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转变与家教定位

 luhuwu 2011-08-18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转变与家教定位
——浅析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家庭因素及对策
【专题名称】家庭教育
【专 题 号】G52
【复印期号】1997年04期
【原文出处】《当代青年研究》(沪)1997年03期第31-34页
【作者简介】汪慧 浙江青年学院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的急剧变革时期,市场经济的大潮涌向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社会价值体系裂变,也牵动着每个家庭。加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独生子女的比例日益增多,家庭结构也相应变化。伴随着“独生子女新生代”的出现,关于独生子女“现象”及其教育辅导问题,正越来越引起家长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家庭结构的转变
    1.家庭类型以核心家庭为主。
    1990年,我国的一对夫妇户(无子女一起居住)占总户数的比例为6.45%,夫妇与子女一起居住的核心家庭户占65.77%。 两种核心家庭加在一起占总户数的72.22%。较1982年提高了4.92%, 是我国家庭户类型的主体。其它联合大家庭占20.895%,较1982年的5.93%下降了1.535%,单身户占4.87%。
    2.家庭规模趋小。1990年城乡家庭平均规模,城市为3.67人,乡镇为4.02人,农村为4.4人,家庭规模总平均数为3.97人,与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家庭规模为4.43人比较,下降了0.46人,而其中3 人户的比例在提高,5人户的比例在下降。
    3.隔代户的比例有所增加。我国祖父母与未婚子女一起居住,但父母不在一起居住的隔代、二代家庭户占总户数的比例为0.7%, 较以前高。这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使其未婚子女与爷爷奶奶在一起居住,从而致使隔代家庭呈增加趋势。
    4.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目前我国正经历着解放以来的第三次离婚高潮,每年的离婚人数已超过100万,离婚指数正以每年35 %的速度递增,因而也就产生了数以万计的残缺家庭。
      二、独生子女心理障碍
    各国的专家学者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认识,但比较共同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1.智力正常,能进行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没有不必要的紧张和不安;3.具有健全的人格,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事物,性格稳定,意志坚强,能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为;4.热爱生活,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交往,对生活充满信心;5.具有同情心、自信心、能处理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6.心理行为符合各年龄阶段的基本特征,能积极向上,不断进步。
    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是一个具有较高检出率、并日益引起各界人士严重不安和密切关注的问题。可以列引以下研究材料作为例证:一项对江苏、浙江两省的1095名中小学生的研究表明,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检出率为16.53%;天津市的研究也表明, 目前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占22%,初二和高二是极易出现心理障碍的高峰期,女生高于男生,仅天津市儿童医院1993年就抢救11名自杀儿童,是1983年—1987年5年间的总和。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哨, 社会变革更加激烈,发生心理障碍的儿童也明显增多,有关问卷调查表明达33%,部分市区更高达40%。
    心理健康虽然不是严重疾病,但如果不及时给予辅导疏通,就会严重影响身心发展,最后引发精神疾病成机体疾病。独生子女的心理障碍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一是日渐厌学,有明显的课堂退缩行为,学习被动消极,恐怕症,有较严重的考试焦虑症;二是性格内向,冷漠、不合群,自卑感强,富有攻击性,与同学、教师有明显的对抗性;三是情绪失调,如敏感多疑,孤癖,戒备心强,有不可克服的悲伤情调;四是行动幼稚病,其行为与自身发展水平很不相称,表现为低级的兴趣和价值观,做事依赖性大,无法作出明智的选择;五是难于适应紧张的情境,常出现焦虑性的恐惧,头痛,心惊等。
      三、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引起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因素固然很多,诸如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个体的偶然经历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其中尤以家庭因素的作用为甚。这不仅是因为儿童出生于家庭,更在于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日本心理学家内根淳指出:人所处的各个社会环节主要有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三个环节,而家庭则是其中最根本的环节,因为家庭有塑造人个性的功能。家庭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
    1.家庭关系破裂对独生子女身心的健康和发展,常起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有关资料表明, 生活在不完整家庭中的孩子有心理障碍者达12.2%以上,而在完整的家庭中仅占1.2%,重婚家庭的孩子有心理问题的高达50%以上。有的心理学家一针见血地说:“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婚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
    2.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对851名城乡独生子女的研究中发现, 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中,家长采取“态度不一致”、“以高压为主”、“歧视”、“经常打骂”、“溺爱”等不良教育方式的百分比分别是17.3%、14.7%、9.6%、9.61%、23.7%。
    3.家庭环境的影响。一般而言,家庭气氛和谐的,孩子有心理问题较少。相反,如果孩子生长在一个矛盾重重、整日争吵不休或冷战状态下的家庭,他心理的各方面将会受到粗暴的压抑,过早地承受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感情折磨,承受儿童心灵完全不能适应的孤独和冷漠。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一些独生子女就会发生心理变态,对社会,对人际关系等会产生偏激的看法,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等消极的思想情绪。生活条件好的家庭,孩子易养成娇奢的习惯,缺少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生活条件差的家庭,易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家庭居住环境拥挤,易导致苦闷、烦燥、焦虑,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客观上限制了独生子女同龄伙伴之间在社区范围内的接触与交往空间,使生活空间大为缩小,这很不利于独生子女在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健康成长。
    4.家庭教育观的影响。据对湖北省城区8所中小学359名独生子女家长的调查表明:有78.6%的家长希望子女能进重点中学;35.7%的家长希望子女能受到研究生教育,63.2%的家长规定的受家庭奖励的标准是“学习成绩达到全班前10名”。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才心切,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的将来设计,提出过高、过多、过严的要求和希望。这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超过了现实,也与儿童发展的实际有很大距离,这种高期望伴随着棍棒教育(受“不打不成材”教育观影响),过度教育(超前教育及迫使孩子双休日“加班加点”),代受教育(陪读)的教育观,必然造成儿童心理压力和厌学情绪,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5.家长素质的影响。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都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他们是以直观的形式去观察和认识世界。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善于模仿;而在他们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生活最密切,起榜样作用最直接、最经常、最持久的莫过于父母。就文化素质而言,一般说来,若父母的文化素质高,在学习上能给孩子较好的辅导,且常能用自己强烈的求知欲去影响和教育孩子,培养他们顽强的进取精神。反之,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本身不思进取,又易采取不正确的教育手段,加之不具备心理学知识,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熟视无睹。很多调查结果都显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中,其父母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学生所占百分比较少。就心理素质而言,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心理状态。孩子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反应,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毫无例外地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每一个人体内都有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这就是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父母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往往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态度亲切、和蔼、富有耐心,孩子便有一种愉快、安全感,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诲。而父母自身情绪欠佳,心情烦躁,在全家用餐时表现出苦恼、焦灼、害怕、责难,这就会使孩子内心恐惧,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6.家庭抚养方式的影响。有人对1095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平时与父母接触多的学生,心理健康者所占的百分数(94.97%), 大于有心理健康问题者所占的百分数(83.43%);反之, 在从小与家长接触较少的学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者所占的百分数(16.57%), 大于心理健康者所占的百分数(5.03%)。可见,孩子由父母直接抚养,并保持经常接触的亲情关系是心理健康成长的理想环境。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父母工作忙,离异等),祖辈替代父辈担任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种隔代抚养的方式,一方面割断了直接的文化传承,使独生子女心理上得不到与现代最直接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熏陶;另一方面,也易造成溺爱。据光明日报1994年6月26日报道:武汉对875户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发现祖辈过分溺爱孙子女的有743户,高达85%。 这种溺爱表现在百依百顺、宠惯消费、姑息纵容、包办代替等,最终导致道德的滑坡、性格的畸型、才能的萎缩、体质的下降。
      四、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的防治及辅导对策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有极其重要的联系。那么社会、学校和家庭该给他们以怎样的帮助和辅导。
    1.目标定位。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被管理者的期望要适当,不能超出他们的承受力,当其竭尽全力也不能完成时,他们就会泄气。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目标定位也是如此,一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即从自己孩子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教育实际水平出发,从孩子的智力、性格、爱好、个性、体力等方面出发,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定位。给孩子定的目标,要让他们经过努力,跳一跳可以够得着、能达到。还要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性,这样既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能实施。家长要对他们的微小进步,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但要强调的是,目标定位的内涵要全面、系统、综合、既有智力的又有非智力的(如道德观念等)既适度又科学。二要“严中有格,严爱结合”。所谓“格”,就是“度”,即对孩子严要求,但不能过度,应当遵循科学的宏观指导,顺其自然,促其发展。不能强迫孩子就范,按自己的所谓理想模式去塑孩子尚未定型的心灵。“严爱结合”,即让孩子从父母的身上得到温暖,得到爱的体验。感到父母既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又是知心朋友,有什么心里话愿意和父母讲,因为父母能帮自己解困,但不能父母事事包办代替孩子去做,爱要有个“度”,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激励孩子的积极性,教给孩子学会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知识,有张有驰、劳逸结合,使孩子健康成长。
    2.制定多样化的辅导策略。首先应广泛了解心理障碍儿童的家庭情况,再据此制定相应的策略,然后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对策略作必要的修正。广州市十年来家庭辅导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建立各种新婚夫妇的学校、家长学校,让青年人从结婚开始就懂得建立家庭的职责,有了孩子后懂得为父母的职责和怎样才能使儿童健康成长;第二针对每一时期的学生问题,开设教育科学讲座,或开设定期家庭教育咨询日,解答家长遇到的具体问题;三是辅导员或班主任应定期家访,同家长一起探讨儿童有关心理发展的问题;四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开设家庭教育辅导专栏,宣传家庭教育经验及有关方法等。
    3.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要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掌握孩子心理变化的规律,为教育提供依据;通过学习教育学知识,了解孩子成长中遗传、环境、教育诸因素的作用,给孩子提供适宜的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使孩子智力、心理等和谐发展;通过学习人才学知识,了解人才的时代特征,人才成长的规律,为子女成才提供合适的家庭条件。此外,家长还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为了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父母应先培养自己随和豁达的性格。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都较紧张,时间显得十分宝贵。当家长的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料理家务、教育孩子,没有稳定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是不行的;特别要提醒的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不能随着自己情绪的好坏而变化。要防治在劳累、身体不适、夫妻反目、下岗等特殊情况下,在孩子身上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要学会控制、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为子女做楷模。
    4.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融一的教育体系这是国内外近年来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我国,家庭、学校和社会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愿望,而当今社会又是一个大开放、大联合的社会,这就表明,辅导者应善于把学校心理辅导和家庭辅导以及社会教育(如文化中心)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对独生子女中已出现的心理障碍,辅导者也应使三方沟通信息,从多方面进行指导教育、治疗,并开展相应的预防工作。
    5.培养独生子女健康的心理。人的一生往往会遭遇各种预想不到的艰难困苦、坎坷、挫折。因此,家长要重视培养独生子女健康的心理素质。在这一方面,家庭辅导应注意的有:①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尤其是如何看待学习成绩。②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孩子容易用放大镜来看待别人的缺点,用显微镜来看待自己的弱点,要引导孩子胸怀宽广,性格开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③要鼓励孩子广交朋友,积极参与,学会做人。一个热情大方,有交往能力的孩子,是受人喜欢的,其心理必然是开朗、愉快的。④引导孩子向生活中的强者学习,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勇敢地面对现实,增强挫折容忍力,鼓励和培养他们忍受挫折,再接再励的精神。⑤让孩子多在生活的风浪中自我搏斗。父母要帮助孩子在风浪中经受锻炼。⑥培养孩子的刻苦精神。吃苦,经受磨难,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家长要鼓励孩子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叠被子、拖地板做起,还要让孩子独立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养成刻苦学习的好作风,使其在克服各种困难的锻炼中逐步成长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