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國兩晉書法鑒賞

 凛凛犹在 2011-08-08

三國兩晉書法鑒賞  

2007-08-17 11:57:07|  分类: 十三少書法鑒賞 |  标签:书法  谈艺   |字号 订阅

三国两晋书法鉴赏    十三少鉴别整理

(此为十三少多年呕心沥血之作,请勿随意复制,引用请注明十三少作品。多年浏览相关书法著作,相当不易。)


================================================================
朝代  书法家  碑帖名称  书体  收藏地  收藏情况
================================================================
三国魏  《范式碑》隶书刻石<全称《汉庐江太守范式碑》。隶书,三国·魏青龙三年(235)正月立。仅存上截,12行,行6~15字,在山东济宁。碑主范式,字巨卿,山阳(故治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四十里)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人。累官荆州刺史,迁庐江(三国魏时治在今安徽霍丘县西五十五里)太守。此碑宋时已见金石著录,南宋洪适《隶释》载有碑之全文,可知那时尚比较完整。现只存残石两块。《范式碑》是曹魏著名碑刻之一,碑文字体与汉末成熟期的隶书一脉相承,结体严整,用笔方劲,不减汉隶古朴淳厚之风。顾南原《隶辨》引洪适《隶释》评云:“此碑虽不及延康、黄初四刻(指魏《大飨碑》、《上尊号碑》、《受禅表》及《孔羡碑》),在魏他碑中为可取耳。”这个评价是比较中肯的。唐李嗣真《后书品》云:“蔡公诸体,唯《范巨卿碑》风华艳丽,古今冠绝。”这段话引起后世不少争论,主要集中在两点:碑的书写者问题;对此碑的艺术评价问题。自赵明诚《金石录》以降,许多人认为李嗣真曾断定《范式碑》为蔡邕所书,进而以蔡邕死于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其实,建碑时(235),已距蔡邕之死四十三年,实不可能。李嗣真的所谓“蔡公诸体”,系指受蔡邕书法熏陶的诸家碑刻。翁方纲在辨明该说是对李嗣真的误解后又说:“是碑于劲利之中,出以醇厚,而顿挫节制,神采焕发,实高出汉末皇象、梁鹄诸家之上,其目为蔡体第一者,盖李嗣真见学蔡书者必多,乃有此折衷之鉴。”又说:“率更(指欧阳询)书法之秘笔,皆从此碑得之。非深求汉唐之接续者,未易语也。……盖汉人分隶之形质,至此皆化为性情,恐褚河南(褚遂良)对史陵云‘此法更不可以教人者’,正不外是也。”而与翁氏见解相左者,当首推清初的顾南原。他在《隶辨》中肯定了前述洪适论点,而认为李嗣真独椎《范巨卿》,及其“风华艳丽,冠绝击今”之评,为“藻鉴之谬”。今皆录之,以为识者鉴析。>

三国魏  《孔羡碑》隶书刻石<全称《鲁孔子庙碑》,又名《修孔子庙碑》、《封孔羡碑》。隶书,三国·魏黄初元年(220)立。22行,行40字,碑在山东曲阜孔庙。碑文记魏文帝曹丕称帝后之黄初元年,诏封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宗圣侯,以奉孔子之祀,并命扩修旧庙,设吏卒以守卫之事。文后有宋嘉祐七年(1062)张稚圭正书题云:“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十字。此碑为魏初著名碑刻之一,与《大飨群臣碑》、《上尊号碑》、《受禅表》并称。其结体严整而不板滞,书风淳古而高远,气势凌厉而磅礴,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鲜于璜碑》、《张迁碑》等一脉相承。清顾南原《隶辨》谓,“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当为的论。杨守敬《平碑记》云:“此碑以方正板实胜,略不满者,稍带寒俭气,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种,惟北齐少似之者。”可以窥见此碑对北朝方严灵秀的楷书的形成和发展,是有渊源关系的。近世著名书画家湘潭杨钧,于汉魏诸碑独喜《孔羡》,可谓推崇备至。其跋临本《孔羡》云:“学两汉书,有四要义:一曰沉着,二日平稳,三曰开展,四曰铺毫。四者俱备,《孔羡》一石而已。”他在另一处又说,《孔羡》“平实之中,有矫捷之致。孙退谷(承泽)谓《孔羡》为方板矫厉,覃溪(翁方纲)以为过于诬话。殊不知退之虽诋,实赞之也。……何以言之?方板者断难矫厉,矫厉者断难方板。如为人然,平和者必不勇敢,勇敢者必不平和。若平和而勇敢,斯为圣人;方板而矫厉,乃为字圣。……《礼器》,《石门》最宜多写。《礼器》能空,《石门》能变,余于二种用功实多,……然余之得力处,仍在《孔羡》。”(见杨钧《草堂之灵》可称探幽发微之论。前人谓此碑是梁鹄书,始作俑者为宋张稚圭,实出臆定,不足信。>

三国魏 佚名  《三体石经》刻石<《三体石经》又称《正始石经》,建于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立于河南洛阳,是我国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此经用古文、篆、隶三种不同字体刻写,因此我国书法史和汉字的演进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体石经》也由此而得名。石曾佚,传世的拓本皆为宋人摹本。后在清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洛阳东龙虎滩村的发掘出残石出土。1992年洛阳东大郊朱家古墩(距龙虎滩隔岸约二、三里)也发掘出三体石经巨石一方,表里刻《尚书·无逸·君¥》及《春秋·僖公·文公》经文,正面存字34行,反面存字32行,为洛阳商人所购,后凿裂为二,损二十五字。在三种字体中,古文一体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北宋郭忠恕著《汗简》,引用《三体石经》古文有122辽字,夏辣著《古文四声韵》,引用石经古文亦达114字。但这些碑文出自谁人之手呢?历代学者众说不一。一认为是出于汉魏间的著名书法家邯郸淳之手。萧梁袁昂《古今书评》评其书“应规入矩,方圆乃成”。北齐魏收《魏书》载江式延昌三年(514年)上表云:“陈留邯郸淳亦与(张)揖同时,博古开艺,特善《仓》、《雅》,许氏字指,八体六书精究闲理,有名于揖,以书都诸皇子。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炳,三体复宣。校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唐人李延寿《北史》所记载的也略同上说。赞同这种观点的还有宋人王应麟《困学纪闻》、清人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清人杭世骏《石经考异》、清人孙星衍《魏三体石经遗字考》等。二则认为是出于邯郸淳而由嵇康书写。此说流传甚广,影响至今。全祖望于《石经考异序》中首先提出此观点。近年来的数部大的著作如台湾省林尹、高明主编的1968年版《中文大辞典》“石经”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的修订版《辞源》“三体石经”条;俞剑华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邯郸淳”条;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书法》“正始石经”释文等皆取此说。三是为魏国书法名家卫觊所写。卫觊系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汉末为司空掾属,魏国既建先后任侍中、尚书、乡侯。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称其“鸱视虎顾,雄传冠时”。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也称其“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其“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华丽微瘦,而笔迹精熟。”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220年)正式称帝以魏代汉的《魏受禅碑》,即是卫凯以金针八分书,在魏初可谓名盛一进,深得曹氏亲信。谓卫觊为《三体石经》书人源于晋人卫恒《四体书势》。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引《四体书势》云:“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卫觊)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清代顾为武《金石文字记》,冯登府《魏石经考异》及近人杨守敬《魏三体石红残字跋》都主卫觊书,云:“此石经即卫敬侯书,不然,石经失淳法与敬侯何涉而载之于《恒传》耶?此亦从未经人道破者。”四则认为是魏国文学家嵇康所书之,嵇康是一代名士,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他的书法很有名,尤精草书,唐人张怀¥《书断》谓“叔度(嵇康字)善书,妙于草制。观其体势,得之自然,意不在乎笔墨。”说嵇康为《三体石经》书人是依据同时代人赵至亲眼目睹。《晋书·赵至传》云:“赵至字景零点,代郡人也,寓居洛阳……年十四,诣洛阳,游太学,遇嵇康于学写石经,徘徊视之不能去。”嵇康子嵇绍《赵至叙》亦云:“(赵至)年十四,入太学观,时先君在学写石经古文,事讫,去。”清人朱彝真《经义考》、刘传莹《汉魏石经考》及周贞亮《魏三体石经残石拓本跋》等皆据此主嵇康书。第五种观点认为是张揖所书。王献唐《汉魏石经残字叙》据北宋郭忠恕《汗简叙略》并改动《魏书·江式传》文字,主张揖书。第六种观点认为是三国魏书家韦诞写的。吴维孝《汉魏石经考》卷三亦据《魏书·江式书传》,主韦诞书,云“则正始之经其或出诞属之手欤?”韦诞之书,诸体并善,尤精署书,魏之宝器铭题,皆出诞手,又传诞作剪刀篆,并善飞白。此外,除上叙六说外,近来也有人认为《三体石经》是多人合作之作,而非一人力所能及。范邦瑾在《书法研究》上撰文《魏〈三体石经〉书人略论》提出了这种看法。从《三体石经》所刻碑文名字的字体大小,笔画写法和书法风格来看,极不相似。王国维《魏石经残石考》云:“品字式者古文、篆、隶三体似出一手,直下式者则三体似由三人分别书之,而书品字式古文与书直下式古文者亦非一手。不独书人不同,即文字亦不画一。”所以,《三体石经》非一人所书,而是由集体合作书写的,但书写人的具体名单,因原碑毁严重,自宋以出土残石均未见有书人姓名,加上《三国志》等文献的阙载,在新的考古资料发现以前,目前也不能妄加推断。(傅丰渭)>

三国魏  《上尊号碑》隶书刻石<全称《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又名《百官劝进表》、《劝进碑》、《上尊号奏》。记东汉献帝末年,华歆、贾诩、王朗等对曹丕劝进之事,实际是曹丕玩弄的一个政治手腕,他随后即正式禅位称帝,史称曹魏。碑不书立石年月,32行,行49字。《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中记其文,与此碑稍异。顾南原《隶辩》定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则以为此碑记文当在延康元年,而刻于魏黄初之后。此碑一向与另一魏初丰碑《受禅表》并称。二碑均在河南许昌南三十里曹魏故城之古城村汉献帝庙中,皆南向,一东一西,巍然相峙。依事理推之,先劝进,后受禅,或同时并举。《受禅》既立于黄初元年,则此碑之立当不会太晚或与《受禅》立于同时。《上尊号碑》的书法,以“方整峻丽”著称于世。传为梁鹄或钟繇书,皆不可靠。明赵崡谓:“此碑或曰梁鹄书,或曰钟繇书,未有的据。然隶法遒古,非二公不能,自是钟鼎间物也。”(《石墨镌华》)清冯云鹏谓:“叙刻安整,书法工妙,自是魏碑巨制。”(《金石索》)此碑书风与《受禅表》极相似,惟字形稍方,一如《受禅表》条所述,同为开启魏晋书风的先导,涅润后世,至深且远。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曾下令禁碑。故曹魏时代,除个别皇家巨制之外,存世者极少。曹魏之时,三国鼎立,儒、道、佛三教并行,社会思想比较开放。文风亦尚通脱、清峻。故魏初诸刻,一反汉末分隶之古厚典雅而为空灵峻丽。就汉字字体的演变而言,魏初诸刻是由隶变楷的桥梁;就书风而言,它们浸淫灌溉了两晋南北朝乃至隋及唐初之书法;故无论在汉字字体变迁史,还是书法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国时期  《十三字残碑》刻石
三国魏  《受禅表》隶书刻石<此碑亦称《受禅碑》。三国·魏 隶书 黄初元年(220)立。纵270厘米,横140厘米,22行,行49字。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冬十月乙卯,逊位于魏王曹丕,丕随即登基称帝并改元大魏黄初。十月辛未,刻立此碑以纪其受汉“禅让”之事。《受禅表》与著名的《上尊号碑》并立于许昌南曹魏故城汉献帝庙中(其地在今古城村),庙久废。《受禅表》与《上尊号碑》同为魏初巨制,不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法亦久为世重,故自唐宋以来,迭经著录。其结构方严整肃,用笔刚健斩截,意气雄伟排宕,且不失汉末名碑如《熹平石经》、《张迁》、《礼器》等骨气洞达、探穆渊雅的大家风范。明郭宗昌《金石史》评其“书法同《劝进》,虽小远汉人,雍雍雅度,衫履自饰,亦复矫矫。”赵崡亦谓此碑“隶法大都与《劝进》同”。王世贞曰:“……。余始喜明皇《泰山铭》,见此而恍然自失也。汉法方而瘦,劲而整,寡情而多骨;唐法广而肥,媚而缓,少骨而多态。汉如建安,晋三谢,时代所压,故自不可超也。此语得评书三昧。”(《石墨镌华》)从汉字字体的演变来看,汉末魏初之际,正是由隶变楷的过渡时期.魏初诸刻,承袭汉末《熹平石经》、《鲜于璜》、《张迁》等碑遗绪,在笔法上更有新的突破.具体表现在落笔逆锋减少,而变之以单刀直入;收笔重顿后迅速提起使成方波,这已经是萌芽时期的楷书的一种特殊笔法。前人对此己多有论及。如清孙矿评《受禅表》和《上尊号碑》说:“二碑余皆有之,虽磨刓甚,然字犹半可识,真斩钉截铁手也。……率更正书险折法,多从此变出。”杨守敬《学书迩言》亦谓《孔羡》、《范式》、《上尊号》、《受禅表》“下笔如折刀头,风骨凌厉,遂为六朝真书之祖。”与之稍晚的魏《王基碑》以及吴《谷朗碑》,则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折刀头”的笔法,字形上亦更似后世的楷书了。故前人论该碑开魏晋六朝楷书之先河,无疑是确当的。此碑无书者姓名,唐刘禹锡说是王朗撰文,梁鹄书丹,钟繇镌刻,世谓之“三绝”(见唐韦绚《刘宾客嘉话》)。颜真卿则以为钟繇书(见宋欧阳修《集古录》及娄机《汉隶字源》),然二说均无确据,故不足信。>

三国魏  《王基残碑》隶书刻石<全称《东武侯王基碑》。隶书,三国·魏 魏元帝景元二年(261)四月立。在洛阳关林。清乾隆初年,河南洛阳城北十五里处农民掘地得之,后移至洛阳城明德中学中,嵌于壁间。初出土时,仅刻其半,碑之上段尚未刻凿,朱书灿然。惜因未加保护,书丹之字很快磨灭。这块碑因此成了一块很特殊的碑。清毕沅《中州金石记》云:“三国时刻石惟有《九真太守》、《天玺纪功》(《天发神谶》)、《国山碑》及《受禅》、《上尊号》、《封孔羡碑》数种,久为世所传摹。迩年创见诸碑尤多,奇伟若予在关中访得褒城李苞《石门》题字,孙孝廉星衍游句容访得吴《衡阳太守葛祚碑》及此皆金石家所未著录;足与史传发明,殊可宝也。”同时,它虽然是一块残缺不全的碑,但却成为汉魏时碑刻系先书丹后镌字的有力的实证。碑主王基,字伯舆,东莱(魏治掖,今山东掖县)曲城(故城在今掖县东北)人。历文帝、明帝、齐王、高贵乡公、元帝五代,文武兼备,勋著魏室。官至东武侯,魏元帝景元二年卒,追赠司空,谥“景侯”。《三国志·魏志》有传,业绩、官职与碑文多合。《王基碑》的书法与魏之《受禅表》、《上尊号》以及《曹真残碑》近似,结法严整,用笔斩截,风神雄健清隽。其运用所谓“折刀头”的笔法更为强烈(参见《受禅表》条),不少字的形貌已直如楷书,故评家亦指其“上托隶源,下开魏齐风范(由云龙《定庵题跋》)。>

三国时期  佚名  《曹真残碑》 隶书20行每行45字刻石

三国魏  钟  繇  (151~230),中国三国时魏书法家。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人。举孝廉为郎,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亭武侯;魏国初建,迁相,明帝即位,迁太傅,封定陵侯,人称钟太傅。谥成侯。工书,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行书。对书法的章法和结体有深入周密的研究。其书法的艺术特点是:巧趣精细,茂密幽深,自然天成,无雕琢气。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于自然,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其楷书笔法和结体上带有浓厚的隶书气息,风格古朴,被历代奉为楷模。被北宋《宣和书谱》誉为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与张芝、王羲之齐名,并称“钟张”、“钟王”。同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真迹已无存,历代奉以为法。《书法正传》云:“钟繇书法,高古纯朴,超妙入神。”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已。”古临本有《荐季直表》,毁于民国年间,只有影印本传世。刻帖有《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等,都出于后人临摹。相传魏《上尊号碑》、《受禅表碑》亦为锺繇所书。《宣示表》是锺繇书法的代表作品,现在流传的刻本传为王羲之所临,此帖字形略扁,法度严密,带有晋以后书法风格,可能为晋人临写所致。《宣示表》收入《淳化阁帖》、《大观帖》等丛帖中。《贺捷表》又名《戎路表》、《贺剋捷表》,是锺繇书法中最具有特色的作品,书于建安二十四年(219),此书保留许多隶书笔意,是隶楷递变过程中的书体。《贺捷表》有《郁冈斋》帖本。《力命表》,楷书8行,《快雪堂帖》中刻有此帖的王羲之临本。

三国魏  钟  繇  《贺捷表》小楷<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的书法,是较可靠的传世文人书中最早的作品。看此帖,其字尚未脱尽隶书笔意,但已属楷体。徐邦达先生认为,此帖的体即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所提到的“八分楷法”。此帖“获”字的末笔,“舍”字的第一、二笔等,隶字的特点都还十分明显。钟繇的字以书写自然,风格古朴,以及章法结字的茂密幽深著称。这些,在此帖中都可约略见到。>

三国魏  钟  繇  《荐季直表》小楷<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楷书,书时钟繇已七十高龄。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迹本于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时为一英兵所劫。后辗转落入一收藏家手中,又被小偷窃去埋入地下,挖出时已腐烂。幸有一照片留存(见附图)。明代刻入《真赏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列诸篇之首。此帖有人认为系唐人根据原本所摹,也有人认为系伪托,但属“伪好物”。由于它具有钟书的基本特征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故得到书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其布局空灵,结体疏朗、宽博,体势横扁,尚有隶意。虽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结体法度均不如晋唐工整,但天趣盎然,妙不可言。如陆行直说:“繇《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王世贞认为,在此帖显世之后,“天下之学钟者,不再知有《淳化阁》”(指《淳化阁》所载钟繇诸刻帖)。此帖笔画、结字都极其自然,章法错落。梁武帝等所说“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以及“行间茂密”等于此帖表现最为鲜明。钟繇所创造的“钟体”,同王羲之的“王体”是我国书法史上两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典型,影响极其深远。 >

三国魏  钟  繇  《力命表》
三国魏  钟  繇  《墓田丙舍帖》
三国魏  钟  繇  《宣示表》小楷<钟繇小楷。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来传给逸少,逸少又将之传给王修,王修便带着它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现在传下来的是逸少的临摹本,字体端整古雅,结体略呈扁形,笔画已脱八分古意,全是真书笔法,是元常的杰作,也可以说是楷书之祖。>
 
三国吴  皇  象  皇象,生卒年月不详,中国三国时吴书法家。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曾官侍中、青州刺史。擅小篆、隶书,尤精章草,有一代绝手之称,被唐张怀瓘列为神品。《三国志·吴志·赵达传》注云:“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又将其书同严武棋、曹不兴画等并称‘八绝”。南朝宋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他的草书沉着痛快。袁昂《古今书评》形容其书“如歌声绕粱,琴人舍徵”。窦臮《述书赋》形容其字“似龙蠖蛰启,伸盘复行。”张怀瓘说:“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虽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包世臣甚至说:“草书唯皇家、索靖笔鼓荡而势峻密,殆右军所不及。”张怀瓘堰《书断》等列其章草为“神品”。可见前人对他的字评价都是很高的。流传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将队帖》。传为他的作品的还有《顽闇帖》、《文武将队帖》,另,著名的吴碑《天发神谶碑》亦传为他所书。 他的草书「似龙蠖螫启,伸盘复行」,「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朴质古情,沉着痛快,文而不华,质而不野。  

三国吴  皇  象  《急就章》章草书<原名《急就篇》,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编,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籍,首句有“急就奇觚与众异”而取前二字为篇名。传为皇象所书写的《急就章》,是以明代吉水(今属江西省)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时,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为最著名,因刻于松江,故名“松江本”,原石现藏松江县博物馆。《急就章》长达一三九四字,可谓洋洋大观。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此本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形规范,笔力刚健,寓变化于统一。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历代学习章草的良好范本。 >

三国吴  皇  象  《天发神谶碑》隶书 刻石<此碑又名《天玺纪功碑》、《三断碑》。篆书,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吴帝孙皓所立。为了维护其没落统治,制造天命永归大吴的舆论,伪称天降神谶而刻此石。碑原在江苏江宁,已毁。传为华核文、皇象书。此碑用隶书笔法写方整的篆书,书法奇特,字势奇伟,是很有特色的作品。此碑对后世篆书和篆刻有深远的影响,故宫博物院藏有此碑的宋拓本。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此碑非篆非隶,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转折方圆并用,形象奇异瑰伟。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可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清人翁方纲曾评此碑说:“吴《天玺纪功碑》,弇州所谓挑拨平硬者,信有之。然实是篆书,谓为八分者,未必然也。”张叔未说:“吴《天玺纪功碑》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为两汉来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迹。”此说颇有见地,亦颇有代表性。由于原碑早毁,流传拓本很少。>

三国吴  皇  象  《顽闇帖》
三国吴  皇  象  《文武将队帖》  
三国吴  皇  象  急就章《玉烟堂帖》

三国吴  《禅国山碑》隶书 刻石<又称《封禅国山碑》、《天纪碑》。篆书,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立。43行,行25字。碑在江苏宜兴。《集古录》云:“孙皓天册元年,禅于国山,改元天玺,因纪其所获瑞物,刊石于山阴。”碑文纪吴得祥瑞,封禅於国山之事。据《宜兴志》载,国山本名离墨山,以孙吴时大司徒董朝封于此,故又名董山。山在宜兴县张渚镇北十里,碑即立于山顶之上。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谓:乡人又俗呼此碑为“囤碑”,“以其石圆八出形如米廪云”。《禅国山碑》为三国时期重要碑刻之一,自宋以来,多见著录。其书淳古秀茂,体势雄健,笔多圆转,继承了周秦篆书的遗意,与方折突出的吴《天发神谶碑》相异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其“浑劲无伦”。杨守敬《平碑记》云:“秦汉篆书,自《琅邢台》、《嵩山石阙》数碑而外,罕有存者,惟此亏巍然无恙,虽漫漶之余,尚存数百字。玩其笔法,即未必追踪秦相,亦断非后代所及。”>

三国吴  《葛府君碑》刻石<三国吴碑刻。正书额题。《吴故衡阳郡太守葛府君之碑》三行十二字。碑石已碎裂,公存额字而已,石在句容。考其碑额,葛府君当为葛祚。清乾隆间孙星衍访得,云:“楷书之见于法帖者则有程邈最先,然不足信,其见于碑碣,殆始于此,良足定也。”见《金石萃编》。缪荃孙云:“正书始于齐梁之间,吴时未尝有此。”>

三国吴  《谷朗碑》隶书 刻石<全称《吴九真太守谷朗碑》。隶书,三国·吴凤凰元年(272)立。纵176厘米,横72厘米,文18行,行24字。碑在湖南耒阳。碑主谷朗(218~272),字义先,桂阳(治在今湖南郴县)耒阳(今湖南耒阳县)人。三世仕吴为牧守,累官长沙刘阳令、立忠都尉尚书郎、广州督军校尉等,吴建衡三年(271)迁九真太守(今越南河内南顺以北地区)。凤凰元年四月乙未卒,终年五十有四。其墓在今耒阳马水乡木村虎形山,嗣孙谷起凤、谷尚志等为之立碑。碑旧在耒阳城东谷府君祠内,清时移置县城杜甫祠中(现耒阳一中),后迁蔡侯祠(传为蔡伦故居,在城内蔡子池畔)内保存。碑之两侧原有谷氏后裔题名,清初尚存,后渐磨灭。《谷朗碑》字虽称隶书,实则体势已非常接近楷书,故亦有定为楷书者。当然同后世魏碑、唐楷相比,它还带有较浓的隶味。其结体方整,笔画圆劲,书风浑朴古雅,与曹魏诸刻风格稍异,但同为开后世楷书法门的重要碑刻。此碑在清代以前,惟见欧阳修、赵明诚二家著录。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其字遒劲,亦有汉分隶法。”严可均谓其“隶法不恶,刻手极拙。”康有为称其古厚,为真楷之极。>

晋  佚  名  《郛休碑》
晋  佚  名  《刘韬墓志》<晋《刘韬墓志》,清乾隆初在河南偃师杏园庄掘井时出土,乾隆四十八年(1783)归偃师令武亿,道光二十七年(1847)归介休马氏,后不知下落。此墓志翻刻极多。此乾隆间整纸拓本,极少见。三行“伯叔”左侧无细锥痕,首行末“征”字、二行末“墓”字虽正当石裂痕,而笔画可见。>

晋  佚  名  《王兴之夫妇墓志》 隶书<《王兴之夫妇墓志》为同一块墓石两面分别刻夫妇两志,分别刻于340年和348年,字迹相同,出土于南京燕子矶人台山其墓志笔画挺直,棱角方整,如刀削状,有稚拙厚重之书风,与北朝碑刻有相近之处。>

晋  佚  名  《杨骏残志》隶书刻石<《杨骏残志》,因碑残而名不显。>
西晋  陆  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人。西晋书法家,祖陆逊、父陆抗,都是东吴名将。吴亡后入晋,官至平原内史、前将军。后为司马颖所杀。“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是著名的《文赋》的作者。他的书法,在书坛有一定地位,王僧虔、庾肩吾等都曾有记述。陆擅长草书,有《平复贴》传世。

西晋  陆  机  《平复帖》章草 墨迹<西晋陆机书。章草。纸本。纸本9行87字,纵23.8厘米,横20.5厘米。藏故宫博物院。《平复贴》是中国古代书法名家流传至今的最早墨迹。该贴斑驳古拙,取章章之精蕴;信笔纵横,成今草之自由。陆机纯用秃毫枯锋,信笔纷披而行。其结体,内敛蓄势与圆转纵横交相辉映。其章法,笔断意连,散若群星,又顾盼流连。通篇看来,既有清疏萧散的典雅韵味,又有率意挥洒的自由气象。历代论者均把陆机的《平复贴》奉为章草向今草过渡的典范。《平复帖》是草书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书作,最大的特点是犹存隶意,但又没有隶书那样波磔分明,字体介与章草、今草之间。细观此帖,秃笔枯锋,刚劲质朴,整篇文字格调高雅,神采清新,字虽不连属,却洋洋洒洒,令人赏心悦目,字里行间透露出书家的儒雅与睿智。幅前有古题签“晋平原内史吴郡陆机士衡书”。前隔有宋徽宗题签“陆机平复帖”。尾纸有明代董其昌,近现代溥伟、傅增湘、赵椿年题跋,详载《平复帖》历代递藏始末。内容是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是传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其中有病体“恐难平复”字样,故名。字为章草,但无挑波,和《淳化阁》所收卫瓘《顿首州民贴》体段相近。大约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实用书体。王僧虔曾说陆机的字“吴士书也,无以校其多少”。李嗣真说:“陆平原、李夫人犹带古风”。大概当时吴国书法比较守旧而且有点地方风格,在当时的书法中比较特别。看此帖之字确有点奇幻难读,当不是偶然现象。此书使用秃笔书写,笔法质朴老健,笔画盘丝屈铁,结体茂密自然,富有天趣。在现在见到的同时期及其以前的墨迹中是很突出的。故今人启功先生曾有诗说:“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渐署墨皇。”>

西晋  索  靖  索靖,(239~303),中国西晋书法家。字幼安,敦煌龙勒(今甘肃省敦煌市)人,草圣张芝姊孙,博通经史,有逸群之量。曾官尚书郎、雁门和酒泉太守、征西将军,拜左卫将军,赠司空。史称该博经史,有逸群之量。著有《索子》、《草书势》等。索靖善隶、行书,尤擅长章草,与书法家卫瓘齐名。他的草书学张芝,而又有自己的风格,人谓瓘笔胜靖,然有法度,远不能及靖。当时有谓:精熟至极,索靖不及张芝;而妙有余姿,则张芝不及索靖,推重若此。可见他的书法成就可以与张芝相媲美。索靖作品传世的有《月仪帖》、《出师颂》、《七月廿六日帖》等。其中以《月仪帖》最为世所重。此帖笔力坚劲、锋芒毕露,个人特点比较鲜明,同记载中索靖书法的面貌基本相符,字数较多,是学习章草的好范本。
 
西晋  索  靖  《出师颂》草书<《出师颂》,史孝山作,传为索靖书。书体为章草,此帖字体浑厚,与其《月仪》帖不同。汇品:清  包世臣:北碑画势甚长,虽短如黍米,细如纤毫,而出入收放、俯仰向背、避就朝揖之法备具。起笔处顺入者无缺锋,逆入者无涨墨,每折必洁净,作点尤精深,是以雍容宽绰,无画不长。后人着意留笔,则驻锋折颖之处墨多外溢,未及备法而已成。故举止匆遽,界恒苦促,画恒苦短,虽以平原雄杰,未免斯病。至于作势裹锋,敛墨入内,以求条鬯手足,则一画既不完善,数画更不变化,意恒伤浅,势恒伤薄,得此失彼,殆非自主。山谷谓征西《出师颂》笔短意长,同此妙悟。(《艺舟双楫》)清 康有为:若欲复古,当写章草,史孝山《出师颂》致足学也。(《广艺舟双楫》)>

西晋  索  靖  《皋陶帖》 
西晋  索  靖  《七月廿六日贴》 
西晋  索  靖  《月仪贴》章草<《月仪贴》是索靖的代表作。字数逾干,其书法法度森严,锋芒尖锐,骨力非凡。张怀瑾《书断》将索靖书法列入神品。以十二月令制为尺牍,故称。有三种:1 西晋索靖章草书,仅见刻本,计一百零四行,书法淳厚,古朴而又峭拔,有多种版本流行于世。2 隋代智永草书,《宣和书谱》有录,今不见传。3 唐人草书,墨迹,又名《唐人十二月友朋相闻书》。原藏清宫,《石渠宝笈三编》有录。黄麻纸本,高七寸八分,前及中有残缺,存字五十三行,书势流美,每字旁有释文小行书极精工,草书如钱,释文如豆,皆唐人手书。有影印本行世。>

西晋  佚  名  《齐太公吕望表》<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汲令卢无忌创建《齐太公吕望表》碑,此碑是太公裔孙、自太子洗马来为汲令的卢无忌尊祖修庙的碑记,卢无忌根据在汲县出土的《竹书纪年》,确认了太公的籍贯,所以,碑文的第一句就说:“齐太公吕望者,此县人也。遭秦焚书,史失其籍……”>

西晋  佚  名  《孙夫人碑》 隶书<全称《晋任城太守羊君夫人孙氏碑》。西晋泰始八年(272)十二月刻,隶书,20行,行37字,在山东新泰县。清乾隆五十八年(793)江秬香在新泰张孙庄访得后始显于世。晋碑存世甚少,而妇女立碑者尤少,故此碑颇为世重。清严可均谓:“文多剥落,而点画严整,颇似《范式碑》笔意。”包世臣谓:“是《孔羡》法嗣,用笔沉着不减而体稍疏隽。”也有人认为,唐欧阳询《房彦谦碑》出自此碑。此碑结体严整、笔画凝重,转折峭拔。由于有些撇捺灵活,为整个碑刻带来活泼气氛。此碑和这个时期的许多碑刻一样,已略乏汉碑雍容气象,而确同曹魏时期的一些碑刻如《孔羡》、《上尊号》、《王基》等有一脉相承之处。这是由于隶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书界的兴趣已转向新的楷书的创造。从这个时期的碑刻中可以看出由隶向楷过渡的轨迹。>

西晋  卫  瓘  (220~291),中国西晋书法家。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他是书法家卫觊之子,卫恒之父,魏侍郎。瓘弱冠仕魏,在魏曾官镇东将军,入晋官至司空、太保,惠帝时为贾后所杀。擅长隶书和章草,与索靖齐名。曾和索靖同在尚书台任职,均有书名,时称“一台二妙”。时议放手流便过索,而法则不如之。常云我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靖得其肉。伯玉采张芝法,取父书参之,遂至神妙。天姿特秀,若鸿雁奋六翮,飘飖乎清风之上,率情运用,不以力难,后为侍中司空,楚王玮诏害之。元康元年卒,年七十二。北宋《淳化阁帖》载卫瓘书法《顿首州民帖》,此帖尚存章草格局,基本上去掉波势,已向今草过渡,是他的代表作品。以此帖和索靖《月仪帖》、陆机《平复帖》相比较,可看出他有一种秀美流便的风格。

西晋  卫  瓘  《顿首州民帖》 章草<六行,五十八字。此帖章法,功夫极深,行气亦疏宕萧散,独具匠心,已臻劲骨天纵,变化无方之境界。比之《平复帖》风格更加秀丽流便。《淳化阁》《大观帖》等收入。是流传下来西晋时期的重要刻帖之一。其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都很高。此帖基本上去掉了波势,体式略同于陆机《平复帖》,而风格更加秀丽流便。此帖尚存章草格局,而有些字已很接近今草。可以窥见章草向今草过渡的轨迹。唐张怀瓘:伯玉采张芝法,取父书参之,遂至神妙,天姿特秀,若鸿鹄比翼,飘飘乎清风之上;率情运用,不以为艰。(《书断》)>

东晋  王羲之  (303~361,一作307~365,一作321~379),中国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今属山东省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始任秘书郎,继为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并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此后人称他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锺繇、梁鹄等著名书法家的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一生性好山水与交友,会稽许多名士如孙绰、李充、许询、支遁都与他有同好。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孙统等41人,宴集山阴兰亭,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其中著名的《姨母帖》、《初月帖》是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 (697),根据王方庆家藏墨迹勾摹,收在《万岁通天帖》卷中,藏辽宁省博物馆。《姨母帖》字体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保留隶书痕迹较重,可能是王羲之早期的作品。《寒切帖》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勾摹精细,笔锋转折分明,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者摹写亦精,侧媚多姿;后者行笔流畅,圆浑妍媚,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被乾隆皇帝收藏,认为是三件希有之物,名其藏室为“三希堂”。《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藏日本皇室,是唐代流传至日本的勾摹本,结构紧劲,险劲沉着。《孔侍中帖》藏日本前田育德会,亦为唐代流传至日本的摹本。《远宦帖》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虞帖》藏上海博物馆。此外尚有《都下帖》、《七月帖》、《大道帖》、《游目帖》、《行穰帖》、《此事帖》等,大都为流传有绪的勾填本或临摹本。《兰亭序》为王羲之行书的代表作(《兰亭序》真伪的问题,目前尚有争论),其书法遒媚劲健,非常美观,流传至今的有各种摹本和 刻本。摹本以神龙本为最著名,刻本以定武本为最著名。唐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勾摹流行于唐代王羲之书迹而成,因摹刻技术很高,笔意俱存,宛如手写,也可窥见王羲之行书的面貌。这类集王书在唐代尚有《兴福寺碑》、《集王羲之书金刚经》等。流传王羲之的书法还有许多刻帖。《十七帖》是唐太宗李世民购集王书墨迹的一卷,历代刻本很多,有的出自勾摹,有的出自临写,其中以上海博物馆宋拓馆本为最精。此外历代丛帖多收有王羲之的书法,北宋《淳化阁帖》、《大观帖》卷六、七、八集中收有王羲之的书迹。王羲之的小楷有《乐毅论》、《东方朔像赞》、《黄庭经》等多种,因屡经传摹翻刻,是否是王书的原貌,已很难断定。

东晋  王羲之  《曹娥碑》小楷<又称《孝女曹娥碑》,元嘉元年立,明人传为王羲之书。小楷,二十七行。此帖结字扁平,用笔多不藏锋,有隶书笔意。其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应为唐以前人所书。明·文徵明:古雅纯质,不失右军笔意。清·包世臣:《曹娥碑》俊朗殊甚,而结字序画渐开后人匀称门户,当是右军誓墓后代笔人所为,或出羊侍中,而后人以为王体,误收右军帖中耳。(《艺舟双楫》)清·朱和羹:分行布白,为入手要诀。元人所谓《黄庭》有六分九宫,《曹娥》有四分九宫是也。否则,疏处安顿,尚易舒展;密处安顿,每形局促。(《临池心解》)>

东晋  王羲之  《长风帖》<临摹本, 纸本。纵27.5厘米,横40.9厘米。11行,102字。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风帖》又分称《长风帖》、《贤室委顿帖》、《四纸飞白帖》。释文: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温,深可忧。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知得廿四日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足下以语张令未? 前所经由,足下近如似欲见。今送致此四纸飞白,以为何似?能学不?>

东晋  王羲之  《初月帖》 草书  摹本<此帖为《万岁通天帖》第二帖,草书,藏辽宁博物馆。王羲之父名“正”,为避父讳,“正月”书为“初月”。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和王羲之其他草书比较,具有古意,可能是较早的作品。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如其中倒数第二行之“道忧怀”,末行之“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如“忧”字的首笔和末笔,“怀”字的左侧竖画,“报”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或短或长,或藏锋或露锋,都呈曲势,非一带而过,中间充满了微妙的变化。翁方纲所谓“中过”,包世臣所谓“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等等,于此帖皆可领略一二。用笔以中锋为主,有些字如“山”字、“报”字使用侧锋也十分明显。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这种情况同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唐代以后追求精整规范,这样的字就很难出现了。>

东晋  王羲之  《得示帖》 行书<《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帖上还引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可见此帖是唐代传入日本的。《丧乱·二谢·得示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

东晋  王羲之  《东方朔画赞》小楷<小楷法帖。东晋王羲之书。 款署“ 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书与王敬仁”。书法雅丽,有矜庄严肃之象。北宋黄庭坚称其:“笔圆净而劲,肥瘦得中,但字身差长,盖崔子玉字形如此,前辈或随时用一人笔法耳。”旧传王修卒,其母知是修生平珍爱之物,遂以此殉葬。因此真迹早佚。南宋董卣据此认为传世本多系后人伪作。《 石渠宝笈 》载唐临本:素绢墨迹,高八寸三分,横一尺六寸八分。卷后有米芾记。宋濂、董其昌、汪道会等跋,俱称其:“结束波策,若优孟之学叔敖,至其隐劲于圆,藏巧于拙,黯然有余,锋颖不露,信非唐人,不能臻此。”>

东晋  王羲之  《都下帖》行草<麻纸摹本。长27.7厘米,五行半字,钤有“御府宝绘”、“群玉中秘”、“项元汴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姑熟曹氏珍玩”、“乾隆鉴赏”等。此作用笔流畅自如,笔触含蓄,不作夸张的处理。提按丰富而自然,收笔凝炼。字形在平正中寓有险绝。认为王羲之书作“无丈夫气”者,宜多留意此帖。>

东晋  王羲之  《二谢帖》行书<墨迹白麻纸本,唐人摹本。5行35字。《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早年流入日本,现藏日本皇室。帖上还引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可见此帖是唐代传入日本的。《丧乱·二谢·得示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 此帖书法自然洒脱,纵笔迅疾,恰如惊猿脱兔;驭笔徐缓,又如虎踞龙盘,抑扬顿挫,自出胸臆,极有节奏感,是纵擒有度之作。>

东晋  王羲之  《奉橘帖》行书 墨迹纸本 唐摹本<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王羲之的墨迹流传到今天的大都为响拓勾摹本。 例如王羲之的《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为唐人双钩填廓摹本。所谓响拓勾摹本,是指在照相印刷术发明之前,古人为了保护书画艺术品原迹,采用临摹的方法制作副本和复本。所谓“摹”,就是对原作真迹摹写,力求丝毫不差。书法摹写称之为“响拓”,绘画摹写称之为“移画”。这一风气在唐宋时最盛,在唐朝,就有官方设置的许多专门摹拓书法名迹的“御府”,下有专门摹拓书法的人员,不少人都是此中高手。如今,东晋王羲之等人的书法真迹已经荡然无存,这些唐朝的摹本就显得尤其珍贵。唐代因摹刻技术很高,笔意俱存,宛如手写,也可窥见王羲之行书的面貌。>

东晋  王羲之  《佛遗教经》小楷<册页装拓本,20页帖片,开本尺寸30x16cm >

东晋  王羲之  《寒切帖》草书<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纸本,纵25.6厘米,横21.5厘米。此帖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曾为王时敏等递藏,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文中“谢司马”应为谢安。谢安为王羲之至友。谢安于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时41岁。王羲之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逝世。因此,此书应是其末年书。此帖笔墨斑斓,神韵饱满,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书法艺术珍品。此帖为唐人钩填本,钩填技术极为精妙。评者都认为,王羲之书法到末年,才达到极致,于此帖可以临略其末年书法妙处。>

东晋  王羲之  《何如帖》行书纸本<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为唐人双钩填廓摹本,三帖连为一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  王羲之  《黄庭经》小楷<《黄庭经》是魏晋时期颇为流行的道家养生修炼之书。传王羲之所书小楷《黄庭经》系《外景经》。欧阳修《集古录》记载其曾亲见记有‘永和十二年(三五六年)’的《黄庭经》石本。此帖在南朝梁时,已引起君臣名流的注目,陶弘景《论书启》称《黄庭》、《劝进》、《像赞》、《洛神》为‘逸少有名之迹’。唐褚遂良《右军书目》‘正书都五卷’中,将《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单独分别列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在《黄庭经》下注明‘六十行,与山阴道士’。今传世刻本正是六十行,末行题有‘永和十二年五月廿四日五山阴县写’。《黄庭经》书迹流传有绪,然真迹早已不存,传世的有摹本、临本和刻本。唐人临本硬黄纸本,高26.3厘米,宽106.2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卷内钤有‘绍兴’连珠小玺,后有陈绎智、董其昌、吴廷等题跋。安思远本刻本。此本第四十五行‘渊’字,避唐讳,缺末笔,为罕见之本,罗天池定为‘唐摹宋拓’。帖后有明王世贞、董其昌、陈继儒,清笪重光、王恭寿、罗天池等题跋。明代为沈纯甫、沈问卿、陈孙绳先后收藏,清后期归孔氏岳雪楼、裴景福壮陶阁珍藏,现为美国安思远个人收藏。明王世贞题跋称:‘右军书法琅琅者:行体《兰亭》、小楷《黄庭》。《兰亭》本最多,然肥瘦纵密,种种不能尽合。独《黄庭》如出一手。余所见前后数十本皆然。恐是秘阁续帖本广行人间耳。今观沈问卿、纯甫所藏,独幽深淡宕,其风格姿韵,远出诸本之上!岂秘阁之前别有一佳本耶?抑太清楼翻刻之最初拓耶?’此本书法高古神妙。清梁《承晋斋积闻录》称:《黄庭经》‘圆厚古茂,多似钟繇,而又偏侧取势,以见丰姿,而且极紧’,‘结构之稳适,撇捺之敛放,至《黄庭》已登绝境,任后之穷书能事者,皆未能过。然极浑圆苍劲,又极潇洒生动’。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称《黄庭》‘笔力惊绝,能使点画荡漾空际,回互成趣’。又称‘小字如大字,必也《黄庭》:旷荡处,直任万马奔腾而藩篱完固,有率然之势’。越州石氏本南宋绍兴初年,新昌石邦哲(熙明)在越州(今浙江绍兴)辑刻。程文荣《南村帖考》记《越州石氏博古堂帖》载:石邦哲,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年)为大理评事,乾道初年卒(约一一六五年)。欧阳辅谓:越州石氏本、停云馆本、秀餐本乃欧阳询临本,颖上本、余清斋帖本乃褚遂良摹本。越州石氏本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晋  王羲之  《孔侍中帖》行书<墨迹白麻纸本,唐人摹本,亦称《九月十七日帖》,《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二帖连为一纸。纸本,24.8×41.8cm。5行42。早年流入日本,原藏日本东大寺,后散入民间,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收藏,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结体上又显示出欹侧取妍的艺术效果。古人评羲献笔法,诣大王内敛,小王外拓,从此帖前三行看,确实如此。无论是“九字”的开张还是如“羲”字的紧缩,其用笔与结构呈现出一种封闭内敛的形态,在布局上,更使此形态得到加强,就连他惯于连写的“羲之”二字也不例外。想必在写前三行时,王羲之的心情尚属平静,于此平静之中写完这三行搁笔;及至书成之后,想起此前巳有一书,于是草补二行特意说明之。后两行字反映了王羲之当时寂寞的心理状态和对王洽病情的忧虑。一是其急切而躁烦的笔线意态符合当时的精神状况。因右三行字比较平缓的定势影响,虽此二行字仍不多连,但笔势相对已经变快,书写节奏明显地由先前的一字一顿到二字一顿,如“忧”字的末笔急引和“能”字的倾斜以左承右启,以至“取”字的末笔始发即收和“羲之”二字的就势省连,书者的内心情绪显露于纸上,从而和其文意一起共同地将那种“悬忧”加以深化,从而增强了此帖的抒情色彩。>

东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行书 <《快雪时晴帖》是“书圣”王羲之当今存世的唯一书法精品真迹。此帖是墨迹,唐摹纸本。行书,原文6行,现存4行,28字。纵23cm,横14.8cm。《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他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又一件行书代表作。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刘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吴廷、梁诗正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惊羡和赞叹。帖前有明王稚登小楷题签,签下注“晋右军会稽内史王羲之真迹”。乾隆一生酷爱书法,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他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又说:“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全书二十八字,字字珠玑,誉为“二十八骊珠”,他把此帖和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的晋人三帖,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视为稀世瑰宝。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根据此帖附页的诸多题跋款识、收藏印章以及有关书籍录载,《快雪时晴帖》曾经宋宣和内府,宋时入米芾“宝晋斋”,元代又入御府,上有赵孟頫题跋。元赵孟俯曾称此帖为“天下第一法书”。明时为朱成国、王稚登,清冯铨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入内府。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败北,退踞台湾时除带走了大量黄金以外,还有2972箱南迁文物中的精品。这部分却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中的精品,如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翠玉白菜、玉香炉、玉荷叶形笔洗等,其中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石渠宝笈》收晋人三帖,号称“三希”,此帖列于首位。其为人所重视,由此可见。如今“三希”《伯远帖》、《中秋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唯独“一希”《快雪时晴帖》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希”尚未聚首,国人深引为憾。此帖用墨浓淡相宜,清和爽朗,钩摹极其精工,可称“下真迹等”。书法则势巧形密,意疏字缓,用笔遒劲精到,顿挫起伏,神采飞扬。结体时收时放,秀媚却又不失刚健。>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行书 <《兰亭序》 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兰亭序》是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的显赫名帖,享有“天下第一书”的美誉。行书纸本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是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以拔除晦气。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最后由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兰亭序》。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字字精妙,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书法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所特有的变化。其用笔变化出奇,时而圆浑劲健,时而方利爽快,致使其笔画形态各异,皆随情随体而变,无一定则。在结体上也同样变化莫测,其字有大小、有扁长、有疏密、有俯仰、有潇散宕逸、有轻巧凝重,皆随情而发、因势而变,错落有致而神态自然。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错落有致,乃至全篇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而最终体现出其书法具有风骨爽利、姿态妍美、神情飘然、气势醋畅,以及收伏跌宕的奇妙韵律,极具出神入化的艺术特色。>

东晋  王羲之  《乐毅论》小楷刻本<右军的正书中,智永认为乐毅论最佳,后人多半认同。梁朝时就已有临摹本,是今日所见最早的摹本;唐朝年间又有不错的重摹本;快雪堂帖所刻的则流于妍媚无力了。宋代高绅曾获古刻石,一般以为是此帖的祖石,刻法精绝,碑文自「海」字之后残缺不全,世称「止海本」,石亡之后翻刻就没有令人惊叹的作品了。现今流传下来的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笔画瘦而行狭者,如快雪堂帖,另一种是笔画肥而行润者,例如宋拓的清仪阁本,浑古遒劲,堪称杰作。右军的正书,遒古平寓秀丽,足为后世典范。其他如黄庭经、东方画赞、曹蛾磈等也都是小楷之杰作。《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此帖和《黄庭经》一样,虽属小楷,但写得雍容和雅,有大字的格局。且笔势精妙,备尽楷则,行笔自然,字势逸宕,同唐以后书大异其趣。这些书迹,至今仍是练习小措的优良范本。>

东晋  王羲之  《临钟繇千字文》行书<此临作可谓形神俱得。其结体严谨沉稳,笔圆墨润,点画凝重老练,而不失其轻盈飘逸。其排布匀称和谐,大小相似,即使有些字相差很大,但总体观之,却参差错落之感,别有一番韵致。>

东晋  王羲之  《频有哀祸帖》草书,纸本,现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字间倾侧、俯仰、钩连,笔画轻疾、圆转、牵引,结体多有取横势者。

东晋  王羲之  《平安帖》 行书<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与《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迹纸本,唐摹本,行书,长46.72厘米,宽24.6厘米。此帖为王羲之信札,共三段,分别有“平安”、“何如”、“奉橘”等词,故又称《平安帖》或《奉橘三帖》。卷前有宋徽宗赵佶签题“晋王羲之奉橘帖”,帖后有“开皇十八年三月廿七日”小字一行。又有诸葛颖、柳顾言、欧阳修、韩琦、吴中复、吴奎、刘敞、蔡襄、陆经、唐诏、王绎、曾观、张靖、张孝思、孙承泽、项元汴、张觐等人跋记题名。书法以自然天成为尚。自然天成表现在笔不矫揉造作,技法上不受法度的束缚。龙门诸品,有些不过是工匠以刀代笔随意刻划,却有着惊人的魅力。笔法到晋代虽巳成熟,但还没有固化为法度规矩,所以晋人笔下洒脱到似乎毫不经意的面目随处可见。此帖为王羲之前期作品,尚有几分淳古之意。>

东晋  王羲之  《秋月帖》
东晋  王羲之  《丧乱帖》纸本摹本<此帖为行草墨迹(响拓本)白麻纸,纵28.7厘米,横63厘米,藏日本皇室。帖上还引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可见此帖是唐代传入日本,或谓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丧乱帖》八行,同《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摹于一纸,称为《丧乱·二谢·得示帖》。上有梁徐僧权、姚怀珍签押和日本恒武天王延历(782~805)年号三郎。此三帖内容均为书简,摹填精良。《丧乱帖》反映了丧乱时期痛苦不安的情绪,因无意于书,故书法越见自然。《丧乱·二谢·得示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用笔结字与《兰亭序》比较,略带古意,有些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所以成为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

东晋  王羲之  《上虞帖》草书 唐硬黄摹本 <唐摹王羲之草书硬黄本。高23.5厘米,横26厘米,共七行,五十八字。体势灵动绰约,丰肌秀骨,神采奕奕,具大家风范,远胜右军《如何帖》,为极其珍贵的唐人摹本。此卷为北宋内府旧藏,至今尚何存原装,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卷有南唐内府 “集贤院御书印”、“内合同印” 以及宋内府朱文双龙圆印、“政和”、“宣和”、“御书”葫芦印、“内府图书之印”等。明代曾藏晋王府,后由韩逢禧、梁清标、商载、程定夷递藏。明代詹景凤《东图玄览》、清代安仪周《墨缘汇观》有著录。原迹现藏上海博物馆。有影印本行世。>

东晋  王羲之  《十七帖》草书刻本<《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内容是他所写的尺牍,共二十九通,装裱成一卷,长一丈二尺,计一百零七行,九百四十二字,因卷有“十七”字故名。《十七帖》墨迹已佚,仅有摹刻本传世。《十七帖》草书,前人评为 “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也有人认为帖中带有波挑的笔势,字字独立不相连属。这正表明善于“兼撮众法,备成一家”,所以才能形成他独具风范的草书体势。>

东晋  王羲之  《行穰帖》 草书<硬黄纸本,24.4×8.9cm,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东晋  王羲之  《姨母帖》行楷摹本<《姨母帖》,行楷,载原裁于唐人摹《万岁通天帖》。硬黄纸本。纵26.3厘米,横53.8厘米, 藏辽宁博物馆。《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是王羲之后裔王方庆家物,内收王氏家族二十八人法书。王方庆于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6)上进武则天,武命人临摹后将原本又赐还王方庆。现存《万岁通天帖》为摹本,包括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慈、王志等七人共十帖。此帖钩填技术极其精妙,可谓“下真迹一等。”董其昌曾称此帖“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泄殆尽”。此帖曾摹刻于《戏鱼堂》、《真赏斋》等丛贴。现存王羲之的字面貌不尽相同,大凡有流便和古质两种,《姨母帖》属于后者.杨守敏说:“观此一帖,右军亦以古拙胜,知不专尚姿致。”此类作品可能是他早期所写,其结字和用笔都还存有较浓厚的隶书笔意,和现在出土的晋代简牍帛书有相近之处。如“一”“十”“痛”等字中的横画,隶书的笔意都很明显;“痛”“日”“何”等字的转折处都较生拗峭拔,并残存横式。这些都是隶书笔势孑遗。另外笔画质朴凝重,出笔入笔比较自然,不像唐以后那样强调一笔三折。这些都使此幅作品具有一种古朴高华的艺术魅力。还有一幅《行穰帖》和此帖比较接近。>

东晋  王羲之  《憂懸帖》草书纸本<此本前三行为《频有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后三行,日本学者又称为《忧悬帖》) ,前后九行共一纸,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日本前田育德会藏。>

东晋  王羲之  《游目帖》草书  纸本  11行101字  日本广岛安达氏藏
东晋  王羲之  《雨后帖》草书尺牍<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帖为五行草书尺犊,末款“羲之”,铃有“世南”、“贞观”二墨印,又有“志东奇玩”、“四代相印”、“绍兴”小玺及清内府请藏印。所以鉴为伪书,一是此帖不见于古刻丛帖中,又没有元以前的题识、记载。清初吴其贞《书画记》说此帖:“书法有沉重古雅之气,其纸色是墨水所染者,以为伪物。”安歧《墨缘汇观》以为是“唐模”。以书法论,运笔流滑,结构松懈,虽水平不高,但笔法显示出的转折、顿挫自然,是临写,而非钩摹。纸色深褐,颜色呆滞不自然,如吴其贞所言是染旧。二是帖的书纸,经有关专家鉴定,是竹纸,即北宋中期以后才能制造的纸张。三是帖上所铃藏印,细审“世南”、“贞观”两个唐代墨印,都是墨笔画出的;北宋苏辙的“志东奇玩”、“四代相印”,经比较为伪印;只有南宋“绍兴”小玺为真印。今鉴定家认为:清代以前钤印中除“绍兴”小玺外皆不真;书法有沉雄古雅之气,墨色有浓淡变化,同运笔的启收、顿挫转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无钩摹痕迹,故此帖是古临写本,书写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绍兴年以前。>

东晋  王羲之  《袁生帖》
东晋  王羲之  《远宦帖》 草书<《远宦帖》,亦名《省别帖》。乃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宋黄伯思(1079~1118)以为《十七帖》中的书信,均系写与周益州者。按,周益州,名抚。是周访之子,与王氏累世通家,又和陶侃是儿女姻亲。(侃子瞻,娶周妩妹为妻)书信中提到“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被认为指陶侃而言。陶侃(二五七~三三二)于其晚年,即咸和五年(三三○)镇守武昌,周抚即于是时至武昌,后迁建监巴东,刺史益州。也正当庾亮、庾冀镇武昌之时。右军于咸和九年(三三二)参庾亮军事,时与周抚往还最密。故此一书信当在其前后所致周抚者。此帖首见于《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宣和书谱》即称《远宦帖》。亦刻入《淳化阁帖》卷六;《大观帖》、《鼎帖》、《宝贤堂帖》、《澄清堂帖》(孙承泽本)均曾刻入。清道光间,叶志诜得王献之《送梨帖》,将此帖一同上石。后杨守敬又刻入其《邻苏园法帖》中。北宋曾入大观,宣和内府,有大观、宣和诸印玺,卷首徽宗赵佶瘦金书签,上钤双龙方印,专用于古法书者。后曾入金明昌内府,及北燕张氏,后归贾似道。明时曾为秀水项元汴所藏,入清由耿会侯、安岐所递藏,曾著录于《墨缘汇观》,订为唐人钩墓本。嗣入清内府,而未钤内府收藏印,故石渠亦无著录。今藏故宫博物院,曾先后辑入故宫法书晋王羲之真迹册,《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第一册影印行世。>

东晋  王羲之  《瞻近帖》
东晋  王羲之  《追寻帖》行书<此帖书法奇逸多变,深得诸书体的精髓。细观此帖,草中有行,间杂行楷,结体或沉稳,或流宕,一行笔或凝重,或飘逸,变幻多姿,百态尽现。>

东晋  王献之  王大令,(344一387年),字子敬,小名官奴,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王羲之第七子。他和谢安的关系很密切,谢安任中书监总揽朝政时,他做谢安的长史。后来外任建威将军,吴兴太守。不久,又征拜中书令。卒年43岁。死后由族弟王珉代其官,世人因此称献之为王大令,王珉为小令。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用功精深,别创新法,自创一格。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著名。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七个儿子都擅长书法,其中,最小的儿子王献之最为突出。王献之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就立有大志,要像父亲那样勤学苦练,做一个大书法家。他每每见到古人的书法名迹,总要手不释卷,细心观看,待到把它的字体特征,笔画形态以及结构布局等方面有个通盘的考虑后,再动手下笔,临写数十百遍,直到心领神会为止。因而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写得别有意趣。但是他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流露了怕苦怕累的情绪,奢望有一条通向书法成功的捷径。有一天,王献之走进父亲的书房,便问王羲之,希望王羲之能告诉他写字的秘诀。王羲之听了,就领着王献之来到后院,指着十八口大缸对儿子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缸水里,你只要把这十八缸里的水写完了,自然就知道。」王献之听了父亲的教导后,就再也不敢偷懒贪图捷径了,而是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练习。王羲之为了想试试儿子的功力,就从背后出其不意地拔他的笔,竟没有拔动,于是叹息着说:「这孩子前途无量啊!」在王羲之的谆谆教诲之下,王献之真的写完了十八缸水,进一步改变了当时的古拙书风,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书法兼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他运笔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在书法史上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王献之对书法史的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神骏妍美的“大令作”,即“破体”。这种书体就是打破楷书、草书界限,但又不是正统的“行书”,偏于楷的为“行楷”,偏于草的为“行草”。他的著名书法作品《洛神赋》,传至宋代只存13行,有玉版刻本,世称《玉版十三行》。另外,《鸭头丸帖》、《中秋帖》、《东山帖》等作品,也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墨林快事》评其书曰:“笔画劲利,态致萧辣,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数量远远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因太宗贬献之而不购求其书作,内府的王献之书迹“仅有存焉”。宋初的书法,并举“二王”,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十卷,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单著录王献之书帖的有七十三件,经后人考证为伪作或他人所书者达二十余件,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雅好王献之书法,《宣和书谱》所收的王献之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仅存的墨迹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好在历代刻帖还保留着一些真迹刻本,给我们学习了解王献之书法留下宝贵资料。

东晋  王献之  《保母帖》
东晋  王献之  《新妇地黄汤帖》行书<又名《新妇帖》、《新妇服地黄汤帖》,唐人摹本。双钩填墨本,宋时藏宣和内府,上有宋高宗题签.宋太宗淳化三年摹刻于《淳化阁帖》;至明代为文征明所藏;清道光年间归吴荣光,吴将帖刻入《筠清馆法帖》。其原迹已流入日本,为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此帖是很规范的行书作品。其笔法方圆兼备,短小的笔画多圆曲,顾盼有情,俯仰生姿,得献之笔意。其章法自然,不失俊雅。其结体以方形为主,给人以端庄之感。其体势之收放颇耐人寻味。此帖通篇节奏变化很丰富,第一行以独立简洁的行书起势,最初入笔时,速度较缓而稍矜持,“服”字以后,用笔渐见放纵,至第二行用笔已极洒脱,长画多顿笔,蓄势后再放笔而行,如“眠”字竖钩,“食”字长撇,“尚”字第三、四画,“憂”字第一横与横钩、“前、所”二字的长横都有此特点。最后一行前三字都是出锋收笔,“书问”渐紧,至“也”字戛然而止。《地黄汤帖》点画精谨,技巧动作一丝不苟。虽然是行书,但字字稳健,饶有楷法。>

东晋  王献之  《东山松帖》行书<纸本,行草书,纵22.8cm,横22.3cm。释文:新埭无乏,东山松更送八百。叙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给,勿更须报。此帖无款署和题跋。鉴藏印钤南宋“绍兴”连珠印、“内府书印”,明文徵明、刘承禧、吴廷及清曹溶等印。另有两方古印(文不辨)。原有清乾隆内府诸印和乾隆题语,已被刮去。《东山松帖》是王献之写的一通信札,为断札,有四字磨灭。“埭”(音带)即堵水的堤。“东山松更送八百”应是一句,其意是需再植松八百棵作护堤、美化之用。此帖下笔婆娑,百态横生,萧散秀逸,其妍美流便之书风,比其父王羲之更有过之。宋内府《宣和书谱》、《中兴馆阁录》,明董其昌《容台集》,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安岐《墨缘汇观》著录。刻入明吴廷《馀清斋法帖》、董其昌《戏鸿堂法帖》,清《三希堂法帖》。>

东晋  王献之  《鹅群帖》  行书  纸本[宋临本] 8行50字
东晋  王献之  《洛神赋十三行》小楷<《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据说王献之好写洛神赋,写过不只一本。共计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墨迹在宋元时有两本,一为晋麻笺本;一为唐硬黄本,上有柳公权跋,疑为柳公权临本。此二本后均佚,流传的刻本有二,一为“碧玉版本”,一为“白玉版本”。世以“碧玉版本”为优。“碧玉版本”明万历年间出土于杭州西湖葛岭南宋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藏北京首都博物馆。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笔致洒脱,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洛神赋》(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流传甚广的碧玉版剪裱本,十三行变为二十八行,失去了原来分行布白之意趣,这是在欣赏时需要注意的。>

东晋  王献之  《廿九日帖》行书 <行书。墨迹纸本,纵26.37厘米,横11厘米,硬黄纸本。文云:‘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帐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此帖字体端丽,潇洒秀劲,疏爽多姿,字字神逸,墨彩飞动,出入右军法中,师古创新的面貌跃然纸上。除流传的献之楷书《洛神赋》外,其书多是行草书,此帖中有些字极近楷书,尤为难能可贵。此卷为唐时阁臣宰相王方庆,将其先祖王羲之父子及诸孙辈数代人的墨迹献给武则天,武后于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据王氏所进献的真迹为蓝本,命双勾摹拓以留内府,通称《万岁通天帖》每帖前多有王方庆小楷书其祖辈名衔。廿九日帖为其中之一札。此帖双勾技术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用笔秀媚飘洒,风流俊美,笔意连贯而舒展,章法生动,感之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与《姨母帖》相比,确有今古之别,并且王献之此帖与其传世的其他帖不同,有些字结构微扁。从此帖可以看出,南北书风不是截然无缘,在王献之的时代还是结合在一起的。此帖对研究当时书体风格的演变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东晋  王献之  《舍内帖》 行书<《舍内帖》,临写本,首刻于《淳化阁帖》,曾入宣和内府,《宣和书谱》有录20世纪30年代为张学良收藏,后入伪满奉天博物馆。今已不知下落,只能由墨迹影印件睹其形迹。>

东晋  王献之  《十二月帖》  草书
东晋  王献之  《送梨帖》
东晋  王献之  《新埭帖》
东晋  王献之  《鸭头丸帖》行草<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绢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二行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帖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此帖行笔流畅,有行云流水之感;结体妍美质朴,落落大方,用笔开拓跌宕,情驰神纵,流美清秀,无一点尘俗之气。吴其贞《书画记》称为“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鸭头丸帖》用墨枯润有致。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全帖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历史上有人认为此帖为王羲之所作,今人大多认为王献之所书。“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此帖有宋徽宗时“宣和”、“政和”印,是流传有绪的王献之作品。宋代曾刻入《淳化阁帖》、《大观帖》、《绛帖》,明清又刻入《余清斋法帖》、《玉烟堂帖》、《宝贤堂帖》、《邻苏园帖》等。>

东晋  王献之  《中秋帖》草书纸本<《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中秋帖》为宋代米芾据王献之《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中秋帖》被人称为“一笔书”之祖,世传张芝“一笔书”到晋代仅有王献之独得其法。畅快淋漓的笔法叹为观止。此帖笔迹流畅,情驰神纵,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米芾是二王的的继承者和精鉴家,他评王献之书法为:“运笔如火筋划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中秋帖》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东晋  王  珣  王珣,(350-401),字元琳,小字法护。琅琊(今山东临沂县)人。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卒于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孝武帝司马昌明,雅好典籍,王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孝武帝,累官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并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迁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寻以病卒,终年五十二岁,谥献穆。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书圣”王羲之的族侄,出生在一个精于书法,几代不衰的名门望族。其父王恰,其祖父王导均善书,所以史称“三代以能书称,家范世学,珣之草圣,亦有传焉”。以辞翰著称,善行草,《宣和书谱》称他为“草圣”。董其昌评:“王珣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其草书《伯远帖》,一直被后代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是因为它是十分难得的东晋名人书法真迹。

东晋  王  珣  《伯远帖》  <《伯远帖》行书纸本,纵25.1厘米,横17.2厘米,共5行47字,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历来为后世书法家,鉴赏家,收藏家视为瑰宝。《伯远帖》是王珣写给远隔岭峤的兄弟伯远的一通书函。它行笔峭劲秀丽,自然流畅, 是我国古代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被列为“三希”之三。 它的笔画写得较瘦劲,结体较开张,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舒朗,飘逸,真有点“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的晋人韵味。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似是用锋颖较短的硬毫书写,故转折拗峭,许多笔画都显得短而急促,但都较自然,无有意造作之态。此帖结构亦较严谨,笔笔到位,笔画安排、章法布势亦都较妥善。董其昌曾评此帖说:“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东晋  王徽之  《新月帖》 行楷摹本<《新月帖》,见于辽宁省博物院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传为王徽之书,唐摹本。此帖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美流畅。宋《宣和书谱》。评其书法“作字亦自韵胜”。王徽之,字子酞,王羲之子,官至黄门侍郎。性爱竹,善正,草书,亦二画。>

东晋  卫夫人 名铄,字茂漪,东晋人,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姪女、卫桓从的妹妹),有名当代。《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书评》称之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海浮霞。」 

东晋  卫夫人  《名姬帖》小楷<姓卫、名铄,人称卫夫人。卫夫人学习王国时钟繇的书法,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古名姬帖》小楷。其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是楷书中的上品。>

东晋  郗  超  (336-377年)字景兴,一字嘉宾,晋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晋大臣。郗超的祖父是东晋名臣郗鉴,父亲是郗愔,郗超是郗愔的确良长子。自幼“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每存胜拔,善谈论,义理精微”(《晋书》)。郗愔信道教,而郗超则信佛。郗愔好聚敛,积钱数千万,曾开库任郗超所取。郗超生性好施予,一日之内,将钱全部散与亲故。受到桓温的赏识,转参军,至临海太守。郗超工行书,亦擅草书,亚于“二王”,谨媚过其父,骨力不及。楷草清丽,略脱古法。

东晋  郗  超  《远近帖》行书<该帖笔法精练,很难找出多余的笔触,整体看来有楷书的静雅意味。其笔意之关联又远胜牵引关联繁复的一般行书作品,笔法简约而笔意贯通不滞是其高明之处。>

东晋  谢  安  (320-385年),字安石,原藉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寓居会稽。任吴兴太守、吏部尚书。东晋著名政治家,善书。谢安出身士族,年轻时就注意修身养性,喜欢读书习艺,才器隽秀。但却不愿做官。他在上虞的东山筑庐蛰居,“高谢人间,啸咏山林”,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直至他的好友、侍中王坦之去东山面请,痛陈社稷危艰,国势衰微,亟需良将谋臣匡扶,谢安才悚忧而起,应召出山。其时已年过不惑。既“东山再起”,受命于危难之际,谢安宵衣旰食,不敢懈怠,开始了他中年以后二十年的奋作争斗。公元383年,前秦军南下,苻坚携兵百万,大有一举踏平江东之概。谢安临危不惧,要谢石、谢玄力拒,结果淝水一战,大获全胜,给中国战争史写下了以少胜多的辉煌一页。破秦军后,以功进拜太保。

东晋  谢  安  《谢安帖》行书
东晋  谢  安  《中郎帖》行书/纸本<又称《八月五日帖》,23.3*25.7厘米,本幅左边可见南宋高宗“德寿”小玺。根据此帖玺印及纸、墨,当属南宋绍兴御书院所临摹的古帖。米芾有《谢帖赞》云:“山林妙寄,岩廓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此帖曾被刻入《余清斋帖》,由书画家歙人杨明时钩勒上石,摹刻极精,今碑板已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  谢  万  谢万,字万石,谢安的弟弟。他的器度不如谢安,却也很有才气,而且擅长自我炫耀,年纪轻轻就颇有名气,仕途通达。升平二年(358),谢安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便被任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他并不是统兵作战的材料,在升平三年十月受命北征时,仍然是一副名士派头,只顾吟啸歌咏自鸣清高,不知抚绥部众。谢安对弟弟的做法非常忧虑,劝戒说:「你身为元帅,理应经常交接诸将,以取悦部众之心。像你这样傲诞,怎么能够成事呢?」谢万于是召集诸将,想抚慰一番。不料这位平时滔滔不绝的清谈家竟连一句抚慰的话都讲不出,憋了半天,干脆用手中的铁如意指着在座的将领说:「诸将都是劲卒。」如此凌辱轻慢,不仅不能抚慰将领,反而使他们更加怨恨。谢安无奈,只得代替谢万,对队帅以下的将领一个个地亲自拜访,尽力加以抚慰,拜托他们尽力协助谢万。但这并未能挽救谢万失败的命运。谢万率军增援洛阳,还未与敌军交战,手下士卒就惊扰奔溃。谢万单骑狼狈逃还,军士们本来要杀了他,看在谢安的份上才没有动手。损兵折将的谢万不久就被罢免为庶人。

东晋  谢  万  《谢万帖》行书<谢万帖,选自《大观帖》。>

东晋  佚  名  《邓太尉碑》隶书刻石<全称《冯翊护军郑能进修邓太尉祠铭》,也称《郑宏道修邓太尉祠记》,俗称《邓艾祠碑》。前秦建元三年(367)刻,隶书,19行,行字不等,藏陕西省博物馆。石原在陕西蒲城东北四十里阿村,后移至现址。前秦石刻甚少,仅见此碑与《广武将军碑》两通,故极为珍贵。大抵这个时期碑刻皆属由隶向楷的过渡书体。有人评此碑说:“隶法略涉放纵,仍不失汉人矩矱。”其实,说它接近汉隶,还不如说它更多魏隶气息。如“夫”字的第三笔,下端呈双燕尾形,同《王基碑》等比较接近。“十”字、“三”字之主要横笔,起笔向下呈三角形,收笔上挑成“燕尾”,动势大,带来活泼气氛。有些字的结体同《爨宝子》有相近处。这些都反映了这个时期无论南北都有一些时代的共同特点。 >

东晋  佚  名  《广武将军碑》 隶书刻石<全称《广武将军口产碑并阴侧》,额书“立界山石词”五字。前秦建元四年(368)刻,隶书,纵32.5厘米,横20.5厘米,四面刻字。碑阳17行,行31字。 藏西安碑林。《平津读碑记》云:“碑已残泐。前叙其先世,次叙其政绩,末有官名疆界,似是纪功立界之碑。”清乾隆年间出土,后佚,光绪年间重出。前秦石刻极少,仅此碑与邓太尉碑两例,故世极珍视。此碑笔画细长均匀,结字平直宽博。同《三老忌日碑》、《好大王碑》相近。结体有点像现代的美术字。然而行笔恣肆,气象朴茂,时呈逸宕之势,无雷同刻板之弊。在古代碑刻中称得上一朵奇葩。>

东晋  佚  名  《爨宝子碑》 楷书刻石<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碑》。东晋大亨四年(405年)四月刻,楷书。纵190厘米,横71厘米,13行,行30字。乾隆43年在云南曲靖县(南宁县)城南七十里之扬旗田出土。今在云南曲靖第一中学内。此碑同较晚《爨龙颜碑》合称“二爨” 爨氏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大族,碑文对研究该民族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此碑文字颇具个性,稚拙古朴,隶意浓厚,气质高古,康有为评曰:“端朴若古佛之容。”碑云立于大亨四年四月,实应为义熙元年。因其地偏远,不知已改年号。爨氏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大族,世袭本地主官,其官制衣冠文物,皆合朝廷典章.此碑同云南陆良刘宋年间所立之《爨龙颜碑》共称“二爨”。为研究五世纪该地区及该民族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此碑字体介于隶、楷之间,故著录家或视为隶书,或写作楷书,每不一致。此碑许多地方还保留着隶书的笔法和体式、如横画多作燕尾等。但更多地方则更近楷体。此碑笔画质拙凝重,主用方笔,不少笔画呈方棱或锐角。字形或大或小,结法紧密但不类型化,变化比较丰富.整个看来显得端严高古,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形容为‘端朴若古佛之容。”魏晋至南朝禁碑,碑刻存世甚少,但都较可靠,而书帖多有流传。此碑立碑时间同王羲之《兰亭序》等书时间接近,而体式、风格相差甚大,清末李文田等以此碑为据对传为王羲之所书《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提出怀疑,曰:“故世无右军之书则巳苟或有之,必其与《爨宝子》、《爨龙颜》相近而后可。”本世纪六十年代,王兴之、谢鲲墓志等出土,其拙朴与“二爨”略似,故又旧话重提,引起了对《兰亭》真伪问题的重新讨论。讨论双方各抒已见,至今意见仍不一致。>

东晋  佚  名  《好大王碑》 隶书碑刻<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清光绪年间(1880年前后)出土。据考为东晋义熙十年(414)刻,隶书。纵612厘米,横185厘米,44行,行41字。在吉林省集安县。为六米多高的巨碑。此碑乃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谈德而建。碑文叙述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和谈德的战功。此碑书法似隶似楷,有秦诏版遗意。方整纯厚,气静神凝,遒古朴茂,属笔势宽绰高美一宗。与东汉诸碑刻隶书相比,别具风格,故此碑名冠古今。>

东晋  佚  名  《真书曹娥诔辞卷》小楷纸本<真书曹娥诔辞卷,佚名,东晋。绢本,纵32.3厘米,横54.3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卷墨迹是传世小楷书早期杰作。书者名字已佚,但就作品本身风貌及有关文献记载,可以确认为唐以前的作品。此卷内容为东汉上虞县长度尚为孝女曹娥所写的诔辞,文章作于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书心字体扁方,有大量晋唐人观款,卷后有宋高宗赵构、元虞集、赵孟頫、乔篑成等人题跋。曾经南朝萧梁内府,南宋内府、贾似道,元内府、郭天锡、柯九思,明韩世能、王锡爵,清王时敏、清内府等庋藏。>

东晋  佚  名  《枳杨府君神道阙》隶楷刻石<全称《晋故巴郡察孝骑都尉枳阳府君之神道阙》。东晋隆安三年(399)十月刻,隶楷之间,7行,行7字, 共43字。清末在四川巴县出土,曾为端方所有。三国、魏晋时期是书体由隶变楷的转变时期。由于此期流传碑刻不多,故此阙很为世重。它同《谷朗》等碑都是考察隶楷之变的实物资料。《广艺舟双楫》列此碑为“妙品下”。并谓:“《枳杨府君》体出《谷朗》,丰茂浑重,与今存钟元常诸帖体意绝似。以石本论,为元常第一宗传。”又说:“笔法之佳,固也。考其体裁,可见隶楷之变……真魏晋之宗风也。”此评可能有过誉之处,但考隶楷之变是对的。此阙因距中原地区较远,书法中较多的保留了隶书笔意,而体势已由扁变方、变长,笔画也由长变短,写法则由隶书的庄重含蓄变得轻快便捷。>

十六国  《广武将军碑》隶书 现在西安碑林
十六国  《晋阳秋》<十六国 写本《晋阳秋》,残卷,一九七二年于新疆吐鲁番出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