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音图像记忆法

 文史华夏 2011-08-06

同音图像记忆法

(2011-06-11 15:14:40)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强调形象的重要,他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我们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语言、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右脑的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0万倍。右脑可以把需要记忆的场景和事物以照相机拍照的形式转化为图像进行记忆,需要再现的时候,保存的图像就会自然浮现于大脑中。因此,记忆图像比记忆文字要快要牢。知识图像的重要让我们有绘画能力的人更好发挥其形象思维能力,发挥其联想力和绘画能力,把一些常用的知识画出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谐音往往起到提示原文、开启原知识记忆的目的,但它对于原文知识还是有弊的一面,(其实利远远大于弊)我们有时会把原知识读音按谐音读出来!这也许也是一些不了解谐音记忆法的老师反对用谐音记忆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我编写谐音记忆法的几年研究过程中,我认定谐音记忆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其一:它培养了你的“善于联想才能成功”的能力。

其二:我们为一个知识点编记忆,最基本的就是你首先应该知道需谐音去记的字词等知识的原音、原意和写法,不然谐音就真的是弊大于利了,你需首先认识原字原音。

其三:谐音记忆法最大的优点和魔力还是在于追求探索之过程中的兴趣,有了这些,它保证和延伸了我们对一些知识学习兴趣的延续性。

     每当我在谐音学习遇到不懂的字和对字的发音持怀疑时,我就自觉去查字典,对比“原字”和“谐音字”的读音,这样谐音和原音我都得到了认识和学习,并且对于我本来不认识或可能发音不准确的字能用“同音”记住,我想,这就是同音提示的一种学习方法,原理是以自己已知或熟悉的挂钩,我们小时候学英语就常常这样,(当然对学习英语而言,这种方法不好,是一种笨方法)。把一些深僻的知识用同音字转化为图像来记忆,对于我们的学习便是一举两得,因为在我记古诗时,行之有效,故我认为是一种学习记忆方法,我在古诗绘画中。利用“同音”转化为形象绘画的例子可占到80%以上。

 

   例:1、

赠荷花 李商隐      (谐音提示:你伤人!放到盆里蒸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初一古诗27首绘画速记

 对诗中的   菡萏:(音汗蛋)荷花,我在画荷花时就是画了一个如“汗蛋”一样的形象,你看了这样的图像相信你会记准菡萏的读音和较快记住古诗。(当然原解释你首先要清楚)

 解释:
人间世的花和叶都是不能相比的,花被供入金盆,叶却归于尘土.
只有绿色的荷色衬着红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随性自然.
这花和叶长久的互相映,等到翠色减少红色调凌时,真让人愁杀心肝.


 

   例2、

用鈥溞骋粜蜗蠹且浞ㄢ澱细髅叛Э

 看图用头字记忆法:独上春野——独上野, 韦应物——围硬物(水围……)  滁音锄。

当然,“滁”我们会念后,还是要记住其原字原意。

 

例3、

我们对于一些深难字较多的古诗,先可学会念,这也没有违反学习应该“先易后难”的规律。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古诗形象速记(六年级)
(以谐音成图,先学会念)


注释    持:使用、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图“调羹”,“糊状”我没有画好!)
       漉(lù):过滤。                      (同露、路音)   
       豉(同齿、耻音)这里指煮熟的豆子。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落后剩下的茎。          (同其音)

     这是小学六年级的一首古诗,我在对初一年级进行一些调查时,感觉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记住这首古诗!(主要是开头两句)我们学会准确念音以后,就可以把编写形象字的音和原字原意相对照,学习和认识深僻字。

   “同音对比学习法”(不是用拼音)能让我们更好的学习深僻字,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小学末就开始有所接触(比谐音记忆法早些),让学生在会准确念字的基础上,更多展现一些知识联想的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