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書法鑒賞1

 凛凛犹在 2011-08-08

清代書法鑒賞1  

2007-08-22 10:55:36|  分类: 十三少書法鑒賞 |  标签:书法   |字号 订阅

清代书法鉴赏    十三少鉴别整理
(此为十三少多年呕心沥血之作,请勿随意复制,引用请注明十三少作品。多年浏览相关书法著作,相当不易。)


===============================================
朝代  书法家  碑帖名称  书体  收藏地  收藏情况
===============================================
清  陈廷敬  山西泽州人,初名敬,字子端,一字说岩,号午亭。他是清初学者型书法家,顺治十五年中进士,历充三朝《圣训》、《一统志》、《明史》馆总裁官,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诗文、书法皆极精工,所作古文,为汪琬所赏,诗亦为王士稹所奇。卒谥文贞。有《尊闻阁集》行世,晚年手定为《午亭文编》。陈廷敬是清代初期帖学功底极深的代表性书家,更是一个善于融会贯通、博采众长而又创新不足的书家。这一帧《静明子寿序》便是他非常典型的代表性作品。首先,从整篇作品来看,可知陈廷敬对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下过很深的功夫。如“寿、落、其、条、慕、余”等字的露锋笔法,写得非常轻灵娴熟;另外,像“明、序、此、异、与、其”等字的带笔动作,与《兰亭序》相较,可谓惟妙惟肖;再如“皆、不、世、顾、此”等字的顿笔、转折和收笔方式,都是典型的《兰亭序》笔法。陈廷敬对王羲之的情有独钟可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既有受清初帖学师法晋人风韵的大气候影响,更有自身职业特点的关系。作为一位为当朝者服务的知识分子,他选择书法学习的对象要么是严整精工的楷书,如唐代的大楷,要么是书卷气很浓、笔致和字形皆非常潇洒流媚的晋人行书。他选择了后者,这有利于他平时较为快速地批阅记录大量的文稿。《静明子寿序》书写速度不紧不慢,有一股浓浓的书卷味。其次,陈廷敬并不是一味照搬《兰亭序》的创作方法。这幅作品有不少字字型都是中宫紧收、体态瘦长,显然受了初唐欧阳询的行书《落花诗帖》的影响,如“行、落、举、世、慕、居、里、中”等字,笔笔精致,严谨中显精神。不仅如此,作品中还可以见到元代赵孟頫和明代文徵明的影子,如“序、然(第3行)、能、修、而”等字的结构形态和运笔节奏,便有赵书的秀媚之气;“不、与、近、然(第5行第3宇)”的连笔方法和顿笔时的“切笔”(笔毫侧起再顿笔,没有拖沓出锋现象),很像文徵明的行书作品。可以这么说,陈廷敬是清初书坛帖学的集大成者,在《静》作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他对历代帖学技法不露形迹,贴切自然的高度提炼和巧妙运用。据说他在康熙年间任吏部侍郎时兼管户部钱法,曾疏请将钱币改重为轻,以杜私铸之风。这说明他很善于分析现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捷径。此法运用于书学亦然,他深知面对竞尚帖学之风,如何才能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何摒弃和吸收以为己用。总的看来,《静明子寿序》虽然融合了众家之法,作品轻松洒脱,笔法精熟,无一败笔。但是,从创造性角度看,这幅作品便显不足,因为,我们很难从作品中觅到一种属于陈廷敬自己的创作语言(元素),无论从笔法还是字结构来看,都停留于对前人笔法的综合运用阶段,很难说有多少创造性。鲁迅在谈到文学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时说,“杂取百家,合成一个”,但书法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书家自身若没有迥异于他人的人格特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历程,其作品便不会有振聋发聩的时代效应。纵然如此,陈廷敬仍算是一位杰出的功力型书法家,他避开了帖学的死胡同(馆阁体),选择了一种最适合于自己的书学道路,并达至十分完善的境界,这是非常难得的。清代中朝以后,再也见不到像《静明子寿序》那样对晋代《兰亭序》和唐初及元明诸家技法如此娴熟运用于一处的书法作品,直至现代沈尹默,帖学才又焕发出新的生机。陈廷敬作品:《静明子寿序》
清  陈廷敬  《静明子寿序》

清  陈亦禧  浙江海宁人。与汪士宏、何焯、姜宸英等被称为清初四大家,专以帖学取胜,在当时的士大夫文人中影响较大。陈亦禧作品:《草书立轴》
清  陈亦禧  《草书立轴》

清  笪重光  字在辛,号君宜,又号蟾光。江上外史等,江苏丹徒句容东荆(今江苏句容白兔镇)人,顺治进士,官御史,工书画,精鉴赏,清吴修《昭代尺牍小传》:“书出入苏、米,其纵逸之致,王梦楼最所称服。”。画山水兰竹,著《画荃》、《书筏》。康熙帝下江南时伴随。笪重光作品:《自作绝句》、《七言绝句》
清  笪重光  《自作绝句》

清  邓石如  (1743-1805),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比较而言,他的行草书不如篆隶功力深厚,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里不再赘述。邓石如的篆刻艺术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留在古代篆刻里再和你一起探讨。

清  邓石如  《弟子职》 篆书
清  邓石如  《隶书》 隶书
清  邓石如  《隶书节录文心雕龙轴》隶书
清  邓石如  《隶书七言联》隶书<"吟坛赠答追长庆,花榭台觞继永和">
清  邓石如  《隶书四条屏》
清  邓石如  《阴符经》 篆书
清  邓石如  《游五园诗》行书<《游五园诗》轴,纸本,纵159cm,横42.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随意出南郭,名园方始游。涛光泼槛入,帆影逐云流。绿幔洲前楼,班联水上鸥。一尊逢胜日,长啸大江楼。游五园作。完白翁。本幅书自作《游五园》五言诗一首,末款:“游五园作,完白翁。”下钤“邓石如”、“顽伯”印,引首钤“完白山人”印。左下角钤“礼卿府君遗物”、“蒯寿枢家珍藏”收藏印。未见著录。邓石如存世墨迹中以篆、隶、楷诸体最多,行书作品相对较少。此幅虽未书年款,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题款方式及用笔老劲等方面分析,应属邓氏晚年所书。此轴书法用笔沉实劲健,多有震颤之笔,一波三折,如锥划沙,复存古隶书笔意,体现出邓氏书法兼融古法复自创新的书法特点。邓石如作为清代中期书坛巨擎,其书法不仅诸体悉备,且各体书均具特色,体裁胎息,古意浓厚。(撰稿人:马季戈)>

清  邓石如  《庾信四赞》 小篆 屏书4幅每幅5行共166字
清  邓石如  《张子西铭》 篆书
清  邓石如  《篆书文轴》篆书<纸本,纵117cm,横7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轴篆书录文一则(《篆书文》轴释文),末隶书识:“颐斋大人属书。邓琰。”下钤“邓琰”、“石如”印二方。具体书写时间不详,但从题款名字看,应是邓石如在嘉庆以前的作品。本幅无藏印,未见著录。此轴书法用笔细匀,受《峄山碑》及李阳冰篆法影响,使用羊毫中锋,笔划圆劲,收笔处略出锋,呈尖峭状,尚属传统玉筯篆之范畴。释文: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问于守者:“此谓何器?”对曰:“此盖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迺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于戏,夫物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法,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则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颐斋大人属书。邓琰。(撰稿人:马季戈)>

清  邓石如  《篆书中堂》
清  丁  敬  《隶书册》 隶书
清  丁  敬  《隶书联》 隶书
清  傅  山  (1605-1690,一作1607-1684,又作1609-1690)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字青主、青竹、公它, 号啬庐、石道人,阳曲(今属山西)人,一作太原人。明亡后,受道法,服道装,法名真山等。康熙十八年(1679)被举应“博学鸿儒”科,固辞不准,至京师,疾甚,乃放还。家素饶,收藏金石甚富,善辨别真赝。通经史、佛道之学,其用佛学解释《庄子》,用训诂诠注《墨子》等,时有新义阐发。善诗、书、画。书法各体皆精妙。尝语人曰:"宁拙毋巧,宁丑毋娟;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马崇霍《霋岳楼笔谈》称:“青主隶书,论者谓怪过而近于俗;然草书则宕逸浑脱,可与石斋(黄道周)、觉斯(王铎)伯仲。”善画山水, 气概浩荡,骨格奇峭,丘壑磊落,有奇逸气势;间写竹石,不落恒蹊,超然出尘。后家道中落, 以医为业。 常披朱衣,因号朱衣道人。晚年喜饮苦酒,自称“老蘗禅”。传世作品有康熙五年(1666)作《江深草阁寒图》,现藏故宫博物院。书迹有《临大金帖》卷,著录于《古缘萃录》;《书画》卷,著录于《过云楼书画记》。著有《霜红龛集》十二卷、《荀子评注》行世。子眉,字寿毛,亦工诗画,有诗附其父集后。

清  傅  山  《草书孟浩然诗》草书<长卷。此作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馆。傅山书法以此为最,共抄录孟浩然诗十六首。>
清  傅  山  《草书七绝诗轴》草书<绫本,纵174厘米,横53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  傅  山  《草书轴》草书
清  傅  山  《草书五言律诗轴》草书<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清  傅  山  《丹枫阁记》行书<此帖共有两种,真迹本每页七行,刻五,藏山西博物馆;临本,藏于辽宁博物馆。此帖笔画圆润而又劲健,寓刚于柔,结体壮实中又含秀逸,兼有颜、柳与二王之气韵,是融合诸家的代表作。>

清  傅  山  《六言诗》<纸本 朵云轩藏>
清  傅  山  《绿荑带长路诗轴》行草
清  傅  山  《行草轴》行草
清  傅  山  《行书轴》
清  傅  山  《右军大醉诗轴》行草<南京博物馆藏。>
清  傅  山  《紫微诗轴》行书

清  归庄  清初文学家。一名祚明,字玄恭,号恒轩、鏊钜山人等,昆山县人,流寓常熟。系归有光曾孙,归昌世之子。十四岁时补诸生,博涉群书,善书,工画墨竹,嗜酒,放浪不覊。与顾炎武齐名,时称“归奇顾怪”。终年六十岁。《昆山新志》称他工诸体书,壮年所作行草直追两晋。此幅草书写得流畅、静穆,颇有晋人风韵。归庄作品:《草书七绝诗轴》

清  归庄  《草书七绝诗轴》<原高140.1、宽64.5厘米。释文:遗祠犹枕墨池头,江左还推第一流。救世名言忧国志,翻因一艺掩千秋。>

清  何绍基  (1799-1873)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中国清代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暖叟,一作猿臂翁。官至文渊校理,武英殿篆修、学政等职。曾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寓长高码头东洲草堂。何绍基的书法,四体皆工,大小兼能,亦善篆刻。其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还掺入北碑及欧阳询、欧阳通的险峻茂密的特点,追求《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小楷又兼取晋法,笔意含蕴,行草书熔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亦自成一格。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融厚有味;晚年人书俱老,已臻炉火纯青阶段,是清末碑学大家。何氏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清代第一。初习颜,中年博习南北朝书,笔法刚健,此期作品传世甚少。后致力分隶,汉魏名刻,无不深研熟密闭,临摹多至百本。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若中年之沉着俊爽,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年尊望重,求书反多,故史年作品传世较多。尤以篆隶法写兰蕙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何氏博学多才,尤工于诗。有《东洲草堂集》。何氏晚年寓沪,卒于吴县,归葬长沙南郊石人冲。他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书法家。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 化,不可测已。”至今存临本仍然不少。中年潜心北碑,用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个性极强的字。何是一位大书法家,但他的诗名为书名所掩。在晚清宋诗派中他是一位健将,擅于描绘山川。如其七律《元象》中有“石根水怒水根石,天外山惊山外天”一联,上句比喻人世风波之复杂、险恶,下句又展示人类进步之不可限量,耐人咀嚼。何绍基为官,因言事降调,于是远离官场,周游各地,以书法著作自娱,晚年倦游,在长沙生活,与黄道让、王先谦、王闿运等人相唱和,成为长沙诗坛雅韵之一章。
 
清  何绍基  《楷书赏雨联》楷书<赏雨茅屋不著一字,御风蓬莱横绝太空。>
清  何绍基  《楷书西园雅集图记》
清  何绍基  《隶书讲道联》隶书<讲道毓德立诚垂范,研书赏理敷文奏怀。>
清  何绍基  《临武荣碑》隶书
清  何绍基  《临西狭颂》隶书
清  何绍基  《论书谱》行书
清  何绍基  《评鲁直词贴》
清  何绍基  《书苏东坡诗》
清  何绍基  《题梅花诗》行书
清  何绍基  《行书册页》
清  何绍基  《行书红颗联》行书<红颗带芒收晚稻,绿苞和叶摘新橙。>
清  何绍基  《行书尽日联》行书
清  何绍基  《行书崎岖联》行书<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
清  何绍基  《行书授时联》行书
清  何绍基  《行书意而联》行书<意而来有故人念,日及开当三月时。>
清  何绍基  《行书偃泊联》行书<偃泊山水敖游风月,澄清流品提携纪纲。>
清  何绍基  《行书宣德联》行书<宣德道情文乃贵,明微谨始礼为宗。>
清  何绍基  《行书寻山联》行书
清  何绍基  《行书子美联》行书<子美才名高画省,右丞清兴满终南。>
清  何绍基  《行书自幽联》行书<自幽之斋因寄所托,怀管与乐有感斯文。>
清  何绍基  《咏落花七律十五章》行书<同治四年(乙丑,1865年)春书于苏州。海外华裔收藏。>
清  何绍基  《种竹日记》行书<手札。>
清  何绍基  《篆书论书轴》篆书<故宫博物馆藏。纸本,纵103.3厘米,横62.3厘米。轴录书评一则,款署“竹朋世仁兄前辈正篆 绍基”,钤“何绍基印[朱文}”,“子贞[白文]”印。篆书非何氏所长,但到晚年喜作篆,故传世作品不多。>

清  胡  澍  《篆文》

清  黄  慎  字恭寿,一字恭懋,号瘿瓢子,又号东海布衣等。福建宁化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岁时尚在,卒年不详,自幼家贫,因无钱读书,遂随父自学,后父早世,为赡养慈母,放弃举子业的 愿望,学画谋生。他年方十八、九时寄身萧寺,白天作画,夜间从佛光明灯下刻苦读书,技艺大进。凡人物、花鸟、山水、楼台、虫鱼等,无一不能,但他并不以这些为满足,一次看他先生的作品说:“吾师绝技难以争名矣,志当自立以成名,岂肯居人后哉!” 他自己总结一生走过的道路,感慨地说到:‘余自十四、五岁时便学画,而时时有鹘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余画之不工,以余不读书之故。’于是折节发愤,取毛诗、三礼、史汉、晋宋间文,杜韩五言诗及中晚唐诗,熟读精思膏以继晷,而又于昆虫草木四时推谢荣枯,历代制度衣冠礼器,细而致于夔蛇凤,调调刁刁,罔不穷厥形状,按其性情,豁然有得于心,应之于手,而后乃今始可心 言画矣。”正是这种凝思结想、废寝忘食、苦攻不辍,黄慎才从一个小画工成长为一位“诗画名大江南北”的名家。黄慎曾出游豫章(今南昌),遍历吴、越。他的成绩受到他的老师上官周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他说:“吾门有黄生,犹右军之后有鲁公也。”郑板桥为诗赠之:“家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涯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外,更无真相有真魂。”黄慎草书,得怀素笔意,用笔枯劲,上下勾连,喜作怪笔,人多难以辨认。他的诗情韵清远,如岩绝,烟凝霭积 ,能非凡境。被同乡人雷宏收集起来,编为《蛟湖诗抄》

清  黄  慎  《草书七言联》
清  黄  慎  《草书诗轴》
清  黄  慎  《草书中堂》
清  黄  慎  《送汪瞻侯归姑苏诗》

清  姜宸英  (1628-1699)清代书法家。字西溟,号淇园,又号韦间,浙江滋溪人。官编修。善摹古帖,莹秀有韵。杨宾《大瓢偶笔》称:“西溟少时学米(芾)、董(其昌)书有名,至戊辰后,方用第四指学晋人书,丁丑后方用大指,专工小楷,是时年已七十矣。使其少时即知笔法, 力学至老, 岂非丰劳功后一人哉?”《频罗庵论书》称:“韦间先生每临帖多佳,能以自家性情,合古人神理, 不似而似, 所以妙也。” 著有《湛园题跋》等。姜宸英作品:《诗轴》
清  姜宸英  《诗轴》

清  姜淑斋  清代女书法家。号广平内史,山东胶州(今胶县)人。精于行草。师法王羲之、王献之,尤得力于《十七帖》,圆融温雅中有遒劲之气,为时所重。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其“善临《十七帖》, 笔力矫劲,不类女子”。《闺秀正始集小传》谓其“书法摹二王入神”。朱彝尊题其手书诗卷:“三真六草写朝云, 几股玉钗分,仿佛卫夫人,问何似当年右军,郁金堂外,青绫帐里,小字讶初闻,门掩谢池春草,书遍双鬟练裙。”

清  金  农  金农,原名司农,字寿门,号东心,浙江杭州人。 居于扬州八怪之首。诗文书画金石皆精。他的书法以《天发神谶碑》为基础。他的隶书早年是“墨守汉人绳墨”的,具有朴素简洁风格,但是到了五十岁既负盛名之后,有意“骇俗”,树立了横画粗,直画细,左撇收笔尖锐的一种前人未踏过的风格,这种带有严厉面貌的字体,似乎是他心怀的直接表白、提起文人精神或者趣味,一般人往往会认为是天真的,但冬心的却是极为孤高严峻。老芝以为“笔笔从汉隶而来”,“世人以不怪为怪”。今天我们看到的金农书法,大体有三种风范。其一是隶书字多圆滑古朴,其间仿佛可见其“小变汉法”之求索轨迹;其二是漆书,横粗竖细,方整浓黑,世称“冬心体”他的漆书,是其自辟蹊径的标志;三是以碑法与自家的漆书法写成的行草书。其尺牍,提画多用此体。

清  金  农  《传记隶书册》 隶书
清  金  农  《吉金录稿画选》 楷书
清  金  农  《节临华山庙碑》
清  金  农  《隶书册页》
清  金  农  《隶书扇面》隶书
清  金  农  《隶书五言联》隶书
清  金  农  《隶书轴》隶书
清  金  农  《漆书墨说》隶书
清  金  农  《漆书条幅》隶书<金农融合了《国山碑》、《天发神谶碑》等书法名作,创出了以质拙朴厚为体、楷书中杂有隶意、个性极强的作品,自称“漆书”。他写漆书用重墨,横粗竖细,直笔多,曲笔少,形同漆匠用扁刷刷出来的笔画。>

清  金  农  《消寒诗册》楷书
清  金  农  《行书手札》
清  金  农  《语摘》
清  李  鱓  《绝句四章》<纸本  扬州博物馆藏>

清  梁同书  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石翁,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其父是大学士梁诗正。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同书家学渊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70岁以后融汇贯通,纯任自然。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其论书曾说:“笔要软,软则遒;笔要长,长则灵,笔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又说:“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有势。”行书《董其昌语》系羊毫软笔书写,典雅洒脱,动人和谐,不激不励,颇具书卷气。”梁同书作品:《行书七言联》、《行书立轴》

清  刘  墉  (1719~1804),中国清代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青原,山东诸城人。他诞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32岁),授翰林院编修,后升翰林院侍讲。不久因受父亲连累,夺官下狱。事解后,历任吏、礼、兵部尚书。嘉庆二年(1797)授体仁阁大学士,卒后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亦称刘文清。著有《刘文清诗集》。刘墉一生坎坷,且身有残疾,但他是个清官、智多星、幽默客,还是诗人,书法家。刘墉书法初从赵孟頫、董其昌入手,又喜好苏轼的笔意,曾潜心研习《阁帖》,对唐、宋诸家并六朝碑版无不临习。擅长楷书、行书,同时也能写榜书和小楷。他喜用硬笔短毫,书法丰腴淳厚、落落大度,体现了他一生的襟度。刘墉一生书法曾经数度变化,年轻时珠圆玉润,中年笔力雄健,到晚年则趋于平淡。对他的书法有肉多骨少的看法,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有绵里藏针的妙处。其书法理论,散见于他的《学书偶成》诗30首中。刘墉书法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称为清四大家。评论家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他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人所喜爱。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对书法家要求严谨规范,独宠“馆阁体”,扼杀了书法艺术的个性,使其趋于退步。刘墉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中后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有名于时,“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所掩。刘书法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承前启后作用。在刘墉诸多传世书法中,有很多代笔和赝品,特别是刘墉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鉴别真伪代笔,除要辨别整体风格外,可注意图章,如署名“石庵”二字并钤长方“石庵”压脚印或盖有“飞腾绮丽”印者,皆为其姬妾代笔。

清  刘  墉  《草书扇面》
清  刘  墉  《画论行草立轴》
清  刘  墉  《家书》
清  刘  墉  《临米芾诗帖》行书<纸本  四川省博物馆藏>
清  刘  墉  《临送蔡明远叙行草轴》
清  刘  墉  《临书扇面》
清  刘  墉  《七言诗轴》行书<墨迹纸本纵166cm横84cm 常州市博物馆藏>
清  刘  墉  《手札》<释文:要写之纸收写。家信接到。猫二个,一个头上黑花,一个所谓黄梨猫耶,并送一牡一牝,卷一,又扇一柄,交卜先生处。明日弟在城,后日赴园。并闻兄处鸡黄之面甚佳,弟之切面者欲得一见而学之,祈惠少许作样也。五哥览。 弟墉即日。>

清  刘  墉  《小楷诗翰》
清  刘  墉  《行草立轴》
清  刘  墉  《行书七言联》
清  刘  墉  《行书轴》行书<行书轴 冷金笺 纵129.4厘米,横62.6厘米>
清  刘  墉  《元人绝句》草书
清  刘  墉  《莊子繕性篇》行草<行草書卷 紙本 縱18公分 橫262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林则徐  《楷书七言联》楷书<拳石画披黄子久,胆瓶花插紫丁香>
清  林则徐  《临米芾箧中帖》行书<林则徐临米芾箧中帖。云南博物馆藏。>
清  林则徐  《赠勺轩四条屏》行书
清  林则徐  《赠星石兄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