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四、心体天体 人心天心 (心体之念 天体之现) ----《菜根谭》读后之一七四zjkzxd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注释]
景星,代表祥瑞的星名。庆云,又名景云,象征祥瑞的云层。《史记·天官书》:“天晴而见景星。”《汉书·礼乐志》:“甘露降,庆云出。”
廓然:广大。
太虚:泛指天地。
[译文]
人心的本性与大自然宇宙的本体是一致的。当人心中有了喜悦的念头时,就像大自然的天空出现瑞星祥云;当人的心中有了愤怒的念头时,就像是大自然中雷雨交加的天气;当心中有慈悲的念头时,就像是春风雨露滋润天下万物;当心中有严厉的念头时,就像寒霜烈日冷热逼人。有哪些又能少得了呢?只要人类的喜怒衰乐可以在兴起之后立即消失,心体如同天体广袤无边毫无阻碍,便可以和天地同为一体了。
【读后】 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就是“天人合一”。它的两层意思: 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天体有质无形,人体有质有形。人把天体浓缩在周身,整个人的一切似同一个恒星,独具它特有的规律和轨迹。故此,则有了人之星象学、风水学、命运学以及特异功能等各方面的学说。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不从哲学角度谈“心体便是天体”的问题。单从人的修养角度看,人的心态与大自然的关联的问题。人的喜怒,人的慈严,都可用天气的阴晴冷暖来对应。 有句著名的古语叫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意思很明确,善意的话语让人听了,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都会心生暖意;而恶意的话语让人听了,即使在酷热的夏天都会心生寒意。 古语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是心情对自己的影响。 前者的修养,对他人有益,后者的修养,对自身有益。 对人对己都有益的事情,为什么不努力去做、去做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