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盲目追捧“洋品牌” 小心“出口转内销”

 崔纽藏 2011-08-04
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5日
近日,芬奇家具身份造假被曝光,家居行业的假洋品牌现象再次成为焦点。虽然南宁市场上没有发现被曝光的达芬奇家居产品,但近年来的“外贸家具”、“出口转内销家具”着实让消费者感到难辨虚实。此次达芬奇家具事件出现,使得家具凭海关报关单验明身份的方式也失灵了。行家提醒,为保险起见应该还要查验产品的原产国和地址,遇到那些只是粗略地标注为某国家,而无明确地址的“洋家具”,就要多几个心眼了
  1、卖场 不少“洋品牌”家具身世存疑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南宁市多个家居卖场,没有发现被曝光的达芬奇品牌家居产品。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个“洋品牌”尚未登陆南宁。但走访中记者注意到,许多高档欧式家具都取的是洋名,“100%进口”、“纯意大利品质”等广告词随处可见。
  在南宁长湖路一家欧式家具专卖店,墙上醒目位置贴着“德国原装进口”几个字。记者看到两位导购正兴致勃勃地给一位顾客做介绍,这位顾客看上一套六件套(一张三人沙发+两张单人沙发+一个大茶几+两个小茶几)沙发。
  “我们这里的沙发采用的是最先进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坐着非常舒适……”销售小姐热情介绍,但是只字不提产地和原料的情况。顾客问及这些细节时,销售小姐一指宣传牌说,他们使用的是德国原产提花面料,从弹簧到弹性胶柱都是德国进口的。在该家具的宣传册上,也印着德国当地风景来证明自己是“德国血统”。看了许久,这位消费者犹豫不决地往门口走,随口说了一句:“如果要求订做的话,你们交货时间拖得太久。”没想到,销售小姐情急之下说:“我们厂家其实就在广东东莞,最快15天就能给你交货。”
  记者走访的多家标榜“进口家具”的专卖店,当以顾客的身份要求查看海关报关单或其他证明产品进口渠道的文件,以核实“进口”的说法时,导购员都表示,这些资料在厂家手上,店里没法提供,就连具体的厂家地址也是“无可奉告”。
  “现在家居卖场里的家居品牌,一半以上都有一个洋名字,至于是不是真的‘洋品牌’,就不好说了。”准备添置家具的市民刘女士表示,她对这些洋家具心存疑虑。
  2、揭秘 说是“进口”实为“出口转内销”
  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不少商家称自己的产品是“外贸家具”或“出口转内销家具”。据了解,与我们熟知的外贸服装的渠道相类似,外贸家具是指国内家具生产厂家根据国外来料来样或国外来样、国内选料加工,然后发货给国外客户的家具。
  但是,在许多导购员口中,这些“外贸家具”成了“品质高、售价实惠”的代名词,理由是外贸家具由于出口国外,执行的标准相应比国内要严格,因此质量也比同类产品要高。凭借这一说法,近年来,“外贸家具”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芳心。
  那么,这些外贸家具真的这么好吗?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家具出口生意不好做,广东不少原来只做出口家具的厂家都开始转攻内销市场,因此家具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出口转内销的家具。“就和现在市场上泛滥的外贸服装一样,外贸家具也存在着辨别真伪的问题。”该人士说,有的原来做出口家具的厂家转内销后,就另立品牌销售,这类产品款式好,做工也精致;有的商家标榜的进口家具,很大一部分都是出口转内销的,“宣称进口就是为了给家具‘镀金’提高身价”。
  至于出口转内销家具的价格优势,业内人士表示也不是普遍存在的。“目前,出口家具厂家会对经销商开店提供一些补贴,但其他成本与只做内销的品牌无太大差异。此外,出口家具一般是以单件的形式销售,而国内市场不少家具品牌都是以成套的形式销售。”一位家居卖场负责人如是说。因此,业内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出口转内销”家具时,还是要以产品说明书和检测报告为准。
  3、反思  盲目“崇洋”的消费观不可取
  关于达芬奇家具“造假”,不少业内人士透露,事实上此类“贴牌”生产不仅是家具行业的“潜规则”,在地板、厨具、瓷砖等建材行业也并非鲜见。贴上“洋”标签就好卖,一方面是部分企业严重缺乏诚信,另一方面则是国人盲目“崇洋”的消费观作祟。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宁某高端卖场负责人介绍,来料加工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进口的,但生产的家具不能在国内直接销售,只能先出口到欧美,再通过经销商卖给国内消费者。“严格来说,目前不少进口品牌家具都是‘中国制造’。”该负责人说,国外家具品牌的历史悠久,有的甚至超过100年,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令国内家具企业望尘莫及。
  4、支招   辨别“洋品牌”还要查验产地
  据广西家具协会负责人邹先生介绍,现在的山寨洋品牌从品牌运作流程来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粹的原装国产,但为了销量和价格的考虑,简单地挂上进口牌子,再印上一些异域风光,这属于假洋鬼子的低级形式。另一类则相对精致一些,向国外公司购买品牌使用权或代理权,然后挂着买来的“羊头”,卖自己的“狗肉”。即便是有人质疑,单纯从工商角度审核,是毫无破绽的。最高级的,则是联系国外的皮包公司,成为这种皮包公司的国内制定生产厂家。
  “向销售商索要海关报关单,一直被视为验明洋身份的‘治根之法’,但这次达芬奇事件表明,这种方式不能成为唯一的检验方法。”业内人士介绍说,消费者还可以从原产国和地址上查验。如果只是粗略地标注为某国家,而不明确说明具体州及城市的,就存在较大嫌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