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山地震35周年

 秀水拖蓝 2011-08-02
时隔35年后的今天,唐山,这座物理意义上的城市,除了刻意保留下来的几处地震遗址之外,当年的惨烈了无踪迹。而每到一年中的清明和7月28日这两个日子,在城区大小路口,夜幕降临,百姓倾城而出,或夫妻或母子或兄妹,拣一小块砖头在马路上画个圈,写上亲人的名字,用一堆一堆的纸钱和火光,与身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交谈。图为市民在街头焚烧纸钱悼念在唐山大地震失去的亲人。(摄于2006年7月28日)
24万张曾经鲜活的面孔成为冰冷墙上一行一行的文字。(摄于2006年7月28日)
24万张曾经鲜活的面孔成为冰冷墙上一行一行的文字。(摄于2006年7月28日)
24万张曾经鲜活的面孔成为冰冷墙上一行一行的文字。(摄于2006年7月28日)
 资料图:1976年唐山大地震场景,城市在顷刻间成为废墟。
 资料图:1976年唐山大地震场景,城市在顷刻间成为废墟。
 资料图:1976年唐山大地震场景,城市在顷刻间成为废墟。
 资料图:1976年唐山大地震场景,城市在顷刻间成为废墟。
河北理工学院图书馆地震遗址,一层粉碎,二、三、四层整体向北偏东方向位移1米。这个建设面积4000多平米的图书馆刚刚建完,还未投入使用,便遇上了大地震。(摄于2011年7月24日)
河北理工学院图书馆地震遗址,一层粉碎,二、三、四层整体向北偏东方向位移1米。这个建设面积4000多平米的图书馆刚刚建完,还未投入使用,便遇上了大地震。(摄于2011年7月24日)
唐山大地震遗址:地震时被扭曲的铁路(摄于2010年)。
唐山大地震遗址:地震时被扭曲的铁路(摄于2010年)。
唐山机车车辆厂地震遗址,荒草丛生。(摄于2006年)
唐山机车车辆厂地震遗址,荒草丛生。(摄于2006年)
树叶下面是地震死难人员长眠的地方——唐山南湖公园。(摄于2006年)
树叶下面是地震死难人员长眠的地方——唐山南湖公园。(摄于2006年)
 这对新人背后的树林就是地震遇难者的长眠之处—,唐山南胡公园。(摄于2006年)
 这对新人背后的树林就是地震遇难者的长眠之处—,唐山南胡公园。(摄于2006年)
原唐山人民医院的工字楼旧址就在这位名叫王子兰的护士前面。1976年7月28日那天,地震把工字楼震倒,正好在地下室取药的王子兰侥幸垛过一劫,工字楼里的医生病人几乎全部遇难。(摄于2006年)
原唐山人民医院的工字楼旧址就在这位名叫王子兰的护士前面。1976年7月28日那天,地震把工字楼震倒,正好在地下室取药的王子兰侥幸垛过一劫,工字楼里的医生病人几乎全部遇难。(摄于2006年)
大地震让两棵本在一条线上的树位移了三四十公分(摄于2006年)
大地震让两棵本在一条线上的树位移了三四十公分(摄于2006年)
 开滦矿一位老人在地震中受伤的手,唐山地震不仅给唐山人的身体带来无法痊愈的伤害,也给经历了那场灾难的人们内心带来难以回避的伤痛。(摄于2006年)
 开滦矿一位老人在地震中受伤的手,唐山地震不仅给唐山人的身体带来无法痊愈的伤害,也给经历了那场灾难的人们内心带来难以回避的伤痛。(摄于2006年)
一栋地震后建的房子外墙有近一米厚,唐山人震怕了。(摄于2006年)
一栋地震后建的房子外墙有近一米厚,唐山人震怕了。(摄于2006年)
  唐山平房好多都建有防震桩。(摄于2006年)
  唐山平房好多都建有防震桩。(摄于2006年)
设立在遵化万佛园内的“唐山地震遇难者怀念堂”。(摄于2006年)
设立在遵化万佛园内的“唐山地震遇难者怀念堂”。(摄于2006年)
2006年7月28日凌晨3点至4点之间,在唐山大地震纪念广场,一名残疾人哭拜在地震中遇难的母亲。
2006年7月28日凌晨3点至4点之间,在唐山大地震纪念广场,一名残疾人哭拜在地震中遇难的母亲。
2006年6月25日,张家五姐弟和他们的儿女幸福地笑着。在大地震中,五姐弟失去至亲成为孤儿。
2006年6月25日,张家五姐弟和他们的儿女幸福地笑着。在大地震中,五姐弟失去至亲成为孤儿。
夜幕下的唐山重新焕发生机。
夜幕下的唐山重新焕发生机。

 图为冯小刚导演电影《唐山大地震》海报。并不是所有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灾难,没有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活下去才是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