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画意摄影什么样

 gaoshan2010 2011-08-18

新画意摄影什么样?

摘要: 新画意摄影什么样?——读《麦克•肯纳:第七日的影像》 《麦克•肯纳:第七日的影像》(Michael Kenna: Images of the Seventh Day), 意大利Skira出版公司(Skira Editore, Milano),2010年出版; I ...

新画意摄影什么样?——读《麦克•肯纳:第七日的影像》

《麦克•肯纳:第七日的影像》(Michael Kenna: Images of the Seventh Day),
    意大利Skira出版公司(Skira Editore, Milano),2010年出版;
    ISBN:978-88-572-0688-2,271页,定价:50欧元。
    封面照片:约克郡,英格兰,2004。

麦克•肯纳被认为是欧洲新画意摄影的代表性摄影家。

提起画意摄影,在中国名声不太好。这种“不太好”,非自今日始,也非自10年前、20年前、30年前始,而是从1920年代和1930年代就开始了。彼时,民国虽建,但外有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内有军阀混战、遍地流民,后来更有东三省失于日本人之手,举国上下,有识之士莫不心忧。而画意派却扮高士,雕技法,求意境,装风流,在当时以启蒙与救亡为主调的新文化大潮中殊觉怪异。今有评者,谓其承中国文人士大夫之传统,非也。中国士大夫之精神,历来乃是“社稷为重”,“文以载道”,“先天下之忧而忧”;画意派之所为,其所承实乃明末文人的颓废之风:口喊“反清复明”,但既无其意,复无其力,于是“救国不忘嫖娼”,秦淮河畔迷花恋酒,乌衣巷里红粉翠袖,还硬装出一副堪与嵇中散为伍的名士风度。考之于当时的“画意派”,亦是卑声气,敛锋芒,以闲情小品风花雪月自娱,难免有“‘画意’不知亡国恨”之嫌。故而不仅为鲁迅先生所讥,亦遭派内有变革之心者痛斥,某些今日被奉为“大师”者,当时却颇为同道所不齿,其因之一端乃在此处。

埃菲尔铁塔,法国,1987。 摄影:麦克•肯纳 (© Michael Kenna)

但画意派在其起源地之英国,却是另一个派头。以摄影流变考之,英、法两国同为摄影术之起源地,但早期摄影之人,法国以中下层市民劳工为主,摄影自一开始就是谋生之术;英国却有较多的上层人士、知识界人士乃至贵族参与其中,自持一种“高等品位”,摄影偏向艺术一途。英国的文艺科学皆以能得到皇家庇护为荣,摄影也是眼睛朝上看,摄影协会要冠上“皇家”方可称善。1880年代柯达布朗尼简易相机问世,顷刻间几乎遍地皆是摄影师,这些“高等品位”的持护者为有别于后者,乃走上“画意”之路,以摄影肖油画、远生活为能事。不可不提及的,还有另外一端,那就是唯美主义在社会上正风行一时。此时,英国正值大英帝国鼎盛期,物质丰裕,拜物主义蔓延,于是叛逆者奥斯卡•王尔德跳出来,为与讲究庸俗的物质享受和财物占有的资产阶级相区别,他要搞搞“唯美主义”,“不要谋生,而要生活”,“一个人要么成为一件艺术品,要么拥有一件艺术品”。当时王尔德每每出现在公众场合——包括受邀到美国讲解、展示唯美主义,手中必持一朵百合花或向日葵,因为它们是唯美主义的标志,这两种花被时尚界称为“唯美植物”,伦敦甚至因此掀起了一股“花草之恋”(vegetable love)。而在当时的时尚剧《夜曲》中,男主角格罗夫纳第一次出现并未受到淑女们青睐,后来他以唯美主义者的形象出现时,淑女们立即成了他的粉丝:“他唯美!”“是的,是的,我唯美,我富有诗意!”“那么我们爱你!”淑女们异口同声地说。(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第65-67页)

唯美主义对当时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为“高等品位”所主导的英国摄影,自然就更要“艺术”。就精神而言,英国的画意摄影与唯美主义乃是暗通款曲,共享秋波,或者说,前者是唯美主义的社会情绪在摄影领域的一种分配。而细数下来,英国画意摄影的代表人物中几乎没有出生于底层之人,也可为明证。

布拉格的查理桥,捷克,2007。 摄影:麦克•肯纳 (© Michael Kenna)

但新画意摄影在今天的再生,虽然脱不了画意派前辈的余风,但实实在在地是根植于今天的问题。1920年代始,画意摄影被现代主义粗暴扫荡,人类进入疯狂的现代社会,那时的欧洲犹如今天的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最美不过GDP,高楼大厦满世界,先污染来后治理。几十年下来,攒下一个大问题:自己的精神被“物化”了。所谓“物化”,说透了就是唯一的乐趣在数钱,数不到钱就痛不欲生,并满足于这种被王尔德斥为“躺在阴沟里的生活”,“只识价格,不识价值”。数千年来,人类在对自然的静观默察中体味到忧喜智慧,认识到存在之疑问与生命之意义;而20世纪的机械化生产将人圈在钢筋水泥里,短短几十年就切断了数千年间人与世界声息相通的小路。于是哲学家们再次将审美作为当代人类救赎之一途,与此同时,被称为“社会情绪晴雨表”的艺术家们也熟门熟路地摸到了画意摄影的开门钥匙。于是新画意摄影在欧洲再次兴起。

威尼斯,意大利,1990。 摄影:麦克•肯纳 (© Michael Kenna)

麦克•肯纳1953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毕业于著名的伦敦印刷学院,这个学校有深厚的摄影教育传统和摄影文化积淀,肯纳在校时即熟读艺术名著,获得扎实的训练。但他此后的摄影之路并不平坦,直到1970年代末,他在美国旧金山被著名摄影家伯纳德(Ruth Bernhard)雇为暗房师,一宿一宿沉浸在暗房的不眠之夜方才使他听到了内心的声音:你想要的照片是黑白照片,除了风景别无他物,去除任何提示时间存在的东西,而指向现在世界的那些迹象应该微小到看不见。这产生了两个后果:一个是肯纳画面中的景物没有任何时间性,彷佛从创世的那一刻起它们就这么默默存在;第二,使得肯纳的拍摄变得格外困难。他不得不极为苛求拍摄条件,比如机位、光圈、曝光时间、光线、线条、透视、风霜雨雪的影响等等,每幅照片都须亲自做暗房处理——所有这些,最终也使肯纳的照片获得了一眼就看得出来的品格。在相同条件下,他的照片一定与众不同,比如他照片中大雾弥漫的北欧,雾气清晰得颗粒毕现,却又厚得密不透风,彷佛阳光从来不曾照临这块大地,色调忧郁而哀伤。仔细体味,肯纳的很多照片都有这种品格:看似静默,却藏有强烈的主观情绪。这正是他的追求:照片的力量在于蕴含而不在于描述。

北海道,日本,2004。 摄影:麦克•肯纳 (© Michael Kenna)

好玩的是,肯纳的拍摄方法与大多数著名风景摄影家有所不同:后者通常避开成为旅游名胜的那些地方,但肯纳却正是这些地方的常客,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黄山、巴黎的凡尔赛、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以及迪拜、北海道、威尼斯、圣彼得堡、布拉格……但肯纳能做到的是,这些地方失去了人类赋予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纽约曼哈顿岛上层叠起伏的摩天大楼,看上去好似复活节岛上的石像,面目神秘,来历不明。是的,世界神秘的不是它是什么样的,而是它是这样的(维特根斯坦语)——对熟悉的世界背后视而不见的那种神秘之物的揭示,是画意的优美之外,肯纳言说当代世界的新方式:而对于神秘之物的感知,我们丢失很久了。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与神秘联系的优美,肯纳的照片被称为“第七日的影像”:第七日,那是上帝创造世界感觉很完美之后,躺下睡觉的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