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专家咨询系统(1)

 渝蓉龙翔华夏 2011-08-05

一、概述

(一)起源、演化与传播

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禾本科稻属oryza l.,一年生草本植物。人类食用部分为颖果,俗称大米。中国稻作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14,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3,而产量则约为世界上稻谷总产量的37%,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在谷类作物中稻米所含有的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均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粮食。 起源、演化与传播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世界上栽培稻有两个种,即亚洲栽培稻,又称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 steud.。前者普遍分布于全球各稻区,后者现仅在西非有少量栽培。亚洲栽培稻的祖先是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多年生宿根性的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w.grlffith.,二者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同属aa染色体组,可以杂交结实。国内外文献关于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有种种说法。主张起源于印度的,有hИ.瓦维洛夫、k.雷米(ramiah)rlm.戈斯(ghose)、松尾孝岭等。主张起源于中国的有德堪多(de condo11e)rj.罗舍维兹(rosche vjez)tk.沃尔夫(wblf)等。主张起源于沿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萨姆邦,尼泊尔,缅甸北部,老挝和中国西南部的学者日益增多,有i.h.伯基尔(burkill)、张德慈、渡部忠世等人。中川原捷洋还采用酯酶同功酶电泳分析法,研究各地区水稻品种同功酶的基因型,支持了上述观点。丁颖认为中国的普通栽培稻,是由中国的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栽培稻发源地向南传播,经马来半岛、加里曼丹、菲律宾等岛屿,演化为籼稻;北路进入中国黄河流域,演化为梗稻,约在公元前300年传到日本。中国是普通栽培稻种的起源地之一的依据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中国南方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在东起台湾省,西至云南省南部;南起海南省南端,北至北回归线以北的湖南、江西等省,均有普通野生稻的分布。其次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稻谷、稻米或茎叶遗存的有30余处。最早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距今都在7000年左右。比印度发现的炭化稻谷的年代早。另外,中国是、粳稻分化发源地之一,从云贵高原水稻的垂直分布,可明显看出籼、粳稻的演替现象。云南省海拔在1750以下为籼稻地带,17502000米之间为籼粳稻过渡地带,2000以上为籼稻地带。因此也有人认为栽培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南高原及其邻近地区。

(二)栽培史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史记·夏本纪》关于"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的记载,表明公元前21世纪,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和自然作斗争,疏治"九河",利用"卑湿"地带发展水稻。距今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陕西郑国渠(公元前246)等。西汉时四川首先出现了梯田。6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专述了水、旱稻栽培技术。晋《广志》中并有在稻田发展绿肥,增加有机肥源,培肥地力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种稻技术已有一定水平。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太湖流域为稻米生产基地,京能军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运。当时由于重视水利兴建、江湖海涂围垦造田、农具改进、土壤培肥、稻麦两熟和品种更新等,江南稻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拼作栽培体系。中国稻种资源丰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进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稻作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984年全国水稻栽插面积达33178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700千克,稻谷总产量达到17825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约29%、170%和266%。

(三)分布

全世界稻谷收获面积约145亿公顷,各大洲都有稻的栽培,以亚洲为最色占总面积的90%以上。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据1984年统计,中国水稻种植面积33178万公顷,印度4280万公顷,盂加拉国1050万公顷,印度尼西亚970万公顷,泰国970万公顷。以上亚洲5大产稻国,占世界稻谷收获面积的70%以上。此外,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欧洲与大洋洲各占1%以下。在各种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稻的栽培因地而异。其中有灌溉水源的计7700万公顷,望天田(雨养田)3300万公顷,旱地1900万公顷,海涂湿地500万公顷。
中国稻区辽阔,南自海南省,北至黑龙江省北部,东至台湾省,西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低如东南沿海的潮田,高至西南云贵高原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都有栽培。但主要稻区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并以栽培籼稻为主,而在此线以北则以粳稻为主。在此线以南,太湖流域多种粳稻,云贵高原海拔较高之处亦种粳稻。台湾省籼、粳稻约各占一半。糯稻各地都有,有粳糯(又名大糯)与籼糯(又名小糯)之别,而以粳糯为主。自长江流域双季连作稻兴起之后,多以早籼与晚粳搭配,所以粳稻在长江流域各地有所增加。按省统计,除青海省外,其余各省均有水稻栽培。其中,种植面积在400万公顷以上的有湖南和广东两省,330万公顷以上的有四川和江西两省,250万公顷以上的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和江苏省,200万公顷以上的有浙江、安徽两省,150万公顷以上的有福建省。

 

二、形态

(一)根

属于须根系,有种根和不定根之别。种根又称初生根,只有一条,由胚根直接发育而成,在幼苗期营吸收作用,以后枯死。不定根又称永久根,由茎基部的茎节上生出,其上再发生支根。陆稻、早播稻湿润管理时,嫩根伸长区之上表皮细胞外壁延伸出多量根毛,但在水层中生长的水稻不长根毛或根毛极少。根的顶端有生长点,外有帽状根冠保护。根的数量、长度、分布、伸展角度等因环境条件而变化。根的横剖面由中柱、皮层和表皮等三部分构成,中柱内有木质部的大导管十余个成辐射状排列,韧皮部与后生木质部相间排列。皮层细胞间隙扩大呈空洞,形成裂生通气组织,以进行气体的输送。

(二)茎

一般呈圆筒形,中空,茎上有节。叶着生在节上,上下两节之间称节间。茎基部有713个节间不伸长,称为蘖节;茎的上部有47个明显、伸长的节间,形成茎秆。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茎节数和伸长节间数较多,生育期短的品种较少。节表面隆起,内部充实,外层是表皮,细胞壁很厚,节组织中的厚壁细胞充满原生质,生活力旺盛,比其他部分含有较多的糖分、淀粉等。节的髓部与其上下节中心腔分界处具有肥厚细胞壁的石细胞层,称横隔壁,将两个中心腔隔开。叶、分蘖及根的输导组织都在茎内汇合,因此节内维管束的配置比较复杂。节间的横剖面可分为表皮、下皮、薄壁组织、维管束和机械组织各部分。内部有中心腔,外部有纵沟,每个节间下部幼嫩部分有分生组织,称居间分生组织,由叶鞘保护。茎节是稻株体内输气系统的枢纽,各方面的通气组织在此相互联通,节部通气组织还与根的皮层细胞相连,所以这种从叶片到根系间以茎节部通气组织为枢纽的完善的输气系统是旱生禾谷类作物所没有的。

(三)叶

互生于茎的两侧,为12叶序。主茎叶数与茎节数一致,其数目多少与品种、生育期有直接关系。早熟品种约有913片叶;中熟品种约有1416片叶;晚熟品种的叶数在16片以上。稻叶可分为叶鞘和叶片两部分,在其交界处有叶枕、叶耳和叶舌。发芽时最先出现的为芽鞘,其次在茎基上长出一片不完全叶,没有叶片,呈筒状,以下顺次长出有叶鞘和叶片的完全叶。叶鞘分表皮、薄壁组织、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等部分。整个叶鞘卷抱在茎的周围,在鞘的两缘重合部分为膜状,鞘呈绿色或红、紫色,也能营光合作用。叶舌为膜状,无色。叶耳较小由较肥厚的薄壁细胞组成,边缘有茸毛,在叶鞘上端环抱茎秆,叶枕与叶片主脉连接成三角形。叶片上有平行的叶脉,剖面分表皮、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和大小维管束等部分,表皮有表皮细胞、茸毛、气孔和泡状细胞。气孔排列整齐,茎秆上部的叶气孔较多,同一叶中亦以先端较多,表面比背面多。叶肉细胞中含很多叶绿体,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叶片的长短、大小、弯直和叶色浓淡,都因品种类型、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而不同.

(四)穗

为复总状花序,由穗轴(主梗)、一次枝梗、二次枝梗(间或有三次枝梗)、小穗梗和小穗组成。穗轴上一般有815个穗节,穗颈节为最下1个穗节。每个穗节上着生1个枝梗。每个枝梗上着生若干个小穗梗,小穗梗末端着生1个小穗,即颖花。小穗基部有两个颖片,退化呈两个小突起,称副护颖。每个小穗有3朵小花,只有上部1朵小花发育正常,下部两朵小花退化,各剩1个颖片,称为护颖。水稻颖花包括内外颖各1个,雄蕊6枚,浆片2枚和雌蕊1枚。雄蕊有花丝和花药两部分,雌蕊由二裂的帚状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五)谷粒和米粒

颖花受精结实成谷粒。谷粒一般内部含l粒糙米,即颖果。复粒品种含23粒甚至更多。糙米外部有内外颖包被的谷壳,其边缘互相钩合,钩合的缝线在扁形稻粒的中间而不在两边,此为稻属的分类特征。颖色因品种而异,一般为秆黄色,也有黄、棕、褐、红、紫、条斑等色,颖的顶端为颖尖,有秆黄、黄、褐、淡黑褐、紫黑褐等色,为品种重要特征。颖的表面有钩状或针状茸毛。米粒与谷粒形状近似,有椭圆形、阔卵形、短圆形、直背形、新月形等。米色有白、乳白、红、紫等色。米粒构造分果皮、种皮、糊粉层、胚乳和胚等部分。米的色素在种皮内。胚乳在种皮之内,占米粒最大部分,由含淀粉的细胞组织构成。胚由卵细胞的卵核同精于受精后发育而成,为新的有机体的原始体,由胚轴、盾片、胚芽、胚芽鞘、胚根等组成。

 

三、生长发育

 

稻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整个一生可分为两个生育时期和四个生育阶段。幼苗阶段和分蘖阶段,是根、茎、叶、分蘖节等营养器官的生长时期,合称为营养生长期;长穗阶段和结实阶段,除营养器官继续生长外,主要是穗花、谷粒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时期,合称为生殖生长期。一般水稻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早稻在拔节前分蘖尚未停止时,幼穗便开始分化,称为重叠生育型;中稻在拔节的同时,分蘖停止,幼穗也开始分化,称为衔接生育型;晚稻是在拔节后分蘖已停止若干天之后,才开始幼穗分化,称为分离生育型。

(一).幼苗阶段

稻种萌发时,盾片膨大。胚乳中的淀粉、蛋白质等由于酶的作用而分解为糖类和氢基酸等可溶性物质,通过上皮层,进入胚部,于是胚中各部分细胞分裂增殖和伸长,使种根、胚轴、芽鞘破颖而出。一般在不淹水的湿润条件下,幼根先出,幼芽后出。幼芽最先出现的是不含叶绿素的芽鞘,从芽鞘内长出的第一叶是没有叶片的不完全叶,以后长出的才是具有叶片与叶鞘的完全叶。当第一片完全叶生长时在芽鞘节上开始长出最初的不定根,一般有5条。第三片完全叶露尖时,则又在不完全叶节上长出新的不定根。以后则每抽出一叶,在其下第三节位上发出-批新根。因此叶与根的生长为n3的同伸关系。随着叶片生长数的增加,发根节位依次上移,发根数量相应增加。稻根生长的好坏,对稻的生长有很大影响,根强则苗壮。到第三片完全叶长成时,胚乳中的养分消耗将尽,此后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直接吸收养分,至此幼苗阶段结束。
 
具有发芽能力的稻种,其吸水量达到种子重量的2530%的才能发芽。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012℃;最适温度2832℃;最高不超过40℃。氧气也是发芽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当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才有新细胞的形成和新器官的分化,而在无氧条件下则仅有细胞的伸长。所以,稻种催芽前必须使种子充分吸水,催芽中除保持适当温度,防止高温伤芽外,还应适当翻动种子,改善供氧条件,方能使种子发芽快而整齐。水稻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632℃,当温度低于12(粳稻)14℃(籼稻),幼根和幼芽均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尽管发芽的稻种具有强烈的酒精发酵的酶系统,可以忍受一定的缺氧条件,但长期淹水,土壤缺氧时,胚乳中贮藏物质的转化速度随氧分下降而减缓,芽鞘伸长快,胚根生长慢,常常出现倒苗现象。同时,水稻幼苗期的营养虽然大部分靠胚乳供给,但如光照和土壤养分充足,仍有助于培育壮秧,增强幼苗抗逆能力。

(二).分蘖阶段

从幼苗的第4完全叶起到稻穗开始分化,为分蘖阶段,同时大部分的叶片和根系也都在这一期间形成。
水稻茎秆上的每一个叶节都有一个腋芽能生长成分蘖。凡直接从主茎上发生的分蘖称一次分蘖。由一次分蘖茎上发生的分蘖称二次分蘖,依此类推。一般最早发生分蘖的时间在第4片完全叶出现时,到了幼穗分化以后,就很少发生分蘖。主茎上新叶的出现与分蘖的发生也有n3的同步规律,而且其后再发生的分蘖总是发生在这个分蘖之上,而不会是在它的下面。分蘖基部的根常在分蘖生长第3片叶时开始发生,所以分蘖必须具有4片以上的叶子,方能独立地吸收养分和水分而成为可以出穗结实的有效分蘖。3叶以下的弱小分蘖常因养分不足而萎缩枯黄成为无效分蘖。一般分蘖发生愈早,分蘖节位愈低,成为有效分蘖的可能性也愈大。
 
分蘖发生的早迟和多少,与品种特性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一般生育期较长的晚熟品种比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分蘖力强;茎细、穗小的品种比茎粗、穗大的品种分蘖力强。分蘖要求的最低气温为1516℃,在20℃以上时分蘖发生迅速,2832℃对分蘖最为有利,分蘖的速度与数量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显著变慢和减少,当光强减至自然光强的5%以下时,即停止分蘖。提高氮素营养水平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当功能叶含氮率达3%时分蘖开始发生,达到445%时分蘖发生迅速,降至25%以下时分蘖即行停止。稻田土壤含水饱和至淹灌浅水层对分蘖有利,当耕层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下,或者淹灌水层超过8厘米以上时,均会抑制水稻分蘖的发生。

(三).长穗阶段

 水稻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在完成光周期效应的基础上,茎秆顶端的生长点开始分化,到稻穗的花器发育完成而出穗时,这一全过程称为长穗阶段,一般约经历2535天左右。将整个稻穗发育花粉为:第一苞分化期、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第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内容充实期及花粉器完成期等8个时期。也有人提出简化为: 枝梗分化期、小穗分化期、减数分裂期和花粉粒形成期等4个时期。稻穗各个发育时期不仅具有自身固有的形态特征,而且也存在着同其他器官生长的相关性,一般可根据稻穗发育与叶龄指数、叶龄余数、叶枕距、出穗期、幼穗长度等的相关关系,作为推断稻穗发育进程,决定田间管理措施的依据。
 
此阶段一般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温低于17℃时明显影响幼穗发育,特别是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低温的反应尤为敏感,低温常使花药内毡绒层细胞发生畸形肥大和提早自溶,而终断或减少向花粉传送养分物质的通道,从而抑制花粉粒的发育和充实,降低花粉发芽力。稻穗发育过程中,对肥、水均有较高的需求,一般氮素吸收量占总量的50%左右,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40%。因此,良好的肥、水供应,是提高分蘖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的物质基础。光照不良也影响性细胞的形成,可使每穗粒数减少,所以,过度密植,氮肥过多,都能造成田间郁闭,对稻穗发育和以后的灌浆结实均为不利。

(四)结实阶段

包括出穗、开花、受精和结实全过程。花粉粒充实成熟后23天稻穗即伸出剑叶的叶硝,通常全穗出齐约需35天,始穗至齐穗约需58天。在正常情况下,稻穗抽出后当天或12天即陆续开花。开花时,浆片迅速吸水膨大,将外颖推开。由始开至全开约需1020分钟。此时花丝伸长外露,花药即行裂开散粉。不久花丝凋萎,花药逐渐下垂,内外颖闭合,花药残留在闭合的颖外,调萎枯死。开花的全过程,历时约125小时。稻在开颖前后进行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异花授粉率极低。花粉落在柱头的棘状细胞上23分钟,便可开始发芽,接着花粉管伸进柱头内,约经912小时后开始受精,以后子房逐渐膨大。开花后67天,米粒即可达最大长度,810天后达最大宽度。此时子房内充满白色乳状物质,称为乳熟期;开花1618天后,米粒的外形已基本定型,胚乳中的淀粉增加,且渐趋硬化,是为蜡熟期;以后,米粒水分继续减少,直至坚硬,称完熟期。
 
出穗开花期适宜的温度条件为2535℃,在日平均气温低于2023℃或绝对温度超过35℃以上时,均会影响花粉生活力和花粉管的萌发和伸长,使不孕颖花率增加。灌浆结实期15℃以下的低温,会降低籽粒窿浆速度;超过35℃的高温。又会造成高温通熟,均不利于结实。水稻在出穗后,除根系尚能在近地表的不定根上继续发生大量的分技根即"表根"外,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在外观上都已定型,在内部则仍在进行着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活动。籽粒中累积的干物质亩23以上是由出穗后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直接提供,其余由出穗前蓄积在茎、鞘中的贮藏物质转运而来,这一阶段仍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所以,凡是能增强根系活力、延长茎叶寿命、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促进物质向穗部转运的因素,都有利于增加稻谷产量。收获的适期以蜡熟后、完熟前为宜。即茎秆半带黄色,穗全部呈黄色,谷粒全失青色并已变硬。宜在晴天及时收获。

 

四、品种

品种的现状和类型

(一)我国水稻栽培品种的现状和类型

我国的原始稻作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栽培稻发生了一系列农艺形态和生理特性上的重大改变,形成了品种类型复杂、栽培要求不一、稻米用途多样的局面。
 
依纬度和海拔高度变化造成温度高低不同,从而形成籼稻与粳稻的分化。我国的籼稻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低洼区和华南热带地区,粳稻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以北、太湖流域以及西南云贵高原的高海拔地区。籼稻和粳稻的亚种分化,是我国目前栽培稻品种中表现最明显的分化。
 
因栽培地域和季节的日照长短不同,又形成早()稻、晚稻的分化。大体上双季稻地区的第二季连作稻为晚稻,晚稻的主要特点是对日照长度反应敏感,即品种需要短日照的诱导才能进行穗分化。目前晚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以南稻区。不过,现代许多改良晚稻品种或组合的感光性,经育种家改良后明显减弱,从而成为单季、连作兼用型晚稻。籼稻和梗稻中又分别有早()籼、晚籼和早()粳、晚粳的分化。
 
除籼稻、粳稻和早()稻、晚稻的分化外,由稻田土壤水分多少的不同还形成水稻和陆稻的分化。陆稻又称旱稻。我国目前的栽培稻品种以水稻为主,陆稻的种植面积很少。
 
下面从品种分类、育种方法、栽培方法等不同角度,简述栽培稻品种的类型。
  1
.籼稻 从形态特征上来看,籼稻的茎秆柔软,叶色淡绿,叶片茸毛多、粗糙;分蘖力较强且多数偏散生;谷粒细长至椭圆形都有。从生理特性上来看,籼稻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籽粒比较容易脱粒,谷粒或米粒在1%的石炭酸溶液中浸渍12小时,一般可染成褐色至黑色;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胶稠度较硬。 
  2
.粳稻 粳稻因为许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上明显有别于籼稻,并与籼稻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而成为亚种,如杂交籼稻在秋季制种时若串入了粳稻花粉,则杂种第一代(f1)会出现许多不育的大青棵。粳稻的茎秆坚韧,株型较束,分蘖力偏弱;叶片较窄,色泽浓绿,叶片茸毛少;谷粒形状短圆而厚。
   
从生理特性上看,粳稻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温;籽粒不易脱粒,谷粒或米粒在1%的石炭酸溶液中浸渍不会被染色。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胶稠度软。
  3
.早稻 从纬度上看,我国的水稻南起海南三亚(北纬18°),北至黑龙江黑河(北纬52°),如此广泛的纬度分布,造成水稻对温度和光照反应的多样性变异。早稻的感光性极弱或不感光,只要温度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无论在长日照或短日照条件下均能完成由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换。华南及长江流域稻区双季稻中的第一季以及华北、东北和西北高纬度的一季粳稻都属于早稻。由于早稻的生育期较短,成熟季节较早,在长江以南稻区既可作双季早稻种植,又可做双季晚稻种植,早、中熟品种还可以早翻早,即早稻收获后又再播种、移栽。
  4
.晚稻 晚稻对日照长度极为敏感,无论早播或迟播,都要经910月份秋季短日照条件的诱导才能抽穗。原来的华南和华中一带的单季和连作晚籼或晚粳的地方品种,都属于晚稻。现代改良品种中,许多晚稻品种的感光性被削弱。由于晚稻的成熟灌浆期正值晚秋,昼夜温差较大,稻米品质比较优良。
  5
.中稻 一般在早秋季节成熟,生育期介于早稻和晚稻之间。多数中粳品种具有中等的感光性,播种至抽穗日数因地区和播期不同而变化较大,遇短日高温天气,生育期缩短。中籼品种的感光性比中粳弱,播种至抽穗日数变化较小而相对稳定,因而品种的适应范围较广,华南稻区的迟熟早籼引至长江流域稻区可以作中稻种植。
  6
.秥稻(非糯性) 是相对于糯稻而言的,米粒的胚乳中含有较多直链淀粉的水稻类型。秥稻的米饭粘性较弱,其中粳稻的粘性强于籼稻。大多数秥稻的胚乳中含有15%~30%的直链淀粉和70%~80%的支链淀粉,而糯稻中则只有支链淀粉,不含或很少含直链淀粉(<2)。籼稻、粳稻都有秥稻和糯稻之分,粳型秥稻的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为12%~20%,籼型秥稻一般为14%~30%。秥稻米粒因含有一定量的直链淀粉,煮出的米饭质地干、胀性大,饭粒不易粘结成团。直链淀粉含量过高的秥稻米,食用口感往往不好,超过25%时,米饭的口感差。秥稻的米粒多为半透明状,遇1%的碘碘化钾溶液,因吸碘量较多而呈蓝紫色反应。
  7
.糯稻 是由秥稻发生基因突变而形成的变异类型,其胚乳的糯性是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糯稻和秥稻在农艺形态性状上无明显差异。籼稻和粳稻、早稻和晚稻都有糯性的变异,一般粳糯的粘性强于籼糯。糯米未干时呈半透明状,干燥后呈乳白色。糯米的胶稠度极软,米的胀性小,煮出的米饭粘结成团。糯米胚乳遇l%碘碘化钾溶液仅呈红褐色反应。
  8
.软米 是米饭质地介于枯米和糯米之间的一种类型。籼稻和粳稻都有软米型的品种。软米型品种在农艺形态上与秥稻和糯稻也没有区别,一般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 (2%~12),胚乳呈蜡质状,煮出的米饭质地软滑爽口,冷后不变硬、不回生,食用时冷热皆宜。
  9
.陆稻 陆稻是适应于缺乏淹水条件下生长的生态变异类型,又称早稻。陆稻和水稻在形态、生理、生态上的差异,一般在缺水状况下表现出来。陆稻叶色较淡;叶片较宽,谷壳较厚。陆稻品种可以在水田种植,而水稻品种一般不太适于在旱地种植。陆稻种子吸水力强,在15℃的低温下发芽较水稻快,幼苗对氯酸钾的抗毒力较强,根系发达且分布较深,维管束和导管较大,吸水力强,蒸腾量小,故而耐旱能力较强。
除了上述各种气候、季节等生态型的变异外,还有许多从育种或稻米用途等方面的区别。
  10
.常规稻 栽培稻是自花授粉的作物,经过上万年的演化适应了自交繁衍后代而不至于衰退。我国所征集的栽培稻地方品种资源绝大多数都是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的纯合体。常规稻的基因型是纯合的,其子代性状与上代相同,因此它不需要年年制种,只要做好防杂保纯工作,就可以连年种植。
  11
.杂交稻 由两个遗传性不同的水稻品种间相互杂交所产生的具有杂种优势的子1代构成。杂交稻的基因型是杂合的,但个体间的遗传型相同,因而群体性状是整齐一致的,可作为生产用种。杂交稻子2代,因子1代基因型的杂合性而产生性状分离,生长不整齐,优势减退,产量不同程度地下降,故子2代一般不能继续作种子使用,所以杂交稻需要每年制种。杂交稻子1代种子的生产途径有三系法、二系法和化杀法。
  12
.再生稻 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养料和温度等环境条件下,使之萌发出再生蘖,并进而抽穗、开花、成熟的一茬水稻。水稻的每一叶腋间都有 1个腋芽。腋芽是休眠还是萌发而形成分蘖乃至成穗,与品种特性和环境条件有关。一般情况下当水稻进入生殖生长后,腋芽不再萌发成蘖而处于休眠状态。水稻的再生力在品种间有明显的差异。目前国内许多地区利用杂交稻割茬再生。
  13
.直播稻 是一种直接播种而不经过移栽的栽培方式,具有省工、省水等优点。进行直播栽培的水稻,在根系生长、分蘖生长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并非所有移栽水稻的品种都适合用作直播稻栽培。直播稻的特殊要求是根系要扎得深而广,高抗倒伏,分蘖节位低但不要多,即分蘖穗不求多但求大,不易落粒,以便适应机械收获。
  14
.香()稻 指稻米具有香味的品种。多数香稻品种植株各部分器官能散发出香气。由于香稻米在蒸煮时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籼稻和粳稻、秥稻和糯稻都有带香味的品种。

(二)主要优良品种

1籼稻

1)、早籼

南特号
 
原名赣早籼1号,原产江西省南昌县,1934年前南昌农业试验场等单位选出。株高100120厘米,穗长2030厘米,每穗粒数8090粒,无芒或间有短芒,千粒重28.生育期105110天。苗期耐寒力弱,分蘖中等,较耐肥。抗螟、避螟,抗稻瘟病较强.耐早耐涝.适应性广。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福建,广东,广西,甘肃,河南等省(自治区)1958年推广总面积3.30万公顷,一般增产10%左右。
 
莲塘早
  1947
年江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赣农3425/南特号杂交育成。株高9011厘米,穗长1619厘米.每穗粒数60粒,无芒,谷粒小,千粒重2325克.生育期94104天,苗期不耐寒,分蘖少。较耐肥.抗倒伏,抗稻瘟病,但易感染赤枯病.易落粒发芽。1958年江西省各地推广2000公顷,较本地早熟种增产510%,在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四川等省也有部分种植。
 
陆财号
 
福建省仙游县农民陆财1948年从南特号单株选育而成,1956年定名陆财号。株高110厘米,穗长厘米,每穗80多粒,生育期1051l0天。适应性广,耐肥,耐旱。耐涝,分蘖力较差,灌浆慢,粒易脱落.较抗倒伏,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等省。1958年福建全省种植面积达13000公顷左右,比当地一般品种增产10%以上。
 
矮脚南特
 
广东省潮阳县灶浦公社东仓大队农民洪春利,洪群英1956年从南特16中系选商成。株高7080厘米,穗长1618厘米,每穗粒数6580粒,无芒。千粒重25,生育期115120天,分蘖力强,耐肥力强.不易倒伏,易感稻瘟病。纹枯病,抗逆性不强,易落粒,耐寒性中等。是中国较早推广的矮秆良种,也址中国矮化育种主要矮源之一。60年代初期,中国南方各省广为种植,适应范围较广,一般较当地高秆品种增产10%以上。
 
二九青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1969年用中籼二九矮7号与青小金早杂交育成。属早籼早熟种,株高7080匣米,株型紧凑,叶片挺直,适宜密植。每穗6080粒.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426克,生育105天左右。感温性强,耐寒性差,分蘖力弱,耐肥力中等,抗稻瘟病能力较强.米质较好,适应什强。曾广泛分布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在一般肥力条件下,每公顷45005200千克;在较高的肥力和管理条件下,每公顷可达6000千克以上。1985年种植面积42.6万公顷
 
先锋一号
 
又名先锋矮。浙江农业大学用广场矮与陆财号杂交,于1966年育成。株高80厘米,穗长20厘米,每穗80粒,结实率75%左右,千粒重2526克,全生育期115120天,苗期较耐寒,适于早播,分蘖力中等,轻度到中度感穗颈瘟和纹枯病。分布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省。1982年种植面积60万公顷,1985217万公顷
 
广陆矮四号
 
广东省农科院1962年用广场矮3784/陆财号杂交,于1967年育成。早籼。株高8085厘米,穗粒数6580粒,千粒重2627克。生育期110120天左右,分蘖力较强,抗旱力较强,耐肥抗倒,易感纹拈病、白叶枯病。分布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1982年种植面积127万公顷,1985762万公顷,曾是长江流域双季早稻主要品种。
 
湘矮早9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用691与湘矮4号杂交育成。早籼,全生育期103天左右,矮秆、长势壮旺,穗人粒多,单株分蘖力强,根群发达,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每穗粒数120粒左右,耐肥力较强,抗白叶枯病力较弱。分布于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1982年种植面积达75万公顷。
 
原奉早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研究室1971年用钴60厂射线照射科字6号,后经过选育于1973年育成。株高7980厘米,穗长21厘米,每穗粒数8090粒。千粒重2223克,生育期105110天,苗期抗寒力较弱,耐肥力中等,易感稻瘟病、白叶枯病,不易早衰,不易落粒。分布于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市,1982年种植面积达79万公顷,1985135万多公顷,每公顷一般产52506000千克。红410浙江省温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珍汕96与龙菲313杂交育成珍龙410。福建省同安县良种场引进后发现分离现象,从中选出稃端红色的株系而育成此品种。株高6080厘米,千粒重2830克,每穗仅4060粒,全生育期110115天,结实率8595%,穗短,较抗病虫害,谷壳薄,易在穗上发芽。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省(自治区)1982年推广面积达49万公顷,1985274万公顷,一般每公顷产37504500千克。
 
竹系26
 
江苏省镇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竹莲矮中选取变异单株,于1974年育成。株高70厘米左右,株型适中,生育期110天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结实率80%左右,灌浆速度快。生长清秀,后期转色好,秧龄弹性大。每穗6070粒,千粒重24左右,米质较好。耐肥力中等,可在中等肥力地区搭配种植。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省。1985年种植面积15万公顷。

2)、中籼

胜利籼
  1932
1936年湖南省第二农事试验场从湖南省湘潭县农家品种"选砧"选单穗培育出来的早熟中籼良种。1937年定名选砧一号,1939年改名胜利籼。高秆株型,根系发达,茎秆粗硬,剑叶倾斜,稻穗露剑叶之上,俗称"晒面禾"。穗长大紧束整齐,着粒较稀,穗下部不实率高。粒细长饱满,无芒,稃尖谷壳带黄白色。腹白较大,碎米率较高。耐瘠、耐旱、较耐肥,不易落粒,能避免螟害,感稻瘟病较轻,感白叶枯病重,易感胡麻叶斑病。再生力强,产量高而稳定。分布长江流域各省(包括豫南)40年代成为全国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之一。1957年不完全统计,总栽培面积130万公顷以上。比地方种增产10-30%,是中国籼型良种的主要育种亲本之一。
 
中农4
 
前中央农业实验所四川工作站从湖南地方种临湘铁脚早中系统选育而成。株高133150厘米,叶鞘及茎秆基部均呈紫红色,穗长2125厘米,每穗粒数110140粒,千粒重2527克,全生育期126140天。耐月巴。秆硬抗倒,感病虫害轻,具有成熟快而整齐的优点。但苗期不耐寒。分布于四川,江苏、湖北,广西、安徽,福建等省(自治区),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南方稻区主要中籼良种之一。1957年统计,当时生产上还有85万公顷,至60年代被矮秆良种取代。
 
广场13
 
原名13027号,原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胜利籼/南特号杂交育成。属早籼迟熟或中籼。生长势强,株高143厘米,每穗96粒,谷粒有短芒,米质中等,千粒重27,分蘖力中等,抗旱力和耐盐碱力较强,耐寒力中等,对穗颈稻瘟感染中等,抗白叶枯病较弱。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等省(自治区)的南部,1958年在佛山,高要,惠阳等地栽培面积达37万公顷。矮化育种用其作亲本,育成了广场矮等一系列.  
 
南京1
 
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胜利籼/中农4号杂交育成,又名399,属高秆中籼。株高138145厘米,穗长2528厘米,每穗粒数104粒,子粒重263,无芒,无色。全生育期123133天,可作早籼迟熟种。苗期耐寒力弱,耐肥、较抗稻瘟病。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适应性广,比同期地方品种增产63334%。
 
泸场3
  1951
年原四川川南农业试验场从泸县秧公子中系选育成,属高秆中籼早中熟种。株高135140厘米,穗长2527厘米,每穗着粒125140粒,千粒重2526克,无芒。秆节、稃尖为紫色。全生育期133135天。苗期较耐寒,长势茂盛,较抗稻瘟病,感纹枯病轻,适应中上等田栽培,肥多易倒伏。主要分布于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中稻区,19521958年,每年种植23万公顷左右,60年代以后,被矮秆中籼品种取代
 
矮仔秥
 原产南洋群岛,194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一华侨引进。属中籼或早籼迟熟品种,矮秆株型,株高80100厘米,穗长1923厘米,每穗粒数120粒,子粒重26左右,生育期140150天。分蘖力强,耐肥,不易倒伏,抗寒力强,易染稻瘟病。分布于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1958年广西推广约1万公顷, 比一般品种增产3050%。是中国较早推广的矮秆良种,也是矮化育种重要的矮源之一。
 
广场矮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956年用矮仔秥4号与广场13杂交,于1959年育成。株高7080厘米,茎秆粗壮坚韧,节间短,叶片短宽挺直,叶色深绿。每穗7080粒,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5左右。谷粒有短芒,米质中等。分蘖力强,根系发达,抗倒耐肥,但不耐寒,抗白叶枯病力也弱。适应性广,不论是平原、丘陵,凡是肥力条件较好的田块,均适宜种植。一般每公顷产52506000千克,高的达7500千克以上。60年代曾是广东等省的当家品种之一。
 
珍珠矮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958年用矮仔秥4号/惠阳珍珠早杂交,于1962年育成。属中籼或早籼迟熟品种。株高9095厘米。穗长1920厘米,每穗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425克,生育期125130天。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米质中上,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有轻度感染,耐寒性较强,不易早衰。1978"东全省推广面积837万公顷。分布在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省(自治区)
 
南京11
 
原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于1967年用高秆的南京6号与矮秆的二九矮4号杂交育成。株高90厘米左右,每穗粒数100粒,千粒重2628克,生育期125130天,抗寒力强,耐肥,抗倒,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一般,抗纹枯病弱,易在田里发芽。分布于江苏,安徽,河南、四川、陕西、广东等省,1982年推广面积498万公顷198517万多公顷,每公顷产52506000千克。
 
泸双101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71年以矮脚南特号/马边双须谷杂交育成,全生育期135137天,属中籼早、中熟种。株高95100厘米,分蘖力中等,每穗着粒110125粒。穗长2527厘米,穗尖有顶芒,谷粒浅黄色,米质中上,出糙率80%,精米率75%。苗期较耐寒,叶色淡绿、株形紧散适度,分蘖中上,成穗率75%,后期转色良好,对光温反应迟钝,适应性广,较抗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一般每公顷6750千克左右,高的7500千克以上。1976年在四川最大面积达96万公顷,是70年代中稻地区主要良种之一,至1985年生产上还有4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两省及贵州省北部,陕南、鄂北也有少量种植。
 
桂朝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于1973年用晚稻桂阳矮49和朝阳早18杂交育成的。中籼。株高100厘米,每穗粒数80100粒,千粒重25左右,晚稻种植生育期110天,作早稻种植130天,作中稻种植145150天。抗纹枯病力较强,易感稻曲病,后期若遇台风雨容易倒伏和出现穗发芽。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一般每公顷卢6750千克左右。稻米加工品质较好,但食味品质较差。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等省(自治区)1982年种植面积达208万公顷。1985年还有81万多公顷。

3)、晚籼

浙场3
  1949
年前浙江省稻麦改良场选育,全生育期130145天,属晚籼迟熟种。高秆株形,株高90120厘米,分蘖力强,穗小,每穗粒数5090粒,千粒重2022克,米质较优。后期较耐寒,不耐肥,易倒伏,抗稻瘟病差,能避螟害,适应性广。主要分布于浙江、四川两省作双季晚稻,少数地区作一季晚稻。
 
浙场9
  1949
年前浙江省农业改进所从宁波地方品种晚青中选出,全生育期500160天,属晚籼迟熟种。高秆株型,株高l00120厘米,分蘖力很强,秆细软,不抗倒伏。穗长1819厘米,每穗80100粒,有短芒,千粒重26左右。较耐肥,抗颈稻瘟病弱。4050年代分布于四川泸州、江津,江西南昌、上饶及浙江省西北部,湖南、福建等省也有部分种植。一般每公顷产30003750千克,比地方种增产l026%。
 
包胎矮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农业试验站于 1959年用中山红136与秋矮133(矮仔砧)杂交选台。而成。株高105厘米,穗大粒小而饱满,一般每穗8010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2左右,全生育期140l45天。适应性广,较耐肥、抗病、易脱粒,但易感胡麻叶斑病,抗寒力较强,抽穗期遇"寒露风"为害时较其他晚籼损失率低。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1982年推广面积20万公顷,198536万公顷
 
包选2
 
广西壮族官治区玉林地区农业试验站从包胎白分离单株选育而成。株高100105厘米,穗中长,每穗粒数85粒,千粒重21左右,生育期105110天,分蘖力中等,抗病虫力较强,适应性广,产量稳定,较易倒伏,抗寒力中等。分布于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1982年广东省种植面积49万公顷,1985244万公顷
 
团结l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66年从广二矮变异单株选育而成。株高85厘米左右,穗大粒多,每穗100粒,结实率高,千粒重23左右,生育期125天左右,耐寒力强,适应性广,抗白叶枯病差,易受虫害,抗落粒性、抗倒伏性均较弱,后期有早衰现象。分布于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1982年种植面积24万公顷,1985122万公顷,一般单产3700千克/公顷。
 
余赤23l-8
 
湖南农学院用余晚6号与赤块选杂交选育而成。1975年定型,19771978年参加省区域试验,产量列供试品种首位。该品种感温性较强,感光性较弱,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株高8090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抽穗成熟整齐,谷壳薄,糙米率80%,米白色透明,心腹白小,米质和食味好。适应性广,对黑尾叶蝉,青、黄矮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均有一定抗性,后期耐寒性也强,适宜中上肥力水平的田种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等地区,1985年种植面积345万公顷

2粳稻

粳稻品种
 
黄壳早廿日
 
江苏省江阴县农民唐宝铭从地方种早十日中选出。1952年后进行试验推广。中粳。株高120130厘米,穗长20厘米,有长芒,每穗100粒,千粒重26左右,生育期140150天,分蘖力强,较耐肥,易感染病虫害。分布在江苏省,比当地品种增产10%以上,在安徽、山东、湖北、河南等省也有分布。
 
水原三百粒
  1948
年天津市小站农民潘富荣秋收时在种水原的田里发现厂一株(三穗)秆硬、不倒、穗大粒多的稻子,保留繁殖而成。中粳。株高110115厘米,穗长17420厘米,每穗122164粒,千粒重27左右,生育期在北方为150160天。耐寒、抗倒,穗紧密整齐,不易落粒,在河北省表现对稻瘟病抵抗力不强。分布于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天津等省、市,比当地种增产30%左右。
 
银坊
 
原名中生银坊主,l940年由日本富山县农事试验场引入,开始在天津军粮城农业试验场种植,1947年在天津推广。中粳。株高l07115厘米,穗长1520厘米,每穗140170粒,无芒或偶有短芒,千粒重27左右,生育期155166天。分蘖力中等,耐肥抗倒,品质优良,有粘性,不易落粒,耐寒性也强,对稻瘟病抵抗力较弱,粒易发芽。分布于河北、四川、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江苏、福建等省,比当地种增产30%左右。
 
南粳3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农垦57×桂花黄)ir26]fl(农垦57/台中育39)的复合杂交,于1978年育成。中粳。株高90厘米左右,穗粒数130左右,千粒重2325克,结实率9590%,生育期140143天,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弱,中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后期耐低温性偏弱,灌浆速度慢,千粒重偏低,易穗上发芽。1982年江苏省种植面积达3万公顷左右。
 
川大粳稻
 
是前四川大学农学院从台湾引进的台农38号中单穗选出。中粳。株高110120厘米,叶片较宽,颜色深绿,穗大粒多,着粒较密,腹白少,米质好。分蘖中等、耐肥,苗期耐寒,较抗病,成熟整齐、20世纪50年代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大面积种植。
 
西农175
 
原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属多穗型中晚熟品种。株高l00厘米左右,每穗l00粒左右,子粒重28左右,全生育期160170天,株型紧凑,叶直生,耐肥、抗倒,特别适合于较高度的密植。比较耐寒,成熟性能较好,出米率高,米质较为优良,还有比较耐涝、抗旱,稻草产量高等优点。适宜贵州省高寒半山坝地栽培。
 
桂花黄
 
又名苏粳1。江苏省苏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意大利的伯利拉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粳品种。作单季稻150天左右,株高90l00厘米,每穗80粒左右:作后季稻125130天,株高约70厘米,每穗6070粒,千粒重2627克。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生长清秀,耐肥抗倒,叶片短宽、挺直,叶肉厚,叶色深,分蘖弱,穗大粒多。较抗稻瘟病和纹十占病,作单季稻栽培每公顷产量可达7500千克,作后季稻55006000千克。江苏省曾发展到67万公顷。
 
老来青
 
上海市松江县全国劳动模范陈永康从当地晚粳中选出。晚粳。株高122匣米,成熟时茎秆仍带绿色,穗长2021厘米,无芒或有顶芒,千粒重3032克,生育期,单季晚稻145175天,作双季晚稻140149天,耐肥,较抗倒伏,空壳率低,抗白叶枯病较强,但易感纹枯病和穗颈稻瘟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两岸及浙江省东部北部平原,比当地品种增产1020%。
 
沪选19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从农垦57中系统选育而成。晚粳。株高75匣米左右,穗长13厘米,每穗4045粒, 实粒率85%,千粒重27,全生育期130135天,谷壳薄,出米率高,后期耐低温能力较强,抗病力中等。分布于江苏,湖北、安徽、广东、上海等省市,1982年推广面积3万公顷
 
农垦58
 
原农垦部1957年由日本引入,定名为农垦58。晚粳。株型紧凑,秆较矮,株高-季晚稻98112匣米,双季晚稻6580厘米,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耐肥抗倒,抽穗整齐,灌浆快。后期抗寒,较耐迟播,适应性广,穗长1519厘米,每穗6590粒,结实率82%,作单季晚稻有顶芒,作双季晚稻无芒、千粒重2629克,作单季晚稻种植生育期165170天,作双季晚稻为145天左右,较抗白叫叶枯病,不抗黄矮病及穗颈稻瘟。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等省。1975年长江流域种植345万公顷左右,一般单产6000千克/公顷以上。
 
农虎6
 
浙江省嘉兴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农垦58/老虎稻杂交育成。属迟熟晚粳品种。株高,一季晚稻100厘米左右,双季晚稻8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秆坚韧,剑叶角度小,叶色浓绿。穗形较紧,着粒密,每穗5060粒,千粒重2428克,米质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全生育期一季晚稻为165天左右,双季晚稻为140天左右,耐肥抗倒,抗寒力也强,不易早衰,较抗稻瘟病、小球菌核病和黄矮病。分布在上海、安徽、浙江等省(),一般单产15005500千克/公顷,高产可达7500千克/公顷以上,1982年种植面积229万公顷
 
鄂晚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鄂晚3号与4243杂交,于1976年选育而成。晚粳。株高8595厘米,穗长1619厘米,每穗6070粒,千粒重2324克,作双季晚稻生育期120125天。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成穗率高,抗病性较好,特别是抗白叶枯病,较抗稻瘟病、纹枯病等,容易脱粒。分布于湖北,1982年种植14万公顷,比沪选19增产10.2%以上,一般单产55006000千克/公顷乙1985年种植面积186万公顷
 
台中65 
 
台湾省台中区农业改良所于1936年育成,亲本是龟治和神力。株高110厘米左右,无芒,每穗粒数6090粒,千粒重25左右。全生育期100120天,抗寒性中等,较抗倒伏,抗白叶枯病,感染稻瘟病,对斑飞虱有一定的抗性。籽粒圆形,透明度好,心白极少,米质好。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台湾省的主要推广品种,1957年的种植面积为105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为40005000千克/公顷。
 
嘉南8 
 
台湾省台南区农业改良场于1941年育成,亲本是南育183和台中65。株高100厘米左右,每穗粒数为100120粒。千粒重2223克,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抗寒,抗倒伏性中等,抗白叶枯病。籽粒短宽呈圆粒,透明度较高,食味品质也好。60年代为台湾省的重要推广品种。最高年种植面积14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为300500千克/公顷。
 
台南5
 
又名南改育24号,由台湾省台南区农业改良场于1965年育成,亲本是高雄18和嘉南8号。株高105厘米左右,每穗粒数95110粒,千粒重约26,全生育期100120天。耐寒性较强,抗倒伏性中等,抗白叶枯病,也较抗稻瘟病。在台湾省各区均有种植,大面积推广达20年之久(19661986)70年代中期,最大种植面积达40多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45005500千克/公顷。
 
台农67 
 
台湾省农业试验所用台中试138和台农61作亲本于1978年育成。株高100厘米左右,每穗粒数7090粒,千粒重25左右。全生育期100110天,抗寒,抗倒伏,抗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粒短宽呈圆形。籽粒透明度高,食味品质好,为台湾省80年代主要推广品种,全省各县均有种植,最高年种植面积达45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为40006000千克/公顷。

3杂交稻

杂交稻优良组合
 
南优2 
 
二九南1axir24。株高103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44天,杂交优势明显,分蘖力强,每穗150粒左右,千粒重24左右,抗倒性和抗病性均较差,易感白叶枯病、纹枯病,抽穗期不耐高温,结实率低,易落粒。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南优6
 
二九南laxir26。作中稻株高为90厘米左右,作晚稻为80厘米左右。千粒重26左右,间有短芒。生育期中稻132天左右,晚稻125天以上,分-蘖力较强,抽穗整齐,耐肥抗倒,较抗白叶枯病,抽穗扬花期间对温湿度反应敏感。分布于江苏、湖北等省,1982年种植面积12万公顷,一般单产60007500千克/公顷。
 
汕优2 
 
珍汕97axir24。株高90110厘米,穗长21厘米左右,每穗110140粒,结实率7080%,千粒重2728克,全生育期,作中稻为130140天,作双季晚稻为125130天,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对高低温适应能力较强,较抗稻瘟病,不抗白叶枯病,易感纹枯病,适应性较强。分布于湖北、福建、江西、广东,四川、贵州等省,1982年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一般单产60007500千克/公顷,1985年种植229万多公顷。
 
汕优6 
 
珍汕97axir26。作一季稻株高90厘米,作双季晚稻8085厘米,作一季稻每穗150粒左右,作双季晚稻120粒左右,结实率8085%,千粒重2526克,生育期一季稻138天,双晚125天,分蘖力强,成穗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能力强。分布于安徽,福建、湖北、浙江,湖南、广东、四川等省,1985年种植面积904万公顷,一般单产6 5007 500千克/公顷。
 
汕优63
 
珍汕97ax明恢63。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9天,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天。苗期较耐低温,秧田出叶速度快,分蘖力强,生长繁茂,青秀,穗大,结实和成穗率高,米质较优,适口性好。对稻瘟病抗性较强,但对黄矮病和普通矮缩病抗性较弱。1985年推广面积393万公顷
 
威优6
  v20axir26
。株高85100厘米,穗长2123厘米,每穗130粒左右,千粒重29左右,生育期125130天,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成穗率高,耐肥抗倒,抗病能力较强,后期易早衰。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四川等省,1982年种植面积为106万公顷,1985年种植117万多公顷。
 
威优35
  v20ax
二六窄早。早籼。株高8595厘米,千粒重2729克。耐肥抗倒,后期转色正常,能抗多种稻瘟病生理小种,较抗稻飞虱和纹枯病。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适宜在23on以北、28n以南地区作双季早稻,1984年推广45万公顷,单产7500千克/公顷。1985年种植92万公顷
 
威优64
  v20ax
64。株高适中,株型紧凑,长势旺,抽穗整齐,有效穗多,结实率高,全生育期早稻125天左右,作晚稻为108天。分蘖力强,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多种病虫。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省,1984年种植20万公顷左右,1985年种植616万公顷
 
黎优57
 
黎优axc57。株型整齐,株高105110厘米,出米率8083%。耐肥,抗倒性强,抗白叶枯病较差,在较低生产条件下增产幅度大,一般单产82509000千克/公顷,1985年种植94万公顷

    

五、生态区与良种适应性

(一).生态区划分  

根据中国稻作在地域分布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的稻区。以地区生态条件、种植制度和稻种类型三者结合的方法,将全国划分为6个稻作带。70年代以来,根据稻作生产和研究工作的进展,在原有6个稻作带的基础上,把原依行政区域分带改为按自然生态和经济技术条件的地域特点分区,修正了各区的分界线和命名,并充实了一些生态描述。
 
华南湿热双季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包括云南省西南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南部,福建省东南部,台湾省以及南海省等地。本区稻田约占全国稻田面积的17%,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稻谷总产的16%,均居全国第二位。
本区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高温多湿。稻作期间日平均气温2226℃,日较差5481℃,>10℃的积温65008000℃。稻作生长季达260天以上,山区比同纬度平原短510天。早稻安全播种期:2月中旬至3月中旬;海南省南部可在12月播种,全年都能种稻,是中国水稻育种加代的重要基地;丘陵山地随海拔每增高100,播种期推迟37天。晚稻安全齐穗期:9月下旬至10月底;丘陵山地随海拔每增高100,提早25天。稻作期间总日照时数140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060%,且由南向北递减;光合辐射总量4050千卡/平方厘米,由南向北,自东到西递减,海南省为全国最高值。稻作季节雨量充沛,总降水量11001600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匀,丘陵台地有明显春、秋干早。土壤多为冲积土、砖红壤、赤红壤等发育而成的水稻土。种植制度以双季稻为主,占稻田面积80%以上。海南省南部的陵水、崖县有少量三季稻和冬稻种植。稻田复种轮作方式多样,有以双季稻与冬作物夏种的一年三熟制;有休闲田种植双季稻;有单季稻与甘薯、大豆、花生、甘蔗、黄麻等旱作物,复种的一年两熟制;有稻作与旱作实行年间轮换的水早轮作制。稻作品种以釉稻为主,山区和台湾省有粳稻种植。本区常有早稻播种和开花期间的低温阴雨,晚稻出穗、灌浆期的"寒露风",春、秋干旱,夏季台风暴雨以及交替出现的病虫危害等。
 
华中湿润单、双季稻作区
 
位于淮河、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包括江苏、安徽省的中、南部,河南、陕西省的南缘,四川省东半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诸省及上海市的全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福建省的中、北部。本区稻田约占中国稻田面积的655%,稻谷产量约占中国稻谷总产的66%,均居全国首位。
本区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稻作期间日平均气温2125℃,日较差610℃10℃积温45006500℃,由南而北递减,东西差异不大;四川盆地南部积温稍多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丘陵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积温减少100℃左右。稻作生长季为200260天,丘陵山地短厂同纬度平原。早稻安全播种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由北而南逐渐提早;丘陵山地随海拔每增高10o米,推迟34天。四川盆地因有秦岭、大巴山对寒流的阻挡,春温回升早于东部沿海地区,早稻播期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要早1015天。晚稻安全齐穗期:9月初至10月上旬,四川和汉中盆地比同纬度平原提前510天。稻作期间日照总时数9001600小时,以四川盆地最少;日照百分率3050%,北多南少,沿海又少于内陆。稻作期的光合辐射总量3048千卡/平方厘米,沿海与山地丘陵,因云雨较多,总辐射量偏少。稻作生长季节总降水量为7501300毫米,北少南多,差异较大。平原为冲积土,土质肥沃,丘陵山地多由红壤、黄壤发育而成的水稻土,土质粘性大,有机质含量低,酸性强;低洼地区地下水位高,土壤次生潜育化严重。种植制度为单季稻、双季稻的过渡地带。北部沿淮和鄂北一带为单季稻区:中部的苏南、浙北平原、皖中平原、鄂中丘陵平原、汉中盆地及四川部分盆地为双季稻与单季稻混栽地区:再向南移,双季稻面积显著增多。丘陵山区的种植制度,因地域和海拔不同而有差异。中部的浙北、皖南海拔在300以下,南部福建在500以下,一般都可种双季稻。品种以籼稻占多数,杂交籼稻占有很大比重。太湖平原的单季稻和双季晚稻采用粳稻。本区由于气候的不稳定性,水、旱、风、雹及高、低温等多有发生。同时,病虫害种类多,常在生产上造成损失。
 
华北半湿润单季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辽宁省的辽东半岛,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的张家口至内蒙古自治区多伦一线以南部分,山西省全部,陕西省秦岭以北的东南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以南的黄土高原,甘肃省兰州以东,河南省中北部,山东省全部,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北地区。稻田面积约占中国稻田面积的8%,稻谷产量约占中国稻谷总产量的8%。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季温度回升缓慢,秋季气温下降较快。稻作期间日平均气温1923℃,东部高于西部,南北差异较小;日较差1014℃;>10℃的积温为35004500℃,自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稻作生长季为140200天,华北东部长于西北部和辽东半岛。安全播种期为410425;安全齐穗期,8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稻作期间日照时数为12001600小时,日照百分率4660%,以华北平原为多。稻作生长季的光合辐射总量为3542千卡/平方厘米,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海河一带为本区的高值区。稻作期间降水量一般为400800毫米,东南多于西北,西部的兰州只有288毫米。降水季节分布不匀,春雨特少,主要集中在6月至8月,年际变率较大,多雨年平原洪涝成灾,少雨年干旱严重,致使稻作面积难以稳定。土壤是由草甸土、盐碱土,部分为褐土、栗钙土等发育而成的水稻土。其淋浴作用小,富含速效性矿物质养分。但因蒸发强烈,低地表土极易泛盐。陕西省关中及山西省汾河下游冲积平原,土壤疏松肥沃。种植制度以单季稻为主,淮北平原、海河地区多以一熟稻和麦稻两熟搭配种植,辽东半岛以一季中粳为主。品种在北部以早熟或中熟中粳为主;南部地区采用中籼、杂交籼稻。
 
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包括黑龙江省东部,吉林省,辽宁省的中北部。稻田面积约占全国稻田面积的25%,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稻谷总产的30%。本区单产较高,米质优良,是商品优质米产区之一。
本区属中温带和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温和湿润,冬季严寒漫长。稻作期间日平均气温1720℃,日较差12℃左右;>10℃积温小于3500℃。黑龙江省北部只有2000℃。稻作生长季110160天,为全国最短。安全播种期自南向北为425525。安全齐穗期为720815。稻作生长期总日照时数10001250小时,日照百分率5560%,光合辐射总量2435千卡/平方厘米,自北向南递增。降水量只有300600毫米,西部少于东部。水分不足乃是影响稻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多为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盐碱土等发育而成的水稻土。种植制度均为一年一熟的单季早粳稻。栽培方法已由播向育苗移栽演变。品种为早熟早粳稻,南部为中、迟熟类型;北部为特早熟类型。低温冷害、秋涝春旱和稻瘟病等自然灾害,是使稻作生产不稳的主要因素。
 
西北干燥单季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青藏高原以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部,陕西省北部,河北省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稻田面积只占中国稻田面积的05%左右,稻谷产量占中国稻谷总产的04%左右。
 
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降水稀少,气温变化剧烈,但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稻作期间日平均气温1822℃,日较差是全国最大值区,达1114℃,有利光合产物积累。10℃积温22004000℃。稻作生长季短,为120180天,自北向南逐渐增加。安全播种期为41555。安全齐穗期,地区差别很大,北疆7月中旬至8月初,南疆可到8月中下旬,河西走廊与银川平原7月下旬至8月上旬。稻作生长季日照时数为13501600小时,日照百分率除南疆的于田、和田外,均在6570%,为全国最高值区;光合辐射总量为3040千卡/平方厘米,北部又比南部大。稻作生长季节降水量仅30350毫米,为全国最少,其中又以南疆最少;东南部高原雨量略多,为200350毫米。水源不足、霜冻早,是限制稻作生产的主要因素。但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有利光合物质积累,易获高产。土壤多为草甸土、沼泽土、盐碱土发育而成的水稻土。以单季稻为主,部分地区也发展了稻麦两熟,或稻、麦、旱秋作物轮换的两年三熟。稻作品种类型较多,河西走廊、银川平原以中熟早粳为主;北疆以早熟早粳为多;南疆可用早熟中粳。
 
西南高原湿润单季稻作区
 
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部。包括贵州省大部,云南省中、北部,四川省北部的甘孜、阿坝,青海省以及西藏自治区的零星稻区。稻田面积约占中国稻田面积的65%,稻谷产量约占中国稻谷总产的66%。
本区属亚热带和温带湿润和半湿润高原季原汽候。气候类型呈明显的立体分布,2800以上地区已不能种稻。稻作期间贵州高原日平均气温1824℃,日较差910℃,>10℃的积温37005100℃;云南高原日平均气温1721℃,>10℃的积温30006000℃。稻作生长季只有190220天,比同纬度华中稻作区少1530天。贵州高原稻作安全播种期,3月底至4月中旬,比同纬度东部地区迟1520天;安全齐穗期,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比同纬度东部地区提前15天左右。云南高原稻作安全播种期和安全齐穗期,分别比贵州高原推迟和提早15天左右。稻作期间总日照时数差异较大,贵州高原多云雾,光照不足,为95011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038%,光合总辐射量为2030千卡/平方厘米,为全国低值区;云南高原略高,日照总时数为10501440小时,光合辐射总量为2530 千卡/平方厘米;青藏高原与四川西南部高原山地,又多于云贵高原。稻作期间,大部分地区雨量充足,但时空分布不匀,春旱、伏旱、秋旱可在不同地区出现。贵州高原总降水量为8501000毫米,由南向北,自东向西明显递减,西部多春旱。云南高原,降水充沛,总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其地理分布,大致由北部中部向东、南、西三面递增;季节分配差异也很大,11月到翌年4月为冬、春干旱季节,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5月至10月为雨季,尤以6月至8月为多,占全年雨量的60%。藏南谷地雨量更少,仅300450毫米,略多于西北稻作区,春旱是阻碍稻作生产的主要因素。土壤多由黄壤和红壤发育而成的水稻土。一般以单季稻的稻麦两熟为主。云南高原农业的垂直分布明显,海拔300以上的高寒地带,有少量一年一熟的单季早熟粳稻;海拔14002300米的中暖地带,多为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的单季中粳稻;1400以下的低热区为一年两熟的单季中籼稻,间有部分双季稻,故有"立体"农业之称。贵州高原在海拔800以下,可种植双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稻种宝库之称。栽培品种按海拔高度形成自然的粳籼分界线。海拔2000以上为粳稻区;1750以下为籼稻区,介乎其间的,为粳籼混栽区。

(二)良种生态适应性

全国各稻作区、亚区水稻安全播种期、抽穗期、水田种植制度和品种类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