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推理及归纳、概括科学规律的能力。 2、进一步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3、知道什么是惯性,理解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具准备:斜面一块、毛巾一条、纸板一块、玻璃一块、小车一辆、惯性定律演示器、、蜡烛、火柴。 学习过程: 一、激趣设疑新课引入、揭示目标 你知道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是怎样飞越黄河的吗?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飞越宽度达55米,飞跃时间达11.58秒。如果柯受良腾空飞出后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他和他的车将会怎样运动呢?我们今天通过实验探究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预习准备 1、运动物体速度变小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2、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什么是惯性? 三、学习交流与展示 复习提问:1、力能产生哪些作用效果? 2、你能举出一些力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一些例子吗? 演示与分析:观察静止在桌面上的小车 问:分析小车在桌面上受力的情况,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力的作用吗?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运动状态会改变吗?(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的状态。) 观察用手推车车运动,停止推车车静止 问: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呢? 再设问: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到外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会怎样呢?是继续运动?还是立即停止?还是运动一段距离再停止? 讲解与说明: 因为我们很难为运动的物体创造一个“不受到力的作用”的实验条件。因此只能采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用从斜面上滑下的小车作为运动的物体。让小车在不同材料上运动,看它运动的距离大小与受到的摩察阻力有什么关系? 实验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提出问题: 运动小车为什么会在水平面上停下? 建立假设:(学生猜想) 运动物体速度变小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⑴跟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⑵跟受到的阻力大小有关,阻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减小的越快。 ⑶跟小车开始运动的速度有关,开始速度越达减小的越慢。 ⑷ …… 设计实验: 小组讨论:应用所给的实验器材,如何制定实验方案检验你的假说是否正确?——比较水平面上铺不同的材料时,小车通过距离的长短;实验时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水平面铺设的材料;小车在水平面上所能通过的距离。在笔记本上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如下所示。应如何控制实验的条件?——如何保证小车在三种不中的表面上运动的速度相同?(每一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实验探究、收集实验数据 : 将实验表格补充完整,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并作好必要记录。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大,运动时间越长,速度减小的越慢。 引导推理: 假设小车在运动中不受任何阻力,情况又如何?(发挥同学的丰富的想象力)——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运动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结论: :(略) 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 ⑴伽利略: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⑵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其它表述方法: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它告述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就是说: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以前人们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才会运动,没有力作用于物体,物体就不会运动。 讨论与思考: 1、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由此表明了什么?有何感想?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吗?物体不受处力在实际中存在吗?科学往往是众多科学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科学也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发展的过程。 2、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对像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 3、为什么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呢? 4、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什么条件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5、牛顿第一定律反推成立吗? 6、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若将它受到的外力全部撒去,此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 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 强调: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有惯性。 讨论: 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描述的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正因为物体有惯性,才能使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仍然具有惯性,但它却不能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现象: 实验: 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向右拉动小车,当小车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车上的小木块向右倾倒。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思考:为什么? 引导分析: 开始小车和木块一起是运动的,小车受阻而停止时,车上的木块的下部由于和小车之间有摩擦也随着停止下来,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会倒向右方。 实验: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用手指弹击卡片,卡片上的硬币落在杯子的水中。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 实验: 气体也有惯性—用开有洞的纸板箱,让洞对着点燃的蜡烛,用力拍箱子时蜡烛熄灭。 学生观察:看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学生实验:将橡皮块压在一小纸条上,用力迅速拉出小纸条,又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如何解释呢? 惯性现象解释的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原来做什么运动; 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于惯性,研究对象有怎样的表现。 学生应用:读图P46图12。5-4 12。5-5并解释图中现象? 像所有的事物一样,惯性也是有利有弊的,这是难以避免的,学生讨论生活中惯性利弊现象,知道在实际中要注意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要注意防止有害的惯性现象可能造成的危害,利用有益的惯性现象为我们服务。 四、反馈评价 1、汽车突然起动,人向 倾倒,为什么? 2、汽车突然刹车,人向 倾倒,为什么? 3、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为什么要使用安全带? 4、锤头松了,如何用筒易的方法使扣紧锤柄? 5、向前飞行的收音机投掷救灾物时,应怎样投掷才行? 6、有经验的公汽司机进站前十几米处,就关闭油门,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7、对机动车的行驶为什么要限速? 8、有一位乘客从正在行驶的车厢里,正经过电线杆时释放一块石头石头落在何处? 9、有一位乘客从正在行驶的车厢里,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下面情况中球落在何处? A、火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B、火车减速 C、火车加速 D、火车左转弯 10、当自已跳起来,为何总是落向原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