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干预 实现“卒中全面管理”2011年08月03日
血管干预:消除卒中发病诱因 研究发现,脑血管内皮受损是导致卒中发病的始动环节。在“三高”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以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下,大脑血管内皮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表面不再平整光滑连续。这时血液中升高的脂质、凝集的血小板就会乘机附着在血管内皮受损部位,逐渐形成斑块阻碍血流的运行,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斑块一旦破裂,就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发卒中。另外,血管内皮受损还会诱发血管痉挛,从而引发卒中。可见,要想预防卒中,就必须保护血管内皮不受伤害,抑制斑块形成,稳定已形成的斑块。 在众多心脑血管病药物中,通心络胶囊具有强大的血管干预作用。它能够保护血管内皮,清除形成斑块的主要物质——升高的脂质和凝集的血小板,阻止斑块形成,还能增加斑块包膜的厚度,稳定并消融已经形成的斑块,并解除血管痉挛,保证脑部血液循环的畅通,消除卒中发病的诱因。不久前,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刊发了《通心络增强斑块稳定性》的研究报告,并对通心络胶囊作出高度评价,认为其“有望成为一个斑块稳定剂”,可有效消除卒中发病诱因。 血管干预:治疗卒中效果显著 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血栓堵塞了脑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只有让血液尽早输送到缺血的脑组织中,才能有效治疗卒中。但在大血管和脑组织细胞之间,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微小的、密密麻麻的微血管,它们是将血液运送到脑细胞的最后通道。溶栓或者放支架只能开通脑部的大血管,但真正营养脑组织的微血管由于缺血、缺氧,不少已经坏死了,无法再向梗塞区的脑细胞运送营养,这样卒中患者的病情还是得不到根本改善。 可见,微血管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卒中的治疗效果,而通心络胶囊正好能起到保护微血管的作用。它可以延长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保证微血管的结构完整,维持脑部正常的血流通路,继续为脑细胞输送营养,让卒中患者更快地恢复。 血管干预:改善卒中后生存质量 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即血管病变是造成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的元凶。要知道,大脑的每一个区域都负责不同的功能,有的卒中患者由于脑血管阻塞坏死,无法疏通,影响到大脑中负责运动、认知、情感调节等相关区域的供血,使患者出现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痴呆甚至抑郁等后遗症状。通心络胶囊可以促进缺血区域的血管新生,为其建立新的血液通路,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提高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从根本上改善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凭借强大的血管干预作用,通心络胶囊一种药物既能消除卒中发病诱因,又能治疗卒中,改善卒中后生存质量,实现“卒中全面管理”,为卒中高风险人群及卒中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李桂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