端化、产业集群分散、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大、发展方式转变配套实施细则不够完善、城市功能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阵痛。广州在不断取得成果的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巩固、扩大和提高这些成果的正面效应。同时,随着经济地稳定发展,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是支柱产业还是非支柱产业,都应该是相辅相成。任何一个产业单边式地突飞猛进,都很可能使相关产业或者社会经济承受能力无法保持同步跟进,进而破坏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在巩固产业调整成果的同时,更应该科学地加快和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