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对于婚嫁都有个约定俗成的风俗,就是同一民族中风俗也不尽一样,因而有“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之说。现仅就河北汉族婚嫁有关象征的风俗介绍几点: 1、 订婚:在属相方面忌讳狗与兔、龙与虎,五行方面忌讳金与木、火与水等。以为狗撵兔,龙虎斗,金克木、水灭火。以此象征大相不和。 2、结婚:结婚宜选黄道吉日,或选择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等佳期,以象征“六六大顺”、而忌讳月忌之天。所谓月忌,民间有歌曰:“初五、十四、二十三,年年月忌在人间,有的犯了家长死,有的犯了伤三男”。 3、 结婚的男女要在食盒 的酒坛中放上十根格挡挺,女方要换成九根箸子,“箸”与 “注”谐音,象征女方在男方落户长久居住之意。女方还要在食盒中添上松柏枝、花生、对把葱和盐麸子馒头之类,象征美满良缘象松柏长青,青年男女对对聪明,男女相间而生。至于女方所带之盐,要放在男方的水缸里,麸子则置于案头和桌上,而馒头则置于被阁之中。因“盐”谐“缘”之音,举家喝了有“盐分”之水,象征全家对“缘法”、“和脾气”;“麸”即福之意,象征阖家幸福,“馒头”放在被子里,则憧憬着美好生活,吃一辈子馒头。 4、 新娘下车(或下轿),婆家嫂子要拉着她蹬石头。夫妻喝了合 酒以后,嫂子接着把半生不熟的饺子端来(红糖馅),让吃合婚饺子。新人进门蹬石头象征着过日子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吃饺子就有戏文了,明明饺子煮的不熟,偏有平辈或晚辈问:“生不生?”通事故的新娘则不置可否,或将箸子搁置不吃。如答曰:“生”。惹得哄堂大笑。以此“生”之意,象征生男生女。 5、 新娘入洞房之前,房屋还要放置核桃、枣、栗子之物(或将此物装入枕中)。“核桃”象征举家度日和和气气;“枣”“栗子”则象征“早生贵子”。 6、 洞房门楣上的婚联,多采用“喜见红梅多结籽,笑看绿竹又生笋”。“籽”谐“子”,“笋”谐“孙”,象征多儿多孙,人丁兴旺。 7、 男婚女嫁,亲友馈赠的礼品,以红、绿或五彩缤纷的花样为佳,至于件数以四件、六尺或双六尺为佳,以红绿、彩色象征日子过得火爆、幸福。至于四、六则象征四平八稳、六六大顺之意。 上面介绍的一些事是旧式婚嫁中的象征,至于新式结婚则多选“五一”、“十一”或旧历重阳等吉庆日子,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有些旧俗在今天已不适应了,但结婚时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向往是古今同理的。 常树 给小孩叫魂的风俗 孩子晚上啼哭不止,就用红纸写咒语,贴到过往行人的路边或树上。其咒语是: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个夜哭郎, 行路的君子念三遍, 一觉睡到大天亮。 小孩受惊吓患了病,特别是在处于昏迷状态时,就认为是掉了魂。有的将小孩的上衣放在灶王爷旁边,烧三炷香,烧黄纸,求灶王爷给找回魂来。口中还祷念: 灶王爷,坐高台, 请灶王,显灵来, 俺xx,掉了魂, 请灶王给找回了。 待香燃尽,便自问自答,或两人一问一答:“来了吧?”“来了”。然后拿小孩上衣,盖到睡觉或昏迷的小孩身上。 也有的认为把魂掉到玩过的地方了,就拿着小孩的上衣到那里去叫魂,喊小孩的名字,叫他回家,到家后把上衣盖在小孩的身上。 还有的在小孩身旁放一碗清水,再拿一小碗,装满小米,用布蒙上,在小孩身上晃,叫做“收魂”。收魂的人边晃边念叨: 爹吓得惊,来收惊, 娘吓得惊,来收惊, 客吓得惊,来收惊, 准吓的惊,谁来收惊。 渴了来喝水,饿了来吃米。 然后自问自答说:“来了吧?”“来了!”“好了吧?”“好了!”。念叨一遍后,看看碗里的米是否少了,如少了就再填满,这样反复多次,直到不少了,就算把“魂”收回来了。 还有一种是“掐诀念咒叫魂法”其咒语: 失魂失魂,不知断存。 河边野外,庙宇山门。 诸神寻见,速送回门。 我奉太尚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现在人们相信医学,孩子病了赶紧去医院。 曹占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