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届高考化学考点专题归纳复习1

 rdfzsang 2011-08-06

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

一、概念关系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间的对应关系:

①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还原剂 还原性 被还原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②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 氧化剂 氧化性 被氧化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以上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对应关系我们可总结为一副对联: 

升失氧化还原剂   降得还原氧化剂

二、常见的氧化剂

    A活泼非金属单质:F2  CI2  Br2  O2

具有  B高价元素含氧酸盐:H2SO4 HNO3 HCIO

得电   KMnO4  KNO3  KCIO3

的  C某些(过)氧化物:MnO2  Na2O2  H2O2  SO3

能力  D高价金属阳离子:Fe3+  Cu2+  Ag+

三、常见的还原剂

具有  A活泼金属:K Ca Na Mg Al Zn Fe

失电  B气体:CO H2  NH 3

的  C含低价或中间价元素化合物:H2S  HI

能力   Na2SO3

四、反应规律

1价性统一规律  元素在物质中所处的价态,决定着该元素的氧化还原性。一般说来,“同种元素多种价,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俱全”。即:

某种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如:KMnO4H2SO4 HNO3 FeCl3 等。

某种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就具有还原性。如HCINa2S等。

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即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 SFe2+SO2等。

此规律用于判断元素或物质是否有氧化性、还原性。

2、“强生弱”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虽然氧化剂、氧化产物都具有氧化性,还原剂、还原产物都具有还原性,但其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其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即规律是“氧生还,还生氧,强强生弱弱”: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强氧化性) (强还原性) (弱还原性)(弱氧化性)

此规律用于制备物质或比较物质间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如:2FeCl3Cu2FeCl2CuCl2,氧化性:

Fe3Cu2,还原性:CuFe2

3、“化合价归中”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合价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 + 低价     中间价”的规律。也可归纳为:“只靠拢,不交叉”;根据这个规律:便于我们判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标明电子转移的关系。例如:

H2S  +  H2SO4  =  S  +  SO2  + 2H2O

4强先弱后规律   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强的物质先被还原,并按强先弱后的先后顺序依次发生反应。一种氧化剂同时与多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剂也按由强至弱的顺序依次与氧化剂反应。如,将锌粉加入到含Cu2Fe2的溶液中,铜将先被置换出来。根据这个规律,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次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把Cl2通入FeBr2溶液中:2Fe2+ + Cl2 = 2Fe3+ + 2Cl

2Fe2+ + 4Br +3Cl2 = 2Fe3+ + 2Br2 + 6Cl

5电子守恒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过程中,氧化剂所得电子完全来自于还原剂所失电子,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根据反应式比较 如反应规律2强生弱”规律

2、根据活动性顺序比较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K+Ca2+Na+Mg2+Al3+Zn2+ Fe2+ Sn2+ Pb2+H+Cu2+ Fe3+ Ag+
                              

非金属活动顺序:

氧化性  F2> Cl2 > O2> Br2>I2>S> P>C>Si> H2

还原性  F< Cl< Br<I< SO2< S2

3根据元素周期表比较 

同周期从左到右氧化性增强Na<Mg<AI<Si<P<S<CI     同主族从上到下还原性增强Li<Na<K<Rb<Cs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比较  如:2Fe+3CI2=2 Fe CI3    Fe+ S =FeS   氧化性:CI2> S

总的来说,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根本依据在于得失电子能力的大小,即得失电子的难易,而绝不能以得失电子的数目多少判断。

5根据原电池的两极和电解池两极的放电顺序判断:

原电池中:活拨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活拨性较弱的金属为正极

电解池:

⑴阳极放电顺序:  金属S2—IBrClOH>含氧酸根>F(实际上在水溶液中的电解,OH后面的离子是不可能放电的,因为水提供的OH放电)

阴极放电顺序:  阴极上的阳离子放电顺序: Ag+Fe3+Cu2+Fe2+Zn2+H+Al3+Mg2+(类似,在水溶液中的电解,H+后面的离子一般是不放电的,因为水提供的H+会放电)

六、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8HNO3()3Cu==2NO↑2Cu(NO3)24H2O    S+6HNO3()===H2SO4+6NO2↑+2H2O
   4HNO3(
)Cu==2NO2Cu(NO3)22H2O     3S+4 HNO3()===3SO2+4NO↑+2H2O

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冷、稀4

高温

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3溶液酸碱性.

2S2- SO32-6H+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S2-SO32-Cl-ClO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Fe2+NO3-在碱性条件下共存,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故酸性KMnO4溶液氧化性较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