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曹文轩教授送写作秘方:培养无中生有的能力

 MouseHappy 2011-08-05
北大中文系主任、畅销书作家、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韩寒郭敬明的文学引路人、青春文学之父……头戴如此众多光环的曹文轩教授应本报和上海九久读书人俱乐部联合邀请,昨天(3月21日,下同)走进杭州二中、浙大附中、春蕾中学。他为何放下北京繁忙的公务不远万里来与浙江中学生对话?

    曹教授说,他写书是给学生看的,凡有孩子处,皆知《草房子》,他乐意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目前正在陆续出版的《大王书》(1~4),被认为是中国版哈利·波特,他非常希望得到中小学生的“批评指正”,所以他一听说本报专门组织了为《大王书·黄琉璃》挑刺的活动,非常高兴:“我最爱听刺了,是不是说我不够魔幻?”

    正因为大教授乐意蹲下身子倾听,所以他的话中学生爱听。

    “面对苦难,我们应该有感恩之心。我觉得我们现在夸大了孩子的苦难,夸大了学生的学习之苦,这是不对的。你们千万不要以为只有中国的孩子才会面临这么大的学习压力,国外的学生难道学习就没有压力么?我下乡插队饿着肚子做农活,对我走过来的路,可以用四个字表达:不堪回首。所以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苦难。苦难和成长是分不开的,只有认清这点,再去谈乐观主义,才能理解快乐。

    没有情调的人生是一种质量低下的人生。目前教育维度的单一化,与教育制度不完善有关。我们都会说培根的话:知识就是力量。而我要说美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杀伤力的力量。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有知识没情调的人。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我送同学们一个受用终生的词:文脉。人有人脉,地有地脉,文有文脉。书也是有血统和辈分的,我把书分为爷爷书、老子书、儿子书、孙子书。如果你们手里拿着太多的孙子书,不仅不会对你们的写作有帮助,甚至会破坏你的天然语感。怎样的书才叫好书?我有一个方法,你看书的时候,没有一个好词好句可以摘到本子上的时候,就应该让它去该去的地方——垃圾桶。”

    傍晚离开春蕾中学,一位初一女生拿着签名本追着问:“曹老师,为什么我的作文写不长?”“因为你不会折腾,写作要培养一种无中生有的能力。”曹老师慢悠悠地说。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问曹教授,为什么他的话中学生爱听,他说:“无他,不闷。”他认为江浙的青少年不闷,提问很有水平,他的回答质量自然也上去了。(徐澜朱杨健 唐光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