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晒晒大学录取通知书

 Z教授的e 2011-08-04
时下,各高校录取通知书已经陆续送达考生手中。在坊间、在网上,学生和家长们关于高校录取通知书谁最“潮”的讨论开始了。
 

201176,北京语言大学小语种单独招生计划北京市区提前批次的35份录取通知书开始发放。这也是北京市今年寄出的首批高招录取通知书


南京大学1952年录取通知书


北京大学1978年入学通知书


▲浙江大学2006年录取通知书


清华大学2008年录取通知书


复旦大学2011年录取通知书
以上均为资料图片

    淘宝体、小清新,录取通知玩个性

    与记忆中“恭喜”、“欢迎”之类的公文措辞大不一样,这几年录取通知书越来越个性化,今年更是“创意迭出”。

    最先引起围观的是南京理工大学的“淘宝体”录取通知短信:“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南理工,不错的哦!211院校哦!……亲,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亲,有疑问电我哦!……亲,全5分哦!给好评哦!”这样调皮的语气用在录取通知上,任谁都会会心一笑。

    紧接着,更多的学校在录取通知书上做起了文章。上海财经大学则将录取通知书设计成了存折的样式,正面以学校的主校门为背景,印有校名、校徽及“录取通知书”字样。虽然内容并无创新,这样的形式却有着深深的寓意:希望同学们把珍贵的知识财富源源不断存入这本“知识的存折”。

    除此之外,复旦大学小清新版的抒情寄语“祝贺你跻身百年复旦的星空!日月光华有你闪亮的眼睛,你计划的秋天已褪去童话的色彩,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开垦一万个美丽的未来”令人动容;中山大学的教授手写篆体,南京大学的浪漫诗词串烧则深显学校的人文底蕴;武汉大学附赠的书签也颇具纪念意义,让学生备感温馨。

    事实上,这样个性的录取通知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从2009年起,北京大学别出心裁,随录取通知书附赠游戏光盘。今年,在这张名为《北大英雄》的游戏盘中,大部分校园生活的场景一一呈现,注册、选课、资助、社团、图书馆、食堂等,意在帮同学们迅速熟悉校园环境。据说这是北大研究生自主研发的,在学校引起了一阵追捧,许多北大老生也对《北大英雄》颇感兴趣,纷纷在北大未名BBS上询问该游戏的下载网址。

    入学须知、资助手册,该说的还得说清

    尽管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花样繁多,录取通知书的本意还是要把录取和入学的各种注意事项说清楚。

    据调查,一份厚厚的录取通知书袋子一般会包括录取通知书、入学须知、资助手册、心理须知、防骗手册等。而最重要的那份录取通知书则很贴心地包含两份,一份入学注册用,一份给学生留作纪念;入学须知主要说明开学注册的一系列注意事项;还有为了打消贫困学生顾虑、宣传助学贷款、奖学金制度的资助手册。心理须知、防骗手册则提前给学生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

    除了这些常规的通知、手册,学校还非常体贴地给学生寄去了行李签、学校地图等。一位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说:“当年学校寄来的行李签质量特好,我的箱子、袋子上都贴着,毕业寄行李还派上了用场。”

    电话卡、小广告,录取通知成了“大礼包”?

    由于新生消费市场巨大,从买车票、到存学费、到手机号码,每一个环节都被商家盯得紧紧的。小小的通知书也成为了竞争的起点。

    昆明航空公司近日就推出了2011校园系列之“金榜题名”大学新生优惠产品,大学新生凭2011年高等院校全日制录取通知书就可在特定时间内、在昆航航线范围内享受从生源地至大学所在地的4折特价学生票。

    如果说这是录取通知书的可选择性“优惠”,有的优惠就有那么点“强迫”意味了。比如绝大多数高校都会寄发的银行卡。可不要小看这张银行卡,新生入学的学费、住宿费都会被要求存入此卡,方便学校划账,开学后各种奖学金、助学金也都是直接划入这张银行卡。据了解,这种银行卡一般都是由学校提供数据、银行统一开卡,这也就意味着该银行承接了学校的一大笔金融业务。

    统一办理银行卡是为了方便管理,大家似可理解。可是录取通知书里寄发的各种电话卡就令人挠头了。一位辽宁的新生就收到了电信部门和学校寄来的两张电话卡,卡内均有50元话费。该生在网上发帖求助学长学姐说:“现在我家的电话卡成灾了……紧急咨询一声,我应该用哪一张卡啊?”对于运营商的这种行为,工信部712发布了一份《关于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校园电信业务市场经营行为的意见》,规定未经用户同意,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SIMUIM卡等)、业务宣传资料等行为将被判处违规。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仍有违规行为存在。

    除了各种卡,录取通知书中还存在各种夹寄。一位高校招办的工作人员透露:“规定不能夹SIM卡,但是没说不能夹广告啊,据说还有类似家乐福的促销宣传单等,五花八门。”他说,这些夹寄行为有些高校知情,比如银行卡及部分电话卡;有些是高校不知情、主要是邮局卖广告。据调查,这些夹寄主要会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夹在录取通知书里面,二是在学校的信封外面套一个大信封夹寄,三是抄下学生地址,重新给学生寄东西。

    对于这样的“大礼包”,一位新生家长并没有感到贴心:“随着录取通知书发下来的卡,跟我们平时用惯的卡不是一个银行,现在需要重新开个卡给孩子存钱。还没去学校,孩子的卡就预备了几张,还有一堆广告单子,乱七八糟,有点不方便啊。”

    薄薄的录取通知书,承载了信息、承载了期望。不过当越来越多的商业利益让它越变越厚时,高校、学生和家长,就需要留神一点了。(本报通讯员 陈雪紫 本报记者  茜)

《 光明日报》( 20110804   05 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