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头针法1

 香山社区 2011-08-15
7头针法 1   休息一下大脑


1:头针疗法

  头针疗法又名头皮针疗法、颅针疗法,是以针刺头皮上的特定区、线来治疗病症的一种疗法。针刺头部穴位治病,古人早就有所认识。并发现头皮是通过经脉的循行而与全身各部位发生密切关联的。但是,头针作为一种专门疗法问世,则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浙江、陕西、山西、上海等地的一些针灸界学者,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从不同角度对头皮的某些腧穴和穴区进行探索研究,相继发现头皮上存在的一些传统穴位有别的穴点和穴线,当针刺这些特定的穴区时,对身体各部位的疾病有治疗作用,尤其是脑源性病症的疗效更为特殊。

2: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

  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由中国针灸学会主持下,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方法的原则加以制定的,既反映了头针治疗的实际情况,又体现了传统经络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本方案于198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通过,并于1989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标准针灸穴名科学组会议(瑞士日内瓦)正式通过,向世界各国针灸界推荐。

  穴区共有十四条穴线组成

  (一)额区

  1、额中线

  【定位】在额部正中发际内,自发际上0.5寸,即神庭穴,向下针1寸,属督脉经。

  【主治】神志病,头、鼻、舌、咽喉病等。

  2、额旁1线

  【定位】在额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角自发际上0.5寸,即眉冲穴,沿经向下针1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肺、支气管、心脏等上焦病证。

  3、额旁2线

  【定位】在额部额旁1线的外侧,直对瞳孔,自发际上0.5寸,即头临泣穴,沿经向下针1寸。属足少阳胆经。

  【主治】脾、胃、肝、胆、胰等中焦病证。

  4、额旁3线

  【定位】在额部额旁2线的外侧,直对目外眦角,自头维穴内侧0.75寸处,即本神穴与头维穴之间,发际上0.5寸,向下针1寸。属足少阳经和足阳明胃经。

  【主治】肾、膀胱、生殖系统等下焦病证。



  
(图例)

  (二)顶区

  5、顶中线

  【定位】在头顶部正中线,自百会穴向前至前顶穴,属督脉经。

  【主治】腰腿足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及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

  6、顶颞前斜线

  【定位】在头部侧面,即自前顶穴起,止于悬厘穴。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主治】可将全线分五等分,上1/5治下肢运动异常,如瘫痪、无力、关节痛等;中2/5治上肢运动异常,如瘫痪、无力、关节痛等;下2/5治头面部病证,如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诞、脑动脉硬化等。

  7、顶颞后斜线

  【定位】在头部侧面,位于顶颞前斜线之后,与之相距1寸,即自百会穴起,止于曲鬓穴,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主治】可将全线分五等分,上1/5治下肢感觉异常;中2/5治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头面部感觉异常。

  8、顶旁1线

  【定位】在头顶部,顶中线外侧,两线相距1.5寸,即自承光穴起沿经往后针1.5寸,属足少阳膀胱经。

  【主治】腰腿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9、顶旁2线

  【定位】在头顶部,顶旁1线外侧,两线相距0.75寸,即自正营穴起沿经往后针1.5寸,属足少阳胆经。

  【主治】肩、臂、手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三)颞区

  10、颞前线

  【定位】在头部侧面,颞部两鬓内,即自颔厌穴起,止于悬厘穴,属足少阳胆经。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口腔疾病等。

  11、颞后线

  【定位】在头部侧面,颞部耳尖耳上方,即自率谷穴起,止于曲鬓穴。属足少阳胆经。

  【主治】偏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等疾病。



  (四)枕区

  12、枕上正中线

  【定位】在枕部,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垂直线,即自强间穴起,止于脑户穴。属督脉。

  【主治】眼病、腰脊痛等疾病。

  13、枕上旁线

  【定位】在枕部,与枕上正中线平行往外0.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等,眼病及足癣、腰肌劳损等疾病。

  14、枕下旁线

  【定位】在枕部,为枕外粗隆下方两侧2.6寸的垂直线,即自玉枕穴起,止于天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疾病。

3:针前准备

  一、针具的选择

  临床一般选用26~28号毫针。如病人痛觉敏感,也可用30~32号毫针。因头针操作上的需要,对针具必须严格选择,起码的要求是毫针针尖锋利,针柄牢固,针体端直,无锈蚀和折痕。为了保证针具质量,避免交叉感染,一般每个病人宜有一套专门用针具。当然,也可用一次性针具。毫针的长度,可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和治疗部位等加以选择。一般而言,婴幼儿用5分针,成人用1寸5分~2寸针;体弱者用1寸针,体壮者用1寸5分~2寸针,甚至可更长的毫针;额、颞部用较短的毫针,而顶部则可用较长者。

  二、治疗部位的取定

  正确取定头针治疗部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之一。临床上,可根据标定线(眉枕线、前后正中线等)、经脉循行路线作为重要标志,并结合骨度分寸、同身寸和解剖标志等,来进行定位。

  头针治疗部位(穴、线、区、带)不少是有长度要求的,或是距离某处多少寸、多少厘米,或是某线(区、带)本身有多少寸、多少厘米,应该熟记。

  三、病人体位的选择

  病人一般宜取正坐位。正坐位便于观察病人面部表情和治疗效果,便于头部针刺操作,对医患双方思想集中也有益处。体弱或不能正坐者,则可采用半卧位或仰卧位。婴幼儿可嘱其家长怀抱正坐。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其体位可灵活掌握。

  四、治疗部位的暴露

  头针治疗部位分布于发际区。在针刺前暴露头皮,分开局部头发,至关重要。一则便于正确取穴,二则可防止针尖刺入发囊引起疼痛。同时,对局部有感染、瘢痕等情况,要避开该处进针。在取定头针治疗部位后,按常规要求进行消毒。

4:针前准备

  一、针具的选择

  临床一般选用26~28号毫针。如病人痛觉敏感,也可用30~32号毫针。因头针操作上的需要,对针具必须严格选择,起码的要求是毫针针尖锋利,针柄牢固,针体端直,无锈蚀和折痕。为了保证针具质量,避免交叉感染,一般每个病人宜有一套专门用针具。当然,也可用一次性针具。毫针的长度,可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和治疗部位等加以选择。一般而言,婴幼儿用5分针,成人用1寸5分~2寸针;体弱者用1寸针,体壮者用1寸5分~2寸针,甚至可更长的毫针;额、颞部用较短的毫针,而顶部则可用较长者。

  二、治疗部位的取定

  正确取定头针治疗部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之一。临床上,可根据标定线(眉枕线、前后正中线等)、经脉循行路线作为重要标志,并结合骨度分寸、同身寸和解剖标志等,来进行定位。

  头针治疗部位(穴、线、区、带)不少是有长度要求的,或是距离某处多少寸、多少厘米,或是某线(区、带)本身有多少寸、多少厘米,应该熟记。

  三、病人体位的选择

  病人一般宜取正坐位。正坐位便于观察病人面部表情和治疗效果,便于头部针刺操作,对医患双方思想集中也有益处。体弱或不能正坐者,则可采用半卧位或仰卧位。婴幼儿可嘱其家长怀抱正坐。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其体位可灵活掌握。

  四、治疗部位的暴露

  头针治疗部位分布于发际区。在针刺前暴露头皮,分开局部头发,至关重要。一则便于正确取穴,二则可防止针尖刺入发囊引起疼痛。同时,对局部有感染、瘢痕等情况,要避开该处进针。在取定头针治疗部位后,按常规要求进行消毒。

5:针刺手法

  一、捻转手法

  当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在一定深度时固定针体,不能上下移动,一般要求术者肩、肘、腕诸关节和拇指固定不动。食指呈半屈曲状,用食指第一节桡侧面和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然后食指掌指关节作伸屈运动,使针体快速旋转。

  该手法为焦顺发所倡,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一般要求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持续2~3分钟。其特点在于速度快,频率高,较易激发针感,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有效刺激量。

  二、提插手法

  提插手法是针体在穴位皮下的上下运动。对于头针沿皮刺来说,也就是向外抽提和向内进插的动作。该法为朱明清倡用,是根据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抽添法”演化而来的。朱氏称为“抽气法”和“进气法”,实际上属于小幅度提插手法的范畴。

  (一)抽气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拇、食指紧捏针柄,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再缓慢地退回原处(向外提至1寸处)。

  (二)进气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拇、食指紧捏针柄,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3次,然后再缓慢地退回原处(向外提至1寸处)。

  (三)抽气法:以紧提(抽)慢按为主,三退针而一进针,有提插泻法和徐疾泻法的涵义,是为泻法。

  (四)进气法:以紧按(进)慢提(抽)为主,三进针而一退针,在提插补法和徐疾补法的涵义,是为补法。

  提插手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术者手指不易疲劳,病人局部较少痛感,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即时效应。其关键有二:一是要用全身暴发力,带动捏针的手,来抽提或进插针体;二是每次抽提或进插,都要迅速,同时要在3毫米范围的幅度内进行,因此称“小幅度提插”。应该提出的是,用上述方法提插针体,并不要求频度,而着重于瞬时间力量,当针体在3毫米范围肉进行提插时,旁观者几乎看不到针体的上下运动情况。

6:进针法

  一、指切进针

  左手拇指的指甲掐切头穴,右手持针,针尖紧靠指甲缘,迅速刺入皮下。

  二、捻转进针

  右手持针,稍微用力,缓慢捻转进针,捻转角度45°以内,拇指向前后均匀捻转,边捻转,边进针。

  三、快速进针(飞针刺入)

  用一手拇、食指尖捏住针体下端(距针尖2厘米处),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约5~10厘米,手腕背屈后,再突然手腕掌屈,使针尖冲进头皮下或肌层。

  本法与快速推进针体,是焦顺发倡用的方法,以减少进针时疼痛,缩短治疗时间。

  四、快速推进针体

  (一)单手推进:飞针刺入后,一手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头针刺激区(治疗线)方向,将针体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

  (二)双手推进:飞针刺入后,一手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另一手拇、食指尖轻轻捏住针体近皮处,以免针体弯曲,然后将针体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

  五、进针注意事项

  (一)进针须避开发囊,以免疼痛。

  (二)额、颞部头穴痛感较强,进针时须嘱其憋气(屏息),深吸气一口,暂停呼吸,进针则痛感。

  (三)对头皮坚韧者,推进针体时可稍作捻转,以助推进。

  (四)向里推进针体时,如发生疼痛或抵抗感,应停止继续推进。可将针体退出少许,改变针体角度和方向,再行推进。

 
7:针刺的深度和方向          

  一、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角度,一般宜在针体与皮肤成15°~30°角之间,也就是沿皮刺(横刺、平刺)的方法,如此则针体在帽状腱膜下层,易于操作。

  若角度过小,针易刺入肌层;而角度太大,则易刺入骨膜。在临床上都易发生疼痛。

  针刺的深度,需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处方要求决定。婴幼儿宜浅刺。如婴幼儿腹泻取额顶线中段,直刺1分破皮即可。

  成人宜沿皮刺1~1.5寸左右。少数患者须用芒针深刺。

  汤颂延和方云鹏二氏主张浅刺法。汤氏头针,沿皮刺入2~3分。方氏头针直刺或斜刺3~5分。

  二、针刺的方向

  头针疗法大多采用沿皮刺法,其针刺方向可根据治疗需要、经脉循行、操作方便等原则决定。

  (一)治疗需要

  根据具体病变部位的不同治疗需要,来决定针刺方向,是提高头针疗效的关键之一。

  临床上,可将百会穴前的头穴(线、区、带)作为“阴”,而将百会穴后的头穴(线、区、带)作为“阳”。凡病变部位在阴(内脏、胸腹、肢体前面、头面部)者,针刺由后向前;病变部位在阳(躯干、腰背、肢体后面、枕项部)者,针刺由前向后。

  (二)经脉循行

  头针治疗线(刺激区)有不少就在经脉循行线上,如额中线、顶中线、枕上正中线等和督脉重叠。根据经脉循行走向,来决定针刺方向,达到扶正祛邪的补泻目的,相当“迎随补泻”法。

  (三)操作方便

  对于枕、颞部的头穴(线、区、带),一般均采取由上而下的针刺方向,以便操作,同时可避免局部疼痛。

  (四)特殊方法

  汤氏头针的针刺方向较为特殊。其法将头顶央的“阴阳点”作为主要参照标志,针刺方向一般从头顶向四周垂直而下。


8:针刺感应

  头针针法感应与手法,针刺部位及个体差异有关。

  一、针感特点

  在帽状腱膜下层进行各种针刺手法,常可激发针刺感应,甚至“气至病所”。其中,快速捻转手法所获针感较强。针感以热感为多,此外也有麻木、抽动等。其发生部位多为对侧肢体,有时也可见于同侧肢体或全身。有的则仅局限于某一关节或肌肉处,呈片状分布。比较特殊的是一种“带状针感”,有0.5~4厘米宽,其走行又与经脉循行相一致。

  二、针感和针刺部位

  头穴局部的针刺感应,可表现为酸、胀、麻、痒、痛等,这与针刺部位有关。一般来说,刺及血管、骨膜则局部灼痛,头顶部的穴线区等穴则局部胀痛。在长期留针的情况下,不少病人常感头部困重、瘙痒、胀痛和蚁走感。头针的针感性质,和四肢穴位不太相同,其原因可能是头部肌层较薄、组织致密、痛觉敏感有关。三、针感和个体差异

  针感出现和消失的时间,不仅与针刺手法的刺激有关,还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在行针后,大多患者可3分钟以内出现针感,而有些人(如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因反应迟钝,甚至可在几小时之后出现针感。



9:适应症

  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头针是在头部发际区进行针刺(包括艾灸、梅花针、电针、磁疗等)治疗疾病的方法。其临床适应症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主。不论是从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原理,还是从头部经络循行与脑直接相通的原理来解释,头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为显著,都是不难理解的。

  根据大量临床实践,应用头针治疗脑血管疾病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尤其是中风偏瘫的头针治疗,其显效率可达60%~80%,总有效率为90%左右。头针治疗能使患肢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显效者甚至可达到生活自理和职业功能康复的水平。此外,头针疗法对中风所致的失语症和假性球麻痹也有一定效果。

  头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还包括颅脑外伤后遗症、小儿神经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脑性瘫痪和癫痫等。对上述疾病的疗效,主要表现在智力、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同时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缩短病程,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二、精神病症

  头针疗法有调节大脑皮质功能状态的作用,对各种精神情感障碍有效。

  应用头针治疗的精神病症,包括癔病、精神分裂症、梦游症等。对于各类精神症,如考场综合征、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以精神症为主者)也有较显著的疗效。

  值得指出的是,头针治疗可提高智力水平。目前已有人用于老年性痴呆和小儿先天愚型患者,作为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之一,取得了一些疗效。

  三、疼痛和感觉异常

  头针疗法和其他针灸疗法一样,止痛效果显著。临床可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如头痛、三叉神经痛、颈项痛、肩痛、腰背痛、关节痛,其中尤其以颈、肩、腰部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疼痛,常有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并能同时改善其运动功能。此外,头针疗法还适于冠心病心绞痛、胆绞痛、胃痛、痛经等内脏痛,曾有人应用头针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麻醉,这些都说明其止痛效果明显。

  瘙痒和麻木等感觉异常症状,也是头针疗法的临床适应证之一。如多发性神经炎的四肢远端麻木、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引起的瘙痒症状,应用头针治疗,常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四、皮质内脏功能失调

  皮质内脏功能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亦属头针疗法适应范围。其中,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男子性功能障碍和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者),以及神经性呕吐、功能性腹泻、斑秃等。

  此外,用头针治疗的疾病,还包括支气管哮喘、尿路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神经性耳聋、美尼尔综合征、乳房小叶增生症、眼肌病、复发性口疮等。

  目前,用头针治疗的临床病症已达到80余种。相信不远的将来,头针疗法的适应范围将不断扩大,其临床疗效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1
0:注意事项

  一、由于头部发际区神经血管丰富,易发生进针、留针时局部疼痛和出针后出血等异常情况。进针疼痛多与针具质量及操作不熟练等有关。故针刺前应检查针具,针身弯曲或针尖钝、带钩者不定选用,进针时暴露头皮,避开疤痕、发囊,并注意针刺角度、深度和方向,快速进针,如触及血管、骨膜发生疼痛时,宜调整针具的位置。起针后,应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并仔细检查是否还在出血。

  二、少数病人在留针期间可有头皮沉重、板滞、瘙痒和蚁走感等,轻者可不予处理,重者宜稍向外提出针体,或调整针刺方向和深度。

  三、下列患者不宜用头针法。

  (一)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必须针刺者,应避开该处。

  (二)头颅手术部位或头皮有严重感染、溃疡和创伤者。

  (三)孕妇。

  (四)脑出血患者,头针宜谨慎,避免过强刺激,并作严密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