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地铁运营六周年 寻找身边的“榜样乘客”·东方卫报数字报刊

 未夕老师 2011-08-22



  榜样的价值·在地铁发现城市力量

  初到一座城市,坐一趟地铁,你就能大概地了解到这个城市的特点,地铁是城市的一扇窗,从这里可透出城市的文明气息。本报南京地铁运营六周年“寻找榜样乘客”活动已经进入白热化,热心读者和网友们纷纷行动起来,在乘坐地铁时关注身边的榜样乘客,“普通的乘客更能代表文明的南京。”活动进行一周以来,每天打开信箱,“感谢地铁”、“感谢好心人”的字样频频出现在我们眼前。大家推荐给我们的“榜样乘客”,都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发出的由衷心愿。 本报记者 刘莉莎 梁莹

  上周谁有话要说?孕妇!

  一条条微博,让我们有眼泪有欢笑。在车上无聊玩连连看,旁边的乘客看着迷了,于是两人你点一下,我点一下,一直玩到终点站;早高峰客流大,鞋跟挤断了,就在快摔倒的霎那,旁边的大妈好心地扶了一把,一直扶到出地铁;孩子上车了,可妈妈还在站台上,好心人帮着打电话,带着孩子找妈妈。年轻女孩给老人让座,对方却一次次拒绝,“姑娘,你看起来很瘦弱。”

  刚刚过去的周末,本次活动微博的参与者有了一个新的特点——准妈妈特别多。“因为怀孕身形明显,每次搭地铁去妇幼总是有人主动让座。”“每次都找个机会谢谢大家,这次活动我赶紧参与。”

  已经怀孕五个月的朱小姐,更直接地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今年6月,朱小姐坐地铁去妇幼检查,在苜蓿园站上车后,起初没有人给她让座。身边一位同样没座位的小伙子小声地说,希望大家给这位孕妇让个座。“我赶紧说不用,大家上班也辛苦。”朱小姐体谅地说完这句话之后,发现四周安静了下来。几分钟过去了,车上的乘客有些尴尬,这时候相隔十几米远的另一个车门旁,有位中年男乘客说了一句,“来,坐我这。”一句话让原本凝固的气氛又流动了起来。奇迹也随之出现,不断地有乘客站出来招呼她坐过去。“还是很感动的,觉得特别有人情味。”

  寻找榜样的你一样有惊喜

  两个陌生人能在地铁里相遇,这个几率不大,而眼前的这个陌生人又能在危难时伸出援手帮忙,这几率恐怕有小了不少。从一次让座,到扶梯上的一次搭手,出行的日子,总有一些温暖的小事让你难以忘怀。这些人,这些事,就是汇聚成我们这座城市前进的力量。

  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联合本报“寻找榜样乘客”,找到勇于和不文明现象说“不”的乘客,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改造乘车环境,营造文明乘车氛围。寻找榜样的路上,我们也准备了惊喜。现在,写下你身边的故事,拍下图片,在新浪微博@东方卫报,或者发送至活动信箱njdtwm09@163.com。我们为你准备了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提供的免费乘车纸票,见报即送。

  在拥挤的地铁站,你是否接受过一张陌生面孔的帮助,又或者您身边有这样一位敢和地铁不文明现象说“不”的市民。有故事和我们联系(信箱njdtwm09@163.com)。一起寻找十位“榜样乘客”,他们将受邀参加南京地铁运营六周年的生日聚会,还能得到一份由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提供的生日纪念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