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暑小知识一、症状
1、先兆中暑 2、轻度中暑 3、重度中暑 4、重度中暑还可继续分为: 中暑痉挛: 日射病: 三、预防中暑五字诀 2、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3、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5、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四、预防高温中暑7种方法。 2、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3、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冰袋里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4、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5、日间小睡: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梦”的反应之一就是降低身体温度; 6、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7、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六、野外预防中暑十二招 1、出门时要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2、穿透气性好、浅色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外出不要打赤膊,烈日下长时间骑自行车者最好穿长袖衬衫。 3、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等患者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中,以防旧病发作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开空调的房间要注意通风换气,温度不宜设定过低。 4、长时间在户外者,要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十滴水、人丹等。 5、及时补充蛋白质,摄取量应在平时的基础上增加10%—15%。可以选择新鲜的鱼、虾、鸡肉、鸭肉等脂肪含量少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多吃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6、出汗过多时,在补充水的基础上还应适当补充一些钠和钾。钠可以通过食盐、酱油等补充,含钾高的食物有香蕉、豆制品、海带等。 7、随时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 8、不要多吃冷饮,以免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 9、多吃各种瓜类食物,如冬瓜、丝瓜、苦瓜、黄瓜和南瓜。多吃凉性蔬菜,如番茄、茄子、生菜、芦笋等。多吃苦味食品,如苦菜、苦丁茶、苦笋等。 10、不饮用烈性酒。 11、多洗澡或多用湿毛巾擦拭皮肤。 12、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自制饮料度盛夏 夏天当人出汗过多时,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外,还应该及时地补充数量充足的盐分、矿物质和维生素,这样才能确保人体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下面,教您自制防暑饮料。 食盐、蜂蜜、冰糖、茉莉花茶:每1000ml水兑5g食盐煮开后,放入冰糖一两,茉莉花茶5g,自然冷却晾凉后,加入一汤勺新鲜的蜂蜜即成。 绿豆、白糖、菊花凉茶:绿豆适量,白糖2两,加水煮至崩花后,用纱布将绿豆滤去,在液体内加入菊花3个,自然冷却后放入冰箱里“冰镇”即可。 白糖、西瓜汁凉茶:西瓜半个,将瓜瓤榨汁,加入白糖1两,再兑入白开水2斤,加入半汤匙食用盐,搅拌均匀后即可。 玉米茶:新鲜玉米2个(玉米须子不要扔掉),放入锅内煮5至8分钟后,捞出玉米及须子,将水倒入干净的容器内,加入白糖1两,冷却后即可。 自制以上饮品时要注意,原料要新鲜,加工前要清洗干净,以防饮品被细菌污染;饮品在携带过程中,要把容器密封,以防被灰尘及苍蝇污染;饮品的制作要适量,不要过多,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为饮品过夜后容易变质。 七、夏季锻炼四大禁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