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匈奴在中国建立的政权 血腥的征途

 南海胡杨 2011-08-17
匈奴在中国建立的政权 血腥的征途
    公元3世纪初期,由于社会危机的发展,东汉王朝内部经过军阀混战,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个封建割据集团,历史上称之为“三国”。三国之间,为了扩充地盘,掠夺财富,又进行了长期战争。3世纪中期,吴、蜀二国先后为魏吞并,而魏国政权实际上已掌握在司马氏手中。公元265年(魏咸熙二年),司马炎废曹矣,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西晋建立初期,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恢复的措施,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由于司马氏政权是一个以士族门阀集团为核心的封建政权,其贪婪、荒淫、奢侈和残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阶级,故此后不久,社会又再度陷入危机,并导致了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促使西晋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趋于白热化。各族人民被迫离乡背井,纷纷流亡,形成大规模的流民浪潮。西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不顾广大流民的死活,勒令他们返回本土,终于激起了广大流民的反抗,形成波澜壮阔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在中原地区政治、经济的影响下,当时迁居塞内的匈奴人也发生很大变化。除南匈奴外,又先后分解出屠各胡、临松卢水胡、铁弗匈奴三个重要分支集团。屠各胡与南匈奴散居于今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一带,其中以居住于山西省的部分为最多、最强。两部分匈奴人,在公元4世纪前30年间,曾联合在今山西和陕西二省建立“汉—前赵”政权。“临松卢水胡”居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之间,5世纪前期于河西一带建立“北凉”。“铁弗匈奴”是鲜卑人与匈奴人融合后产生的一个分支群体,原居于今内蒙古河套一带,5世纪初年,在今陕北一带建立“大夏”国。
一、汉—前赵
  公元291年(西晋元康元年),西晋统治阶级由于争权夺利,终于导致了“八王之乱”。304年(西晋永兴元年),成都王司马颖因在混战中处于劣势,引匈奴作外援,拜匈奴屠各部首领北部都尉刘渊(刘元海)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并遣之回并州去召集匈奴5部骑兵前来支援。但刘渊回并州后,并未出兵赴援,而是自称“大单于”,于离石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北)建立政权,称“汉王”,树起反晋旗帜。远近归附者数万人。
  308年(西晋永嘉二年)秋,刘渊攻克平阳、河东二郡,迁都于蒲子(今山西省隰县)。继又徒平阳,进位皇帝,改元“永凤”,以子刘和为大将军,刘聪为车骑大将军,族子刘曙为龙骧大将军。时啸聚于青州、徐州的王弥,赵、魏的汲桑、石勒,上郡鲜卑人陆逐延,氏族酋长单征等,纷纷归附,拥其为反晋共主。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刘渊病死,子刘和继位。和性“多猜忌,驭下无恩”,轻信卫尉刘锐、宗正呼延攸(和之舅)、侍中刘乘谗言,为铲除异己,发兵击楚王刘聪、齐王刘裕、鲁王刘隆、北海王刘乂 。刘聪因早有防备,遣兵还击,杀刘和、刘锐、刘乘和呼延攸,自立为帝,改元“光兴”,命刘乂为皇太弟,子刘粲为河内王,刘易为河间王、刘翼为彭城王,刘悝为高平王;粲兼为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石勒为并州刺史、汲郡公。在统泊地位获得初步巩固后,又命刘曜驱兵入洛,与晋军周旋于梁、陈、汝、颍间。次年,复命呼延宴统兵27000人进攻洛阳,纵兵大掠,俘晋怀帝司马炽。316年(西晋建兴四年),令刘曜进驻关中,围攻长安。时司马邺为帝,邺败,被迫出降,西晋亡。
  由于不断对外发动战争,而刘聪即位后又穷奢极欲,游猎无度,经常饮宴后宫,致使朝廷“阿谀日进,货贿公行”,群臣言事,俱听任中常侍(宦官)王沈等决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日益加剧。
  318年(东晋太兴元年),刘聪死,子刘粲嗣位,改元“汉昌”。粲为人“任性严刻无恩惠”,拒谏饰非,呢近奸佞,“好兴造宫室”。又轻信大司空靳准言,收捕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车骑大将军刘逞等人,终于众叛亲离。靳准早有图谋,遂于是年八月,乘粲治兵于上林时将其杀害,自号大将军、汉大(一作天)王,置百官,遣使称藩于东晋。
  刘曜得悉靳准构乱,自长安发兵往晋阳。时石勒亦引兵500屯襄陵(今山西省平阳县东南)北原。刘曜抵赤壁(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会太保呼延宴自平阳来归,于是,便在呼延宴等拥戴下即帝位,改元“光初”。曜以朱纪为司徒,呼延宴为司空,使太尉范隆以下各复本职,以石勒为司马、大将军,加九锡,进爵赵公。石勒围靳准于平阳,收降巴(巴氏)、羌、羯10余万落。曜遣兵屯汾阴(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南),偕石勒共击靳准。准自度不能敌,欲谋降,为左右车骑将军乔泰、王腾、卫将军靳康(准从弟)执杀。尚书令靳明继位。明令卜泰奉传国玺降刘曜。石勒怨怒,挥师攻靳明。明率平阳士女15000人投刘曜。曜以靳准灭刘氏宗族,将靳氏男女老少尽行处死。石勒占据平阳,焚其宫室,自归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319年(东晋大兴二年),刘曜返长安,立羊氏为皇后,子熙为太子,缮宗庙社稷,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关陇氏、羌各族皆降服。
  在刘曜建国不久,石勒于襄地亦建立“赵国”,自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史称“后赵”。后赵建立后,与前赵经常互相攻战,给各族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328年(东晋咸和三年),刘曜在洛阳战斗中兵败被杀,子刘熙偕南阳王刘胤弃长安奔上邦(今甘肃省天水市西),为刘虎所杀,前赵亡。部众或死或徙,留居并州及秦、雍一带的,大都散居于北魏时兴起的稽胡中。
 
二、北凉
  在前赵灭亡半个世纪以后,临松卢水胡又崛起于张掖一带,并建立政权,史称“北凉”。
  “北凉”的创建者为沮渠蒙逊。蒙逊先世为匈奴左沮渠(官名),因以为姓。祖父祁复延曾为“伏地王”,父法弘为前秦中田护军。后父死,代领部曲。吕光建立后凉时,蒙逊伯父罗仇、麹粥分别为尚书和三河太守;从兄男成为将军,守晋昌;而蒙逊“自领营人,配箱直”,肩负宿卫。
  397年,吕光信谗言,杀罗仇及麹粥。蒙逊素来“博涉群史”,“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不堪吕光凌辱,遂乘归葬罗仇机会,聚众起兵,攻占后凉临松郡,进屯金山(今甘肃省山丹县)。男成闻讯,也聚众数千,屯于乐涫(故址在今甘肃省高台县西北),败酒泉太守垒澄。继而又进军建康(在今甘肃省高台县南),遣使说服建康太守段业背吕光。397年(东晋隆安元年),段业在男成等拥立下,自称大都督、龙骤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授男成为辅国将军,蒙逊为张掖太守。399年,段业即凉王位,授蒙逊为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尚书右丞。后见蒙逊雄武有谋略,心存畏惧,欲疏远之。蒙逊愤恨,知无法相容,暗弄权术,于401年(东晋隆安五年),约从兄男成同祭于兰门山,但又密遣人告业,“男成欲以取假日为乱”,使业杀男成。此后,反诬段业在害忠良,集部众杀业,夺取后凉政权,自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署从兄伏奴为镇军将军、张掖太守、和平侯;弟沮渠挐为建忠将军、都谷侯;田昂为镇南将军、西郡太守;臧莫孩为辅国将军;房晷,梁中庸为左右长史;张骘、谢正礼为左右司马。当蒙逊登北凉王位时,周邻地区除北魏与东晋对峙外,还有都于长安的后秦姚兴(羌族),都于苑川的西秦乞伏乾归(陇西鲜卑),都于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的南凉秃发利鹿孤(河西鲜卑)、都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的后凉吕隆(氏族)、都于敦煌的西凉李暠(汉族)等国群起并立,形势极为险峻。蒙逊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先遣使奉贡于后秦,继又纳款于南凉,复励精图治,招贤纳士,发展生产,积聚力量。经数年休养生息,势力渐强,遂逐步向外扩张。410年(东晋义熙六年),南凉王秃发候檀出兵攻蒙逊。蒙逊率兵与战于穷泉(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败其众,乘胜进围姑臧,克之。412年,蒙逊自张掖迁都姑臧,称河西王,改元“玄始”,以子沮渠政德为世子、加镇卫将军,录尚书事。414年,西秦河南王乞伏炽磐灭南凉,辖地与北凉相接,双方不时交兵。又多次出兵伐西凉。421年,蒙逊灭西凉,据有西凉7郡。由于与西域诸国交通,在境内大兴佛教。428年,西秦王乞伏炽磐卒,子乞伏暮末嗣位,曾多次谋进取,俱未果。433年(南朝宋元嘉十年),蒙逊病卒,子沮渠牧健(一作茂虔)继位,改元“永和”,册子封坛为世子,加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蒙逊在世时(430年冬)受北魏册封;牧健嗣位后,继续奉行臣属于魏的政策,以妹兴平公主护送北魏为拓跋焘右昭仪,煮亦以妹武威公主妻牧健。439年(北魏太延五年),以牧健有轻北魏意,且与嫂通奸,拓跋焘亲征。因沮渠祖、沮渠万年相继纳款,姑臧城破,牧健被迫率文武5000人出降。武威、张掖、酒泉一带尽为北魏军所占有。牧健弟沮渠无讳、沮渠宜得奔敦煌,422年(北魏太平真君三年),无讳以乏食率众万余户西走,命弟沮渠安周击鄯善(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同年九月,又出兵夺高昌,并遣使向甫朝宋献方物,受封为都督凉州、河州、沙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河西王。
  444年,无讳卒,弟安周立。460年,高昌为柔然所破,安周被杀,北凉亡
 
三、大夏
  “大夏”是“铁弗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在朔方建立的一个政权。所谓“铁弗”,意为匈奴父、鲜卑母之裔,即匈奴与鲜卑两民族的融合体。据史载,赫连勃勃先世,原与“汉”刘渊为近支。汉主刘聪在位时,其曾祖铁弗刘虎曾受册封为楼烦公。后刘虎死,祖务桓继立,务桓为保存实力,曾相继依附于代王什翼健、后赵石虎。
  356年(东晋永和十二年),务桓死,叔祖阏陋头代立,部落多叛归悉勿祁。359年,悉勿祁死,父卫辰嗣立。卫辰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面遣子向代王朝献,一面又潜通前秦荷坚,受其册封,请入塞寄田(借地耕种),势力日张。
  公元365年(东晋兴宁三年),卫辰联合贰城(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匈奴右贤王曹毅,出兵2万 进攻秦杏城,为符坚击败,曹毅降,卫辰被擒。坚时经略中原,正需匈奴力量以供驱使,遂授曹毂力雁门公,卫辰为夏阳公,仍使其各统所部。什翼犍不满卫辰投奔苻坚,集兵往击。卫辰西走,苻坚将其护送回朔方,并遣兵戍守。374年,什翼键复遣兵往征,卫辰南奔,请援于苻坚,坚发幽、冀、并三州分道击代。什翼键令匈奴部帅刘库仁领兵迎战。库仁败,翼犍率众逃奔阴山以北。苻坚以其地分为东、西二部分,黄河以东一带归隶刘库仁,黄河以西一带归隶卫辰,各拜官爵。卫辰因列于库仁下,不久便杀秦五原太守叛,被库仁击败。苻坚为羁摩卫辰,不仅未予计较,且封之为“西单于”,令摄河西诸族庶务,筑代来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南)供屯驻。383年,苻坚因淝水之战败归,政权分裂,西燕慕容永遂拜卫辰为大将军、朔方牧,后秦姚苌也拜之为大将军、大单于、河西王、幽州牧。391年,卫辰因在与北魏战斗中失败为部下所杀,子勃勃(字屈孑)奔鲜卑叱干部。叱干部帅他斗伏侄阿利将其送交后秦姚兴部下高平公没弈于,被拜为安北将军、五原公,统辖三交(今陕西省榆林县西)五部鲜卑等部众。406年(东晋义熙二年),姚兴与北魏拓跋珪通和,勃勃怨怒,杀没奔于叛。因自视匈奴为夏后氏苗裔,乃于次年六月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元“龙升”。又仿中原汉族王朝置百官,以长兄右地代为丞相,封代公;次兄力俟提为大将军,封魏公;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封梁公;弟阿利罗引为司隶校尉,若门为尚书令,叱以鞬为左仆射,乙斗为右仆射。 勃勃性“贪暴无亲”。建立政权后,随即发兵进攻鲜卑薛于等三部,降其众万余人。接着,又集兵窜犯后秦三城(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以北诸戍及岭北各城。姚兴遣齐难统兵2万进击,兵败。不久,复亲自督兵与战,又败。此后,彼此间经常互相攻战。勃勃还出兵进攻南凉,俘其众27000人,牛、马数十万。411年(东晋义熙七年),勃勃举兵进攻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北),破姚兴尚书杨佛嵩于青石北原,降其众45000人,俘获战马20000匹;后又攻下东乡,徙其众3000余户于贰城。秦镇北参军工买德往附,拜买德为军师中郎将。
  公元413年(东晋义熙九年),勃勃因欲“君临万邦”,改元“凤翔”,并命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10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赐名“统万”(故址在今陕西省榆林县西南白城子)。又铸铜为大鼓,飞廉、翁仲、铜驼、龙虎等物,饰以黄金,列于宫殿前。因耻祖先从母氏姓刘,乃改刘为“赫连氏”,意谓“徽赫与天连”;号其支庶为“铁伐氏”,意谓其“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以妻梁氏为王后,子赫连璝为太子,赫连延为阳平公,赫连昌为太原公,赫连伦为酒泉公,赫连定为平原公。
  为了反对后秦,勃勃还相继与北燕、北凉结盟。417年(晋义熙十三年),东晋太尉刘裕灭后秦后,因急返洛阳谋篡晋,命子义真镇长安。勃勃得知,发兵乘虚进袭。次年破长安,积人头以为京观,号称“髑髅台”。筑坛灞上(长安城东灞水上),即帝位,改元“昌武”,仍都“统万”。
  勃勃嗜杀成性,视人民如草芥。常居城上,置弓剑于侧,凡有嫌忿,便亲手格杀之。臣僚中有忤视的毁其目,笑者割其唇,谏阻者则先割其舌而后斩之。尝集工匠制造兵器,器成验视;见射甲不能入,斩弓人;射之能入,斩铠匠。赫连勃勃是当时一远近闻名的暴君。
  425年(南朝宋元嘉二年),勃勃死,太子赫连璝因在内部争权中被杀,次子赫连昌继立,改元“承光”。
  赫连昌继位后,因兄弟间仍继续互相残杀,势力被削弱。时值北魏强盛,正谋对外用兵,遂发兵伐夏,围统万,破长安。
  427年,北魏主拓跋焘再次督兵进攻统万,双方鏖战。赫连昌败,逃往上邦(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王公、卿将、诸母、后妃、宫人皆被俘,损失马3O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北魏军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拓跋焘仍不肯罢休,次年又令尉眷攻上邦,奚斤攻安定,擒赫连昌。拓跋焘以妹始平公主妻之,拜为常忠将军、会稽公。继又晋封秦王。但赫连昌耻居煮篱下,不久即背魏西走,于五原为北魏斥候将所击杀。
  赫连昌被杀后,弟赫连定收其余众逃往上邽,并于428年春即帝位,改元“胜光”。赫连定本欲向北魏复仇,收复统万城,但因势力太弱,始终未敢实行。后闻西秦穷蹙,其王困顿难以自存,流亡于南安(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城就食,遂于431年(南朝宋元嘉八年)遣叔父韦伐督兵一万攻南安。西秦王乞伏暮末被迫降,杀之。赫连定贪婪无厌,复欲击北凉沮渠蒙逊,不意中道为吐谷浑王慕容璝所截击,败,被执送平城,为拓跋焘所杀,夏亡。
  自“汉——前赵”、“北凉”、“大夏”灭亡以后,“匈奴”这一民族共同体从此便从政治舞台上消失(别有“北周”字文氏,“北魏”中的独孤氏,来源也是匈奴。但因与鲜卑关系较密切,将在鲜卑部分叙述),余众有的继续沦为汉族官僚、地主的田客,有的依附于各地的割据政权,有的则流徙于边国,与汉、鲜卑、氏、羌、高车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并逐步融合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个别上层人物,则直至隋、唐时期,仍继续活跃于中华民族政治舞台上
 
2007-4-17 10:40 回复 

匈奴在中国建立的政权 血腥的征途
    公元3世纪初期,由于社会危机的发展,东汉王朝内部经过军阀混战,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个封建割据集团,历史上称之为“三国”。三国之间,为了扩充地盘,掠夺财富,又进行了长期战争。3世纪中期,吴、蜀二国先后为魏吞并,而魏国政权实际上已掌握在司马氏手中。公元265年(魏咸熙二年),司马炎废曹矣,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西晋建立初期,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恢复的措施,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由于司马氏政权是一个以士族门阀集团为核心的封建政权,其贪婪、荒淫、奢侈和残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阶级,故此后不久,社会又再度陷入危机,并导致了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促使西晋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趋于白热化。各族人民被迫离乡背井,纷纷流亡,形成大规模的流民浪潮。西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不顾广大流民的死活,勒令他们返回本土,终于激起了广大流民的反抗,形成波澜壮阔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在中原地区政治、经济的影响下,当时迁居塞内的匈奴人也发生很大变化。除南匈奴外,又先后分解出屠各胡、临松卢水胡、铁弗匈奴三个重要分支集团。屠各胡与南匈奴散居于今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一带,其中以居住于山西省的部分为最多、最强。两部分匈奴人,在公元4世纪前30年间,曾联合在今山西和陕西二省建立“汉—前赵”政权。“临松卢水胡”居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之间,5世纪前期于河西一带建立“北凉”。“铁弗匈奴”是鲜卑人与匈奴人融合后产生的一个分支群体,原居于今内蒙古河套一带,5世纪初年,在今陕北一带建立“大夏”国。
一、汉—前赵
  公元291年(西晋元康元年),西晋统治阶级由于争权夺利,终于导致了“八王之乱”。304年(西晋永兴元年),成都王司马颖因在混战中处于劣势,引匈奴作外援,拜匈奴屠各部首领北部都尉刘渊(刘元海)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并遣之回并州去召集匈奴5部骑兵前来支援。但刘渊回并州后,并未出兵赴援,而是自称“大单于”,于离石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北)建立政权,称“汉王”,树起反晋旗帜。远近归附者数万人。
  308年(西晋永嘉二年)秋,刘渊攻克平阳、河东二郡,迁都于蒲子(今山西省隰县)。继又徒平阳,进位皇帝,改元“永凤”,以子刘和为大将军,刘聪为车骑大将军,族子刘曙为龙骧大将军。时啸聚于青州、徐州的王弥,赵、魏的汲桑、石勒,上郡鲜卑人陆逐延,氏族酋长单征等,纷纷归附,拥其为反晋共主。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刘渊病死,子刘和继位。和性“多猜忌,驭下无恩”,轻信卫尉刘锐、宗正呼延攸(和之舅)、侍中刘乘谗言,为铲除异己,发兵击楚王刘聪、齐王刘裕、鲁王刘隆、北海王刘乂 。刘聪因早有防备,遣兵还击,杀刘和、刘锐、刘乘和呼延攸,自立为帝,改元“光兴”,命刘乂为皇太弟,子刘粲为河内王,刘易为河间王、刘翼为彭城王,刘悝为高平王;粲兼为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石勒为并州刺史、汲郡公。在统泊地位获得初步巩固后,又命刘曜驱兵入洛,与晋军周旋于梁、陈、汝、颍间。次年,复命呼延宴统兵27000人进攻洛阳,纵兵大掠,俘晋怀帝司马炽。316年(西晋建兴四年),令刘曜进驻关中,围攻长安。时司马邺为帝,邺败,被迫出降,西晋亡。
  由于不断对外发动战争,而刘聪即位后又穷奢极欲,游猎无度,经常饮宴后宫,致使朝廷“阿谀日进,货贿公行”,群臣言事,俱听任中常侍(宦官)王沈等决断,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日益加剧。
  318年(东晋太兴元年),刘聪死,子刘粲嗣位,改元“汉昌”。粲为人“任性严刻无恩惠”,拒谏饰非,呢近奸佞,“好兴造宫室”。又轻信大司空靳准言,收捕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车骑大将军刘逞等人,终于众叛亲离。靳准早有图谋,遂于是年八月,乘粲治兵于上林时将其杀害,自号大将军、汉大(一作天)王,置百官,遣使称藩于东晋。
  刘曜得悉靳准构乱,自长安发兵往晋阳。时石勒亦引兵500屯襄陵(今山西省平阳县东南)北原。刘曜抵赤壁(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会太保呼延宴自平阳来归,于是,便在呼延宴等拥戴下即帝位,改元“光初”。曜以朱纪为司徒,呼延宴为司空,使太尉范隆以下各复本职,以石勒为司马、大将军,加九锡,进爵赵公。石勒围靳准于平阳,收降巴(巴氏)、羌、羯10余万落。曜遣兵屯汾阴(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南),偕石勒共击靳准。准自度不能敌,欲谋降,为左右车骑将军乔泰、王腾、卫将军靳康(准从弟)执杀。尚书令靳明继位。明令卜泰奉传国玺降刘曜。石勒怨怒,挥师攻靳明。明率平阳士女15000人投刘曜。曜以靳准灭刘氏宗族,将靳氏男女老少尽行处死。石勒占据平阳,焚其宫室,自归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319年(东晋大兴二年),刘曜返长安,立羊氏为皇后,子熙为太子,缮宗庙社稷,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关陇氏、羌各族皆降服。
  在刘曜建国不久,石勒于襄地亦建立“赵国”,自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史称“后赵”。后赵建立后,与前赵经常互相攻战,给各族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328年(东晋咸和三年),刘曜在洛阳战斗中兵败被杀,子刘熙偕南阳王刘胤弃长安奔上邦(今甘肃省天水市西),为刘虎所杀,前赵亡。部众或死或徙,留居并州及秦、雍一带的,大都散居于北魏时兴起的稽胡中。
 
二、北凉
  在前赵灭亡半个世纪以后,临松卢水胡又崛起于张掖一带,并建立政权,史称“北凉”。
  “北凉”的创建者为沮渠蒙逊。蒙逊先世为匈奴左沮渠(官名),因以为姓。祖父祁复延曾为“伏地王”,父法弘为前秦中田护军。后父死,代领部曲。吕光建立后凉时,蒙逊伯父罗仇、麹粥分别为尚书和三河太守;从兄男成为将军,守晋昌;而蒙逊“自领营人,配箱直”,肩负宿卫。
  397年,吕光信谗言,杀罗仇及麹粥。蒙逊素来“博涉群史”,“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不堪吕光凌辱,遂乘归葬罗仇机会,聚众起兵,攻占后凉临松郡,进屯金山(今甘肃省山丹县)。男成闻讯,也聚众数千,屯于乐涫(故址在今甘肃省高台县西北),败酒泉太守垒澄。继而又进军建康(在今甘肃省高台县南),遣使说服建康太守段业背吕光。397年(东晋隆安元年),段业在男成等拥立下,自称大都督、龙骤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授男成为辅国将军,蒙逊为张掖太守。399年,段业即凉王位,授蒙逊为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尚书右丞。后见蒙逊雄武有谋略,心存畏惧,欲疏远之。蒙逊愤恨,知无法相容,暗弄权术,于401年(东晋隆安五年),约从兄男成同祭于兰门山,但又密遣人告业,“男成欲以取假日为乱”,使业杀男成。此后,反诬段业在害忠良,集部众杀业,夺取后凉政权,自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署从兄伏奴为镇军将军、张掖太守、和平侯;弟沮渠挐为建忠将军、都谷侯;田昂为镇南将军、西郡太守;臧莫孩为辅国将军;房晷,梁中庸为左右长史;张骘、谢正礼为左右司马。当蒙逊登北凉王位时,周邻地区除北魏与东晋对峙外,还有都于长安的后秦姚兴(羌族),都于苑川的西秦乞伏乾归(陇西鲜卑),都于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的南凉秃发利鹿孤(河西鲜卑)、都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的后凉吕隆(氏族)、都于敦煌的西凉李暠(汉族)等国群起并立,形势极为险峻。蒙逊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先遣使奉贡于后秦,继又纳款于南凉,复励精图治,招贤纳士,发展生产,积聚力量。经数年休养生息,势力渐强,遂逐步向外扩张。410年(东晋义熙六年),南凉王秃发候檀出兵攻蒙逊。蒙逊率兵与战于穷泉(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败其众,乘胜进围姑臧,克之。412年,蒙逊自张掖迁都姑臧,称河西王,改元“玄始”,以子沮渠政德为世子、加镇卫将军,录尚书事。414年,西秦河南王乞伏炽磐灭南凉,辖地与北凉相接,双方不时交兵。又多次出兵伐西凉。421年,蒙逊灭西凉,据有西凉7郡。由于与西域诸国交通,在境内大兴佛教。428年,西秦王乞伏炽磐卒,子乞伏暮末嗣位,曾多次谋进取,俱未果。433年(南朝宋元嘉十年),蒙逊病卒,子沮渠牧健(一作茂虔)继位,改元“永和”,册子封坛为世子,加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蒙逊在世时(430年冬)受北魏册封;牧健嗣位后,继续奉行臣属于魏的政策,以妹兴平公主护送北魏为拓跋焘右昭仪,煮亦以妹武威公主妻牧健。439年(北魏太延五年),以牧健有轻北魏意,且与嫂通奸,拓跋焘亲征。因沮渠祖、沮渠万年相继纳款,姑臧城破,牧健被迫率文武5000人出降。武威、张掖、酒泉一带尽为北魏军所占有。牧健弟沮渠无讳、沮渠宜得奔敦煌,422年(北魏太平真君三年),无讳以乏食率众万余户西走,命弟沮渠安周击鄯善(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同年九月,又出兵夺高昌,并遣使向甫朝宋献方物,受封为都督凉州、河州、沙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河西王。
  444年,无讳卒,弟安周立。460年,高昌为柔然所破,安周被杀,北凉亡
 
三、大夏
  “大夏”是“铁弗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在朔方建立的一个政权。所谓“铁弗”,意为匈奴父、鲜卑母之裔,即匈奴与鲜卑两民族的融合体。据史载,赫连勃勃先世,原与“汉”刘渊为近支。汉主刘聪在位时,其曾祖铁弗刘虎曾受册封为楼烦公。后刘虎死,祖务桓继立,务桓为保存实力,曾相继依附于代王什翼健、后赵石虎。
  356年(东晋永和十二年),务桓死,叔祖阏陋头代立,部落多叛归悉勿祁。359年,悉勿祁死,父卫辰嗣立。卫辰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面遣子向代王朝献,一面又潜通前秦荷坚,受其册封,请入塞寄田(借地耕种),势力日张。
  公元365年(东晋兴宁三年),卫辰联合贰城(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匈奴右贤王曹毅,出兵2万 进攻秦杏城,为符坚击败,曹毅降,卫辰被擒。坚时经略中原,正需匈奴力量以供驱使,遂授曹毂力雁门公,卫辰为夏阳公,仍使其各统所部。什翼犍不满卫辰投奔苻坚,集兵往击。卫辰西走,苻坚将其护送回朔方,并遣兵戍守。374年,什翼键复遣兵往征,卫辰南奔,请援于苻坚,坚发幽、冀、并三州分道击代。什翼键令匈奴部帅刘库仁领兵迎战。库仁败,翼犍率众逃奔阴山以北。苻坚以其地分为东、西二部分,黄河以东一带归隶刘库仁,黄河以西一带归隶卫辰,各拜官爵。卫辰因列于库仁下,不久便杀秦五原太守叛,被库仁击败。苻坚为羁摩卫辰,不仅未予计较,且封之为“西单于”,令摄河西诸族庶务,筑代来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南)供屯驻。383年,苻坚因淝水之战败归,政权分裂,西燕慕容永遂拜卫辰为大将军、朔方牧,后秦姚苌也拜之为大将军、大单于、河西王、幽州牧。391年,卫辰因在与北魏战斗中失败为部下所杀,子勃勃(字屈孑)奔鲜卑叱干部。叱干部帅他斗伏侄阿利将其送交后秦姚兴部下高平公没弈于,被拜为安北将军、五原公,统辖三交(今陕西省榆林县西)五部鲜卑等部众。406年(东晋义熙二年),姚兴与北魏拓跋珪通和,勃勃怨怒,杀没奔于叛。因自视匈奴为夏后氏苗裔,乃于次年六月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元“龙升”。又仿中原汉族王朝置百官,以长兄右地代为丞相,封代公;次兄力俟提为大将军,封魏公;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封梁公;弟阿利罗引为司隶校尉,若门为尚书令,叱以鞬为左仆射,乙斗为右仆射。 勃勃性“贪暴无亲”。建立政权后,随即发兵进攻鲜卑薛于等三部,降其众万余人。接着,又集兵窜犯后秦三城(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以北诸戍及岭北各城。姚兴遣齐难统兵2万进击,兵败。不久,复亲自督兵与战,又败。此后,彼此间经常互相攻战。勃勃还出兵进攻南凉,俘其众27000人,牛、马数十万。411年(东晋义熙七年),勃勃举兵进攻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北),破姚兴尚书杨佛嵩于青石北原,降其众45000人,俘获战马20000匹;后又攻下东乡,徙其众3000余户于贰城。秦镇北参军工买德往附,拜买德为军师中郎将。
  公元413年(东晋义熙九年),勃勃因欲“君临万邦”,改元“凤翔”,并命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10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赐名“统万”(故址在今陕西省榆林县西南白城子)。又铸铜为大鼓,飞廉、翁仲、铜驼、龙虎等物,饰以黄金,列于宫殿前。因耻祖先从母氏姓刘,乃改刘为“赫连氏”,意谓“徽赫与天连”;号其支庶为“铁伐氏”,意谓其“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以妻梁氏为王后,子赫连璝为太子,赫连延为阳平公,赫连昌为太原公,赫连伦为酒泉公,赫连定为平原公。
  为了反对后秦,勃勃还相继与北燕、北凉结盟。417年(晋义熙十三年),东晋太尉刘裕灭后秦后,因急返洛阳谋篡晋,命子义真镇长安。勃勃得知,发兵乘虚进袭。次年破长安,积人头以为京观,号称“髑髅台”。筑坛灞上(长安城东灞水上),即帝位,改元“昌武”,仍都“统万”。
  勃勃嗜杀成性,视人民如草芥。常居城上,置弓剑于侧,凡有嫌忿,便亲手格杀之。臣僚中有忤视的毁其目,笑者割其唇,谏阻者则先割其舌而后斩之。尝集工匠制造兵器,器成验视;见射甲不能入,斩弓人;射之能入,斩铠匠。赫连勃勃是当时一远近闻名的暴君。
  425年(南朝宋元嘉二年),勃勃死,太子赫连璝因在内部争权中被杀,次子赫连昌继立,改元“承光”。
  赫连昌继位后,因兄弟间仍继续互相残杀,势力被削弱。时值北魏强盛,正谋对外用兵,遂发兵伐夏,围统万,破长安。
  427年,北魏主拓跋焘再次督兵进攻统万,双方鏖战。赫连昌败,逃往上邦(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王公、卿将、诸母、后妃、宫人皆被俘,损失马3O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北魏军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拓跋焘仍不肯罢休,次年又令尉眷攻上邦,奚斤攻安定,擒赫连昌。拓跋焘以妹始平公主妻之,拜为常忠将军、会稽公。继又晋封秦王。但赫连昌耻居煮篱下,不久即背魏西走,于五原为北魏斥候将所击杀。
  赫连昌被杀后,弟赫连定收其余众逃往上邽,并于428年春即帝位,改元“胜光”。赫连定本欲向北魏复仇,收复统万城,但因势力太弱,始终未敢实行。后闻西秦穷蹙,其王困顿难以自存,流亡于南安(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城就食,遂于431年(南朝宋元嘉八年)遣叔父韦伐督兵一万攻南安。西秦王乞伏暮末被迫降,杀之。赫连定贪婪无厌,复欲击北凉沮渠蒙逊,不意中道为吐谷浑王慕容璝所截击,败,被执送平城,为拓跋焘所杀,夏亡。
  自“汉——前赵”、“北凉”、“大夏”灭亡以后,“匈奴”这一民族共同体从此便从政治舞台上消失(别有“北周”字文氏,“北魏”中的独孤氏,来源也是匈奴。但因与鲜卑关系较密切,将在鲜卑部分叙述),余众有的继续沦为汉族官僚、地主的田客,有的依附于各地的割据政权,有的则流徙于边国,与汉、鲜卑、氏、羌、高车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并逐步融合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个别上层人物,则直至隋、唐时期,仍继续活跃于中华民族政治舞台上
 
2007-4-17 10:40 回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