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版面设计

 storeroom 2011-08-05

 

版面设计概述

 

工艺美术运动

18C在英国率先发起的工业技术革命,以工厂制取代了之前手工工场制,成为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显著标志。然而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同时也导致了工业产品的粗制滥造及社会整体设计水平的下降,因此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迅速兴起,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改革精神的艺术家,如威廉·莫里斯、察尔斯·马金托什和C·F·A沃塞等。其中被后人誉为“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更是强调设计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结合,他认为“美就是价值,美就是功能”。以莫里斯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家们创造了以后许多设计家广泛运用的编排构图方式,比较典型的有:将文字和曲线花纹拥挤地结合,将各种几何图形插入和分割画面等等。

 

威廉·莫里斯

莫里斯设计的《吉奥弗雷?乔梭作品集》扉页

 

俄国构成主义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由俄国的革命建筑家、艺术家、设计家发起的一场对艺术和设计进行探索的运动,其主要代表性人物是埃尔·李西斯基。他倡导设计简单明确,摒弃传统的装饰风格,以理性的、简洁的几何形态构成图形,版面中的字体全都使用无装饰线体,着重于形体美、节奏美和抽象美。俄国的构成主义在艺术上具有极大的突破,对世界艺术和设计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荷兰“风格派”运动

    与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并驾齐驱的是荷兰“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是蒙特里安和凡·杜斯堡,其对艺术领域的影响是多方位的,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荷兰“风格派”的平面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风格》杂志的设计上,特点是高度逻辑,完全采用简单的纵横编排方式,排除曲线的构成方式,并在分割面上使用单纯的颜色和单纯的比率,基本没有其他多余装饰。同时,版面中采用非对称的的方式又追求非对称中视觉平衡的方式。

西奥?凡?杜斯伯格设计的《风格》杂志封面

 

  

包豪斯

    1919年德国建筑家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国立魏玛包豪斯学校”,它成为了现代设计的先驱和摇篮。其在平面设计上所奠定的思想基础和风格基础,对此后很长时期乃至当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包豪斯在平面设计上受到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运动的影响,因此具有高度的理性化、功能化和几何形化。对此具有突出贡献的当属莫霍里·纳吉和赫伯特·拜耶,在校刊《包豪斯》的设计中,强调几何结构的非对称性平衡,采用无饰线体和简洁的版面编排,极大地凸现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功能特点。

莫霍里?纳吉设计的《包豪斯展览目录》

 

“新版面”设计风格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版面”设计风格将现代派美术观念引入版面设计的领域,其重要人物是德国人简·奇措德。他认为新时代的平面设计主要目的是准确的视觉传达,而不是陈旧的装饰和美化。简·奇措德主张采用简单的纵横非对称式版面编排,依托版面中的文字和简单的线条构成版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除此以外不需要任何其他的装饰。在色彩的使用上,简·奇措德除了黑色和红色以外基本上不使用其他色彩。因此,其设计作品达到极度地简约,具有强烈的功能主义和减少主义的特点。

简?奇措德设计的《版面元素》文章内页

 

简?奇措德设计的《新版面设计》文章内页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20世纪50年代,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在德国和瑞士率先形成,而后迅速流行于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的设计风格。其特点是:力图通过最简单的网格结构和近乎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这种风格往往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无论字体还是图片都安排在框架中,因而排版上往往出现简单的纵横结构。字体采用无饰线体,达到高度的、毫无修饰的视觉传达目的。

 

   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后现代主义严格地来说应称之为“现代主义之后”,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与修正,在版面设计上,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所倡导的“少既是多”的原则,主张用各种装饰手法达到版面视觉的丰富,追求变化的、复杂的表现形式,塑造出多元化的特征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后现代主义开创了新装饰主义的新阶段。

 版面设计功能

 

1、信息发布的重要媒介

2、让读者通过版面的阅读产生美的遐想与共鸣。

3、广泛调动读者的激情与感受。使读者在接受版面信息的同时,并获得娱乐、消遣和艺术性感染。

 

 

版面设计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指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文字、图形、颜色等元素,根据特定的内容,运用艺术手段,按照一定的视觉秩序进行组合排列,使之成为可读性强而新颖的信息体。它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是制造和建立有序版面的理想方式。

作为视觉信息交流的载体,版面设计也越来越强调其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为人们营造新的思想和文化观念提供了广阔天地,已成为人们理解时代和认同社会的重要界面。

版面设计构成

重复与交错
 
在版面构成中,不断重复使用相同的基本形或线,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

 

但重复构成后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得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因此,我们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呆板、平淡的格局。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差异性的强调。对比的因素存在于相同或相异的性质之间。也就是把相对的两要素互相比较之下,产生大小、明暗、黑白、强弱、粗细、疏密、高低、远近、动静、轻重等对比。对比的最基本要素是显示主从关系和统一变化的效果。

调和是指适合、舒适、安定、统一,是近似性的强调,使两者或两者以上的要素相互具有共性。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的。在版面构成中,一般事例版面宜调和,局部版面宜对比。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来自音乐的概念。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连续地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节奏在视觉艺术中是通过线条、色彩、形体、方向等因素有规律地运动变化而引起人的心理感受。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明暗、长短、形状、高低等的排列构成。

 

    相对来说,节奏是单调的重复,韵律是富于变化的节奏,是节奏中注入个性化的变异形成的丰富而有趣味的反复与交替,它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开阔艺术的表现力。

变化与统一

造成视觉上的跳跃,同时也能强调个性。

变化是一种智慧、想象的表现,是强调种种因素中的差异性方面,通常采用对比的手段,

统一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达成和谐。最能使版面达到统一的方法是保持版面的构成要素要少一些,而组合的形式却要丰富些。统一的手法可借助均衡、调和、秩序等形式法则。

变化与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版面构成上的应用。两者完美结合,是版面构成最根本的要求,也是艺术表现力的因素之一。

 

版面设计视觉流程

 

单向视觉流程

 

单向视觉流程使版面的导向简洁明了,通过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引导,直接诉求主题内容。

其表现为三种方向关系:

竖向视觉流程——坚定、直观的感觉;

 

横向视觉流程——给人稳定、恬静之感;


 

斜向视觉流程——以不稳定的动态引起读者注意。

 


曲线视觉流程
 
曲线视觉流程能使构图变得更丰富,形式感更强,例如圆形或弧线形,给人以节奏韵律、幽雅柔美的感受,营造轻松随意的阅读气氛。
 
 

导向视觉流程
 
通过诱导元素,主动引导读者视线向一定方向的顺序运动,由主及次,把版面设计各构成元素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发挥最大的信息传达功能。版面中的导向形式多样,有虚有实,有直接的形象表现,也有间接的心理暗示。

   

 

 


散点视觉流程

散点视觉流程是指图与图、图与文之间自由分散地排列,呈现出感性、无序、个性的形式。这样的阅读过程常给人以活跃、自在、生动有趣的视觉体验。

 

 
版面设计与文字
 

文字是构成版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各种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映,赋予了版面以无限的魅力,因此研究版面中的文字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字体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上的文字全靠手抄,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大影响了书的批量生产以及书的传播。随着宋代雕版印刷的盛行,字体逐渐地得到了发展。

1、宋体

所谓宋体字,是后人对宋代雕版印刷中书体的指称,其笔画特征在当时并不是十分明显,其特征真正定型于明代,因此日本也称其为“明朝体”。宋体基本笔画特征出自于楷体,其中包括点、横、竖、撇、捺、勾、挑、折等笔画。字体特点概括为: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横画及横、竖画连接的右上方有顿角,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等,结构饱满、端庄典雅、整齐美观。

宋体字既适用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的基本阅读需要,因此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成为了当今设计中最常使用的字体之一。在宋体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系列接近的字体,如:特粗宋、粗宋、大标宋、小标宋、报宋、书宋、中宋、仿宋、长宋、宋黑等。其中特粗宋、粗宋、大标宋、小标宋、中宋由于横竖笔画粗细对比较大,不适合于大篇幅地排印正文,因此通常用于标题字的设计,报宋、书宋、长宋适合排印长篇正文,仿宋多用于排印引言、图注等说明性文字。

2、黑体

随着无饰线西文字的出现,20世纪初在日本出现了一种新的印刷字体——黑体,也称“方头体”、“平体”。其特点:横竖笔画粗细一致,没有宋体字角的装饰性,结构严谨、笔力遒劲、庄重醒目、严肃且富有现代感。黑体字系列通常有:特粗黑、粗黑、大黑、中黑、细黑、中等线、细等线等。其中特粗黑、粗黑、大黑、中黑适用于编排标题,细黑、中等线、细等线适用于编排正文。

3、楷体

楷体是在楷书技术上规范出来的一种字体,与手写体相近似,流畅和谐,富有韵味。通常用于正文及说明性文字。

近年来,字体设计者又将一些手写字体及POP字体也加工为电脑用字,如行楷、隶书、魏碑、舒体、琥珀体、彩云体、竹节体等。

在纷繁复杂的字库里选择合适的字体进行版面编排尤为重要,设计时应反复斟酌,不可随意使用。如笔画复杂、字形过于生动、活泼等字体不适于排印正文,否则就容易使阅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再如有些变体字体本身就存在间架结构失调、笔画不统一、

缺乏美感等问题,使用这类字体只会对整体版面起到破坏作用,因此选择字体过程中应当要谨慎。

二、字体的使用

初学者对字体使用没有经验,往往认为字体种类越多设计就会显得越丰富,因此同一版面中会出现多种字体,这样恰恰会造成版面的复杂与凌乱。其实在同一版面中,字体的使用不宜过多。通常来说,即便同一版面中有多种不同层级的信息,最多也就使用

两三种不同字形的字体即可。至于信息之间的区分,可以通过文字的字号、颜色以及同字形但不同笔画粗细的字体来加以区别。

三、字距、行距

字距和行距对版面设计的文本编排以及整个版面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来说,正文的字符间隔一般设定为“0”,但有时为了营造版面的节奏感与情趣性,也需要对部分文字的字距进行调整,以求得丰富的视觉效果,如:标题字的设计,广告语的设计等。

行距的设定应视设计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字高的1/2到1个字高之间,小行距的文字阅读通常没有大行距文字疏朗,但却对节省版面空间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这里要强调的是,字距和行距二者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从阅读的流畅性角度看,行距必须大于字距,否则就会造成文字阅读上的不连接性。然而,现代设计中,有些设计师为了故意造成局部文字阅读的障碍性,有时也采用行距等于字距或行距小于字距的设计手段,那种耐人寻味感往往也能收到一些奇效。

四、字号

正文的字号设定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常9—12磅适合于排印正文,个别设计中为了考虑到整体版面的美观性、版面空间的经济性也会使用7磅或8磅,但由于6磅以下的字不便于阅读,因此5—6磅的文字一般不使用或是单纯作为一种装饰手段来考虑。标题、引言、正文、图注之间的字号大小设定应本着对比与协调的原则,这样才能方便不同层级之间信息的区分,同时也能营造出版面文字的节奏感。

五、文字的基本编排形式

(一)、左右齐整

通常出版物的正文都采用这种方式,整体文本形态呈规矩、严谨感,方便人阅读。

二)、居中排列

这种形式适合较短小的内容,如标题短语和短篇文字,居中排列同时也能形成庄重、古典感。

(三)、左齐右不齐

以左边为基准,每一个字符和下一行都对齐,右边可长短不一,给人以优美愉悦、自然流畅感。

(四)、右齐左不齐

以右边为基准,每一个字符和下一行都对齐,左边可长短不一,有停滞感、阻碍感,借此标新立异,达到个性的视觉效果。

五)、自由编排

自由编排在现代设计中也往往被使用,它是在打破前几种编排形式的基础上,为了营造某种版面氛围“或是快乐,或是自由,或是急促,或是新奇……”而采取的一种文字编排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这种编排形式时应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1、文字阅读的完整性与舒适性;

2、版面与版面之间文本形状的统一性与协调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