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微型课题研究(5)

 天马行空asd 2011-08-04

漫谈微型课题研究(5)

(2009-10-29 09:08:45)
 

5.重视后续研究

微型课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鉴定结束就了之,要引导教师整合问题,深入研究。一是要形成更大的研究课题,“滚雪球式”的发展,二是要链接产生更多问题,“顺藤摸瓜式“发展。

比如一位教师又在后两年内将学生学习习惯问题进行全面分解,各个击破,开展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一系列微型课题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物理课前准备班级制度建设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物理课前心理准备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物理课前知识准备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物理课前准备自觉性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物理课堂认真倾听习惯培养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物理课堂发言积极性调动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物理课堂质疑问难动因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物理作业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物理作业完成激励机制研究》

四、总结:

研究对象: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真、实、小”问题。

研究主体:教师,往往是个体。

研究理念: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收获即成果。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

研究周期:或二三周,或三五个月。

研究成果:可以写成一篇报告或论文,也可以是研究课教学设计或实录、评课稿、研究日记、调查报告、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研究工作总结等。

 借用李和明主任的话:要真正落实微型课题研究,就必须立足课堂,扎根实践,关注问题,由观察入手,由叙事入题,由思考入深,由交流入境,由实际问题的解决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