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整整砥砺奋斗了近五千个日日夜夜,让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强到优,从仅有两条生产线、年精炼能力30万吨,到目前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从昔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以生产食物油为主的小加工厂,到今日集粮油加工、植物纤维为主导产业,产业链接大豆加工、油脂制取、生物工程、植物纤维、热电联产,拥有青岛渤海、渤海油脂、口福粮油、盛和热电、雅美纤维、巨野益海等七家工厂、分公司的大型农产品加工、深加工集团。他,就是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舒忠峰。 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舒忠峰以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凭借其杰出的管理才能、敏捷的思维、卓越的远见卓识投身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带领广大员工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腾飞之路。 1995年12月,面对国际粮油产业巨头抢滩国内粮油市场、国内粮油市场逐步放开但民族加工业处于低层次恶性竞争的环境,舒忠峰逆市而上,抢抓机遇,先后从比利时、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技术设备,建设了两条植物油精炼生产线,年精炼能力达30万吨,掘得第一桶金,开始了“高科技、规模化铸造中国油脂品牌”的步伐。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紧缩银根以及遭遇亚洲金融风暴的不利背景以及中国人世的情况下,舒忠峰又敏锐地抓住全国粮食购销体制转换和棉花市场全面放开带来的新机遇,打出一记组合拳:2001年引进了德国日处理2500吨大豆的浸出油生产线;20U3年引进了美国设备,建设了日加工棉籽1500吨、国内最大的棉籽加工生产线,并于2001---2004年与美国ADM、新加坡丰益集团合资四年,学习国际先进经营理念,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勇气参与合作与竞争。 站在世界粮油产业发展的前沿,港口资源与农产品加工资源进行强强联合是发展趋势。2007年,舒忠峰立足青岛港雄厚的港口、物流优势,毅然在青岛港这唯一没有外资粮油企业布局的港口建设了6000吨/日大豆加工生产线,这是国内最大的单条大豆加工生产线。通过引进国外一流设备,将能耗降到了最低,污水用蒸汽蒸发再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2007年2月,随着5万吨浆粕项目的竣工投产,8万吨粘胶纤维项目的破土动工,标志着总投资30亿元的植物纤维制造基地雅荚纤维雏形初显。雅美纤维30万吨粘肢纤维一期建设项目是列入县“十一五”规划的2008年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集团在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重点项目。项目从开始规划到建设,按照“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要求。确立于“世界一流的设备资源配置、一流的工艺条件、一流的节能减排标准、一流的产品质量”的建厂指导思想,树立了建设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差异化精品粘胶纤维生产基地、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目标。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舒忠峰始终秉承不断学习、创新、科学发展的观念,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钻研,仅2008年技术革新项目就达55项以上,其中2项获得国家专利,为中国粮油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截至目前,渤海油脂先后荣获“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食用油行业十强”等称号,并于2008年蝉联“中国制造业500强” (苑晓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