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翰林([分享]一位紫砂从业者对泥料的认识、包...)4

 荷青藏书 2011-08-16
刚出窑的原矿料无任何添加的壶,
是灰头土脸的,形容枯槁。
真的不可爱。
要几泡茶过后,才有一点生机。
一般两三周的频繁使用,就有水色,
而且色泽还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
经过一两年的使用,就宝光出现。
但是,并不是原矿料的表现就一定好。
泥料的炼制方法,颗粒级比、配方;制作的手法,比如明针的多少;窑烧温度和气氛;等等,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泥料的质感和表现力。
原矿的东西,普遍显得“粗”,——精选是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而且现在泥料都不舍得浪费。
原矿的也不一定全都是比加料的好,有些泥是养不出来的,
用了很久也没有好的变化,好比青海的白玉或者俄罗斯的白玉,是养不出来的。
因此要辨证地看,不要谈化色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