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音乐的魅力在哪里

 臭牛牛臭牛牛 2011-08-20

古典音乐的魅力在哪里  

 

古典音乐的魅力在哪里

          流行乐迷会说:古典音乐有什么好听的?一会儿轻、一会儿响,不知说的是什么,哪比得上排行榜上的流行金曲!
   爱听“古典名曲”的乐迷呢?他们会说:古典音乐的旋律好听、耐听。尽管流行歌曲中也有许多旋律动听的,但真正耐听的并不多,热了一阵子也就腻味了,不象古典名曲,越听越有味,越觉得内涵丰富。这部分乐迷已经开始接受古典音乐了,毫无疑问,他们或迟或早,必将成为古典音乐的乐迷。因为根据经验,喜欢流行音乐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有可能最终转向古典音乐,但喜欢古典音乐的人,一旦喜欢上了,很少再回到流行音乐怀抱中。旅美大提琴家王健说得好:喜欢流行音乐是一时的事,喜欢古典音乐是一世的事!
    当然,爱听“古典名曲”的乐迷毕竟只是站在门槛上,初窥门径而已,古典音乐殿堂深处的无限风光,他们还不曾领略,所以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还较为肤浅。只有真正的古典音乐知音才懂得,好听的旋律远非全部。古典音乐的本质,正是流行音乐里普遍缺少的“严谨精致”和不少“古典名曲”里缺少的内在感染力和思想深度。这种感染力有两方面:理性的一面表现在其曲式结构、和声对位的严谨精致、久经锤炼;感性的一面表现在其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宽广的表现幅度。老资格乐迷都知道,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德彪西、巴托克都算不上旋律大师,他们的许多杰作曲调并不怎么悦耳动听,然而它们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大多数“古典名曲”根本不具备的。打个比方,“古典名曲”犹如天生的美人胎子,人见人爱,却难免混杂了一些缺乏内秀涵养的绣花枕头,古典音乐的真正精品则是秀外慧中的成熟女性,给人的不仅是单纯的外貌之美,更是一种综合了外在、内在美的更深层次的美感。
    在很大程度上,欣赏哪种音乐取决于听众的性格。喜欢刺激、热情、直截了当,具有外向型性格的乐迷必然倾向于流行音乐。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大都属于内向型,内心世界丰富敏感,情感细腻。原因很简单:古典音乐的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远,没有敏感的内心和非凡的感知力,岂不等于对牛弹琴?
    这个世界正在无可奈何地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喧嚣,艺术越来越紧密地与金钱联姻,滋生出商业化的艺术和伪艺术。在这样的世界上,欣赏古典音乐的人会多还是会少?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原因永远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特征。从巴罗克、古典乐派、浪漫派到形形色色的现代音乐,音乐中蕴含的戏剧性、紧张度、不协和程度在不断增长。这正反映出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人心越来越复杂、多变。古典音乐当然不象流行音乐那样直接反映我们身处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似乎古典音乐已经过时了,该送进博物馆制成标本。
    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时代又比以往更需要古典音乐。它蕴含的宁静致远、冲淡平和的意味营造出一种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太虚幻境,足以使终日竞争奔忙、身心疲惫焦虑的现代人得到彻底的休息。而许多古典音乐表现的那种崇高雄伟、壮丽巍峨的美又恰是流行音乐所普遍缺乏的。这种给人崇高感、神圣感的美如今恐怕只有在古典音乐中才能找到了!
    用古典音乐的纯净朴素去中和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用古典音乐的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去中和这个世界的混乱秩序,使我们的生活张弛有度,动静平衡。这就是古老的古典音乐在今天现代化社会中的存在价值。
    同时,现代科技变着法儿要和艺术拉关系。近年来音响发烧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例。虽然很多追求“纯粹爱乐”的乐迷大声疾呼,极力反对“发烧”介入纯洁的音乐世界,但不容否认,音响发烧在客观上培养了一大批古典音乐爱好者。因为烧来烧去,不烧古典音乐是不可思议的。不听古典音乐的,根本算不上“发烧友”。即使很多发烧友听古典音乐只是关心音响效果或赶时髦,至少,他们通过不断的欣赏熟悉起、喜欢上了古典音乐。这不能不说是好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