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德经(原文)

 余烬 2011-08-17

【 老 子 】 道 德 经 ( 原 文 )  

2011-08-17 11:08:52|  分类: 文学作品 |  标签: |字号 订阅

老   子①
李耳②

【 老 子 】 道 德 经 ( 原 文 ) - 缘水禅心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盅气③以为和。
强梁者不得其死④,吾将以为教父⑤。


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

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动,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却粪沤于池;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不逾户,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帛绸护卵,死之徒,十有七;

人之生,经由死地出入,亦生亦死莫分。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物莫能逞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十一
见微曰明,守柔曰强。光之强者,其辉自翕,谓之袭明。

【 老 子 】 道 德 经 ( 原 文 ) - 缘水禅心 -

十二
大道甚夷,民不由径;朝甚芟,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践粱粟;其货乏,其民贫,非道哉!

十三
善犍者不拔,善抱者不绊,子孙不辍者是际讼之耸⑥。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十四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十五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纺,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不得亲,不得疏;不得利,不得害;不得贵,不得贱。故为天下贵。

十六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十七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

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十八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十九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神不鬼;非其神不鬼,其鬼不祟。

非其鬼不祟,圣人亦不作法。夫不祟,不与祟。

二十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泽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 老 子 】 道 德 经 ( 原 文 ) - 缘水禅心 -

二一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亦宝之,欲为己。
美言可以市尊,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之得,罪爱同免⑦。

二二
为无为,事无事,行无行,是无是。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处难之,故终无难。

二三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既成而败。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不复众人之所过,循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二四
古之善为道者,不在明民,更甚贤之。

贤者厚之,明者狡之。知此两者,亦楷式。

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

二五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
是以圣人欲导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

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二六
天下皆谓道,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长不可时日计。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为;俭,故能悦;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二七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二八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二九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披褐怀玉。

三十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 老 子 】 道 德 经 ( 原 文 ) - 缘水禅心 -

三一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无爽其所居,无餍其所生;夫唯不餍,是以不餍。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三二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三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人常畏死,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而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三四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厚生之衍也,是以轻死。

三五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折。

三六
天之道,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三七
天下莫柔弱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三八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三九
小国之民使有什伯之器不用,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民之不徙,徒因异于沟壑,相生相长,途路跋涉;相隈相就,蹉途难返。 

四十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老 子 】 道 德 经 ( 原 文 ) - 缘水禅心 -  

四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四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四三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坚其志,强其骨;常使无欲,知者不敢为也。

四四
道盅而用之,或不盅;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纺;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似湛非湛,似存非存,众妙之门。

四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四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谓之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四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四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几于道。

四九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五十
载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地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 老 子 】 道 德 经 ( 原 文 ) - 缘水禅心 -

五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聩;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五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能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

五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五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之为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将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五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谓之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乃容,容乃大公;公而无求,此乃大昌。

五七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以言,不以心诚,徒劳之。

五八
大道废,有仁义;圣贤出,有大伪;

六亲乱,有孝慈;国滋昏,有忠臣。

五九
弃绝圣治,民性朴淳;弃绝仁义,民无大伪。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六十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冥兮若晦,寂兮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似狂人,终日顽之睹。

 

【 老 子 】 道 德 经 ( 原 文 ) - 缘水禅心 -  

六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其明若谷;谷之岫兮,其情之真。

六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六三
希言自然。飚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但使飚风长,河道压头上。河道宽又长,飚风尘土扬。

六四
企者不立,跻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六五
有物混成,先天而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六六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六七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翳;善计无筹墩;善闭无楗条;善结无绳索。

六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六九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去求、去我⑧、去心。

七十
物亡返生,生生再生,不知其已。

【 老 子 】 道 德 经 ( 原 文 ) - 缘水禅心 -

 

七一
佳兵不详之器,或恶之。道者不处,亦不执。
兵贵神速,世皆知此;我道不崇,即起即灭。

七二
天地合以降甘露⑨,人勿令自均。
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七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足,自诩者贫;

自抗者寡,人抗者众;不抗者行,抗抗者残。

七四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不辞不有,万物谨守;若辞若有,似若刍狗。

七五
持念相,化作盲;归于无极,始道场;无极无不及,世间万事息。

七六
将欲盍之,必予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自兴之。
大道予人,似正似反,正反同一。

七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谓朴,亦谓不欲。不欲以静,天下自正。

七八
上德谓不德,下德不失德;上德无为无不为,下德为之无所为。

七九
昔之有德者无得,无得无不得:

得之于天以清,得之于地以静,得之于人以灵,得之于神敬诚,得之于一无分。

八十
反者道之动,虚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无,有无不分为道枢。

八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众妙之门。


【 老 子 】 道 德 经 ( 原 文 ) - 缘水禅心 -  

 


 

注解

①《老子》为李老聃生前著述,刊印传世,秦始皇暴虐,焚书坑儒,将此书列为首禁之书,此书遂绝。后传之《道德经》为汉代董仲舒搜集诠记。由于传承中多舛,董氏又按后人口述作记,难复原状,致有多处疑窦不解。此载《老子》,为入○(天人合一)得知,连同《〈道德经〉心要》、《〈道德经〉语意浅解》一并传记,请同时参阅研读,以释契机。
②作者李耳,生平见《史记》。
③盅气:盅,杯形容器;气,人之真气。盅气,人之真气集于中脉之“皇庭”穴,犹水之注入杯中。
④强梁者不得其死:强盗头必然死于非命。
⑤教父:宗旨。
⑥犍:牛栏之门栓。际讼之耸:际讼,古时社交文书的总称,也即应酬文;耸,危言耸听。此句文意为,善作牛栏门栓者不需打孔,顺其自然在门柱上斜撇一块为栓;善抱持者不需紧箍,就势托着事物重心就能轻易启动;出于私爱去抚育子孙以为继者,犹如做表面的应酬文章以耸人视听,教子应身体力行、善言美行、心良意行。
⑦罪爱同免:罪爱分别,为俗世所识;罪爱同一,觉者了达。罪与爱都不执著、不分别,不就契合于道。
⑧去我:我,道语阿,梵语亦称阿,英语为首字A,藏语为元音O,此为婴儿入世识物之首音、首念、首相,这标志从无分别进入有分别而导致习染尘垢的分水岭。有我有分别,私欲、贪心、罪爱、争斗、杀伐、生死,接踵而至;私我为万恶之源、众罪之首。求道练丹,根本是自我埋掉这个私我,返回先天的“无分别智”。
⑨甘露:源于道藏佛典,本意为元尊所赐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