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赵本山在北京的会馆
在主楼与各四合院之间是一条长约100米的小巷,巷子的一侧有一排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二人转艺人雕塑,他们中有人推着小车,有人拿着行李,还有人正穿着二人转表演的行头,非常逼真。正在施工的一位工人说,到了晚上特别好看,雕塑群内的一些小房子、小推车都会亮灯,场景布置很有历史感。 这群雕塑展示的是东北二人转300年的历史,从清朝雍正时期一直到现在,表达不同年代二人转艺人的生存状态。仔细观察了一些雕塑人物的形态,他们中有大口喝酒的东北汉子,也有丰乳肥臀的东北女人,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穿着、神态都极具东北特色,非常亲切。据介绍,在“刘老根大舞台”部分,小沈阳等赵本山徒弟的雕塑也会出现在其中。这个创意是赵本山提出来的,一共有800多个人物,分为“大车店”、“靠山屯”、“胡子窑”、“码头”、“农家乐”、“向阳屯”、“娶亲”和“刘老根大舞台”八个部分。会馆的包间都用诸如“山炮”、“忽悠”、“磨叽”等典型的东北话命名,每个包间里都有一幅壁画。“忽悠厅”、“磨叽厅”等还配上了本山旗下演员的喜剧造型。在“山炮厅”的墙壁上会画着很有特色的壁画,是《乡村爱情》中的“赵四”正在骑猪比赛,客人看了没准会笑翻天。此外,室外还会展示满绣、东北二十怪、踩高跷、扭秧歌等“东北特产”。不仅如此,每个包房内的装修也都非常有特色,除了“快乐餐厅”,在6个四合院部分,赵本山会用自己的经典电视剧命名,比如“乡村爱情大院”、“马大帅大院”等。到时候,院内的服务人员也会装扮成剧中的角色,很有乡土气息,也很喜庆。 除此之外,在会馆主建筑的正对面,将会打造成一个“文化广场”。今后,观众来到这里除了欣赏刘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转表演以外,还可以在文化广场上欣赏一些极具东北特色的文艺演出,会非常热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