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腻亲情最动人

 夏赟阳 2011-08-10

细腻亲情最动人  

2011-05-04 14:55:36|  分类: 最近新作 |  标签:细腻亲情最动人   |字号 订阅

  (此文载于《新课程初中同步作文学案》长江文艺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细腻亲情最动人

课文引路】

作文组材的启示:用精当的材料支撑亲情

 

亲情,似一杯热茶,能温暖你的心窝;亲情,似一盏明灯,能照亮你的人生路;亲情,似一道港湾,能带给你宁静的生活。亲情是人世间最纯洁、最真挚、最珍贵的情愫,亲情也是文学作品永远的主题。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以作者的切身感受,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亲情。每篇文章所选用的表现主题的材料都不相同。《风筝》一文,围绕兄弟之间在风筝上的矛盾始末,表现了封建社会里受封建思想戕害后残损的兄弟之情;《羚羊木雕》一文,围绕羚羊木雕的赠送与讨回而展开,一方面展现了尚存缺陷的亲情,一方面展现了纯真的友情;《散步》以一家三代人散步为材料,让可爱的母子情、祖孙情和夫妻情得以完美聚焦;《金色花》巧借三次嬉戏,凸现了善良虔诚的母子情;《荷叶母亲》借雨中荷叶遮盖起莲花,想起了母亲爱护女儿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母亲保护自己成长的感激之情。

小练笔

请你搜索你的家庭生活,从中选取一个材料表现兄弟姐妹之情,这个材料是:                                                                                                    

                                                                          

 

作文表达的启示:用精美的细节表现亲情

 

表现文章的主旨离不开叙事,而叙事离不开好的细节描写。一篇叙事作品有了好的细节描写作支撑,人物形象就不是单薄,而是丰满;文章主旨就不是晦暗,而是鲜明。细节描写的好坏决定着写人叙事类作品的成败。请大家细细品味本单元课文中一个又一个精美的细节描写——

《风筝》一文中“我”毁坏小兄弟风筝的细节这样描写道: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其中的“抓”“掷”“踏”“傲然走出”,生动地表现了一个精神虐杀者形象,且为后文写“我”自惭自责埋下了伏笔。

《羚羊木雕》一文中写爸爸看待赠送木雕的细节:

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这一细节表现了爸爸的态度与妈妈的态度实质上是相同的,但对爸爸语言的描写显示出爸爸与妈妈个性的不同。

《散步》一文中儿子背母亲、母亲背儿子的细节: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这一子背母、母背子的细节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尊老爱幼的主题,凸现了中年人肩上的重大责任。

《金色花》为了表达母子情深,作者在诗中精心设计并描写了儿童在母亲面前三个嬉戏的细节。让“我”的天真活泼、机灵“诡谲”和母亲的善良虔诚跃然纸上。

《荷叶 母亲》中有这样一些细节描写: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明写荷叶遮盖红莲,暗写母亲爱护女儿,细腻真切,含蓄动人。

《咏雪》以“内集”“讲论文义”时,谢道韫咏诗的细节,《陈太丘与友期》以元方与客辩论的细节,表现了文中两位少年的聪颖与机智。让人深深感受到了两位少年的成长背景——家庭的学养与道德熏陶。

小练笔

母爱是不离不弃的。当因你的倔强,给家庭带来损失时,母亲依然给你温暖;当因你的任性,给家人造成伤害时,母亲依然给你关怀。请你从生活中捕捉这样一个细节写在下面:                                                                                                     

                                                                          

 

作文揭旨的启示:用精练的语句点示亲情

 

明代学者谢榛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确实如此,好结尾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唤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久久沉浸在文章的意境之中,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我们把好的文章结尾称为“豹尾”,是说结尾在表达上要有力度。

但是有的同学在作文结尾时无力度可言,常犯如下毛病:①平淡无奇。结尾用来点示主旨的句子过于平淡,原因在于对笔下的材料感悟肤浅。②狗尾续貂。结尾想把意思说透,结果是节外生枝,弄巧成拙,偏离主题。③高喊口号。结尾的感情不是自然地真诚地流露,而是不切实际的空喊。

那么,如何消除上述缺陷呢?办法在于撰写好揭旨语。揭旨语有如下类型:①描述型揭旨语,用一句描写性的语言来点示文章的主题。比如说写亲情,结尾时,我们可以描述对亲情的感受,可以描述亲情的效应。②议论型揭旨语,用一句议论性的语言来点示文章的主题。比如说写亲情,结尾时,我们可以议论亲情的价值,可以议论亲情的特点。③抒情型揭旨语,用一句抒情性的语言来点示文章的主题。比如说写亲情,结尾时,我们可以抒发对亲情的赞美之情,可以抒发对亲情的感激之情。无论采用哪种揭旨语,都要力求精练,力求深刻。

本单元几篇课文的结尾运用精练的语句点示亲情,既简洁,又有力,堪称“豹尾”。

请看《风筝》的结尾: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这是一个借景抒情的美句,“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和我感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表现了“我”作为一个“精神虐杀者”得自责,从而深刻地揭示文旨:封建陈腐思想的罪恶在于扼杀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并造成亲情隔离。

请看《羚羊木雕》的结尾: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这是一个巧设疑问,引人深思的美句。这是个反问句,寓于其中的答案是:不应全怪“我”,“我”是被逼的,要怪父母重义轻财。从而揭示全文的主旨:完美的亲情应该理解孩子,要尊重友谊。

请看《散步》的结尾: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是一个富含哲思的美句。其中“我”肩上的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妻子肩上的小孩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我”和妻子肩上的总和象征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小练笔

假如让你为课文《羚羊木雕》重新写一个议论型揭旨语作结尾,要求揭示父母和孩子在沟通时各自注意的要点。想一想,然后写在横线上。

                                                                          

                                                                          

佳作赏读】

 

感受亲情

 陈佳路

亲情是是长白山顶的积雪,简洁却永恒;亲情是底格里斯河的流水,轻柔却悠长;亲情是西西里岛的那轮落日,缠绵却又绚烂;亲情是美索不达亚平原的碑文,模糊却又隽永。亲情,亲情,亲情……超越了时空,编织了人生美丽的彩虹。

 一

夜深沉,我趴在桌上奋笔疾书,窗对面的灯光一户户熄灭,人们进入了梦乡。我看看手中的作业,唉,唯有坚持再坚持,我才能交差呀!揉揉疲惫的双眼,一个修长的影子出现在我桌前。我回头一看----是妈妈,她端着一杯浓浓的牛奶慢慢地,慢慢地靠近我,然后轻轻地说道:“女儿,快11点了,还在做作业啊!快喝下去,做完早点睡啊!”过了一会,妈妈又转身回来用细雨一般的声音叮嘱道:“睡的时候别忘了把被子盖严实啊。”深夜喝下那冒着热气的牛奶,感觉还真是不同,那温馨的芳香缓缓流入了我的心田。这正是亲情,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侯,给我带来温暖。

 

 

【起笔用一组比喻句,形象地勾画出亲情的特点,自然开启下文。】

 

【文中的“端”“慢慢地靠近”“轻轻地说道”“转身”“细雨一般的声音叮嘱”等动作描写中传达出温柔的、体贴的母爱。】

  二

父亲扬起了手掌,那宽大的手掌似乎蕴积了全部的希望和怒火,我闭上了眼,一滴泪从眼角滴落----我知道,是我的错,我不该如此顶撞父亲。看着手中试卷上醒目的“69”分……良久,我睁开眼,耳边没有火辣辣的疼痛,我惊愣地看着父亲,那包含怒气却不忍下手的父亲,从他的眼中,我读到了失望与爱怜。父亲无奈地放下了手,轻轻地吐出了这几个字:“走吧,上楼去吧!”我懂父亲的意思,他要我继续努力,去拼搏,去努力,去夺回属于我的成绩。不知为何,我一下子泪流满面,那无言的爱,充满希望的心,正是那最深沉最真挚的亲情啊!

 

【从父亲“扬起了手掌”到“放下了手”的细节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父爱的两面性:既是严厉的,又是慈善的。无论何种性质的父爱都具有巨大的力量。】

 三

我拖着疲惫的身子下楼,正欲洗脸,一阵香味扑鼻而来。“哇!好香哪!”我寻梦般地找寻那香味的来源,却见门外母亲冻红的双手中捧着我的最爱----小笼包子。她一见我,忙开心地大喊:“阿路,快来吃包子!”她把包子递到我手中。原来,妈妈大清早的去帮我买包子了。我接过包子,一股暖流直涌我心间。亲情,正如这包子的味道一般,香甜可口而又绵长!

 

【让母爱在“冻红的双手”一“捧”一“递”的细节描写中得以完美表现。】

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我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一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融化,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我远航的疲惫烟消云散。

【结尾用一组比喻句,形象地展现亲情的作用,点明主旨。】

习作试评】

请你模仿上面的点评,试着评析下面这篇学生习作。可以从材料选择、细节描写、揭旨妙语、详写略写等方面予以评价或赏析。

藏在电话里的亲情

王芳

中考临近了,在外做生意的妈妈硬是要回来陪我一阵子。听说这段时间生意很忙,可爸妈还是坚持做出了这个决定。

妈妈为我在校外租了一个房间,在二楼。她每天为我做饭洗衣,反正一切家务她都包揽了。

妈妈是个电视迷,家里明明有一台电视机,她却不搬来。我说你搬来吧,你到隔壁房间看电视,我在这边做作业,不会影响我的。她说,我现在不喜欢看电视了。

有一天晚自习下后,我清楚地看到她在楼下房东家看电视,目不转睛地。我走进自己的房间,发现洗澡水和要换的衣服早已准备好。我洗完澡换好衣服开始做作业。我和妈妈早已约定好的,晚上学习到十点半后准时睡觉。如果哪天时间到了,她会准时来催我去休息的。

我刚翻开书本,发现妈妈走了进来。我正想说你怎么不看电视了,她看了我一眼,好像记起了什么似地又转身下楼去了。当她回来的时候,我听见楼下的电视声音小多了。我才明白原来她是怕楼下的电视声音大了影响我学习。

一天中午,我躺下午休不久,床边桌上妈妈的手机响了,此刻,妈妈正在隔壁房间收拾碗筷,我准备翻身下床去接听。我刚一抬头,发现妈妈踮着脚尖迅速来到了桌旁,她慌忙地拿起手机,快速地摁了一下,手机不响了。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发现我醒着,轻轻地皱了皱眉说:“是手机把你吵醒的吧。”我说:“不是,我还没睡着。”“快睡吧。”她迅速转身走出了门并反手掩上了门。透过窗户,我看见她左手将手机附在耳边,右手掩到嘴边,轻轻地说:“你怎么早不打来、晚不打来,偏偏孩子睡了打来。”不知那头说了什么,妈妈说:“我刚才急着去收拾碗筷忘了拿开了。”又不知那头说了什么,母亲说:“我现在是在外面跟你说话,她听不见的……她现在很用心的。”停了一会儿,母亲接着说:“那怎么办呢?要不请一个人帮帮忙吧。”我知道,这是爸打来的电话,先询问了我的情况,接着又把她现在生意忙不开的事告诉了妈妈。母亲叹了口气说:“你可要注意休息呀,别累坏了身子……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她的。”听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这时,门动了,我赶紧躺下,装着熟睡的样子。

这个午休,我闭着眼睛失眠了……

 

病文升格】

▲原作亮相

神奇的防火墙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少不了亲情的维护:遇到危险降时亲情为我应对;(“应对”不如“化解”准确。);遇到寒潮时亲情为我阻隔;遇到忧愁缠绕时亲情为我清除。总之亲情就像电脑中的防火墙一样。(这个比喻若放在开头入题会更加显得快捷。)

危险时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我们荆州震感也很强烈。当时我伤痛正独处自家三楼房间,摇晃一阵接着一阵,“快下楼,要发生地震了!”楼下有人高喊。顿时恐惧在我的心空升腾,升腾。双腿发软,脚根本就无法迈出去。邻居们一个个奔下楼,对面的李阿姨背着女儿芳芳飞一般下楼,(此句描写意义不大,可略去。)楼层里几乎只剩下一个我。不知所措的我心里更是发怵。“别走啊,扶扶我!”我哭喊起来,心头阵阵恐惧涌动。“怎么不下去?快逃呀!”此时,哥哥从楼下跑上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哥,我怕!”哥哥瞅了我一眼:“别怕,没什么。”紧接着就扶着我下楼…… (此处描写还不够细腻。)

寒潮时

一个寒潮初降的晚上,教室外面冷得很,几乎无法呆下去。(此处描写不具体,应加一个景物细节描写。)我抖了抖索瑟的身子,搓了搓冻僵的双手,欲冲进暴雪回家。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闯入我的眼帘,他一只手提着件棉衣,一只手插入口袋,身上,头发上落满了雪花。“啊,父亲!”(在心里叫“父亲”不真实,应该改为口语“爸爸”。)父亲直奔教室而来。还没靠近我,伸出早已冻得青通红的手,把棉衣递向我。我急忙走向爸爸,穿棉衣时,他在一旁给我拉袖口,扯衣领,扣扣子……顿时寒冷被温暖取而代之,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雪幕下,一高一矮一父女,一大一小两个人,(“一父女”经不住推敲,不如分开刻画。)依偎在一起慢慢走着……

忧愁时

九月月考成绩揭晓后的一个晚上,我独自一人静静地躺在靠椅上发愣。房顶上的灯光亮得刺眼,桌上数学试卷上的分数“79”赫然映入我的眼帘,令我生出几分失落,几分忧愁。这时,妈妈进来了,和悦地走到我跟前,把嘴巴挨着我的耳朵,轻轻地说:“不是有‘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吗?这次考砸了没关系,找找原因后在战,下次你会考好的。来,对着镜子笑一笑!”妈妈鼓励的话语令我感动(妈妈鼓励的话语为何令我感动,为何有如此大的感动力,这种感动力没有表现具体)。我的心间刹那间亮堂起来,温暖起来……

有个好哥哥,我幸运;有个好爸爸,我温暖;有个好妈妈,我幸福。(虽然结句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主旨,但不够深刻)——幸运女神的橄榄枝总是不断向我伸来……

▲升格作文

神奇的防火墙

亲情酷似一道神奇的防火墙。(以一个形象的比喻快捷入题。)当生命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危险降临时,这道墙会成功化解;有寒潮侵袭时,这道墙会成功阻隔;有忧愁缠绕时,这道墙会成功清除。(借揭示防火墙的意义引起下文。)

危险降临时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我们荆州震感也很强烈。当时我因伤痛正独处自家三楼房间,摇晃一阵接着一阵,“快下楼,要发生地震了!”楼下有人高喊。顿时恐惧在我的心空升腾,升腾。双腿发软,脚根本就无法迈出去。(精彩的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了我的恐怖。)邻居们一个个奔下楼,楼层里几乎只剩下一个我。不知所措的我心里更是发怵。“别走啊,扶扶我!”我哭喊起来,心头阵阵恐惧涌动。“怎么不下去?快逃呀!”此时,哥哥从楼下跑上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哥,我怕!”哥哥瞅了我一眼:“别怕,没什么。”紧接着扶起我,背着我,冲下楼去…… (精彩的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了哥哥的爱。)

寒潮侵袭时 

一个寒潮初降的晚上,教室外面狂风呼啸,雪花狂舞。(简洁的景物细节描写表现了天气的寒冷。)我抖了抖索瑟的身子,搓了搓冻僵的双手,欲冲进暴雪回家。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闯入我的眼帘,他一只手提着件棉衣,一只手插入口袋,身上,头发上落满了雪花。“啊,爸爸!”爸爸直奔教室而来。还没靠近我,伸出早已冻得通红的手,把棉衣递向我。我急忙走向爸爸,穿棉衣时,他在一旁给我拉袖口,扯衣领,扣扣子……(父爱在“伸”“递”“拉”“扯”“扣”中得以表现。)顿时寒冷被温暖取而代之,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雪幕下,一高,一矮,一大,一小(在细节的对比中表现生活的温馨。)的两个人,依偎在一起慢慢走着……

忧愁缠绕时

九月月考成绩揭晓后的一个晚上,我独自一人静静地躺在靠椅上发愣。房顶上的灯光亮得刺眼,桌上数学试卷上的分数“79”赫然映入我的眼帘,令我生出几分失落,几分忧愁。这时,妈妈进来了,和悦地走到我跟前,把嘴巴挨着我的耳朵,轻轻地说:“不是有‘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吗?这次考砸了没关系,找找原因后在战,下次你会考好的。来,对着镜子笑一笑!”(用动作细节描写和语言细节描写表现母亲的慈爱。)妈妈鼓励的话语仿佛一缕金色的阳光投射入我阴沉沉的心田。(以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妈妈鼓励话语的感受力。)我的心间刹那间亮堂起来,温暖起来……

化惊恐为平静,化寒冷为温暖,化忧愁为快乐。(深刻地揭示防火墙的意义来呼应开头,总结全文,点明主旨。)——这就是亲情这道防火墙的神奇所在。

 

升格小结

升格后的作文主要有这样一些改进:

1、描写更加细腻。升格文中增添了景物描写细节、心理描写细节、动作描写细节和、语言描写细节,有力地支撑了作品的主题。

2、接旨语更加经典。文章末尾的美句“化惊恐为平静,化寒冷为温暖,化忧愁为快乐”深刻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3、呼应更加紧凑。首尾都紧扣“神奇的防火墙”来生发,使文章思维缜密而深刻。

 

真题演练

如果你是绿叶,亲情便是那源源不断地供给你养分的枝干;如果你是船帆,亲情便是那助推你前行直至胜利彼岸的海风;如果你是夜行者,亲情便是那引领方向照你前行的北斗……亲情永远是你的依靠,你的后盾,你的港湾。

请以“亲情呵护我长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并将你认为是文章的出彩点的段落打上波浪线。

写作提示:

细细品味文题,就会发现其中隐含下列信息: ①主题的要求,要表现亲情对我的成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②材料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构思建议:以时间为线索,单线推进,一线串起二到三个成长的材料;或设置一个关键词,如“影响”,以此展开,亲情对我身体的影响,亲情对我品质的影响,亲情对我学习的影响,从而串起成长的材料。此外,表达上还要精心打造细节,用精美的细节表现亲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