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浇水和保水的技巧

 阿生记图书馆 2011-08-10
种植蔬菜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浇水,怎样浇水,如何掌握浇水的技巧,估计是很多人都比较关心事情。在做农业的田间管理中我们通常说灌溉,我想我们后院的种植就叫浇水可能比较合适。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件事,其实也有不少讲究。澳洲近几年连续干旱,用水限制也不止一年两年了,而限水级别也不见降低。如何能少用水而多种菜也许值得我们长期去探讨。

首先我们经常听说种植的时候浇水要浇足,那么怎样判断浇足了水呢?通常的如果水分能渗透到地里有12-15公分深,我们就可以认为浇足了水。如果浇水过浅,蔬菜的根为了吸收水分而浮生于地表土中而扎不深。一般来说表层土壤容易变干,浇足了水的话,蔬菜的根就会往深处扎。

那么浇水的量是不是总是一样的?其实一般植株生长过程中浇水的量根据生长期是有变化的。比如幼苗根浅,没有扎牢,需要多浇水;到大一些,根扎牢了,就可以少浇一些水,让根扎深点。开花结果的时候又需要多浇水了。而果实将近成熟时,就可以少浇水,促进果实成熟。(象瓜果类的蔬菜,特别是瓜类,在开花结果期,需要经常浇水,因为它们结果需要耗费大量的水。不过在开花之前,只要注意覆盖,也不必过分浇水。而块茎类蔬菜,象土豆、洋葱、等蔬菜,在块茎形成后就要慢慢少浇水,最后停止浇水,以抑制地面茎叶的生长,把养分集中到块茎上。)

再次就是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浇水量也是不同的,通常耐旱的要少浇水,喜湿的要常浇水。根扎得深的不必太常浇水,等表层1-2厘米的土干了再浇水也没问题。根扎得浅的要常浇水,表土要保持湿润。

最后就是浇水的时间了,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早上浇水比较好,其实夏天在早晨浇水比较好。冬天在上午太阳暖洋洋的时候浇水比较好。冷天下午或晚上浇水会降低地温,所以一般上午浇水。特别是在澳洲那些昼夜温差大的地方,一般最好晚上不要浇水。在炎热干燥的季节或者干旱的地方,一天浇水的次数要适当增加,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选择浇水的时间,不要等叶子发蔫了才浇水。
保水
当你懂得了如何浇水了以后,你需要知道的就是去了解如何保水了,

在种植蔬菜过程中,覆盖有不少好处,不但可以抑制野草的生长,也可以稳定土壤温度,对于骤冷或骤热的天气变化时,可以使蔬菜不受天气伤害。覆盖在避免雨水的直接冲刷土壤外,更大的好处就是能减少水分的蒸发,达到保水的效果。覆盖物能够吸收和存储大量的水分,滋润土壤。在干燥炎热的季节显得更加重要。

干草、落叶、泥炭苔、锯木屑、半熟的堆肥、碎树皮、碎石子、海藻、贝壳、豆科植物的残梗都可以做覆盖物,一般将覆盖物均匀的铺在蔬菜周围。不碰到菜茎。天长日久这些覆盖物也会分解成为地里的肥料。
 不过我一般不太喜欢用这边买的一些覆盖物覆盖(似乎比较适合种花用),因为不但每次种植一轮后翻地施肥要增加不少麻烦,而且这些覆盖物最大的缺点就是很容易藏虫子。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我最喜欢的方法就是在种植时找到合适的品种进行间种或者套种,如果土地被蔬菜封垄(或者说裸露的土地被植被遮盖住)后,水分也就不那么容易蒸发了。


 人们往往以为蔬菜要每天浇水,其实不然。每天洒一点水,不如一个星期充分的浇一、两次水。

因为,每天洒一点水,只有表面一层土壤会被湿润,蔬菜的根为了吸收水分就浮于地面,不能往下深扎。而一次浇足水,使深层的土壤都吸收到水分,当表层土壤渐渐变干时,蔬菜就会把根往深处扎,从深处吸收水分。

每次浇水要浇足,保证水分渗至10-15厘米深才好。在干燥炎热的季节,浇水次数可适当增加。不要等到蔬菜叶子发蔫了才浇水。

一般来说,育苗的时候需要多浇水,因为幼苗根浅,没有扎牢。等长大一些,根扎住了,要少浇一些水,促使根往下扎。但等开花结果时又要多浇一些水,以供应结果时的需要。待果实将近成熟时,要停止浇水,以减缓枝叶生长,将营养集中供给果实,促进果实成熟。

另外,浇水的多少也因蔬菜而异。喜湿的蔬菜要常浇水,耐旱的蔬菜要少浇水。根扎得浅的蔬菜要常浇水,根扎得深的蔬菜不必太常浇水。根浅的蔬菜,表土要保持湿润;而根深的蔬菜,等表层1-2厘米的土干了再浇水也没问题。

瓜果类的蔬菜,尤其是瓜类,在开花结果期间,需要非常殷勤的浇水,因为它们的果实含水量很高,结果需要耗费大量的水。不过在开花之前,只要注意覆盖,也不必过分浇水。黄瓜、丝瓜之类需水量非常大的蔬菜,可以在瓜藤旁边埋入一个大号花盆,盆底排水孔用一团泥巴堵住,盆里倒满水。这样,水可以慢慢渗透到土壤中,供水给瓜根。

块茎类蔬菜,象土豆、洋葱、芋头、大蒜、甘薯等蔬菜,在块茎形成后就要渐渐少浇水,最后停止浇水,以抑制地面茎叶的生长,把养分集中到块茎上。

浇水的时间,一般来说,冬天在上午太阳暖洋洋的时候浇水比较好,夏天则在早晨浇水可以供应一天的水分蒸发。冷天下午或晚上浇水会使土壤又湿又冷,容易引起根腐病和冻伤。
 所有的植物,超过85度的话,连续超过85度,你每天都要浇水。
 


有人尝试种植合掌瓜(佛手瓜),为求好收成,于是日、夜均淋水,但发觉当小瓜长到手指头大小便夭折。其后因事要往香港一行,便要求太太代为淋水。一个月后自香港回来,发觉满瓜棚都是拳头般大小的瓜果,遂问太太如何淋水,答曰:「我日日挂住打麻雀,点得闲日日帮你淋水,如果记得便淋,不记得便算了」。

有人说:「华裔种植物会饱死,因淋水太多,西人种植物会饿死,因太干旱。」记住「干花湿果」,孕育花芽时要制水,成果后稍微增加淋水,平时淋水要大干大湿。

浇水

叶菜类需水较多,不要使土壤全干,根菜类需水较少,而且应避免土壤积水。大块菜片(如瓜类、番茄)如在上午十一时前下垂,要浇水;中午或下午下垂是正常现象,不用浇水。水应浇在树脚,不要浇到叶上,以免感染白粉病。夏天避免正午浇水,因容易引致日烧病。黄昏时浇水,因蒸发少,周围相对湿度大,容易引起白粉病及黑斑病。潮湿的土面,正是夜间出来觅食的蛞蝓(鼻涕虫slugs)、蜗牛(snails)及土(sowbug)的最佳活动场所。

肉質根該如何施肥及澆水?

A:白蘭花的根屬肉質根,類似的花卉有,牡丹,君子蘭,大葉蕙蘭等,這種肉質根忌大水,澆水時水分要適宜。如土壤過濕,葉會枯黃脫落,甚至爛根致死,過乾又會枯尖卷葉,是既怕澇又怕旱的花卉。花期凡花瓣過分外張時,說明水分不足,水分適宜則呈含苞狀;土表面見乾,土質發硬乾裂時應立即澆水。澆水要求水溫、土溫必須一致,不能驟然澆冷水或熱水。澆水一定要澆透,經常澆半截水會引發淺根。白蘭花春秋澆水不宜多,如果是盆栽的白蘭花,盛夏每日澆且必須在傍晚澆,秋末開始減少澆水量,入冬每十天澆水一次。陰雨季節應移至避雨處。

白蘭花怕濃肥,它喜歡磷、鉀肥,但忌濃度過高,否則會產生反滲透,引起植株的「生理乾旱」,輕則萎蔫,重則燒死。白蘭花的施肥原則是:「稀施、常施,傍晚施」。我經常用比如水溶性的花肥Miracle-Gro,兌水後施用。或用發酵的淘米水澆灌。也可用稀薄的豆餅水,發酵後,按肥水1:8的比例,每隔三至五天施一次,施用時再摻入硫酸鈣,可使白蘭花的花朵更大,香味更濃。
種菜如何節約用水

種菜如何節約用水且方法很多,也很實用。
目前比较好的节水灌溉设施有:喷灌、滴灌、浸灌。设施蔬菜采用比较多的是滴灌和浸灌,这种方法可节水50%~70%,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
可從HomeDepot買來用於滴灌的器具,價格也不貴。記下每種植物需要多少水,多長時間澆水一次,然後在滴灌計時器上將時間設置妥當,與人工灑水相比,滴灌方法不僅省水、省力,還節約時間,更節約金錢。用滴灌可以省水量一半以上。很多本地植物都有抗旱能力,最好多栽種本地植物。
遮阳防晒,减少水分蒸发 目前比较好的防晒办法有遮阳网。经济条件允许的,可采用遮阳网覆盖或搭棚;没有经济条件的,可用树枝、稻草搭棚,一般小面积苗床采用此方法。也是節水方法之一。采用保护地栽培 塑料大棚,小拱棚以及地膜覆盖都可有效地防止水分蒸发。大规模的蔬菜可采用小拱棚和地膜覆盖,小面积的精品菜可选择建蔬菜大棚。没有条件水次数,节约用水。此外,在較大植物根部設計一圈凹窪處,水在根部可以留存較長時間。根據院內地勢高低,在稍高處種植耐旱植物,在低處種需水較多植物,讓水分合理分配,避免浪費水。

在家庭生活方面,省水方法也很多。比如準備一個塑膠桶,留存洗菜洗米水。將洗浴噴頭換成節水型,將沖水馬桶的水槽改裝較小型,較簡便的方法,可以在普通沖水馬桶水槽中,放置一塊或兩塊磚頭,占據一定空間,也可達到省水目的。

选择耐旱的蔬菜品种       不同的蔬菜品种需水量不同,大白菜、齐心菜、菜心等在生产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干旱缺水地区一般不宜大面积种植。缺水地区可选择生长较慢、需水量少的蔬菜品种,如马铃薯、榨菜等。
采用合理的浇灌方法       菜地一般避免晴天上午浇水,选择傍晚浇水,以利于土壤充分吸收。需水量较大时也应采用适量多次的办法,杜绝采用厢沟漫灌的办法。
增施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有资料显示:有机肥充足、土质好的菜地,可节约用水20%~35%。 
用育苗移栽的方法 育苗移栽可减少前期用土、用肥、用水量,并降低劳动强度,如大白菜、春包菜等。有些蔬菜还可采用大苗移栽的办法,就是增加蔬菜在苗床的生长时间,集中用水、用地,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如辣椒、茄子、西红柿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