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医师多点执业迈步不大的五大羁绊

 李加彬 2011-08-04

    医师多点执业是医改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据调查,目前各地注册的多点执业医师,只有10%~20%能真正流动起来。卫生部派驻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昆明市联络员倪白云教授总结认为,五大羁绊挡住了医师多点执业的脚步。

 

     倪白云所说的五大羁绊分别为:
   (1)完成工作单位(第一注册地点)包括门诊、病房、教学、科研、带教等在内的日常工作之后难有余力,医师没有时间、精力和体力去第二、第三执业地点工作;
  (2)相关医疗卫生法规规定,医师多点执业必须获得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同意,也给办理多点执业带来难度;
  (3)公立医院的专家都经其所在医院多年精心培养,培养成本很高,在目前的体制机制下,医院的运行发展,还要靠医务人员通过"为更多的病人提供服务和为病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公立医院法人不愿意将自己培养的人才放出去共享,怕病人流失,怕人才丢失;
  (4)多点执业医师担心在第二执业地点开展诊疗活动后,不能保证病人的后续诊疗,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第二执业地点的负责人也担心出现医疗纠纷后处理相当复杂,积极性不高;
  (5)医师到第二执业地点开展诊疗服务的补偿没有具体规定,包括交通费、食宿费等,一些专家自己贴钱下基层,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倪白云认为,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必须一一提出解决方案,才能让医师真正流动起来,使基层患者就近得到优质医疗服务,也为非公立医院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