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络 编辑/雅荷淡香
![]()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佛教称人世间为“娑婆世界”,即是忍受许多缺憾的世界,在
这存在着各种各样缺憾的人生舞台上,我们观看着别人的喜怒哀乐,也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
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然而,人也是世界上最贪婪的动物。
人的一生总是欲壑难填。每当我们的主观员望和客观事实背离的时候,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强
烈反差,就会使我们产生缺憾的痛苦。
人生如远行,走那一条路都意味着放弃另一条路。不同的人生路留下不同的缺憾。诸葛亮有
诸葛亮的缺憾,贾宝玉有贾宝玉的缺憾。犹如夜幕里蕴藏着光明,缺憾中不仅埋藏着逝去的青春和
曾经的梦想,缺憾的背后还隐伏着许多生命的契机。
缺憾人生,使人类有了理想。理想,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东西,或者说,就它的不能实现性而
而言,才是理想。人生有缺憾,我们才有追求完美的理想和热情。也只有接受人生的缺憾性,我们
才能真正理解和追求完美人生。
上帝是公平的,他不会把所有的幸运降临在一个人身上。有爱情的不一定有钱,有钱的不一
定有健康,有健康的不一定快乐。
人的弱点总是优点相伴而生,雷历风行的男人可能粗率,文静的女孩可能不善交际,体贴的男
人可能太过细腻,有主见的女人则多固执。正如苏东坡希望“鲈鱼无骨海棠香”的那种完美,而现
实中恰恰是;“鲈鱼鲜美而多骨,海棠娇媚而无香".
面对人生缺憾。清人李密庵主张所谓“半”的人生哲学。日本有一派宗书道在挥毫泼墨时总
留下几处败笔,都是意在暗示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的完成。更有日本东照宫的设计者因为自觉
太完美,恐遭天谴,故意把其中一支梁柱的雕花颠倒。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完美状态”也是可怕的。着世界上的事物不仅相辅相成,也相反
相成。人的运气若是太好,另一种概率就会负极聚集,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故智者“求缺”
人生缺憾的必然性要求我们学会放弃。为了那些不能放弃的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放
弃那些生命之外可以放弃的东西。
蒲松龄之所以在《聊斋志异》撰写那些人与鬼、狐、精、怪之间的生死恋情,想必也是感慨人
间真挚爱情的欠缺,借写作而使心灵遨游在虚幻的浪漫爱情故事之中。
人类总是缺憾中寻找希望,人类永远需要浪漫而温情的梦。
喜剧使我们的缺憾在美满美好的梦幻里获得补偿,悲剧则使自身的痛苦更深更烈的悲惨中稀
释。然而,惟有悲剧中那些缺憾的痛苦,才给人带来更丰富的感受和更持久的欢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