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个心理学规律<一

 坦然,无为 2011-08-21

  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无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里规律”,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小白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小白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且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有没有可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随便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来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了班上的佼佼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只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发挥了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对于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的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家长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是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成果就会有多大!
   学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请注意:
1、不有意为难孩子,以免让孩子感到难堪。
2、过激的批评后要适时降温。
3、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4、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耐心去培养,使之不断发扬广大。
5、如果孩子有了缺点,要耐心帮助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纠正。
6、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成败体验。
7、多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训斥指责孩子。
8、每天留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交流谈心。
9、接受孩子的各种情感表现,决不轻易否定。
10、强调孩子的优点比批评缺点更有效。
11、让孩子负些责任,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2、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又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冘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效应中时常发生。
   当孩子犯错时,有的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同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该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在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经讲述了一个这样的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孩子每人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们依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热情,反而会降低。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这种规律就称之为“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100分,就奖励你10元钱”、“如果你能考进前五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削减了。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感情和兴趣,增强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于是解开纽扣然后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只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的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是不可取的,这样只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引导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上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性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