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一种招商方式

 神堂坡 2011-08-20

上  海  经  济  小  区  解 

——推荐一种招商方式

    在上海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县,在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标有“注册公司”、“工商登记”、“经济小区”等内容的招牌,遇到访客,工作人员总是热情洋溢地为你解疑释惑。这是上海经济小区工作人员正在招商。笔者利用在上海金山区挂职学习机会,走访了金山区的部分镇区、企业、村街和部门,认真探访了上海经济小区(以下简称小区)现象,现汇报如下:

               一、上海小区探源

    起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已初现端倪,各种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进行了合理的流动,许多外地企业瞄准上海这个大都市,纷纷改弦易帜,投入上海的市场洪流。时值上海开发浦东的浪潮刚刚掀起,各方面开发建设资金奇缺,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另辟财源,吸纳外地资金。面对大量涌入的外地企业,上海市决定先在青浦试点,以招商引税起步,以建立小区形式将它们统一管理,按章纳税,随着管理的逐步规范,小区的积聚财政资金能力越来越强,在积累经验后,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全面推开(不宣传、不报道),支持鼓励小区的发展,从此各类小区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尤其在一些边远县区镇,全市现已发展到数百个小区,部门、区镇、村街、社区都有自己的小区。小区经济已经成为上海独有的经济现象。

    做法。1、成立小区管委会。主管单位负责人(如副镇长)任主任,从工商、税务等部门选定相关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协调小区建设与管理事项;2、成立招商机构。这是小区的主要办事机构,除招商外还负责小区企业的日常管理。大都是属集体性质的公司制企业,也有民营中介机构,招商人员除从所属单位在职人员调剂部分外,大部分来自社会选聘。平均一个乡镇有近五十人从事此项工作。3、招商。除坐地招商外,分别派出专业人员常驻上海繁华市区和临近的江浙发达地区招商。金山区的一个乡镇每年平均落户企业在400—500家左右。4、落户。与客商谈妥签订协议后,由商户提供相关合法证件,招商公司全程办理企业入户的所有合法手续(相关登记注册入户费用由商户自理,最低收费),并取得企业法人资格。5、管理。落户企业的日常管理由招商公司负责,其中涉及税收、工商、安全等事项由招商公司提交相关职能部门管理,重大问题由管委会统筹。落户企业按市场规律,每年进行动态洗牌,凡经一年没有工商年检的商户注消企业法人资格。

              二、上海小区的特点

     1、社区虚拟化。上海的企业在类别上分两类,一类是实业(地)型企业,即有经营场所(有房有地)、有固定资产、有从业人员、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另一类即注册型企业,无地无房,仅有营业执照,少量或根本没有固定资产,少量或基本上是兼职的从业人员。而进入小区的主要是注册型企业。一个小区少则几百上千,多则上万此类企业。所谓小区是虚拟的一个社区,其实就是依托一个管理部门(招商公司)在运作,企业大部分是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年检纳税时才知有此企业存在,一间房子可以作为几百家企业的注册场所;一个会计师可以聘为几十家企业的会计。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只有招商公司收取的企业管理费、税务所收取的税收和工商所签发的营业执照。

      2、招商市场化。小区依托招商公司运作。招商公司是小区的灵魂,所有入户企业都由招商公司负责管理(实地(业)型企业招到后交由工业园区落户管理)。招商公司负责人由上级党委任命(民营中介招商公司除外),其余人员除在职调剂部分(基本工资在原单位照发,福利待遇由公司发给),大部分在社会上选聘。公司收入来源于企业每年上交的管理费(每户每年2400元)和政府拨付的招商奖励资金(税收返还)。公司负责人和员工收入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公司经营业绩,取决于招商落户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纳税多少。市场化招商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招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管理社会化。所有落户企业完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登记,自主经营,按章纳税。职能部门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入户时企业与招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会计师、公证、律师等社会服务机构介入提供相关服务。企业年检、纳税由招商公司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办理。基本没有发现偷漏税款,抽逃资本金,经济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上海小区的利益分配

      1、政府利益。政府是小区的最大收益者。由于小区企业大部分都是不占用土地,不多用劳动力,却能够壮大经济总量,提供大量税收,上海从宏观上采取激励措施支持鼓励小区的发展。金山区规定,小区企业按上交税收总额的12倍计算企业的营销收入,以此推算,区属各乡镇每年的GDP平均有五分之一来自于小区企业的统计数据。最大的收益还是来自税收。08年张堰镇税收4.5亿元,其中来自小区税收1.7亿元,占38%,枫泾镇08年税收10.8亿元,其中来自小区税收近5亿元,占45%。区平均镇属税收至少有三分之一来自小区经济。因此,上海的小区是一支不容忽视的财政支持力量。

      2、公司收益。招商公司在小区经济中承担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每落户一家企业,企业每年应交企业管理费2400元(上海市物价部门批准)。以每个小区平均每年正常招商和正在常年运营2000家企业计算,年收入达到480万元,加上地方政府资助的税收分成、招商奖金等奖励性收入,公司收入非常可观。企业负责人和招商业绩突出人员比政府公务员收入高得多。

      3、企业获益。①广告宣传收益。凡在上海注册企业,不论注册资本金多少,都可以注册为“上海××公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大上海品牌优势放大广告效益,提高企业知名度;②人才技术协作互助。利用上海技术人才市场,以联办、协办名义,与高校、研究院所广泛开展技术合作,提升技术水平,促进新产品开发;③税收分成。按企业上交年税收额确定一定比例以企业发展资金名义由财政返还。这是上海小区吸引注册企业落户的主要优惠政策。优惠的幅度不等,远离中心城区的区县略高些。金山区平均约占企业上交税收总额的15%—20%左右,并根据企业上交税种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优惠比例,如增值税返还上交总额的7%,营业税返还35%,企业所得税返还18%。

                 四、上海小区的启示

     1、创新招商方式,让招商逐步走向市场化、社会化。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资源是按市场规律进行合理流动和配置,招商本身就是一个市场行为。目前内陆不发达地区招商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行为,招商成本较高,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受目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市场低迷,招大商招优商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必须转变招商方式,在坚持引进实地型企业外,选择合适的中心乡镇和县城引进上海成功模式,筹办经济小区,不失为一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我们要采取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动员社会各界自行组织招商,充分发挥各乡镇富余人员各显神通,瞄准周边城镇和发达地区,从招商引税入手,既规避了一些乡镇买税的风险,又实现了财政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双提升。招商的重点是知名品牌营销公司、建筑劳务公司、运输物流公司、广告装饰公司等。

     2、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更大的气魄推动生产基地在本土、经营业绩俳徊不前的企业进入上海小区,利用大上海的市场优势和品牌效应,积极推动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极小的税收损失换取企业发展壮大后更大的税收回报,力求将本地生产的土特产品、适合在上海销售的地方产品推展出去,提高企业和本地在上海知名度。如缘酒集团可在上海人口稠密区域设立若干个营销公司,蓝兰巾被、天瑞制衣、绿油油、大帆、金腾食品等公司也可设经销公司,大地食品公司可以与上海某科研单位合作联办,在上海设立经营公司等。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超强的作风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上海小区的服务基本上是以电话联络为主,企业交办的事项从不推诿塞责,招商人员不辞辛苦、勤恳敬业的工作态度使人敬佩。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相关职能部门要敢于打破条框限制,为企业落户、发展、纳税大开方便之门。地方政府要从宏观上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