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琴与我的故事24——从爱的奉献到故乡亲人

 悟空56 2011-08-18

口琴与我的故事24——从爱的奉献到故乡亲人  

 

口琴与我的故事24——从爱的奉献到故乡亲人 

 作者:田野

跟杨世珩老师学独奏,是协会中大部分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可在我认识老师的这几年间,只有朱石川、我和方单等少数几个人才有此特殊待遇。记得老师跟我们乐队几个人谈的时候,他就说过:“田野、范建设是会长,所以他们学琴是免费的。”也就是说,其他人要想单独得到指导,要收一点学费。可是这学费有多少呢?当年曾晓谕曾跟老师谈过价钱,从每个月50讲价到40,但他只花钱学过一两个月;朱石川爸爸则每个月给老师二百(好像是),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从我认识老师起,他已经这样学过两三年了。其他人我却没有听到过交学费学独奏的消息。也许大家热爱口琴还没有达到愿意每个月花钱正式学的程度,而学习重奏同样也可以得到老师的指点,也许这是没人学独奏的几个原因之一。其实,爱口琴如我,如果老师真的是每月要学费才肯教我,也许我就不会学那么久那么成功了。

 

如江湖上的师傅收弟子,进门是要一点礼节的,但如果师傅真的看中了你这个苗子,不但不再收你的礼,就算每天供你饭吃给你钱花,也愿意你跟他学下去。我就是老师的这种学生。想不想知道我学口琴一共花了多少钱呢?就是入会时的会费10块,加上第一学期上初级班的学费40,一共50块钱。

 

有点匪夷所思,但遇到了杨世珩这样的老师,事情就这么简单了。我不知道在老师的小屋子里度过了多少那样的周末,有时是和或多或少伙伴一起,有时是一个人单独开小灶,有时是心有所悟突然骑上车奔赴老师家求教口琴,有时是大家吹得开心了恋恋不舍,吃了晚饭过十点才离开。风里雨里,严寒酷暑,心意所致,学口琴就是无上之选。我迷上了那间有着炯炯有神的贝多芬画像的小屋,也深深敬爱着那个亦师亦友,与我情同父女的孤独老人。后来,姐妹方单也认老师做干爹了。每次告别时候,老师侧过耳朵来,笑眯眯等着,我们一起说:“干爹再见!”老师就满意地迈着蹒跚的步,送我们到楼梯,张望着我们下楼远去才回家门。

 我说过,原来老师对我印象一般,觉得我乐感没那么出众,一直是让我吹和弦,也没有想认真教我独奏。在第一学期末的联欢会上,我还没有独奏曲,上台的时候就随便拿了首《东方之珠》加不正不邪拍伴奏(正拍伴奏、后加伴奏、弱拍伴奏才是正规的伴奏,而我加的伴奏是找不到点儿乱加的,所以叫做不正不邪拍马路伴奏,玩笑)。我第一次获得老师的另眼相看,大概是暑假前考试之前,我把精心准备的《春节序曲》,用我的第一把回声口琴,给老师表演了一遍。那时天挺晚了,吹完就准备回去,我知道当时吹得一定挺差的,因为那首曲子我现在都吹不好。老师的反应比我想象的惊讶,他没想到我的苦练弥补了我不够出色的天资,居然能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把《春节序曲》这样速度很快的活泼曲子吹出了个八九不离十。但老师没有说什么嘉许的话,只是微笑,还说等假期到了会帮我好好点拨点拨,我别提多期盼了。 

后来我跟老师熟悉了。假期里,老师帮我挑选了《爱的奉献》作为我的第一首独奏曲。因为老师没提《春节序曲》,我也就没问。我知道老师肯教我这是天赐良机,哪能挑三拣四呢,况且喜欢音乐的我就没有什么讨厌的曲子(当然,近一二十年内的劲爆和没调的扭来扭去的流行歌曲除外)。我就认认真真,按老师的要求,一节一节,一句一句地练着《爱的奉献》。跟去年跟我学习复音口琴的一些北大同学们比起来,也许只有那样地学口琴,才能真正入门,达到我现在这样的,一些人不敢尝试去达到的复音口琴水平。(当然,停止练习的我,现在水平也许还不如五年前了。)

 

《爱的奉献》是一首情感多于技术的曲子。第一句就是我比较发憷的八度和音。我掌握八度和音是花了好些时间的,直到03年12月上台,才算真正能够吹得饱满有力度,但需要把嘴张到11个琴孔那么大的吸气音,还是不很完满。老师说,这句是曲子上台能否先声夺人的关键,要上来就把观众镇住,就靠这前四句浑厚八度音的前奏,加上每句结束时饱满的哈奏(即大三和弦奏法),所以这开篇四句我不知练了多少遍。另外还有一个难处,就是哈奏音的前倚音32,要想吹得自然,又不占节拍,是需要腹颤的技巧的,但我当时不懂这个,老师也没有跟我说,这是后来在某次练琴中突然领悟到的。

 

前奏结束,就是娓娓道来的小提琴奏法,而小提琴奏法的要领之多,表现之难,是其它奏法都不及的,老师时而教我稳住左手只动右手,时而再吹奏中告诉我要发“迂”音,气流要象针尖一样,而且让我“浊”一点,再“浊”一点,我的小提琴奏法从来没真正让老师满意过,直到三年以后,老师听录音的时候,才说了一句:“你的提琴奏法现在不错”。可确实,直到现在,我还是不能把提琴奏法非常完美地一首曲子中连续地展现出来。

 

第二遍主旋律的手震音,我学了块两年才不稳定地掌握。三度和声,老师让我吹出“沙沙声”,或者把手捂上,发出“呜呜声”。结束句的哈奏,他仍然那么严格地把关。两个月过后,当技巧基本没什么可挑剔的时候,又帮我找乐曲感觉。到了那时,因为练得太多太熟练,我经常是麻木地吹过去,找不到老师说的扣人心弦的感觉,老师就耐心地引导,让我再吹。感觉每天第一遍吹得是真正投入,当天吹多了,我也必然就烦了,但是我从来没表现出不耐烦过,老师让我吹,我就吹一遍,再吹一遍,再吹一遍。有时候我也恨自己,怎么就吹不出老师所要求的感觉呢。

 

这样三个月的假期快结束了,我算是拥有了第一首自己的独奏曲《爱的奉献》。当众表演的时候,老师的赞扬越来越多,挑毛病越来越少,我也吹得越来越自信了。这时候后来开始学独奏的方单也已经有了她的独奏曲《东方之珠》,对刚学口琴不久的她来说,这首曲子能拿下来算不容易了。因为这首曲子曾经是老师在《爱的奉献》之后教给我的第二首曲子,我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达到老师的要求了,后来方单觉得好听,就也跟老师学,竟也吹得很有味道,尤其是那手震音特别优美。所以我就改吹别的了。

 

之后我练过《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老师帮我挑选了这首曲子之后,我觉得好听,也是花了不到一周,把旋律和其中难吹得快节奏音符能够完整不错地吹一遍,但可能老师觉得我吹这首曲子表现力有限,我没听过原曲,总是吹不出老师要表达的味道,老师可能也无从指导,所以这首曲子就练得不好不坏地就搁置了。

 

老师帮我选了《牧羊姑娘》替换这首曲子,这时快开学了,二十多天后,我吹这首曲子第一次上了我们的音乐会,也是我作为会长举办的第一场音乐会。当时我非常喜欢那首曲子,尤其喜欢中间老师改编的跳跃间奏(6·5 61 11 61 51 3——712 35 353 232 561533 23 33 13 73 63 23 33 17 6  6 56123·5……)。这时老师给了我一把琴,A调的通宝21孔口琴,现在要卖到四百块钱了。那把琴吹起来如此的通透,比我原先用的“友谊牌”C调口琴要舒服得多,而且调式的改变又让曲子格外好听,特别是在室内吹的时候,我都要被自己的琴声给陶醉得融化了。

 

有了第一首曲子的锤炼,后面的曲子想拿下到让老师满意的程度,确实不难了,再也不需要三个月翻来覆去那么长时间了。此后大概两个月的一天,我接受不知哪里来的灵感,突然学会了吹分解和音,这基本上完全是自己顿悟的。老师只告诉我“八五三”,就是把八度和音、五度和音、三度和引用舌头和嘴型变换先后连贯吹出来,甚至我还没确切地懂实践中要怎么去做。那天似乎是我借了老师演奏《故乡亲人》的磁带听来听去,突然想自己吹吹,结果就意外地出现我梦想已久的分解和音效果了。我练了一会儿,不敢耽搁,马上给老师打电话,骑车飞奔向老师家。从校区搬到本部后,去老师家时间更短了,快骑20分钟足以赶到。我马上给老师表演了一遍故乡亲人里的分解和音,虽然断断续续的,但老师非常满意,“对,就是这样”,我比老师更高兴,这样一来复音口琴的技法我基本上全部掌握了。

 

从此我开始练习《故乡亲人》,这首曲子直到现在还是我的保留曲目,没有其他曲子可选上台的时候,我只需吹故乡亲人,就足以让没听过或听过口琴演奏的观众们叹为观止了。老师说,好多大师都只有一两个绝活吃一辈子,马玉涛《马儿啊,你慢些走》,足以红遍大江南北了。经过大概一两个月的练习,我能够在吹这首曲子的时候触景伤情,每次演奏都有新的思索。12月我终于用这首曲子上台,给嘉宾们留下了还算不错的印象,很多人感到老师后继有人了。

 

在台上吹《故乡亲人》的时候,我往往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调动起所有的思乡情绪。在金黄得有些刺眼的灯光映照下,面对台下满席观众的注目,我让自己像平时一样镇定下来,拿起口琴,吹到第一句八度和音加三个哈奏结束,台下已经鸦雀无声,在小提琴般的第一段中,乡愁像一根细细的丝线牵扯着你的心灵;三度和音的第二段仿佛家乡三月的细雨,伴着和煦的春风沙沙飘荡;娓娓道来的分解和音以可变的速度出现,仿佛是斩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结缠缠绕绕不绝于耳;而最后的咳音奏法则让一切感情喷涌而出,思乡情怀像回乡的火车一般抵挡不住。在我第二年过年回家给妈妈演奏的时候,她则有另一番更为精妙的解释,妈妈能理解我的音乐让我又惊又喜,我相信,没有妈妈,我的心灵里是不会出现用全身心吹奏故乡亲人所需要的所有素材的。

 

我学独奏到了《故乡亲人》,怕是第一个顶峰,从此我的复音口琴演奏也步入一个很难突破的瓶颈了,上台我也很难找到别的很拿手的曲子,我面临着新的挑战。这时老师开始教我试着用多把口琴去演奏,这是世界冠军杨敬民老师、傅豪久老师,和很多复音口琴中外大家们惯用的手段。从四把口琴的《美丽的西班牙女郎》到12把口琴的《威廉退尔序曲》,我终究完成了这个飞跃。但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

 

附注:该博文我已读了N次 ,然每读一次都有一种新的感觉,它进一步增强了我对复音口琴的热爱,对掌握复音口琴演奏技艺的执着和与复音口琴相伴晚年的夙愿!

为表示对博文作者田野的感谢,也为方便自己阅读,特将该博文收录在我的博客中。口琴爱好者——zhaozhao。悟空转自:

zhaozhao的博客http://zhaoyuhua1944.blog.163.com/blog/#m=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