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痤 疮

 11jiuge 2011-08-18

痤  疮 

一、基础研究

(一)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近几十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医家在传统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湿热、痰结、肾虚(肾阴不足)的新观点、新理论。

1.血瘀痰结 认为痤疮初起多为风热肺热或血热,日久热邪郁阻皮肤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瘀痰阻,痰瘀互结,以致面上出现结节、囊肿和疤痕疙瘩.

2.湿热困阻 认为饮食不节,或过食辛辣肥甘油腻之品,日久中土运化不畅,助阳生湿化热,湿热循经上蒸头面而发为痤疮;或脾虚不运,水湿内停成痰,郁久化热,湿热阻滞肌肤,毛窍闭阻而发为痤疮.

3.肾阴不足 认为痤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素体(先天)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天癸相火过旺,循经上熏头面。肾阴不足,肺胃之阴得不到补充和滋养,以致肺胃阴虚血热,发为痤疮.

(二)西医发病机理研究

目前西医关于痤疮发病机理研究比较多的主要是雄性激素与痤疮发病的关系,其次是免疫与痤疮发病的关系、微生物感染与炎症介质的关系。

1.雄性激素与痤疮发病的关系 目前已经公认雄性激素在痤疮的发生、发展和持续状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详细的发病机制有许多还不完全明了。

 (1)血清雄激素 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痤疮病人的雄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报告不尽一致,但总的显示痤疮病人的血清雄激素水平是升高的,尤其是女性病人升高更显著。国外Lucky等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623例青春期前女性和468例青春早期男性(平均年龄为9.97岁和12.2岁)的血清,结果发现痤疮患者的硫酸脱氧异雄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 . Schmidt等同样方法测定了78例男性和60例女性(平均年龄分别为21.2岁和23.2岁)痤疮患者的血清雄激素水平。结果发现两性的皮损严重程度均与血清睾酮水平有关,尤以女性患者血清中的睾酮水平升高更明显,雌二醇水平则降低。     

国内杨雪琴用放免法测定了45例痤疮患者的血清睾酮及雌二醇水平,结果男性患者组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女性患者血清睾酮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笔者亦曾用同样方法检测了30例痤疮患者血清中的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结果与杨雪琴报告的结果基本相同,并发现有多毛症的女性痤疮患者其血清睾醇水平升高更明显。最近,曾燕等对痤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男女痤疮患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雄激素受体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2)痤疮皮损局部的雄激素 近年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痤疮患者皮损局部的雄激素以及雄激素受体水平比正常人高。从而认为,痤疮的发生与毛囊皮脂腺单位的雄激素受体水平升高,或雄激素与雌激素受体之间的比例失调,或雄激素受体对正常血清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有关。例如国内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巫毅等曾测定20例背部患痤疮的皮损与无损害皮肤组织匀浆中双氢睾酮含量,结果发现男女痤疮患者的皮损区及无皮损区皮肤组织中双氢睾酮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组,从而提示痤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皮肤组织中的双氢睾酮合成增多。

  国外80年代初从正常人皮肤中分离出性激素受体,从而证实皮肤及其附件是性激素的靶器官之一。近年来采用抗性激素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发现正常人毛囊皮脂腺单位均存在雄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痤疮好发于面部,与该部位雄激素受体浓度高,5α-还原酶的活性增强有关。雄性激素受体在皮脂腺导管基底细胞上的表达,提示雄激素也许影响皮脂腺导管的角化过程。

2.免疫调节与痤疮发病的关系 尽管目前的文献资料还不能证实痤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未发现痤疮病人有免疫调节机制的异常,但许多免疫功能检测已发现痤疮的发病与人体的免疫有关,主要表现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了痤疮炎症产生的病理过程。

王建琴、曾仁山等认为,免疫机制参与了痤疮发病过程,免疫应答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原可能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体液免疫并未参与痤疮粉刺的形成,即并非是痤疮发病的启动因素,而是引起粉刺向炎症方向(形成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发展的重要因素。患者的IgGIgMIgA及补体C3C4无明显变化。痤疮患者血清中抗痤疮丙酸杆菌的抗体为IgG,痤疮严重程度不同,IgG差异很大,其余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痤疮患者的sIL-2R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提示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可能参与痤疮致炎机制。

二、临床研究

(一)辨证分型研究

根据对痤疮病因病机认识的不同,目前中医临床上把痤疮或分为多个证型进行治疗,或用一个证型一首方加减进行治疗。归纳文献上报道的常见证型有:肺胃血热、脾胃湿热、阴虚内热、冲任不调、痰瘀互结、脾虚痰湿。

(二)治疗方法研究

在治疗方法上目前临床上有用内治法、外治法或内外合治法进行治疗。其中以内外合治法应用较多,而且疗效亦较好.

1.内治法 一般根据辨证分型选方用药,常用的方药有传统古方,如枇杷清肺饮、泻白散、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五味清毒饮、黄连解毒汤、桃红四物汤、丹栀逍遥散、二至丸、知柏八味丸等;亦有自拟的经验方,如消痤汤、消痤饮、痤疮饮、消疮美容汤、痤疮平、清肺消毒饮等。或将自拟的经验方研制成口服液、冲剂、糖衣片、胶囊等现代药剂学剂型用于临床治疗。

(1)辨证选方 李征分四型治疗。①痤疮肺胃蕴热型。主证:丘疹色红,颜面潮红,面油较多,自觉痒痛等,治宜清肺胃湿热,凉血消疹,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牡丹皮、车前草、白茅根、生石膏). ②热盛染毒型。主证:皮疹红肿,脓头较多,自觉皮疹灼热疼痛,治宜清热解毒,通腑化滞,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枇杷叶、栀子、玄参、黄芩). ③冲任失调型。主证:皮疹色暗红,皮疹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或月经不调,经前腹痛,治宜调和冲任,兼清肺热,方用四物汤和枇杷清肺饮加减(生地黄、赤芍、白芍、当归、川芎、女贞子、旱莲草、地骨皮、枇杷叶). ④血瘀痰凝型。主证:皮疹色暗红,有囊肿或结节,瘢痕,局部痒痛,治宜活血理气,化痰散结,方用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生地黄、川芎、香附、制半夏、橘皮、茯苓、白僵蚕、夏枯草、连翘等)。头两煎内服,第3煎冷敷,共治疗136例,总有效率95.59%张虹亚分3型辨证治疗。①肺经风热型。治宜宣肺疏风清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合茵陈蒿汤(黄芩、栀子、川芎、生甘草、茵陈蒿、桑白皮、枇杷叶、生大黄). ②肺胃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通腑,方用茵陈蒿汤加减(茵陈蒿、黄芩、栀子、苍术、白术、大青叶、茯苓、泽泻、生大黄). ③气滞血瘀型。治宜理气活血祛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全当归、生地黄、赤芍、白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茵陈蒿、夏枯草)治疗痤疮69例,仅4例无效,总有效率94.02%.

 (2)专病专方 熊亚丽认为肺胃蕴热是痤疮发病的主要病机,故治以清泻肺胃,降火毒,方选《景岳全书》之玉女煎加减(生地黄、生石膏、野菊花、知母、赤芍、牛膝、黄芩、甘草等)治疗本病120例,总有效率90.84%。韩泳生认为血分热盛为本病的根本,其发生或因外感风热之邪客肺经,故以《医宗金鉴》之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黄连、黄芩、乌梅、桑白皮、甘草、薏苡仁、百部、白花蛇舌草、桃仁、红花)治疗本病120例,仅1例无效。董淑侠以石膏四黄汤(生石膏、黄连、黄柏、连翘、黄芩、生地黄、赤芍、大黄、蝉蜕、金银花、甘草)加减治疗面部痤疮60例,结果全部有效。白秋萍以清肺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槐花、鸡冠花、枇杷叶、丹参、牡丹皮、桑白皮、黄芩、苦参、当归、甘草)加减治疗本病40例,总有效率87.5%。梁尚材自拟粉刺煎(枇杷叶、黄芩、桑白皮、赤芍、白花蛇舌草、连翘、牡丹皮、生山楂、生地黄、栀子、天花粉、野菊花、薏苡仁等)加减内服,每日1剂,101疗程,治疗240例,痊愈率60%,总有效率97.5%     杨恩品自拟痤疮清消饮(枇杷叶、生桑白皮、郁金、重楼、连翘、忍冬藤、生地黄、牡丹皮、炒黄芩、黄连),每日早晚服1次,每剂服2天,服药4周为1疗程,治疗痤疮102例,总有效率95.%.

2.外治法 外用治疗痤疮的方法很多,除了一般的外用药物方法外,还包括了针灸和其它一些传统外治疗法。外用药物疗法所用的剂型除了酊剂、水剂、粉剂外,还出现了霜剂、涂剂和倒模面膜剂等现代新剂型。

 (1)中药倒模面膜 中药倒模面膜是集中药、按摩、理疗于一体的中医外治新疗法,具有温热理疗和皮肤深层清洁作用,并能促进中药的透皮吸收,从而对某些面部皮肤病,特别是皮损广泛的面部痤疮有明显疗效。

 杨应成用中药倒膜治疗痤疮130例,配方为硫磺、大黄、黄柏各5g,薄荷、菊花、牡蛎各6g,枯矾10g,黄连4g,冰片1g,共研成极细粉,每次用中药粉2g,加入霜基质5g调成糊状,洁面按摩后匀涂药糊最后倒石膏模,25分钟后揭模,61次,11疗程,2个疗程后治愈率91.5%,总有效率99.2%。周晓楠用玉肌倒模粉治疗痤疮110例,总有效率95%。方法:洁面后,以负离子机喷面按摩10分钟,取玉肌倒模粉(白鲜皮、白僵蚕、白及、杏仁各18g,冬瓜仁、白芷各9g,蜜陀僧、冰片各3g研末)1汤匙,温水调糊匀涂于面,自然干后40分钟清水洗后涂上润肤霜。张鲁娟自制揭取型面膜治疗痤疮36 , 10次治疗后,痊愈率57.5%,总有效率97.5%。方法:取丹参40g、大黄、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各20g,水煎醇沉冷藏抽滤,滤液回收乙醇,余下药液备用,取PVA17-88 100g水浴加热溶解,加入中药提取液及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2g搅匀,添加蒸馏水至全量1000ml,趁热用双层纱布过滤,冷后分装,患者洁面喷雾按摩后取少量面膜液涂于患处,2030分钟后药液成膜,轻轻揭下,每周1次。阎傲清以自拟倒模粉(薄荷、苦参、黄芩、葛根、白鲜皮、杏仁、白及、白芷、珍珠粉、冰片)倒模治疗36例,31次,101疗程,8周后,结果总有效率97.3%.

 (2)熏洗 任志敏取苦参、牡丹皮、龙胆草、蒲公英、乌鸭藤根各30g,地肤子、大青叶各20g,加水文火煎2030分钟,每日2次熏洗治疗痤疮,101疗程,疗程间隔5日。总有效率91.18%。王晓虹用自制痤愈散20g(大黄、苦参、荆芥、芒硝、紫草、侧柏叶、当归尾)用纱布装成小包,置于容器中加水500ml,待煮沸后用其蒸气熏面,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总有效率99.8%。俞圭田以菟丝子30g加水500ml煎汁300ml,温洗或敷患处,日12次,71疗程,经12疗程,治疗痤疮50例,有效率94%.

 (3)涂敷 张磊以金黄散涂敷治疗痤疮100例,治愈率67%,总有效率88%,方法取天花粉500g,大黄、白芷、黄柏、姜黄各250g,橘皮、厚朴、苍术、胆南星、甘草各100g,共研细末,过80目筛,以雄黄100g,冰片、薄荷冰各50g,入金黄散内碾至均匀无粗糙颗粒,痛痒重者在粉内加10%白蔹粉,色暗加10%当归粉,皮脂多加白鲜皮10%和硫磺5%,每次取金黄散1525g,以凉茶水调成糊状,匀涂于皮损及周围,每晚1次,每次30分钟,稍干则以水润湿。黄霖以自拟的如意洗剂(如意草、干麝香、大叶桉、金银花、薄荷经煎煮浓缩加碱,制成溶液状外搽剂入瓶备用)及连石散(黄连、炉甘石、薄荷、冰片、密陀僧等研末,和匀过筛备用)洗涂治疗痤疮135例,痊愈88例,显效4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具体方法:取如意洗剂适量倒于手心上,充分摩擦患部至起泡沫,揉擦约1分钟,再用温水冲洗擦干,再以冷开水将连石散调成糊状,涂于痤疮局部,至自然干,早晚1次。徐平基取双白散(白芷、白附子按64量研末,过100目筛)适量,每晚茶水调敷患处,结果100例中痊愈71.

 (4)外搽 曹煜用姜黄为主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制成搽剂治疗痤疮1120例,配方为2%姜黄挥发油,5%丹参提取物,2.5%当归提取物,1%虫草菌丝体,1%人参、天麻提取物,精芦荟1g。将各种提取液与吐温氮酮干油乳化、均质化制成按摩液,用棉棒将按摩液涂患处,再用磁疗器在患处轻轻按摩15分钟。每日23次,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寻常型1000例,治愈率99.8%,囊肿结节型120例,治愈率94.2%。黄河清以何首乌苦参合剂外搽治疗痤疮34例,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仅次1例。方剂制备及用法:苦参、生何首乌、当归、白芷各50g,置于广口玻璃瓶中兑入白醋,然后将瓶盖拧紧,放进盛有适量冷水的锅内加温约1小时取出,次日将盖打开以药棉蘸取药汁搽患处,早晚各1次,201疗程.

3.内外合治法 彭国英内服自拟消痤饮(干茯苓、薏苡仁、益母草、苦参、蒲公英、白芷、黄柏等)每日1剂;外用药渣加白花蛇舌草、黄连加水约1000ml,煎熏患处,每日2次,治疗痤疮110例,总有效率95.5%。韩树勤自拟解毒化瘀汤(金银花、蒲公英、紫草、紫花地丁、野菊花、夏枯草、赤芍、牡丹皮、莪术、三七、川芎、防风、白芷、蝉蜕)每日1剂,早晚1次。外用自拟清热化瘀消疮散(防风、荆芥、紫草、赤芍各10g,苍术、蒲公英各15g,大黄、皂角刺各6g研成细末)制成中药面膜外敷,71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痤疮209例,1个疗程痊愈125例占43%, 2个疗程痊愈79例占37.8%, 3个疗程痊愈3例占.43%, 3个疗程以上痊愈2例占0.96%,总有效率100%. 马元生以内服痤疿丸(茵陈蒿、桑白皮、蒲公英、连翘、生薏苡仁、白芷、当归、三棱、莪术、茯苓等),涂痤疿搽剂(红霉素、硫磺、马齿苋、大黄、羊蹄根、土茯苓、皂角、月石等)之法治疗痤疮250例,总有效率98%。刘红霞以水煎金银花汤(金银花、车前草、连翘、黄芩、紫草、生槐花、玫瑰花、茯苓、猪苓、当归、苦参、生薏苡仁)加减,日1剂分2次服;药渣入袋加水2L30分钟,先熏面部5分钟至出汗,药温后垫毛巾外敷30分钟,每晚1次;茶水调颠倒散或消失散敷患处。治疗100例均有效,其中80例痊愈沈勇内服自拟消痤灵(生地黄、当归、牡丹皮、生甘草、天花粉、玄参、桑白皮、枇杷叶、白芷、黄芩、赤芍、黄连),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外治:白果仁捣碎放于乙醇300ml浸泡7天,用前将患处用硫磺皂温水洗净,再取过滤后的白果仁药液外搽,每日3次。结果98例中痊愈64例,显效17例,无效4例,痊愈65.31%,总有效率95.92%。余斌以自拟消痤汤(荆芥、防风、黄芩、白芷、桑白皮、金银花、野菊花、生地黄、丹参、赤芍、牡丹皮)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外搽复方大黄酊(生大黄、升华硫、皂刺、百部、黄柏、红花等浸泡于75%酒精中1周后过滤而成),每晚1次,晨起洗去。治疗痤疮126例,结果仅6例无效,总有效率95.22%.

4.其他疗法

   (1)体穴疗法 曹伟民用锋针钩刺患者胸以上背部12个压痛点或棕褐色疹点,拔罐出血12ml396例,隔日1次,101疗程,疗程间隔34日。经13疗程,有效率100%,治愈率90.4%。段新平取双侧肺俞、膈俞、脾俞、心俞、胃俞穴,分为两组,交替使用,每次选一组穴位。消毒后,执三棱针快速挑刺穴位,以微出血为度。继用闪火法分别在所刺之穴位上拔罐,留罐10分钟。治疗痤疮48例,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率52%,总有效率96%。苑贵华取甲氰咪胍3ml(300mg)2%利多卡因1.5ml,消毒后在肺俞、足三里和曲池各注入0.5ml,每日1次,101疗程,疗程间隔5日,共3个疗程,治疗85例,结果有效率为94.1%. 由福山取背部阿是穴配大椎、长强、肺俞,以细火针于酒精灯上烧至发红后快速刺入0.51寸时退针加拔火罐15分钟,21次,101疗程。治疗107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率91.6%。周淑英用5ml针筒6号针头,抽取冷藏胎盘组织液,取足三里、上巨虚,得气后每穴注1ml;毫针刺曲池、合谷,平补平泻留20分钟。21次,治疗痤疮50例,有效率为98%。魏建文取双侧足三里、曲池、肺俞、膈俞等穴以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出4ml柴胡注射液,每次选取一对双侧穴,消毒后快速进针,出现针感回抽无血后注射左右穴各2ml,四穴交替使用,隔日1次,121疗程,每疗程间隔1日,结果治疗78例,痊愈率52.5%,总有效率96%.

   (2)耳穴疗法 禤炯华取耳穴肺、肝、肾、胃、食道、大肠、内分泌、皮质下、面颊、热点、眼等,每次79穴,将2mm绿豆劈开,切面粘胶布贴耳,51次,左右交替,日压数次,每次12分钟。治疗100例,总有效率96%。陈素华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双侧耳尖,热点和耳背静脉每穴挤出血10滴以上,每周1次,51疗程。若发炎严重者配合含5%氯霉素药水外敷,治疗192例,结果痊愈131例,占68%,总效率达90%。陈萍选神门、内分泌、皮质下、激素、肾上腺、肺、胃、大肠等耳穴,常规消毒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7cm×0.7cm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贴敷,每日换34次,每次按压10下,每次治疗选一侧耳廓,双耳交替贴敷,3天治疗1次,101疗程。治疗92例,痊愈率77.2%,总有效率90.2%.

   (3)体穴与耳穴疗法结合 王丽萍以三棱针在耳穴面颊区、额、耳尖放血,王不留行籽贴压肺、大肠、心、脾、内分泌、肾上腺,日压数次;三棱针点刺心俞、肺俞、膈俞、大肠俞或附近反应点,每次4穴,拔罐使微出血。31次,51疗程,疗程间隔3日。治疗180例中,痊愈144例,有效率98.9%。姜方武消毒双侧耳轮后用小针刀于耳轮皮肤划出0.3cm长小伤口,每侧1015个左右,让血自然留出,每侧出血1015滴,再以消毒棉球压迫止血;消毒后抽取一侧肱静脉血4ml,快速徐徐等分推入双侧足三里穴。以上两法同时使用,21次,61疗程,治疗86例,总有效率93%.

   (4)中药与穴位疗法结合 王啸天取耳穴肺、胃、内分泌、皮质下、神门、面颊为主穴随证加减,以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34次,每次30下,每天换贴1次两耳,7次为1疗程。配合内服中药生花饮(黄柏、黄芩、连翘、野菊花、山楂、鸡内金、桑白皮、杷叶、炮甲、川芎加减)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3周为1疗程。治疗痤疮204例,治愈率461%,总有效率100%。陶月芬针刺大椎、肺俞、膈俞、印堂、太阳、颊车、承泣、地仓、承浆、合谷、曲池等穴,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配合内服中药四物汤加减(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地肤子、穿山甲、威灵仙、黄芪、甘草、连翘、苍术)及逍遥散加减(白术、茯苓、甘草、柴胡、当归、白芍、薄荷、郁金、川楝子、黄芩),以上二方交替服用,每日1剂,治疗48例,痊愈率95.8%, 总有效率100%.

三、实验研究

(一)单味中药抗痤疮丙酸杆菌的研究 黄畋等选用48种中药进行了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对痤疮丙酸杆菌高度敏感的中药有丹参、连翘、虎杖、黄柏、山豆根、大黄、黄连和茵陈蒿;中度敏感的中药有黄芩、龙胆草、大青叶、金银花、地榆、百部、秦皮、椒目、当归、川芎、重楼、紫花地丁。这20种中药中,15种属于清热药,3种属于活血药. 夏明静等采用琼脂扩散法对一些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实验。结果中药大黄、丹参、黄芩等的主要成分大黄素、小檗碱、丹参酮、黄芩甙等对痤疮丙酸杆菌中度敏感,抑菌圈在10-20mm之间,优于甲硝唑。吴小红等对蛇丹方(白花蛇舌草、丹参、黄芩、夏枯草、制大黄、连翘、蒲公英、莪术、生山楂、益母草、白蒺藜)中的生药进行研究,发现其构成生药对痤疮丙酸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抑菌作用最强的是制大黄,与美满霉素和盐酸克林霉素的作用相当。其次为丹参、黄芩、蒲公英的抑菌作用,远远大于西药如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等。莪术、连翘、生山楂、夏枯草、白蒺藜、白花蛇舌草、益母草抑菌效力较弱。

 (二)中药复方抗痤疮丙酸杆菌的研究 有人曾用消痤灵酊(主要由丹参、连翘、穿心莲、白芷、黄芪、甘草等组成)进行了体外的抑菌试验,结果证实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丁立忠研究三白饮(由白僵蚕、白花蛇舌草、白芷、连翘等10纯天然中药组成)对煤焦油导致的家兔实验性痤疮的治疗作用和体外抑菌作用,发现三白饮对丙酸痤疮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均有体外抑制作用,其中以对丙酸痤疮杆菌抑菌作用最强。

(三)中药对皮脂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 周华等选用16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外涂仓鼠耳以测定其对皮脂分泌的调节作用,结果鱼腥草、橘皮、人参这三种中药分别能使皮脂减少20%29%30%。丁立忠研究的三白饮除了有抗菌作用外,同时有抗毛囊角化作用,能抑制皮脂分泌,减少毛囊腔的角质堆积,减少脂肪酸的分泌。并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抗急性渗出、抗增殖性炎症、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等作用。

(四)丹参治疗痤疮的实验研究 据文献报道,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丹参酮是一种缓和的雌激素样药物,有抗雄性激素、抗细菌和抗炎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