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引领”战略 杜辉 |
“开放引领”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被列为四大战略之首,它突出地体现了大连发展的独特优势。 大连作为东北亚重要的口岸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东北经济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1984年大连被国家列入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大连口岸已开通国际航线86条,其中远洋班轮航线15条。到2010年,大连港口吞吐量已超3亿吨,区域性中转贸易比重不断提高,保税港区在腹地的内陆干港不断拓展,大连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日益显现。作为东北地区金融最为开放的城市,东北区域所有的9家外资银行全部在大连,另有5家外资银行代表处设在大连。目前,大连外资银行存款、贷款余额中,异地业务分别占15.75%和37%,覆盖东北三省以及天津、秦皇岛等环渤海地区城市。东北主要的外汇结算中心和唯一的外汇交易中心也设在大连。大连结汇、售汇总额分别占辽宁省的52.6%和57.2%。大连商品交易所是全国期货市场鼎立三足之一,中国银行、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等24家中资金融机构的省级或区域性分支机构也设在大连。 如今,党代会更高地举起“开放引领”的旗帜,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开放引领”。一方面,大连产业经济发展已挺进到工业化高级阶段,高级化、品质发展已成为大连发展的主线;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已将大连这样的口岸城市推到国际化城市的前端,大连今后的开放必将放眼全球视野。 所谓全球视野,至少应包括三个含义:一是放眼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规律,谋划大连的发展走向和路径;二是立足于国际分工大格局,定位自己的发展特色、发展级次和发展速度;三是按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高起点地调整和提升自己的发展档次。这需要具有国际化的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使我们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更好地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 “开放引领”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分工的大格局,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区域经济发展,为大连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动力引擎。这里的“开放引领”,当然绝不是仅仅限于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本身的作用,其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于依托经济全球化,积极利用和开发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大连的发展注入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其基本原则应包括: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资源市场规模的扩张与国际化标准质的提升并重。 当前,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由出口为主向进口和出口并重、由吸收外资为主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的新阶段。我市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资并举、引资引智并重,发挥开放先导区引领作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其相关目标今后5年可望达到:(1)港口吞吐量由目前的3.14亿吨突破5亿吨;(2)集装箱吞吐量由目前的526万标箱,3年内达到1000万标箱;(3)货物周转量占东北地区的比重由目前的48%上升到55%;(4)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目前的5%上升到7%;(5)外贸自营出口总额由260.5亿美元上升到550亿美元;(6)在自营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目前的53.7%力求上升到60%以上;(7)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落户大连;(8)结售汇、离岸金融业务、大连商品交易所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占东北经济区、全国甚至全球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坚持扩大开放,大连未来5年内,一要立足世界产业分工格局,变引资为选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瞄准研发、设计、自动控制、全球网络、品牌销售等核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边引进,边升级;尤其是注重引进跨国公司的区域性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分拨中心等总部经济;加大对港航物流、金融保险、旅游、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招商力度。二要积极引导外资在连设立研发、营运中心,鼓励海外优秀人才来连创业投资,实现利用外资从以资金为主向以先进技术、管理和高素质人才为主转变。三要在扩大利用外资总体规模的基础上,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机制,建立以主题招商、产业链招商为主体的招商引资新机制。四要调整引资区域结构。在稳定吸引亚洲外资的基础上,加大对欧美市场的招商引资力度,更多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五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重点发展一般贸易,调整优化加工贸易,大力扶持服务贸易;以大连国家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为依托,加大软件前后台服务等服务贸易出口;积极推进继续依靠出口结构调整推动地区和腹地加工贸易转型,扩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使目前机电产品出口占本市自营出口比重55%的好势头保持下去,并加大高端产品和服务产品出口的比重。六要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应对工作机制和出口协调机制,建设反倾销预警信息网络平台,提升外贸出口企业市场风险规避能力。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便利进出口企业贸易投资。七要抓住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海外投资,加快推动本地企业海外上市的步伐;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并购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的海外企业,增强企业对国际资源利用和市场开拓能力。积极开展资源开发、劳务、工程承包等国际合作,建立与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 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提升开放层次。一要依托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未来五年要加大开放程度和开放领域,比肩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二要积极拓展口岸国际航线、国际中转贸易,拓展与腹地经济的联系,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口岸吞吐和保税港区的集聚辐射功能,做强做大口岸加工、贸易、物流和服务经济。三要加快集疏运功能载体建设。围绕大连口岸,加快与东北腹地和沿海地区铁路、公路、管道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连接海内外、沟通沿海地区、辐射腹地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以大连港为起点沟通东北亚和欧洲的大陆桥。四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契机,积极争取在大连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园)区,使大连成为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前沿和桥头堡。在长兴岛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花园口经济区等重点园区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五要依托保税港区积极建设离岸金融中心,争取离岸金融试点,培育离岸金融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东北地区的离岸金融中心,发展金融外包服务。六要借助“夏季达沃斯”和国际会展等载体,加强与国际经济体的合作。七要优化全域开放格局。加快推进全域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要素资源投向新市区、渤海区域、黄海区域三大城市组团建设,构建由南向北、梯次推进的开放新格局。 (作者系大连舰艇学院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