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读散文提高作文水平

 MouseHappy 2011-08-04
 散文该是常见的,对准备中考作文的学生来说,也该是常读的了。报章杂志中有不少好散文,甚至还有名家名作散文的赏析,经常读,接受其熏陶,大有益于作文。当然作为中学生,该读的中外名著有很多,这对打好文化功底,提高文学修养,很有必要,但要比较直接,比较快的提高作文水平,则须多读散文了。语文课本多选散文,这也是原因之一。现在离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我想名著大概是暂时放下了,但散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美,其中的叙事写人,表情达意,求新求实,正是我们中考作文需要借鉴的。不可不读,至少每天读一、二篇吧。
  这个借鉴是把文章读得有会意,如食物的消化,从中摄取身体的营养那样,也来个读懂读化,或取其立意新或取其构思巧,或取其语言美,融入自己的记忆库,以备不时之需。这当然是从读的实践中慢慢学会的。语文老师指导你读每篇课文的时候,往往分析归纳,既是在指导你阅读,也是在指导你借鉴作文。鲁迅先生精辟地说过,好文章通篇都在告诉你应该怎么写。于是,认真学语文的学生很重视多读散文。
  散文告诉你怎么写当中,有一条根本点是要深入体会的,是作者如何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同样是卖水果的被撞倒了,丰子恺先生取其镜头画成漫画,题词是“拾我者多,还我者少”,认识到世态炎凉,人心自私,弱者无助。作家赵丽宏看到水果摊被撞翻,写出了散文《雨中》,跟丰子恺的漫画相反,记叙了一群人帮着给摊主拾水果,歌颂了新社会新风尚。我给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写的广播剧《一个也不少》,记叙了一群少先队员看到车撞水果摊,不仅大家都帮着摊主拾水果,而且这群少先队员正是去搞队活动,帮助同学,还发现若干年前老师的一个学生也变好了,体现出不能有一个同学掉队的主题。你看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期,对差不多的现象,观察的角度不同,认识也就不同了。因此,读文章的时候,必须研究作者的表述,思考写了什么内容?探索作者的认识,从而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水平。比如大家都读过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内容写的是作者到广东从化温泉休养,喝到荔枝蜜,参观了养蜂场的事,但是,作者要表达的是对蜜蜂的了解,对生活的认识。蜜蜂会蛰人,作者小时候爬树被蜜蜂蛰过,差点从树上掉下来,从此讨厌蜜蜂。这次来从化,看到密密的荔枝林,喝到了清甜的荔枝蜜,“会以为生活都是甜的呢”,便对蜜蜂有了好感,去参观养蜂场,看到蜜蜂忙忙碌碌,进进出出,好像也在建设“社会主义大厦”似的,听了养蜂人的介绍,知道蜜蜂酿成蜜后只吃一点点,一生只能活六个月,为人们贡献出一切,于是跟田间劳作的农民联系起来,感到蜜蜂为自己也为人类创造了生活的蜜。认识达到这种崇高的境界,所以作者最后写道“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就是这样逐步深入的。从读散文中你会得到许多对生活的认识,你会学到许多认识生活的本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