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需尽早认识老龄社会

 宁静致远2023 2011-08-03

  不久前,一封名为《致北京市老头老太太们的一封信》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文章的作者是北京的一名外企白领,公开信从遵守交通规则,社交公共场合行为准则,和年轻人观念冲突时的做法等方面,对北京市的老人提出了23条明确的建议,明确规定老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篇文章在一天多的时间点击率就超过了1万多。那么,这封公开信的迅速受关注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今年轻人与老年人的代际关系发生着怎样的改变?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社会现实?带着这些问题,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的记者李紫娟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主任姚远教授。

  在公开信中,作者北京姑娘曹莉辉提到:上班早高峰,“一群只是去公园锻炼”的老人和上班族一起挤公共交通工具,面对这么多老年人,忙碌的年轻人该不该让座在大家的心中产生了矛盾。这封公开信的跟帖共有410条有效评论为什么一个看似平常的公开信却能在年轻人当中引起一些波澜。姚远教授认为:

  从青年人来讲,他们的工作压力就更大,更加辛苦,他们希望能够得到社会或者自己父母和周边老年人的理解,但是呢,周边的老年人可能也在强调自己的一些权利。

  当然,人多这也是一个原因了,如果说每天早上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如果只有两个老年人,那也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如果上来二十个老年人,那么,这二十个年轻人都要让座,所以,这样的话就会引起一些问题。

  姚远教授介绍说由于让座等社会现象引起的老年人与青年人的冲突,其实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在生活中的一个微观反映。它反映出随着老年人在人口比例中的不断增多以及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从而产生老年与年轻人之间代际关系的变化。除此之外,老龄社会引起的另外一个变化则是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产生,姚远教授介绍说:

  比如说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它可能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减缓,为什么呢,就因为人口劳动力的可能趋于老化,如果像老年人的人口数量要多了,那么整个劳动力的年龄它就会提高。那么像年轻人学新知识学得比较快,精力比较充沛,像老年的这个学习知识和反映能力都相对比较弱,所以,劳动力的年龄老化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

  另外根据现在的一些研究表明,就是人口老龄化以后国家的储蓄率会降低,因为储蓄呢一般是在中年的时候,一般储蓄率是最高的,因为他要养老,他要养活孩子,他要发展自己的事业,而且哪个时候收入也比较高,所以,他储蓄率比较高,但如果人像老年人增多以后,他们已经退出了主流生产领域,所以,他们的收入是有限的,所以,他们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去储蓄,所以,国家的储蓄率会降低,储蓄率降低以后呢,那么国家的投资,国家在生产当中的投资那么像这些投资的比率他也会下降。

  除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之外,也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呈现出的特点而引起其它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速度快,只用了27年,发达国家进入老年社会时人均收入为5000至1万美元,而我国目前刚刚超过1000美元,姚远教授说:

  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的,别的国家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候,他们的这个GDP这个生产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而我们国家是在整个的人均GDP比较低,是在社会保障网络还不太健全的情况下出现人口老龄化,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的城乡差异是比较大的。

  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短时间内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群。目前中国参加养老金制度的人数大体是1.55亿人,仅占到总人口的12%。在这个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农村老人和城市贫困老人。如何解决这部分“弱势老人”的养老问题,无疑是一大难题。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姚远教授建议说:

  今后恐怕真正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化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结合,因为社会化的养老他提供的只是商品化的东西,而家庭养老提供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服务。

  当子女照顾家里的老年人的时候,当他感到精力不够的时候,他感到知识不够的时候,他感到时间不够的时候,社区就要出来帮助他。通过这样一种帮助,使得家庭的这种赡养和照料呢能够维持下去。

  12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这封白皮书提到:二十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 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老年人口基数增大、人口老龄化加快而且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